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辉煌的“上海美专”和“苏州美专”去哪儿了?

在中华民国时期,曾经有四所非常著名的美术院校,如果按照这四所学校成立时间的先后排序,那就是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和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其中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为私立性质的美术学校,而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和国立杭州美术专科学校则为国立美术院校,因此他们的命运也就完全不同了。

曾经辉煌的“上海美专”和“苏州美专”去哪儿了?

上海图画美术院旧址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后来发展成为中央美术学院,而国立杭州艺术学校则演变成今天的中国美术学院,那么,曾经非常著名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去哪儿了?它们是否还依然存在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上海美专”,1912年11月23日创办于上海,当时校名为上海图画美术院,主要创始人有乌始光、刘海粟、丁悚等人,当时这三人的年龄分别是27岁、16岁和21岁,乌始光为主要出资人并担任首任校长,刘海粟为副校长,丁悚为教务主任。

曾经辉煌的“上海美专”和“苏州美专”去哪儿了?

刘海粟

这所美术学校的成立,标志着具有现代美术教育理念的新型美术学校在中国正式诞生,掀开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史的第一页,从此也改变了中国几千年来在绘画领域内师徒之间授业的传承模式,也奠定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基础,中国人开始逐渐认识到西方的美术有别于中国的绘画艺术,素描、粉画、油画、雕塑的等西方美术元素逐渐在中国广泛传播,上海也由此成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圣地,并迅速辐射到北京、苏州、广州、杭州、重庆等地,同时也开启了国人到日本、欧洲等地学习西画的热潮。

“上海美专”是一所现代美术学校,侧重西洋美术教学,采用西洋美术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 ,学校教师也大都聘请曾留学法国、日本的教师授课,在教学中必须进行人物造型的基本训练,率先实行男女生同校学习,率先聘请男女模特儿作为裸体写生素描课,培养了大批新型美术人才。

曾经辉煌的“上海美专”和“苏州美专”去哪儿了?

上海美专师生合影

一生倡导美育教育的蔡元培曾于1930年特地为“上海美专”创作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歌》:我们感受了寒漫热三季变换的自然,我们承继了四千年建设文化的祖先,曾经透出了印度哲学的中边,而今又感受了欧洲学艺的源泉。我们要同日月常新,我们要似海纳百川。我们现在彻底的受了母校的陶甄,将来要在全世界上发扬我们国光而绵绵。啊!我爱我的中华万年!啊!我爱我的母校万年!

从蔡元培亲自撰写的歌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蔡元培对“上海美专”的钟爱,他发自内心地赞赏“上海美专”的办学精神,并肯定“上海美专”引自欧洲新美术教学,是与发扬祖国悠久文化传统相结合,以创造民族化的新美术,这种民族化的新美术,“将来要在全世界上发扬我们国光而绵绵”不断。

“上海美专”在中国美术史上存在了40年,期间曾经数次更迭校名,1912年成立时为“上海图画美术院”,1914年改为“上海图画美术学院”,1918年改为“上海图画美术学校”,1920年改为“上海美术学校”,1921年更名为“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至今我们所能看到的“上海美专”历史遗迹,仍能够清晰地辨识“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字样。

曾经辉煌的“上海美专”和“苏州美专”去哪儿了?

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旧址

1930年被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定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上海美专”,这一校名称谓,在历史上存在了20多年,并一直使用到1952年为止,“上海美专”这个名称和实体才从中国美术史上彻底消失,最终成为一个历史名词或历史称谓,其校址遗迹也不复存在,尽管还有许多耄耋之年校友健在,但母校却没有了,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留下的遗憾。而今天的上海,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际大都市,竟然连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美术院校都没有,这不能不说这与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实在是不相匹配的。

曾经辉煌的“上海美专”和“苏州美专”去哪儿了?

刘海粟参观莫奈故居

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简称“苏州美专”,1922年7月由颜文樑、胡粹中、朱世杰共同创办,由颜文樑出任校长,初期校名为“苏州美术暑期学校”,当时只是一个暑期培训班性质的学校,教授一些爱好绘画的学生,当年9月就更名为“苏州美术学校”,这个校名显得正规且“高大上”,但办学条件还是十分简陋,租用中学校舍,教员也都是尽义务,但却开创了苏州美术教育的先河,从此苏州成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基地之一。

1925年起,“苏州美专”开始借用沧浪亭房舍办学,颜文樑、胡粹中、朱世杰也因此被誉为“沧浪三杰”。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后,颜文樑被苏州公益局聘用,负责沧浪亭的修缮和维护,并将沧浪亭拨付给“苏州美专”作为校址,颜文樑的好友吴子深慷慨捐出巨资,修缮沧浪亭园林和房舍,并购置教学设备,“苏州美专”得以延续办学。

曾经辉煌的“上海美专”和“苏州美专”去哪儿了?

