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支持知识付费吗?

通政司


习惯了互联网的免费知识模式,愿意花钱的人少之又少。但是现在明显可以感受到知识付费已经不知不觉的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例如现在在QQ音乐、酷狗音乐等平台上我们若想听一首新歌,基本上都要付费,更夸张地是,有些新歌版权被某一平台买断之后,在其他的平台根本就听不到,必须要下载该平台的app并且付费之后才能听歌。


这不过是知识付费的冰山一角,知识付费不仅仅包括在线音乐平台,还包括各种不同的以提供专业内容获得收入的平台。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达2.92亿人,预计2019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将达3.87亿人。在政策加强知识版权保护、线上支付普及为知识付费提供支持、全民输出寻求变现出口和消费升级驱动文化支出增加等驱动因素下,知识付费市场不断扩大。


以上内容节选自《艾媒报告 |2018-2019中国知识付费行业研究与商业投资决策分析报告》,查看全部内容,请前往下载:http://report.iimedia.cn/report.jsp?reportId=36264&acPlatCode=IIMReport&iimediaId=63439


艾看戏


其实,你在网上订阅某个付费课程,跟你去书店买本书,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这本书是在线上的。而因为在线上,所以能有更好的手段条件来帮助你学习知识。举两个点:

1、呈现形式更丰富,阅读体验更好。因为有些知识仅靠文字,是很难讲清楚的,所以除了图文,在线上我们还能使用音频、视频等形式,让知识的传递更加方便、直观、立体、易懂。

2、知识不再只是单方面输出,可以有更多的互动。现在除了看,还能有老师通过直播来跟你互动,也可以设置签到打卡,作业等等方式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无疑,知识付费的形式更有价值和效率。

但是,知识付费并不能帮你轻轻松松地就获得知识,或者投入一点点时间就学成某项专业技能。因为,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开心愉快的事情!是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的。当然,也要看你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能力,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

知识付费只能帮助你更便捷地获取知识(获取跟获得不一样哈),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但最终是否能够学有所成,还是要靠你自己。

很多人花钱买了一些课程或专栏,学习不怎么认真,作业不做,不懂也不问,等到结课了感觉什么也没学到,生活职场什么也没改变。于是就大呼被收智商税,吐槽知识付费是贩卖焦虑,是年轻人的精神保健品。

哎,学生不努力,再好的老师也无能为力啊,你说是不是?

当然,目前知识付费行业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

1、学习时间碎片化。市面上很多知识付费课程都会标榜碎片化学习,什么公车上,睡前20分钟,随时随都可以学。可是我们前边已经说过了,学习是需要投入时间的,更要有计划地学习,如果只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就想要学习到复杂的专业知识,基本不太可能,至少我相信大部分人应该是做不到的。

2、复杂知识简单化。为了照顾大部分读者的理解能力,让大部分读者读后都能够有获得感,知识付费一般都是降低了维度的,或者说都是一些很浅很基础的知识。(这是出于商业考虑,为了覆盖更多的受众,所以维度肯定要降低的)。既然是简单的浅的知识,那么你觉得学了这些就能改变命运?不太可能嘛。

而这些问题也会影响到学员的学习效果。不过我相信,随着行业发展,后续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被解决的,比如可以通过打卡学习手段,规范学员学习时间;面向高端人群提供有用的专业课程等等。

最后我想说的是:

即使别人分享的是知识,但如果你不能真的理解,不能为我所用,那你得到的,不过是一堆资讯,看完很快也就忘了。

学习,还是得有计划地、系统地、深度地学,还要多练习,多应用,这样才能有所成就。没有捷径!

知识本就是无价的,我们付费是对别人提供给我们知识所付出的一种肯定,这是对媒介的报酬!





