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人大的读研名额后,北大又给我发了录取通知书

点击右上方红色“关注”,每天收听我们为您准备的清华北大学霸故事!

这是学霸君推荐的第五十八篇学霸故事

拒绝人大的读研名额后,北大又给我发了录取通知书

你曾经因为学历问题被轻视吗?985看不起211,211看不起普通本科,本科看不起二本。在考研保研过程中,不少学校对本科的评价更是隐晦又明显。

出身于“双非”学校西南政法大学的陈萍,曾经也为自己前途而忧心。难道“双非”出来的学生,注定不能向更高的山峰攀登吗?其实不然。

大学期间,陈萍沉浸于学术钻研之中,成绩由班里中游终于跻身前列,最后北大法学院和人大法学院都向她伸出了橄榄枝。谁说出身会限制自己以后的成功呢?只要肯努力攀登,希望的曙光也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 本文共:3366字 预计阅读时间: 9分钟

01、初遇西南政法大学,诸事不顺

手里握着还余热未散的西南政法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带着丝丝对乡土的不舍,我踏上了重庆这片“热”土。向来以“火炉”著称的重庆,在2013年9月5日那天却是以绵柔的细雨迎接我们这群初出茅庐的孩子。

坐上学校在火车站接站的班车,一路紧张又有些兴奋地望着窗外的浸在雨中的房子、人、树一切都是那么地新鲜:报道的过程还历历在目,有强壮又贴心的帮忙拿行李的师兄、有美丽又温柔的帮忙指路的师姐还有和蔼可亲的辅导员……

拒绝人大的读研名额后,北大又给我发了录取通知书

然而,看似一切顺利的经历背后似乎隐藏着并不顺利的一学期。

大学的课堂学习不同于高中,老师在课堂上更倾向于让大家自由思考,这让习惯了高中灌输式教学课堂的我十分不适应,课堂上不知如何进入与同学和老师的讨论,在做读书笔记并且写读书报告时,更是焦头烂额、无从下笔。

挥之不去、摆脱不掉的这些学习上的困惑和困难,一时间让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质疑。

为什么别人能够在课堂上讨论的那么热烈,我却总是连张嘴说话都要鼓起万分勇气?为什么别人的作业都写的那么好,我却总是连老师的要求都理解不了,为什么?为什么?是不是自己智力不够?还是我不适合这个专业?

头痛、心烦加上对自己的憎恶,负面情绪如一团散不开的黑雾,时时缠绕着我,那时觉得自己好像被全世界抛弃了,在新的环境里孤独无助,不知向谁倾诉,消沉到了低谷。

拒绝人大的读研名额后,北大又给我发了录取通知书

所幸,我遇到了愿意为我指点迷津的师兄师姐。

一日晚饭后,我偶然遇到了许久没联系的老乡师兄,他看我一脸郁郁寡欢的样子就主动问道:“咋啦,怎么一脸不开心,是学习还是生活上的问题,说出来大家开心一下啊!

一下子我就被师兄的调侃逗笑了,于是敞开胸怀,把自己的境况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我觉得我好像不太适合学习这个专业,因为我感觉自己在课堂上很难融入大家的思考和讨论。”

师兄释然一笑,“嗨,我以为是什么疑难杂症呢!你学别的专业一样会有这个问题,从高中学习模式转到大学的学习模式是确实是需要一点时间的,只是每个人需要的转变时间不一样,这些都不是难题。”

“大学老师才不会带你刷课本知识点呢,因为有时老师本身就是不赞同课本上的学说的,老师是想要让你在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对这些学说进行思考和分析。你还是停留在高中的学习重点上,当然就没办法在课堂讨论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啊!”

师兄的话一语惊醒梦中人,一直以来,自己不就是没意识到学习模式的转变才会在课程的学习上如此吃力吗?

