陳 鑫:“逆全球化”浪潮的現實表徵及應對邏輯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它(指全球化——筆者注)首次開創了世界歷史,因為它使每個文明國家以及這些國家中的每一個人的需要的滿足都依賴於整個世界。”歷史證明了一切。幾百年來,世界各國在全球化浪潮推動下,實現了分工合作,獲得了共同發展,並日漸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這也恰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經濟全球化符合生產力發展要求,符合各方利益,是大勢所趨。”然而,21世紀初金融危機使全球發展陷入陰霾之中,世界經濟增長乏力更是阻礙了全球化的順利發展。在此背景下,部分群體甚至部分國家“一葉障目”,將全球問題歸結於全球化,狹隘地認為全球化是世界發展受阻的根源所在。也正因如此,英國脫歐、特朗普上臺、意大利修憲失敗等“黑天鵝”事件頻繁發生,“貿易保護主義”“政治孤立主義”等“逆全球化”現象甚囂塵上,嚴重影響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現實構建。

陳 鑫:“逆全球化”浪潮的現實表徵及應對邏輯

一、貿易保護主義日益突顯

貿易保護主義作為西方國家應對全球問題的途徑之一,其形成根源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西方國家貧富差距日益懸殊。2016年度的《全球財富報告》顯示,處於全球收入底層35億人的財富共有量僅是全球財富總額的2.4%,平均每人擁有財富不足1萬美元。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全球佔比0.7%的3300萬富翁卻佔據著世界近一半的財富總量。更為不幸的是,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這種懸殊的貧富差距非但未能緩解,反而愈演愈烈。尤其是在西方發達國家內部,這種貧富差距更加明顯。據統計,在2016年,“美國500強公司首席執行官的收入是普通工人平均收入的340倍,普通工人2015年的收入扣除物價因素,與50年前幾乎沒有差別。”如此懸殊的貧富差距,必然加劇西方國家中產階級與精英階層的矛盾,影響國內社會的安全與穩定。二是,西方國內失業問題日益凸顯。就業乃民生之本,工業革命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的製造業蓬勃發展,國民生活也跟著逐步改善。新世紀以來,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西方國家的工業產業在利益驅動下逐漸向勞動力更為廉價的發展中國家轉移,而這必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國內就業崗位,造成產業空心化。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西方國內的失業問題更是日趨嚴峻,失業人口急劇增加,並迅速成為反對全球化的主要群體。

在此背景下,西方國家一方面為了緩和國內中產階級與精英階層的矛盾,另一方面更為順應民意以維護自身統治,便“飲鴆止渴”式地實行貿易保護主義,試圖緩解國內壓力,解決經濟發展問題。其中貿易壁壘就是西方國家所採取的主要貿易保護措施,這也恰如習近平所言:“保護主義政策如飲鴆止渴,看似短期內能緩解一國內部壓力,但從長期看將給自身和世界經濟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二、政治孤立主義日益蔓延

15世紀地理大發現以來,作為全球化倡導者的西方國家在資本利益的驅動之下,不斷推動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正是在這一過程之中,以美國、英國等為代表的西方國家憑藉自身先進的科學技術和雄厚的經濟基礎逐步建立起符合自身利益的世界經濟秩序,確立了全球化主導地位。21世紀以來,以中國、印度等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深入參與全球化,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實現了國力的顯著提升,不僅改變著全球經濟格局,更在一定程度上動搖著西方國家的主導地位。僅以全球GDP佔比為例,早在1990年,新興國家的GDP僅佔全球GDP總額的19%,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2015年新興國家的全球GDP佔比快速攀升至39.2%,而同期西方發達國家卻從1990的78.7%驟降至2015年的56.8%。也正因如此,始終以自身利益為核心的西方國家便將狹隘的目光僅僅聚焦於新興國家的快速發展,而忽略自身在全球化過程中所獲得的巨大利益,甚至錯誤地認為發展中國家成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自身卻日漸淪為全球化的最大受損者。在此背景下,始終秉承“國家利益至上”的西方國家開始重新思考自身的國際定位,政治孤立主義就此悄然登場。其中,美國最具代表性。早在2001年,美國政府便不顧國際社會的一致反對,退出《京都議定書》。理由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會影響美國經濟發展”。17年後,美國政府再次背信棄義,單方面宣佈退出《巴黎協定》,試圖以此來逃避全球生態治理責任。而除此之外,美國政府為保持自身在國際貿易中的主導地位,同樣在經濟貿易領域實行孤立主義。譬如,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任期間,曾故意避開WTO而重新組織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談判,試圖以此來脫離多邊主義,強調“美國優先”原則。對此,他直白地表示:“美國不能讓中國等國家書寫全球貿易規則,美國應該制定這些規則。”特朗普上臺後,美國政府雖然宣佈退出TPP,但其後美墨邊界築牆、禁穆令等政策的出臺,同樣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美國新政府政策的孤立主義傾向。

