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能在学校评上高级职称?

学无止境1314


如今,中小学教师想评个高级职称,真心不容易!不仅岗位名额指标少,而且僧多粥少,竞争激烈。

以"三味"长时的了解,现在若想评上高级职称,必须做个“职称热心人"!

其“热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热心于追求各类荣誉的人。

对一线教师而言,有心申报高级职称者,其学历、资历、教学工作量等,基本上是不存在问题的,关键是教学业绩、各种教学竞赛、年度评优评先等方面的荣誉是否够级别够份量够数量;是否有结题课题;是否有发表的学术论文等。

评高级职称,对所要求的一些资历(如班主任年限、支教经历、各类荣誉证及课题论文等,都要求必须是"任现职(中级)以来"的,任现职以前的,是无效的。

因此,在任中级职称以后,就必须做好准备,尽量争取获得各种荣誉的机会。

记得在"三味"任教务主任那会儿,有位女老师,课上得很捧,教学成绩也不错,经常获取教学荣誉证。由于当时她在课题、论文、计算机等方面都没做什么准备,因此,也没打算评什么高级职称。曾几次,"三味"有意给她机会去市里参加教学比赛,她都很粗暴地回绝了我,弄得我也很难堪。之后,有啥比赛机会,我也就不再找她了。

现在评高级,对我们20年以上教龄的乡村老师有了很多优待条件。她开始心动了,想评高级了。她多次对我说后悔当初。如今我们学校合并为新校后,老师增多了,再想争取个参赛机遇,已经相当困难!

"三味"常听网友们说,这些荣誉可以买或造假,但据"三味"所知,这真的不太可能。因为,审查环节很严格,且有责任追究制,领导不会去冒这种风险的。



第二,特别热心于职称评审政策的人。

若想评职称,必须随时关注职称评审政策,随时了解政策的变化。并且根据政策变化,细心对照自身的条件,在哪些方面还不具备,或不够份量、数量,就得尽快抓住机遇去争取!


三味聊教育


我的答案是:在高中或者规模大一些的中小学当然是业务拔尖、教龄较长的老师能率先晋升为高级教师,普通学校是校长副校长们捷足先登。

多亏我的同仁们不知道我在这里吐槽,那就大胆说说我们乡的情况吧:目前我们乡在职教师有180多名,高级职称的一共有10名,其中有4名在乡中心校;另外6名,一名是乡初中的后勤副校长,一名是乡初中的常务副校长。剩下的4名,一名在暑假里轻微中风,调到学校的图书室了;另外三名尚在一线任教,其中一名是在下。

另外,今年才从中心校退休的三位教师,也都是高级教师。

您可以看出,我们乡中心校是卧虎藏龙之地。谁要是偷偷往他们的会议室扔个砖头,砸中的都是响当当硬邦邦如假包换的副高级5级6级教师。为什么这里群英荟萃?原来这里面差不多全是下野的前任、前前任、前前前任的中小学校长们。

职称晋升得先比拼证书。包括省市级模范啊先进个人啊什么的各种重要证书从校长、副校长们这儿过,他们想截留很方便,而且神不知鬼不觉。

我可以打个保票,您可以去无论哪个乡镇的中心校调查,我保证他们都至少有一张市级甚至省级的优秀教师证书。至于其他普通一线教师,如果你交际乏术,想得到个县级的模范也是万万不能的。

当然了,应该说校长、副校长们都是教师群体中的精英,人家教学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学而优则仕。所以,他们能成为高级教师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说“在高中或者规模大一些的中小学是业务拔尖、教龄较长的老师能率先晋升为高级教师”,这是因为这样的学校管理规范,人家还得指望这些教师给学校创业绩——想让马儿跑,总得给一些草料才好。


牟山花下客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论资排辈的现象比较常见,而且比较有市场。其次,必须有一定的科研项目。第三,工作要过得去,不能太差。第四,人缘要差不多,不能跟领导硬来。

▼欢迎关注百姓教育头条号。位老师和你一起说教育,谈高考,论考研,聊大学生涯规划,如果您是学生,或者您家里有学生,请持续关注,百姓教育为你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涛哥说教育


第一,必须像老贺有能力。

第二,不能像老贺一样刚正不阿。

奉劝年轻人,别招领导不待见。


眼小散光


我们单位每年五个左右名额,各种主任,校长不上,一般人别想,主任的加分海量的,教学成绩都算个鸟。教学再好没用,不累加,还给你这算成五十分,加分就不一样了,不封顶,每年加四五分,一线教师成绩再好,折算一下也比那个差的差不了几分,关键是你不累加,人家累加


我的宝贝84239662


大部分是热爱职称第一,热爱教育第=的教师。我见过常年经商由于热爱职称都是高级。常年休病假由于热爱职称也评上了高级。多年不代课的校长由于热爱职称也评上了高级。舍得出銭买论文的由于热爱职称第一也评上了高级。

哪些诚实的,一心只顾拉车的人,大部分都是低级职称。


用户93956879431


评上高级的都是投机钻营者,没有评上的都是精英,如果有一天你上了高级,你是啥人?


大实话ptm


职称职称,骨头一根,扔在地上,众犬相争。


苍山如海83133445


一般混混最先评上高职。老老实实不到最后,赶上巧合情况,是很难评上高职的。不信调查一下看看。


用户6299963605366


寻找所处的环境不同,领导的理念不同,评定职称成了老师的痛

1.环境好,条件好的学校老师多,竞争大,教学实力强,教学资历长的,有比较强的竞争力的老师容易评高级,论资排辈

2.学校小,偏僻的学校,人少,名额有限,山高皇帝远,校长及所有领导都不够名额,别说高级,评中级职称都得打破头,所以有些买卖职称,拍马屁,假民主的职称评定就出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