苏州美专的“沧浪三杰”

1927年秋,颜文樑与刚刚学成归国的徐悲鸿在上海相识,徐悲鸿力促颜文樑去法国留学深造,颜文樑在法国留学期间,由胡粹中代理校长,朱世杰襄助校务。

颜文樑在留法期间,游历了欧洲许多国家,并陆续购置了500多件著名雕塑石膏像及一万多册图书画册,分批次运回苏州,用于“苏州美专”的教学,当时“苏州美专”石膏像的数量,竟然超过了全国美术学校所有石膏像的总和,这让全国其他美术学校都羡慕不已。

曾经辉煌的“上海美专”和“苏州美专”去哪儿了?

苏州美专采购的石膏像

1932年暑期,颜文樑学成归国,继续担任“苏州美专”校长,由吴子深独资兴建的苏州美术学校新型教学大楼落成,这座建筑采用希腊式建筑风格,列柱拱廊,宽敞宏伟,庄严美丽,设有办公室、教室、画室、陈列室、实习室等50间,由上海工部局建筑师吴希孟设计,苏州张桂记营造厂承建,共耗资五万四千银元,其规模为当时全国美术学校之冠,迄今为止,“苏州美专”遗址还保存完好,依然屹立于苏州沧浪亭畔,水天相映且独具风采,成为中国美术发展的可以寻根之处,也见证了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历史进程,1932年10月, “苏州美术学校”被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苏州美术专科学校”。

曾经辉煌的“上海美专”和“苏州美专”去哪儿了?

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旧址

从1932年“苏州美专”新楼落成至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是“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的黄金时期,该校不但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优越,教学环境优美,而且图书资料和教学模型丰富,吸引了全国各地无数美术爱好者前来学习。

颜文樑和朱世杰还都是音乐爱好者,经常在傍晚时分与学生聚集在大楼前的草坪上,欢唱颜文樑自编的歌曲,颜文樑吹喇叭、朱世杰以黑管伴奏,夕阳映在草坪之上,美妙的歌声飘荡在沧浪亭的上空。

1937年“八.一三事变”不久,与上海近在咫尺的苏州就不断遭到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被炸死炸伤的民众无数,到了10月间,日军已经开始进逼苏州,颜文樑不得不停办“苏州美专”并解散师生,他雇佣一只小木船,载着30余名师生逃离苏州,途中历经艰险,许多人失散,最后只有10余人抵达上海租界避难。

曾经辉煌的“上海美专”和“苏州美专”去哪儿了?

苏州美专课堂上

1937年11月19日苏州沦陷,城内百姓遭到日军数次大规模的屠杀,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大楼也被入侵日军强占为司令部,教学设备被损毁殆尽,流落在各地的苏州美专师生闻之,无不愤慨至极。

颜文樑在上海流亡期间,应流落在上海的苏州美专学生之请,在上海租房开办了“苏州美专”沪校,在积极艰难的条件下收留了流亡在上海的原“苏州美专”的学生,继续未曾完成的学业,颜文樑自己也在租界内的之江大学兼任教授,当时之江大学、沪江大学、圣约翰大学、东吴大学等教会大学在上海公共租界内组成了上海基督教联合大学。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基督教联合大学被迫解散,颜文樑依然坚持办学,经费拮据时只能靠卖画来维持,日本人仰慕颜文樑的名望和才气,数次威逼利诱其回苏州复校,但都被颜文樑严词拒绝,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曾经辉煌的“上海美专”和“苏州美专”去哪儿了?

颜文樑在苏州写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全国人民欣喜若狂,颜文樑也为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复校而四处奔波,并出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复校委员会主任委员,当年11月就返回“苏州美专”本部授课,截止至1946年1月“苏州美专”沪校的学生全部转入“苏州美专”校本部,颜文樑继续执掌苏州美术专科学校。

1952年是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建校30周年,学校举办了隆重的校庆活动,正当全校师生沉浸在校庆的喜悦之中时,适逢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根据中央政府文化部决定,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与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组建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址设在无锡市。

已是花甲之年的颜文樑被调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朱士杰被调到新成立的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担任教授,而胡粹中则被调往西安冶金学院担任教授,“沧浪三杰”就此天各一方,而建校整整30周年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也不复存在,彻底从中国高等教育史和美术教育史上消失,但值得庆幸的是,“苏州美专”大楼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依然还伫立在沧浪亭畔,成为中国美术界朝拜的圣地之一。

曾经辉煌的“上海美专”和“苏州美专”去哪儿了?

晚年颜文樑在作画

1958年1月,华东艺术专科学校从无锡迁址南京办学,并更名为南京艺术专科学校,1959年6月10日,江苏省政府将南京艺术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并定名为南京艺术学院,此校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这两所历史上著名的美术院校,没有被历史传承下来,实在是历史与现实的遗憾,否则它们都将是具有悠久历史的高等美术院校了,可惜被人为地斩断了历史的命脉,是幸也?还是憾也?你有什么见解,欢迎进行客观的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