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五大名旦第一位是谁?

青宁呜啦啦


1956年河南第一届戏曲大会形成的四大名旦为陈素真、常香玉、马金凤、阎立品。

1957年年末陈素真被打成右派被迫而离开舞台。

1959年河南第二届戏曲大会陈素真因为右派问题没能参加,出现了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

1980年豫剧汇演后,陈素真、常香玉始终未定,一部分称:陈、常、崔、马、阎,一部分称:常、陈、崔、马、阎。

1994年3月,陈素真逝世,4月颁发中国豫剧名旦勋功章,顺序成了常、陈、崔、马、阎(主办方表示,按姓氏拼音排名)。

2000年,加上桑振君,(取消姓氏拼音顺序),按成名顺序: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


李亚杰232856159


豫剧的名旦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有说四大名旦的,有说五大名旦的,也有说六大名旦的。

其中1956年河南第一届戏曲大会形成的四大名旦为陈素真、常香玉、马金凤、阎立品。

1980年豫剧流派会演形成的五大名旦为陈素真、常香玉、马金凤、阎立品、崔兰田。



到了2000年,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省艺术研究所提出了豫剧名旦六大家提案。分别为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

这是经过多方研究,给出的排名。

这样的话,如果再算五大名旦,只需要将桑振君去掉,那么五大名旦之首应该是豫剧皇后陈素真。


顺便说一下陈素真大师的简介,出生于1918年4月,逝世于1994年3月。

8岁拜师,10岁登台,是豫剧第一代女演员,13岁就开始收徒,并首创豫剧的流派(陈派)艺术,受到广大观众的喜欢,被观众和戏曲界誉为豫剧一代宗师、豫剧舞台上的一尊美神、河南梅兰芳、豫剧皇后、豫剧三鼎甲之首、豫剧大王等。

陈素真是豫剧六大名旦中,年龄最大、成名最早的一位,因为其他五大名旦都以唱为主,而陈素真则是边打边唱、边唱边跳,一场戏下来,唱、念、做、打、舞集结于一身,因此为中国豫剧六大名旦之首。


魏青衣


豫剧又称靠山吼,河南梆子,有着三百年的历史,受众群体达一亿人,在宝岛台湾,祖国边陲都有专业的豫剧团体。在历史长河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豫剧最为繁荣的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表演艺术大家。为大家所熟知的有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唐喜成,李斯忠,牛得草等。俗话说听戏听旦角,旦角艺术更为被老百姓接受。我比较喜欢豫剧的母调祥符调。自然而然陈派,阎派,桑派是我喜欢的流派。当然说起谁能排第一位,我敢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观点是推荐陈素真先生,理由如下:她是豫剧第一位女演员,并且是豫剧母调的传承人,她的流派传播很广,弟子也很优秀,代表剧目很多,影响深远,是樊派戏曲的优秀传播者。当然这并不与我喜欢其他流派相矛盾。我喜欢桑派的打金枝,喜欢常派的白蛇传,喜欢阎派的秦雪梅,崔派的秦香莲,马派的花枪缘,唐派的三哭殿,牛派的七品县。在观众心中也许这些老艺术家们无法排个名次,也许并列第一更能突显百姓的情怀吧。


上善若水338904613524


我来说一下自己对豫剧老一辈开宗立派的几位名旦,哪个排在第一,我分析完了,自己就明白了。

豫剧5大名旦要从河南豫剧80汇演说起:

河南豫剧80汇演时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都被邀请来参加,当时常香玉的《白蛇传 断桥》、陈素真的《宇宙锋 装疯》、崔兰田的《桃花庵 盘姑》、马金凤的《穆桂英挂帅 出征》、阎立品的《秦雪梅 吊孝》。

当时桑振君也应邀从邯郸来到郑州,借郑州市豫剧团的班底排了《姐妹告状 对绣鞋》,但由于当时一个领导不同意桑振君参加汇报演出,最后形成了豫剧5大名旦的结果。后来在河南省给桑振君举办的艺术研讨会时,对豫剧名旦进行了重新定位,在河南豫剧5大名旦上加上了桑振君,形成了河南豫剧名旦六大家,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

我从她们的年龄排列一下分别说明:


陈素真

陈素真1918年生,是豫剧第一个女演员,她的艺术风格我用一个字:“美”来形容。她开创了豫剧舞蹈话表演的先河,表演细腻雅致,她的穿衣功、扇子功、辫子功、水袖功都堪称一绝。代表剧目有:《三上轿》、《宇宙锋》、《梵王宫》、《三拂袖》、《女贞花》、《涤耻血》、《刘金蝉》等。

常香玉

常香玉1922年生,表演热情奔放、吐字清晰。她曾经带领香玉剧社全国演出,利用演出收入捐献一架飞机支持抗美援朝,被成为“爱国艺人”,她领衔主演的《花木兰》是豫剧的第一部电影,为激励年轻演员,自己筹资成立“香玉杯”演员大赛,2004年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代表剧目有:《花木兰》、《红娘》、《断桥》、《大祭桩》、《五世请缨》、《破洪州》、《人欢马叫》、《柳河湾》等。

