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供應鏈一定管理要實現業務閉合!

業務閉合化指的是供應鏈運營中價值的設計、價值的實現、價值的傳遞能形成完整、循環的閉合系統,一旦某一環沒有實現有效整合,就有可能產生潛在風險。

值得指出的是業務閉合不僅指的是作業活動如技術、採購、生產、分銷、銷售等作業活動的有效銜接,而且也涵蓋了價值的完整結合、循環流動,亦即各環節的經濟價值能按照預先設定的程度得以實現,並有效地傳遞到下一個環節,產生新的價值。

這一要求也就意味著在設計和運作供應鏈金融中,需要考慮所有可能影響業務閉合的因素。具體講,影響業務供應鏈閉合性的因素有兩類因素:一類因素來自宏觀層面的問題。這包括宏觀系統風險,也就是說由於宏觀經濟、政治法律環境的不確定性導致的供應鏈運營中斷,難以實現可循環的供應鏈運營。特別是在立足全球供應鏈基礎上開展的金融活動,特別容易產生這一問題。另一類因素是行業或區域性系統風險。供應鏈金融一定是依託於一定的行業供應鏈而開展的金融創新活動,因此,供應鏈服務的行業和區域特徵必然對供應鏈能否穩定持續運行產生作用。

完整的供應鏈一定管理要實現業務閉合!

具體講,供應鏈金融只能在持續或者穩定發展的行業中實施,對於限制性的行業或者夕陽型行業,實施供應鏈金融會具有較大的風險,這是因為行業走低或者低迷會直接使供應鏈運營遭受損失,進而影響到了金融安全。

同理,一些區域性的因素,如地區的經濟發展前景、市場透明度、政府服務水平以及區域環境的穩定性等都會對業務閉合化產生挑戰。

供應鏈本身的業務結構也是保障閉合的主要方面,一個穩定、有效的供應鏈體系需要做到主體完備到位、流程清晰合理、要素完整有效。主體完備到位指的是供應鏈設計、組織和運營過程中,所有的參與主體必須明確,併發揮相應的作用。

供應鏈金融活動是基於生態網絡結構的金融性活動,網絡中涉及到諸多的參與主體,如供應鏈上的成員(上下游、合作者、第三方等)、交易平臺服務提供者、綜合風險管理者以及流動性提供者,如果某一主體缺失,或者沒有能夠起到預期的作用,業務的閉合性就會產生問題。

流程清晰合理指的是供應鏈以及金融活動中的各業務流程清晰,並且能夠有效結合。這既包括了供應鏈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清晰合理,也包括了線上和線下流程清晰,並且能夠產生高度融合,相互支撐、相互作用。要素完整有效指的是採購、銷售、技術、生產、分銷、銷售、信息化、人力資源管理、財務、會計等管理要素能夠發揮相應的支撐和監督供應鏈金融活動的作用。

交易信息化

交易信息化原本指的是將企業內部跨職能以及企業之間跨組織產生的商流、物流、信息流、人流等各類信息,能及時、有效、完整反映或獲取,並且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清洗、整合、挖掘數據,以便更好地掌握供應鏈運營狀態,使金融風險得以控制。

而今,交易信息化的含義進一步得到擴展,為了實現金融風險可控的目標,不僅是能夠獲取和分析供應鏈運營中直接產生的各類信息和數據,而且能實現信息全生命週期的管理,實現有效的信息治理。

完整的供應鏈一定管理要實現業務閉合!

顯然,信息治理行為包括了交易管理、規則確立、信息安全、數據流管理以及信息的全生命週期管理等。有效的供應鏈金融信息治理,需要解決好幾個問題:

第一,確保供應鏈業務的真實性。即所有在供應鏈中發生的業務是真實、可靠的,並且產生的價值是持續、穩定的。要做到前一點,就需要通過對交易憑證、單據和供應鏈運營狀態的查驗,來確保交易的真實。

此外,還可以運用大數據輔助判斷供應鏈業務真實可靠,即關、檢、匯、稅、水、電等間接性數據挖掘分析,例如,供應鏈參與企業一般納稅人取得資格的時間、納稅等級與繳稅情況、結匯狀態、常年用電用水的程度等,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能夠間接地瞭解生產經營的真實程度。

第二,確保供應鏈物流能力和質量。即在從事供應鏈物流服務過程中,物流作業的質量、數量、時間、地點、價格、方向等明確、清晰,例如,物流運營的能力、庫存週轉率、物流網絡等能否完全符合供應鏈交易或者相應主體的要求,此外單貨相符也是需要關注的重要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