络腮胡小伟哥


首先,知识付费不是什么自媒体先行者提出的。知识付费早在十年前就有了,只是那时的形式和现在有所不同,是一些讲师把视频传到网站平台上,人们在网站上付费就可以学习知识。像慕课网,51自学网,经管之家,百度文库,网易云课堂这些,还有一些公司做的专业学习设计,网络营销的网站平台。

其实,严格来说知识付费的大佬就是我们从小到大学习的地方,叫学校。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学习知识都是付费的,俗称学费。

只是这一两年自媒体的兴起,把这个概念变得更加普及,使更多的人知道了。知识付费不单是支不支持的问题了,而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常态,无可避免的。

知识付费既然已经兴起,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垃圾知识冲斥市场,随便一个人都要自己是高手,是大师。各种知识鱼龙混杂,不好辨认,需要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值得付费的知识我认为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专业知识类的,像设计,程序,网络营销,医学,建筑制造,营销管理这些专业性教程。这类知识专业性很强,而且学会了也对人帮助比较大的,很多知识大学都有专业的学科。

第二类是可以帮助你在职场晋升的技能,比如办公软件技能,沟通技能,写作技能,销售技能等。具体的看你从事的职业来定,你认为这种知识对你在社会上工作有帮助,可以提升你的软技能的都可以。

第三类是一些研究报告,这类文档一般是专业的调查机构调查出来的,具有一定的价值,如果有需要,还是值得付费的。


不值得付费的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成功学,这类知识没有多大用处的,能提升你的自信心,能激励人,有一定的演讲口才作用。这些都是比较虚的能力,在平时工作当中也用不到,相当于给你画了一栋别墅,只存在画里面的,但你实际并不拥有,而且你也不具备拥有的基础和能力。

第二类是心灵鸡汤,提升学习力,改变人生,学会某某技能让你月入十万的,这类课程,不太建议去买,只是吹得厉害,实际知识没有多少的,而且你看完之后帮助并没有多少。每个人底子不同,别人能达到的,可能是人家已经坚持做这件事好几年了,某一时段突然爆发,你没有积累,底子都不够,如何能够成功。即使有效果也是很少的,除非你本身有积累,受到课程启发突然开窍了,懂得某种方法,然后就成功了。

第三类是只讲思维层面的课程,这类课程适合公司的大佬看,但不适合一个普通的职场人士。普通人要倒过来学习,学习基础层面的才是对的,那些高大上的东西等到你学会了基础的才能操作的。比如,你连营销都不懂是什么,人家告诉你用一份营销策划文案可以赚十万,那是别人有底子,你去做,没基础是不会成功的。你写出来的营销策划文案只值1毛钱,和人家的差距巨大。

这年代要具备的是分辨知识优劣的能力,不要见到某某高手说哪种知识有用,就去学习,而要考虑自己需不需要这个知识,如果不需要,打住,再便宜也不要买。我在这方面吃了不小的亏,买了不少课程,但实际有用的没多少,有些看完也没有什么用处,过一段时间就丢了。

学习知识最贵的不是你花了那几十块钱,而是你花了的时间,那课程你买下来了,但你要学会,还得实践练习,不是看完课程就可以的,所以,在付费的时候多想一下。


网事君说


支持知识付费

一、从需求者角度来看

升米恩,斗米仇,指如果别人在危难的时候你给他很小的帮助,他会感激你。可如果给人的帮助太多,让其形成了依赖,一旦停止帮助,反而会让人忌恨。

知识若不付费,知识就显得廉价,廉价便不会被珍惜重视,而人一旦有了轻视之态,知识就不能被很好的消化和吸收,从而达到提升个人能力。

如很多人都会有“可能有用病”,看到一篇文章,可能有用,点击收藏,这个东西,可能有用收藏等等,一系列只用手不过脑的行为加重了我们的存储空间,使得脑子运转减速,研究表明,人在一定压力情况下能更好地发挥,在有限的时间去完成一件事,去上完一堂课,人就会集中注意力,专注才能长久,长久才有实效。

