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在坦克炮塔上装防空导弹?

不说不笑不烦躁丶


一般主战坦克在进行野外作战时都身边都会有伴随行进的自行高炮负责5公里内的防空区域,而在50公里内区域由各种中近程防空导弹负责,而战区的防空就由战机和中远程防空导弹负责。所以装甲部队都是进行体系作战,术业有专攻,就不需要坦克再装什么防空导弹了,坦克只需要专心负责战线推进就得了,不用担心其他事情,就像红海行动中的狙击手李懂对顾顺说的子弹真要是冲着你来的想躲是躲不掉的。



而且由于吨位的限制不可能几千吨的军舰那样既装防空导弹又装近防炮,而坦克一般都是在50多吨的体重,绝大部分这吨位都给了防护,火力和防护平分剩下的吨位都已经感觉捉襟见肘,你不用说分出吨位给防空,哪怕连空间都不没有。所以想坦克装防空导弹真是太难为它了,而且防空仅仅是要装防空导弹,还要装匹配的防空雷达,更加没有位置还有吨位分给它了。


但是也并不是说坦克没有拦截导弹的能力,只不过导弹防的不是空对地导弹,而是单兵携带的反坦克导弹。像主要大国的主战坦克都拥有主动防御系统,毕竟快、准、恨的单兵反坦克导弹的威胁要远远大于来自空中对装甲部队的威胁,特别是那种攻顶的。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还真的有坦克装备过防空导弹。

朝鲜的天马号216坦克,是相当有意思的一种坦克。

它在炮塔上加装了双联装AT5反坦克导弹发射器,还装了一个萨姆18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射器。

从理论上来说,天马号216坦克具有远距离歼灭坦克的能力,还具有近距离防空能力(主要是对付直升机)。

这里不谈反坦克导弹,就说说萨姆18便携式防空导弹。最大有效射高3500米,最大射程4500米。

这些数字看起来似乎不错,但对于快速战机来说,这些距离也就是几秒钟就能飞过。

便携式防空导弹最大问题不是导弹本身,而是在于如何发现敌人战机。

如果是野战防空导弹,前提是一定会装备雷达。在雷达引导的基础上,导弹才能进行有效攻击。

便携式导弹没有装备较大的雷达,也不可装备。

那么,便携式导弹基本只能在士兵的目视距离发射。

而一般士兵目视距离只有几公里,所以防空能力是很弱的。

所以,便携式导弹主要是对付直升机和低空飞行的攻击机。

但是,以往直升机和攻击机,多是用机关炮打击,会进入便携式导弹的射程。

现在时代不同了,直升机和攻击机反坦克基本都是用导弹。

而我们熟悉的AH-64武装直升机,它发射的海尔法机载反坦克导弹发射达到8公里。

这个射程完全在便携式防空导弹射程之外,那么便携式导弹又有什么作用。

况且,现代化坦克的成员很少,每个坦克手都有自己的岗位,缺一不可。

如果让一个坦克手去操纵便携式防空导弹,它的岗位谁来顶上?

所以,与其这样胡搞,不如直接在装甲部队配属专业的野战防空武器,比如野战防空导弹和小口径防空自行高炮等等。


萨沙


就坦克那个弱鸡的态势感知能力在打得昏天黑地的战场上能找得着直升机?那才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跟大多数人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坦克这种东西实际上在战场上态势感知能力非常之差——由于增强防护力的需要,坦克在主要威胁方向上顶着厚厚的复合装甲,有些坦克还有重型爆反。为了避免开口过多对于装甲的强度造成不利影响,坦克装甲带上往往是尽量少开口,一般除了火炮防盾与成员舱盖/抛壳与补弹口,能开的口也就是个别电子设备(如横风传感器这种东西)、车长周视与观瞄镜、炮长瞄准镜,还有一个非常小的驾驶员潜望镜。

在这些态势感知系统里,能观察到周围情况的也就是车长的周视镜,炮长的瞄准镜视场非常小且与坦克炮随动,那个仰角是不可能观察到任何飞在稍微高一点的天上的东西的。车长周视镜的视场好得多,但在混乱嘈杂的战场上,要通过这么小的光学侦察设备肉眼观察到天上的直升机也并非易事。更何况执行反坦克任务的武装直升机往往都是利用地形与地物的掩护隐蔽突进而后猛然跃升,甚至只是伸出一套观瞄系统躲在山体与林地后面打黑枪。