马金凤

马金凤1922年出生,是豫剧的常青树,唱腔表演特点是“脆”,她开创了豫剧的一个行当:帅旦。代表剧目有:《穆桂英挂帅》、《对花枪》、《花打朝》、《杨八姐游春》、《窦娥冤》等。

阎立品

阎立品1922年生,她的表演风格一个字:“媚”。妩媚,主演闺门旦,表演风格:七分神韵、三分造型、重神展姿、造姿展没的艺术风格。代表剧目:《秦雪梅》、《蝴蝶杯》、《盘夫索夫》、《碧玉簪》、《西厢记》等。

崔兰田

崔兰田1926年生,唱腔特点是韵味醇厚,主演青衣戏,塑造了一系列的悲剧人物形象,有豫剧悲旦之称。代表剧目:《秦香莲》、《桃花庵》、《卖苗郎》、《三上轿》等。

桑振君

桑振君生于1928年,唱腔特点一个紫:“妙”。她盛年从事豫剧教育工作,加上唱腔难度大,一度被埋没,因为她徒弟苗文华天资聪慧,完全继承了桑派的艺术风格,一度把桑派重新带到了观众面前。代表作《白莲花》、《打金枝》、《八件衣》、《桃花庵》等。

我就分析到这里,你们心中的豫剧第一名旦出来了没有?

有什么不同意见或者需要补充的请在下面留言,我们共同交流。


猪大佬


豫剧五大名旦,都是艺术大师级的人物,其唱腔表演都有各自的特色,都取得了自己辉煌的艺术成就,要给她们排名,还真不好排。

正如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林黛玉一样,每一位喜爱豫剧的朋友,心中都有自己的No1,要说五大名旦的第一位是谁,也只是一家之言,选取的是自己最熟悉最喜爱的那一位。

那么,我就斗胆来说一说豫剧名旦,我心目中排名第一的艺术家吧。

因为最早听到的豫剧,就是常香玉的,对常香玉的了解也比较多一些,而且,还看过演绎她生平的电视剧,对于她的《花木兰》等剧目非常喜欢,所以我认为豫剧五大名旦的第一位就是常香玉老师。

常香玉的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韵味淳厚,个性鲜明,洒脱,有英气。个人非常喜欢。


戏曲么么哒


其实第一次的豫剧五大名旦是陈素真是没在里面的当时是在天津。桑振君在里面。当时是因为陈素真大师贯籍的问题,所以说陈素真大师没在五大名单里面。因为当时的五大名旦是有河南省举办评选的限制的是只有河南籍的。后来198几年的时候,河南有河南省举办河南豫剧流派汇演的时候。河南豫剧为了发展豫剧。把陈大师调回。这个时候,桑振君大师因为在河北邯郸东风剧团培养豫剧人才。不再不在河南,所以后面的五大名旦是,常陈崔马闫,再后来2001年的时候。河南省副省长听了桑振君大师的唱腔。才有把桑派重新纳入,才有了后来的六大流派。常陈崔马闫桑。我觉得不要说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六位大师都是对豫剧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的。


013574321


论艺术的全面性,豫剧其他名旦都以唱为主,只有陈素真,演出了水袖为主的宇宙锋、以水袖、穿衣、扇子、辫子应功的梵王宫、以以唱功为主的三上轿、以生角和旦角各行当应功的三拂袖,陈大师一生演出剧目无数,新编剧目众多,生旦不挡,代表剧目众多,闺门旦春秋配、义烈风、女贞花等、花旦戏梵王宫、拾玉镯、柜中缘等、青衣戏三上轿、霄壤恨等、生旦不挡的三拂袖、刀马旦的涤耻血等,虽然嗓子失润,这也不是自己能控制之事,但依然韵味十足,不失祥符调的华丽清新典雅。戏曲是唱念做打的综合艺术,能代表豫剧最高发展水平的,肯定是开创了豫剧舞蹈化、技巧化、形式美之先河的河南梅兰芳、梆子大王的陈素真先生。


叮铃铃1968


当前 豫剧 界,以艺术家个人名字为标志的的 豫剧 流派主要有常(香玉)派、陈(素真)派、崔(兰田)派、马(金凤)派、阎(立品)派等并称“ 豫剧 五大名旦”,代表五大风格流派。

第一当属: 常香玉。


素女青衣


第一,第一,第一是常香玉。不按年龄来,按贡献,推陈出新,继承发扬,社会影响面。常香玉不仅是位艺术家,还是社会活动家,对国家,对社会,对行业付出,都远远超过了艺术本身,激励了数代人。当之无愧,排名笫一!


信息53235650317


五大名旦各有特色,没有先后之分,都是豫剧大家,都有开宗立派,都为豫剧的发展做出来积极的贡献,为豫剧的传承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她们那一代豫剧人成功的把豫剧从一个地方戏推动成为全国性的地方大剧种。

戏曲的发展就应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