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中专有多难考?对此你怎么看?能比得上现在的一本院校吗?

右惜


在八十年代有初中毕业参加中师考试和高中毕业通过高考考取中专的经历。那个时候学子们真够拼的,但被录取者却廖廖无几。怎一个难字了得!

当时初中毕业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考中等师范学校,二是上高中。但是前提条件是只有中师预选、正式录取后,再按分数高低才能被高中录取。三个班近200百学生中师预选了21名,又通过正式考试被地级中等师范学校录取了7名。能预选上的本来就是“尖子”生,而这1/3的录取者就是“精英”人才。如今的他们多的步入仕途,科级、县级干部。


被中师“淘汰”下来,去高中学习的,基本上也是各所学校的佼佼者,跳出“农门”是当时农家孩子的最大愿望,“天资”和后天的勤奋是他们更加地努力。待高二(或高三)毕业后,参加完高考,大专录取后也有被中专录取的。我当时上的是农业高中,两个班130多人,达到高考分数线的只有2名,中专分数线的还是2名。而这些中师是非师范类的,多在农业学校深造,毕业后全分配对口的行业。1人现在还是厅级干部。


学历是在教育机构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的学习经历,但是从目前知识现状和文化水平,80年代的中师就是现在的三本水准,就是高中阶段的中专,也绝不至于一本。

是不是有点高抬自爱了。想想不应该不对呀!


为生活而提神


这里所说的中专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初中毕业通过中招录取的中专(中师较多),俗称“小中专”,也就是现在的中专。一种是高中毕业通过高考录取的中专,俗称“大中”或“大中专”。两种中专都很难考。

小中专是初中生中的佼佼者。当初高中阶段教育尚不普及,初中毕业能考上中专和高中的寥寥无几,绝大多数初中毕业后就不上学了。能考小中专的,基本上相当于现在重点高中的重点班的水平。

至于大中专,是高中毕业通过高考通取的。当时的高考很严格,高中毕业不能直接参加高考,要由省里给各地市下达高考指标,各地市组织“预选”考试,“预选”通过才有资格参加高考,“预选”通过率大的在50%左右(年代久远,具有比例记不清了)。当时的高考录取率很低,预选后,高考录取率大约为百分之二十几(含本科、大专、中专)。加上预选,总录取率大约为百分之十几。要论难度,当时没有一、二、三本之说,只有本科、大专、中专三个层次,当时的本科(录取量很少)基本相当于现在的985或211,当时的大专基本相当于211或普通一本,当时的中专基本相当于现在的普通一本或二本。


用户8639973894448


八十年代初读初中专、高中专的人,如今他们的孩子大多已经大学本科毕业了。说实话,那时的初中专挑走了最优秀的生源,考取的难度也非常大,一个县一年也就录取个一二百人,有的一个乡中学也只能考取个一二个,至于少数以招补习生来挣考取人数的学校除外。八十年代的高考还是蛮残酷的,高考前要预选,一般只有百分之三十的人才能取得参加高考的入场券,想一想,百分之三十,能入场的不都现在二本以上的学校了嘛!况且那时本科(含重点大学)、专科、高中专全部录取比例占所有参加入场考试学生的百分之二十不到呢!不过那时候考取了就好,不管什么本科、专科和中专,一是不要交学费,一年就交几元钱书本费;二是学生都有助学金,一般都有个十元钱左右吧,象农医师学校的学生多的每个月有二十一二元钱吧,基本上够生活的;三是毕业包分配,不用愁找工作,至于后来不少企业倒闭了再失业是另外一码事。那时国家穷,大中专院校招生规模都很小,现在的大学如果与那时比,招生规模普遍增长十几倍了。


秋天35773


论学识现在的本科总比八九十年代的中专强,上学时间、知识面丶见解等多方面本科都高于当年的小中专。但各就各时代,从稀有程度,社会的认可,公信度绝不低985,超过211。八九年度的小中专一个近50万人的大县每年录取的不超过250人,小的乡镇经常刷零,现在所说的官二代富二代在那时也只能是吃喝不愁,最多是鸡蛋丶青油这样的精细富食略有保障,全县几千名初中毕业生,能主动要求放弃上小中专直接升高中专再报考名牌的全县每年就屈指可数的廖廖几名。所以那时的大学、大中专基本上是二流学生在参加,一流中的一流基本都上了小中专。所以那时初中毕业时的中考成绩排名就基本上就是那一级学生现在的高考排名。拿我们县来讲,每年考入北大的1到2名,考入清华的10左右,考入985的不能说很普遍,但也不觉得有多么稀奇,可那时一个乡镇考上一个大学生或中专生就如同中了状元。从现实上说,那时尽管上的是小中专,不但学校不收学费丶书本费、杂费等,国家还有伙食补贴,节俭一点的学生还在反补家庭开销,关键是一旦考上,考生就跳跃了“农"门(现在行政事业单位与农民丶个体区别不大,优势不再,甚至倒挂,可那时天襄之别)。毕业就业更不用愁,只要中途不违法乱纪被开除就百分之百就业,一般行政事业单位,个别被大型企抢去的也清一色干部待遇。现在二本、三本,包括非985丶211的一本,有这么吃香吗。


夫子


简单说几句:

20世纪80年代的中专生、中师生,一经学校录取,户口马上签入所在学校,享受非农业户口粮食供给;一经毕业,马上进入国有单位,包分配工作,是干部编制。

如果要对比的话,你就看看目前还有哪所大学能给学生提供这样的优越条件!是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


讴歌胜利


那时主要推行"一考定终身"。其中初中毕业考上中专的并非学识很强。,只是比一般的懂事得早,懂得用功,懂得考上后就有铁饭碗。毕竞大多数十四五岁的初中毕业生只知道玩。


庶民20


那时的中专也是一般般,那个年代整体学识水平无法与现在相比,现在的小学六年级相当那时的初二。


手机用户5446950027


八十年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有人考上大学,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

那时的大学生、中专生现在已经五、六十岁了。

哪有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有水平啊。

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多有素质啊,是不是?


敷坐而坐


综合比较,八十年代中专文化专业课与现实的大专差不多。不能因为录取少就推断难,主要是招生名额限制。


手机用户52514372431


连本科、专科、中专、技校总加录取率不足5%,你说难不难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