二、从创作者角度来看

都市中人,实际的很,用付费的方式鼓励创作无疑是最好的办法,创作者也能拿着这钱去让知识升级深造,更好服务于需求者,这是个良好的需求循环链条,付费始终是那根牵动往前走的轴。

三、需求者可以转化成创作者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需求者在学习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便可以开始操作传承,从这里就实现了角色转换,原先的付出得到反馈式收获,在满足自身能力的同时教予后来者,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所以无论从任何角度,知识都应该被尊重,通过付费外化。


燕鼠小时


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

很多人说知识付费是因为大家的知识焦虑才应运而生,我却觉得或许当人们不再那么慌张地渴求知识,而是把终身学习当成习惯的时候;当商家不再以听完之后月薪几万为噱头,而是提供真正的好内容的时候,知识付费这个领域才能得到健康长足的发展。不管现在知识付费的商业性有多浓厚,我们终身学习的意识已经开始觉醒,更多的需求在涌出,知识付费将引领市场主流阶层前进到什么地步,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期待。


妙嘉爸爸育儿笔记


以下是 关于本条问题的个人观点:

【支持知识付费】

1.在如今这个信息泛滥的社会中,圈子哥认为信息分为有用信息和常识性信息,还有网络能够搜到的信息!

2.然而,知识是信息,信息不一定是知识;有用信息才有机会转变成知识。

3.圈子哥支持的是对自己有用且网络上不会轻易搜索到的信息,以及有知识版权的知识赞成知识付费。因为人与人之间就是价值互换,产品或者服务等值交换——就如上学要交学费一个道理!


重庆大足圈子哥帮您忙


知识付费其实在中国自古有之,我们都知道古代念私塾是要给老师束脩,因论语里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初次见面时要拿十余干肉作为学费。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脩”,用作老师报酬的雅称。这其实是知识付费的最早由来。


到了现在,我们国家虽然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不收费,但是其实这并不代表这我们学习的知识是免费的,对于学生来说是免费的,但是国家拨款付了钱的。高中大学更不用说了,都是要交学费的,课本还得交书本费。到了社会,你买书学习知识也是要交钱的。有人说在网上学习下载知识是免费的,其实这也不能说对也不能说错,再怎么说你上网要交钱,下载东西浏览东西那都是要流量的,流量那也是钱。说到底现在获取知识也是要付费的,只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这里我们先不谈知识的论版权和专利费的问题,牵扯太多,一时半会说不完,而且也不是这个话题的重点。


那么好了,其实知识付费这个观点想要引申出来的重点是什么,重点就是知识收费需要制定一个合法合规合理的制度出来。那么这个制度应该主要包括什么呢。


一、哪些人哪些机构可以开通知识付费,意思开通知识付费的人或机构要有一定的门槛,需要什么条件,要有什么证书职称等。不能我们花了血汗钱报的知识付费班,结果是地痞无赖文盲骗子开设的,那肯定不行。

二、哪些知识可以进行付费交易,意思是知识需要达到一定的门槛,比如是否是原创的,是否有版权的,多少年版权内的,是否是在大众教育之外的等等。你不能随便拿个几十年前的知识点来卖吧,也不能把九年义务教育知识或高中知识拿来收费吧。也不能挂羊头卖狗肉。

三、需要对知识付费价格进行监管,费用怎么收取,按照什么标准定价。虽然有一字千金的说法,但是知识收费你不能漫天要价,坐地起价。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图片


流水偶然


被商业和金钱奴役,这种知识也没啥用


钱小郎


关键看这个知识是不是能帮到对方,如果只是泛泛而谈的,当然不支持。

但是,专业问题,需要专业知识解答疑难,解决问题,提升自我,这种只是当然需要付费。毕竟除了义务教育,上大学也要缴学费的啊。

其实问答就该学别的平台,开通咨询收费服务。





法医阿一


全力支持!知识是珍贵的商品,是别人通过脑力劳动生产出来的有价值的商品,既然是商品,就产生了价格,当然需要付费去获得和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