所以,坦克在任何情况下实施装甲突击都必须有步兵的掩护,没有步兵的掩护很容易出现浪着浪着就掉坑里了的结局。更所以,在坦克实施装甲进攻的时候你让车长不去观察突击路线上有没有反坦克火力点、敌方坦克、反坦克壕等等大坑小坑,却把主要的威胁放在搜索天上有没有直升机,怕不是石乐志。

既然态势感知能力决定了坦克基本上就没有办法搜索到直升机,那装备便携式防空导弹有啥用啊?盲打吗?不如把野战防空任务交给伴随突击的野战防空系统(我军合成营一级的装甲突击按照最理想的状况是有09式自行高炮协同的),这货态势感知能力强,配备的高炮威力大,如果以后能换弹炮合一系统战斗力还可以进一步提升。这种专业的防空战车执行起防空任务来比坦克上装几个便携式防空导弹要来的科学的多效率高的多了。


军武次位面


如何对付战场上的低空攻击机,尤其是不断出现的武装直升机,这一直是一个令装甲兵头痛的问题,如果没有制空权,面对飞机,坦克可以说不堪一击,这一点甚至在二战中就已经被证明。

加强坦克防空能力,其实不少国家都这么尝试过,二战过后新出现的主战坦克,基本都加装了大口径高射机枪,二战中仅有美制坦克装有大口径机枪,很多国家为自己的坦克甚至安装了双联高射机枪或者便携式防空导弹,中国在设计自己的99式主战坦克的时候,也有过这种想法,但综合考虑之后还是取消了这一设计。

不管是高射机枪还是便携式防空导弹,实际上,其射程和射高都十分有限,这就决定了,一旦遇到对方突然出现的低空飞机,缺少足够的反应时间,而武装直升机所搭载的反坦克导弹,其射程则超过了高射机枪和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射程,现在出现的新型机载反坦克导弹,不仅射程原来越远,而且开始具备“发射后不管”能力,就是为了能在突袭后迅速撤离,减少自己暴露在对方防空火力面前的几率。

最重要的是,厚厚的装甲在为坦克提供了防御的同时,也让坦克乘员对外界的感知能力急剧下降,远远不如步兵,这导致即便出现了对方的战机空袭,坦克兵在被击中前都不知道整个攻击过程的情况。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面对空袭,不管是便携式防空导弹还是道尔这类野战防空系统,实际上基本都无效。

目前,保护装甲部队,主要还是依靠己方空军或者伴随的野战防空系统,坦克上安装的大口径机枪,主要还是对付地面软目标。法国陆军曾提出坦克集群,利用高射火力形成防空火网的想法,但最终被论证为完全不可行,面对现代战机包括武装直升机具备的高机动性,在形成防空火网前就已经遭受重创了。


鹰眼防务观察


有关在坦克上安装防空导弹以及防空炮的构想,不是今天就有的,已经多年的历史了,许多国家进行过尝试,甚至有少数国家已经这么干了,但是这个技术一直就没有成为主流,主要原因倒不是说技术问题无法解决,也不是成本过高,无法承受了,关键在于:有没有这种必要性?

坦克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地面突击,其任务不包括防空作战,现代作战已经进入体系化时代,强调的是多军兵种的协同作战,每一款装备只要在这一体系内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即可,不要求其完成本职任务以外的事情,坦克是地面突击的主力,它属于接受其他军兵种支持的对手,其中包括:防空掩护支援。无论是对付直升机,还对付固定翼攻击,实际都属于防空兵的任务。

简单一点说,地面部队的远中近三层的地面防空体系,还有空军的战斗机支援等,其中伴随坦克,有自行高炮等单位,这些防空单位的任务就是解决所有的空中目标,坦克的任务就是掩护这些单位行动,不让它们受到对方坦克火力的威胁,也因此,这不是一个能不能办到的事情,而是有没有必要的问,题。


