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貫徹他的心學,人人都是聖人

1

在我完全不熟悉王陽明之前,網絡上對他鋪天蓋地的彩虹屁已經把我稍稍科普了,有人評價說:“王陽明是繼孔孟之後的又一個聖人。”

在宣揚儒家思想治國的古代,孔孟的形象早已經超離了他們自身,成為了歷代追捧的一個金光閃閃的標杆。作為“高山景行”的存在,歷來無數先賢也只能仰望他們,不可能做到“並肩齊行”,而王陽明竟彎道超車做到了和孔孟相提並論,這無疑是對一個人最高的評價。

王陽明:貫徹他的心學,人人都是聖人

王陽明經典形象

這還不止。

還有人說:嚴格來講,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做到了《左傳》中叔孫豹所提的“三不朽”原則的,只有王陽明一人。

不朽的意思,就是不會腐爛。舉個反例。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遇到宋國司馬桓魋正在給自己造大棺材,搞得規模很大,浪費的人力無數,而且幾年都沒完工,孔子當時就罵了句:“不如速朽”。這樣的人死了還想保存好自己的屍體?不如趕緊爛掉好了。

王陽明:貫徹他的心學,人人都是聖人

電視劇《孔子》中百姓運送司馬桓魋的石棺

叔孫豹提出的三不朽,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也就是說,人來到世間走一遭,最了不起且能永垂後世的,首先就是立德。這種立德,必定是做了一件澤被後世的事情;其次是立功,做一件對後世影響巨大的功業,比如修路造橋、教化百姓、開疆拓土之類的,就可以福澤後世很久;最後是立言,說一段流傳後世的至理學說,在大浪淘沙的歷史長河裡不被沖洗掉,讓後人遇到相似場景,馬上可以聯想這個人所說的話。這樣,這個人即使早已消失在宇宙蒼穹之間,也永遠不會朽爛。

比如,叔孫豹說了“三不朽”原則,我們現在提到人類這一至高行為準則,就必定得提及他,即使,他已經消失2000多年了。

當然,這種立言必須是正能量的,能影響世人積極向善的,像東晉的桓溫說的“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復遺臭萬載耶”理論,我們堅決屏蔽。

那麼,王陽明是怎麼做到這“三不朽”的呢?

2

王陽明本名王雲,因為,王陽明剛被孕育出來的時候,他奶奶夢見仙人踏著七色雲彩把他送來了。王雲是個晚產兒,別人都是9個多月突破次元壁來到世間,他則嚴重超過預產期,一直在媽媽肚子裡待了14個月才出來。現代科學告訴我們,這基本不可能,一個孩子如果超過預產期兩個星期還不出來,基本就要呼吸停止,胎死腹中了。

上古時期的堯帝傳說也被懷了14個月,後來會營銷造勢的鉤弋夫人懷劉弗陵時,也是14個月,漢武帝為此高興地把鉤弋夫人住的地方改成了堯母門。因為種種營銷手段,劉弗陵還被晚年武帝立為了太子,成了歷史上的漢昭帝。可想而知,關於王陽明出生的多項奇蹟,是後人給編的,目的就是為了說明,即使在沒有自主意識之前,他也有著種種聖人的行跡,是天選之子。

為了證明王陽明的與眾不同,史書說他一直長到5歲都不高興開口說話,天天坐在家裡看長輩們留下來的書。之所以說他是不高興開口,是因為他的咽喉系統完全沒毛病,到5歲時被一個道士摸了頂,改名叫守仁,他才讓出生就罷工的嗓子開始正常運行。

守仁,也就是守住仁心,守住孔子一生堅守的“仁”字。

改了名字後的王陽明開啟了自己開掛了的人生。

15歲就開始在天下著名的關口遊走,觀察山川地貌,古人有這種舉動的,多半是心懷疆土功業。

18歲時,受到“格物致知”的影響,開始學習朱熹的思想,不過這次學習和格物,只是讓他對著竹子發呆了七天七夜,既沒有像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頓悟出至高佛理,也沒有像蘋果砸到牛頓頭上,發明了地心引力,只是讓他對前人的學說產生了一些懷疑。