02、改变学习方法,成绩开始跻身前列

痛定思痛,那么就从看教材开始着手,在课前坚持将老师课堂上要讲述的内容认真对应教材看一遍,对有质疑的观点进行思考尽量提出自己的观点。

这些看似有些笨拙的方法,却在现实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起码在课堂上已经可以参与到大家的讨论中,而不再是一个置身事外的观看者与沉默者。

在后来的课堂上,我逐渐受到老师的关注与表扬。我终于,又重新鼓起了在法学专业远航的风帆,又燃起了希望的焰火。

拒绝人大的读研名额后,北大又给我发了录取通知书

然而正当我信心满满的时候,现实却告诉我,成功的路上总是有很多曲曲折折。期末考试近在眼前,我却有点慌了神。虽然我平时的学习也是认认真真,但是却不注意复习。

意料之中,我的期末成绩并不理想,全班五十人我的排名在二十,这对于从上小学开始成绩便一直排名在前的我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当我看着明明是在一起学习,甚至没有我努力,期末成绩却将我远远甩开的同学拿着奖学金时,现实的差距让我心里顿感失落到了极点。

经历之前一次的困难后,这时的我似乎显得勇敢了许多我的心里只想着一件事——下学期我一定要“一雪前耻”。第一次考试的结果虽然一塌糊涂,但却让我真真切切地看清楚了自己的学习方法的缺陷。

拒绝人大的读研名额后,北大又给我发了录取通知书

于是在第二学期的一开始,我便给自己制定了复习的时间规划,一学期下来,到期末考试的复习阶段顿觉豁然开朗,“牵一发而动全身”,知识点毫无遗漏,如此一来考试自然不在话下,我的期末总成绩排名提高到第五名。

03、你真正喜欢什么,才去坚持什么

大三的上学期,我到广东省某检察院开始实习,在实习期间,我逐渐尝试着写些东西,有了之前两年的写作练习以及实习单位老师的指导帮助,我终于在当地某检察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自己的文章,这也是我第一次以自己的名义公开发表了文章,我的内心兴奋不已。

转眼就是大三下学期,这一学期不仅要面临繁重的课业,更为重要的是,保研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我不得不规划起复习计划。

拒绝人大的读研名额后,北大又给我发了录取通知书

然而,此时的我却在专业的选择上纠结起来:经过三年的学习下来,我始终还是不能确定自己的兴趣。

但是保研的时间迫在眉睫,人生中没有人去帮你指明成功之路,更没有人能帮你选择,重要的抉择只能自己去决定,风险也必须由自己去承担。

有一天,我和一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师姐聊天,我问道:“师姐,你当年是怎么确定现在所读的专业的呢?我实在不知如何抉择,很苦恼。”

师姐告诉我说:“既然你要选择专业,那么就一定要选择自己擅长的、喜欢的,不然面对不喜欢的专业,你再复习的过程中会非常吃力,且把不喜欢的专业作为自己日后研究深造的领域,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

这番话让我茅塞顿开,于是,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心心念念的刑事诉讼法学作为自己的专业。

拒绝人大的读研名额后,北大又给我发了录取通知书

研究生的推荐免试考试的日子终于到来。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夏令营考试中,第一天的笔试时间十分紧张,由于我笔试答题的间没有规划得当,导致最后两道题目答得十分潦草。面试的时候,我以自己的理解来回答了一道很有难度的题,最终获得了老师们的肯定。

人大夏令营在一个又一个出乎意料的考核中度过了。后来的成绩告诉我,无论情况多么不堪,都要坚持走完、冷静面对,现在想来,还好当时的自己没有放弃,否则人民大学的邀请函将与我擦肩而过。

04、北大和人大,我最终做了自己的选择

之后,我又参加了北大的夏令营考试,虽然我不够聪敏,但是我谦虚谨慎,在专业面试方面礼貌严谨。

最终,中国人民大学与北京大学这两所学府向我抛出了橄榄枝。

虽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无论在法学专业还是院校综合排名方面都是一流水平,

但思考再三,我还是决定圆儿时的一个北大梦,最终选择了北京大学作为自己继续深造的象牙塔。

拒绝人大的读研名额后,北大又给我发了录取通知书

回望过去的保研经历,四年里所走的每一步都在坎坷跌宕中为最后的圆满添砖加瓦。没有什么成功是能够轻易获得的。有谁能轻而易举地光鲜亮丽呢?不过是在一个又一个无人知晓的黑夜里咬紧牙关的结果罢了。

我并不是聪敏抑或机灵的人,相反,我有些慢热甚至有点不会变通,我在学习的路上遇到的苦难与挫折不比任何一个人少,但是我就是有一种偏偏不信邪的执拗,越是困难就越要去克服,我不愿做逃避者。

但我相信,当我为一件事情竭尽全力之后,那些我所想所要的,似乎都是自然而言地结果,如果一次失败、一个困难就想放弃的话,是十分可惜的,也许再坚持一下,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