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十生九唐”这个唐是指唐玉成还是指唐喜成大师?

豫韵文化

谢邀,“十生九唐”的这个唐指的是唐喜成。

至于为什么有“十生九唐”的说法,是因为豫剧界有名的“生行”艺人,十个有九个出自唐喜成的唐派。

当然,这个说法是2004年提出的,当时为了纪念唐喜成诞辰80周年,来自全国各地省市院团的60多名唐派弟子云集郑州,在河南英协剧场联袂演出了唐派优秀剧目。


那时的电视台和媒体,借此宣传唐派艺术,就提出了“十生九唐”这个说法。

但是实际上,这个说法是有失偏颇的,因为豫剧界还有另外一个“唐派”,也称“唐门”,是唐玉成老师建立的,同样也出了很多优秀弟子!

我认为,“十生九唐”应该算上唐喜成和唐玉成,这样才算得体!


顺便介绍一下唐喜成老师吧!唐喜成小名发伸,1924年生于河南省尉氏县,那时候叫洧川县,在10岁的时候就进入长葛县万乐班学戏,出科以后辗转新郑、漯河、许昌一带。

唐喜成这一带,以高亢、甜亮的二本腔唱法,立足于豫剧界数十年。

建国后,唐喜成进入郑州市人民剧团,后调到河南军区剧团,1956年成为了河南豫剧院二团的主要演员。

唐喜成的音域宽广,音质纯净,创建了独特的“唐派”艺术,唐派艺术在豫剧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唐喜成大师在创立了唐派艺术之后,收了很多弟子,并且很多弟子在豫剧界也打出了名号。


戏曲说




这是两句话一是"十生九唐"是指唐喜成一派;二是"天下红脸出豫东,豫东红脸出唐门"是指唐玉成一派。显然这两句是夸大的,豫剧生行流派有很多有以唐喜成为代表的唐派(豫西与祥符结合),以唐玉成为代表的豫东调红生,以王二顺为代表的豫西调,以刘法印为代表的沙河调等豫剧须生行当。

其中很多人会将唐玉成老师与唐喜成老师弄混不清楚二位老师在豫剧上的成就认为唐喜成比唐玉成的修为更高,其实二位都可谓是豫剧宗师。唐玉成先生比唐喜成老师大二三十岁,唐玉成1906年从师学艺而唐喜成1924年生人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二人的艺术水准都很高不能以偏概全单方面去讨论谁更厉害。比如著名豫剧黑头表演艺术家李斯忠老师在1990年纪念唐玉成诞辰95周年演唱会上说:我的唱腔中“偷字、闪板”都是继承了唐(玉成)派艺术,刘忠河老师虽非唐老师亲传也称其为祖师由此可见唐玉成老师豫剧麒麟童之称并非浪费虚名。众人对唐喜成老师都比较了解因为其在省剧团经常在台面上以其特殊唱腔而被大家熟知。之前也在一些平台上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是唐玉成老师的弟子杨启超老师唱腔高低不挡与同期的李斯忠老师一起被抽调省里剧团后来因为杨性格等原因没留在省剧团而李斯忠老师留在二团才有后来成就,由此可想唐玉成唱腔流派不被重视也是有一些原因的。包括现在戏曲平台都例如梨园春节目不太推崇豫东调目前也就刘忠河一脉活跃在网络电视上,其他的众支派长期活跃在基层但其影响也十分的广。

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不代表任何立场也希望各位能各抒己见共同讨论。


小弗洛伊德

十生九唐指的是唐喜成大师,因为豫剧生行大部分都用二本嗓,而二本嗓又称夹板音,是唐喜成大师最先应用于豫剧生行演唱的。唐喜成大师的唱腔适合老生、须生、小生等。几乎适用于所有生角演唱。唐玉成大师唱的是豫东调,嗓音以大本嗓为主,真假音结合,唱腔基本以须生为主。所以说,十生九唐应该是指唐喜成大师。以上个人看法,不对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教。


探寻历史的脚步

豫剧唐派二本腔的盛行源于唐喜成大师,唐喜成年轻时唱声毁掉,才不得已用二本腔演唱,塞翁失马因祸得福,经自己长期练习并借签其它流派,自成独特洪亮高亢唐派唱腔,并受到戏迷的一致喜欢,很多生角演员拜师学艺传承唐派唱腔独特艺术。豫剧唐喜成,曲剧海连池,越调申风梅是河南戏曲无人能超的艺术大师,在群众当中享有至高无尚的声誉,包括其它剧种名演,不能说演的不好,只是跟这三位艺术大师还是有差距的。


电动车力宝锂电制造

唐玉成先生生于1895年,豫剧红脸王,辈分、威望常人难望其项背。奈何居于乡野,远离庙堂,即如此,也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豫东唐门传人遍及豫鲁苏皖,代表剧目数十部。

唐喜成先生算是唐玉成先生徒弟辈,居于庙堂之内,艺术精湛,其影响力多现于专业剧团。

所以,“十生九唐”二人兼而有之,最为贴切,也更全面。


士老财

十生九唐当然指的是唐喜成,但是这仅仅是针对于国营的剧团并且有很大的夸大成份,而唐玉成创照的红脸王流派在商丘乃至于豫东不管国营剧团还是民营剧团称为十生九唐一点都不夸大。二者一个宗沙河调,一个正宗豫东调虽都为红脸但特色不同没有可比性,戏迷们还是不要拿来对比比较好,各人喜欢各人的何必论个高低!


幽燕浪子

豫剧有“十生九唐”之说,这个唐应该指的是唐喜成大师,因为唐玉成先生去世较早,没有留下多少戏剧精品。后来唐喜成老师继承并发扬了唐派艺术 使之发展壮大,唐派艺人遍布全国 ,留下许多艺术珍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