麦田军事观察


从70年代起,瑞典、德国、美国和前苏联等国家都先后研制成了动力/传动机组前置、乘员单层配置、火炮顶置的新结构坦克模型或试验车。其中火炮顶置的方案包括外装顶置炮、外装顶置可升降火炮和内装顶置炮(即火炮装于小型无人炮塔中)等多种布置方案。

这些方案的共同特点是,放弃乘员双层配置,采用乘员单层配置,将所有乘员配置在车体内几乎相同的高度位置上,乘员不再随火炮一起转动;火炮装于乘员头顶以上,将炮尾及驻退机构移到乘员舱以外或小型无人炮塔中。这样布置能使坦克正面面积减少30%~50%。因此对于给定的乘员组空间,正面装甲防护可增加30%~50%;若给定正面装甲防1护力,可使正面装甲防护重量减轻30%~50%。

当坦克在山脊线后射击时,外装顶置炮坦克暴露的火炮正面面积只有0.35m2。外装顶置可升降火炮坦克在山脊线后射击时,不但暴露的面积与外装顶置炮坦克的一样小,而且每次射击所暴露的时间也大大减小。外装顶置可升降火炮布置方案,还有利于解决车辆最高点周视观察和向炮尾供弹问题,但是它的炮架结构较复杂。

著名的顶置炮实验坦克有70年代的西德VTS外装顶置炮坦克、80年代的瑞典UDES-19外装顶置炮坦克。


总说装甲


自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制造出来用于战场突破,已经过去了整整一百年。在战争中,人们很快发现,坦克的克星并不是与它同样在地面作战的其他单位,而是天上的作战飞机和地下的反坦克地雷。地雷尚可以通过工兵部队或者坦克加装反地雷犁有效的防止其对坦克造成太大威胁。但是来着空中的威胁自二战以来就从来没有在坦克本身上解决,特别是在现代战争空中力量已经成为了坦克的天敌,当今各国主战坦克都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现代坦克制造成本也不低,大量来着空中打击造成坦克损失成了不少战争频繁的国家头疼的问题。

对于在坦克上加装防空导弹,听起来确实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但其实防空能力提升极其有限。目前可以装配在坦克上的防空导弹只可能是改装后的小型或者肩扛式防空导弹,受限于坦克本身的空间限制,大型防空导弹体积过大,不可能安装到坦克上。即使是成功缩小了防空导弹本身体积,其相对应的搜索、火控系统和导弹维护系统也不可能安装到空间极其有限的坦克上。

而对于小型肩扛式防空导弹,虽然不需要雷达和附属系统就可以安装,但是没有这些系统,导弹能威胁的目标也就极其有限。速度极快的现代化战斗机就不用说了,普通的小型导弹根本连速度都跟不上,更别说命中目标了。那么如果安装小型防空导弹能打击的目标就只有速度较慢的攻击机和武装直升机,这样一来安装防空导弹在坦克上意义就不是很大了。

还有重要的一点,坦克顶部安装的大口径防空机枪并不是一无是处。其本身对于射击武装直升机或者低空速度较慢的飞行单位还是有相当威胁的。而且现代坦克很少安装针对步兵的机枪,除了车体还可能安装一挺机枪,炮塔上的同轴机枪为了坦克楔形装甲的整体性在二战之后就慢慢取消了。在车顶安装防空机枪也是弥补坦克反步兵能力不足的缺陷,如果换成防空导弹,那么坦克对于在它身后的步兵就几乎无能为力,而车体后方就是坦克的核心——发动机。

原创不易,求各位观众老爷点波关注噻QWQ


军情解析


朝鲜天马虎坦克和99式早期设计方案都有防空导弹





shelterbb


没有好雷达位置了,只能变弱点靶子,


乌陵与土明


坦克防空的主要问题是不能有效发现目标,对付空中目标,雷达为主,红外为辅,而坦克的火控系统是对付地面目标的,主要是白光,微光和红外夜视仪,根本不能有效发现掠地而来的武直,快速闪过的攻击机,至于高空呼啸而下的炸弹,就更别说了,不能发现目标,就算装备了防空导弹那也是烧火棍,

坦克野战防空主要靠伴随的防空部队,自行高炮,自行弹炮合一,自行导弹,哪种都比坦克高效,当然也贵多了,价格一辆顶七八辆坦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