三、擴大全面開放,維護自由貿易

可以說,經濟層面的貿易保護主義、政治層面的孤立主義已逐漸成為當前“逆全球化”的主要表徵,它們的日益突顯與蔓延不僅阻礙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也制約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現實構建。在此背景下,我們必須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進一步打造全面開放新格局;必須以完善多邊貿易體系為抓手,進一步維護全球自由貿易。唯有此,經濟全球化進程才能順利推進,也唯有此,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未來藍圖才能順利實現。

(一)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進一步打造全面開放新格局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今天,主張“本國優先”的貿易保護主義只能適得其反,一味逃避責任的政治孤立主義更是於事無補。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倡導國,我們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進一步擴大全面開放,將有效對抗“逆全球化”浪潮,不斷推動全球經濟平穩發展。

一方面,要深化自身改革,積極推進國內市場開放。全面開放是對抗“逆全球化”浪潮的有效手段,而深化改革又是全面開放的前提和基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在立足本國國情的基礎之上推進改革、擴大開放,實現了經濟的快速增長,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蹟”。可以說,中國人民用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實踐向世人證明:開放創新是大勢所趨,固步自封沒有未來。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變革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根本動力。誰排斥變革,誰拒絕創新,誰就會落後於時代,誰就會被歷史淘汰。”當前,面對金融危機的巨大挑戰,面對“逆全球化”浪潮的肆意蔓延,中國的改革進程不會中斷,中國開放的大門更不會關閉,反而是越開越大、越開越深!為此,我們不僅要放寬市場準入,加快汽車、飛機等少數製造業和諸多服務業的開放進程,而且要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完善執法力量,加大執法力度,把違法成本顯著提上去,把法律威懾作用充分發揮出來。”與此同時,我們還要注重擴大進口和改善投資環境,鼓勵競爭、打擊壟斷,切實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爭取以更優惠的政策和更透明的環境吸引各類國外投資。

另一方面,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引領全球經濟合作。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訪問哈薩克斯坦,並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的演講中向世界倡議“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同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出訪印尼時又向世界各國發起號召“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從“絲綢之路經濟帶”到“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在短短的兩個月內便系統地提出了“一帶一路”國際倡議。5年多來,“一帶一路”已得到“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支持,中國同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合作協議。”尤其是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勝利召開,更是以事實證明了“一帶一路”倡議的現實科學性和歷史必然性。可以說,“‘一帶一路’順時代之潮流,應世界之呼喚,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由點及面的質變,不僅彰顯了千年絲路精神,同時更拉開了世界各國合作共贏的歷史大幕。未來,我們唯有在‘一帶一路’的框架之下,與世界各國共商合作大計,共建合作平臺,共享合作成果,人類社會才能洗滌戰爭陰霾,迎來和平發展,不斷邁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未來。”

(二)以完善多邊貿易體系為抓手,進一步維護全球自由貿易

1947年10月30日,以美國為代表的23個國家相聚日內瓦共同簽訂了“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GATT),拉開了全球多邊貿易體系的帷幕。40餘年後,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在摩洛哥的馬拉喀什市成立,併成功取代關貿總協定,成為當前國際社會中最具普遍性的多邊貿易體系。幾十年來,世界各國在世界貿易組織的框架之下開放互惠、合作共贏,極大地促進了全球經濟的繁榮發展。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更是實現了國際貿易的快速增長,成為名副其實的貿易大國。據統計,“2001—2017年,中國服務貿易進口從393億美元增至4676億美元,年均增長16.7%,佔全球服務貿易進口總額的比重接近10%。”但金融危機以來,肆意蔓延的“逆全球化”浪潮阻礙了全球貿易的順利發展。僅以我國為例,2008年我國貨物出口額佔GDP的比重為31.4%,短短數年,這一比重便驟降至2015年的20.9%,減少了10.5%。在此背景下,完善多邊貿易體系勢在必行,維護全球自由貿易勢在必行。

一方面,中國要做多邊貿易體系的維護者。自2001年加入WTO以來,中國一直都是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堅定支持者和有力維護者。當前,面對國際社會中日益高漲的貿易保護主義,中國始終堅持開放互惠,堅持共同發展,積極號召世界各國反對各種類型的歧視貿易體制和各種形式的貿易壁壘,切實以開放創新、合作共贏的自由貿易理念“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共同打造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另一方面,中國要做多邊貿易體系的建設者。長期以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始終佔據著全球多邊貿易體系的主導地位,也正因如此,現行諸多貿易規則也是鮮明地體現著少數西方國家的根本利益。隨著金磚國家等新興經濟體的發展與崛起,傳統貿易規則開始呈現出諸多不合理之處。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是多邊貿易體系的維護者,同時也應該是多邊貿易體系的建設者。在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當下,中國應堅決反對單邊主義、反對保護主義,支持廣大發展中國家更深入地融入全球多邊貿易體系。與此同時,中國還應主動聯合金磚國家等新興經濟體改革現有不合理的多邊貿易規則,不斷完善相關貿易談判機制,真正構建起能夠體現世界大多數國家訴求的多邊貿易體系,切實維護全球自由貿易。

(作者系國防大學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博士研究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