王陽明:貫徹他的心學,人人都是聖人

守仁格竹

20歲時,在鄉試中舉的前提下,王陽明又開始關注軍事,摩拳擦掌地想為國家辦點什麼,但當時他能做的也就是在家裡練練射箭,就這樣開闢了擅射的新技能。

27歲時,考中了進士,從此進入官場,也進入了“立功”的層次。

3

王陽明被後人所推崇的其中一點,就是他作為傳統儒家弟子,靠科舉進入文官系統的人,竟然多次帶兵平叛,雖然是臨危受命,卻都讓人忍不住驚呼一句“幹得漂亮!”可以算是跨界中的成功典範。

他先是帶著一批和自己一樣的書生和底層小將領,臨時改革軍隊編制,鬼斧神工地平定了浙江、江西一帶為患了數十年的江洋大盜。當地的人都以為是天兵天將下凡,才能有這麼高的效率。

沒過兩年,有了上一次的戰績,王陽明又被派去福建平亂,才走到江西境內,封地在江西南昌的大明寧王朱宸濠不安分,想推翻明武宗的統治自己上位,第一步準備拿下南京當自己的革命根據地。縣令把消息遞過來,王陽明完全沒管皇帝派給自己的本職任務,掉頭就往江西吉安跑,打算採取“圍魏救趙”的辦法,直接去打南昌,讓寧王不得不回救大本營。

王陽明:貫徹他的心學,人人都是聖人

《唐伯虎點秋香》中人設很二的寧王

開始,寧王以為王陽明組織的軍隊是小打小鬧,也沒搭理,繼續往九江等地跑,預備從隔壁的安慶一路打到南京。等寧王繼續往安慶開發,王陽明已經把人馬集結完畢去打南昌了,寧王只能按王陽明設定好的路走,不然,南京沒拿下,南昌又被端了,造反派只有死路一條了。雙方在著名的鄱陽湖大戰了一場,三天之後,這場叛亂以寧王認慫被抓結束,一共才維持了一個多月。這期間,王陽明設計了各種套路,寧王智商不夠,只能被耍得團團轉。打了“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一個響亮的耳光。

王陽明:貫徹他的心學,人人都是聖人

如果僅僅只是平了幾場叛亂,王陽明的“立功”不會被人這麼說道,關鍵是,平定寧王之亂給明朝廷帶來的其他影響——譬如,從朱棣起就和朝廷不和的寧王世系,被徹底打服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寧王造反的消息一傳出來,朝廷處於惴惴不安的時候,兵部尚書王瓊一臉從容,胸有成竹地說:“放心吧!王伯安(王陽明的字)在那,朱宸濠肯定會被他活捉的。”果然,既可以說王瓊瞭解王陽明的為人,也可以說,王陽明的能力,是早就被認可了的。

4

所謂失意的人更能成為思想家,他們因為有了各種不得志的經歷,才更容易臨床咂摸出其他人完全意想不到的哲理。王陽明的仕途,當然也不是順風順水的,在沒有公平可言的官場,功勞大的,最容易擋住其他人的路,於是,王陽明就只能被壓制,成了萬千個不得志人中的一個。

不過,他人不得志,多半與“鬱郁”兩個字組合,王陽明完全沒有走到這種境地。早在第一次沒考中進士,他爹安慰他再接再厲時,王陽明就說了:“你們覺得沒考中是恥辱,所以來安慰、開導我,我覺得沒考中從此懊惱不已,這才是恥辱”,足見,功名利祿這些,他早就想開了。

王陽明一生的開悟有幾個重要節點,第一是守仁格竹,第二是龍場悟道。格竹前面講了,雖說沒悟出什麼道理,但這次嘗試之後,他開始懷疑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論。一直到17年後,王陽明正式當官,因為寫意見信救同僚,得罪了“立皇帝”劉瑾,被打了一頓,踹到了貴州龍場。這裡山高路遠,又很不開化,在艱苦的環境下,王陽明才悟出脫離朱熹理論之外的大道,也就是龍場悟道。

王陽明:貫徹他的心學,人人都是聖人

清·沈俊繪《新建伯贈侯王文成公像》紹興博物館藏

這次悟道的中心思想為:不必要藉助外界的一切人和物才能得出真理,直接問自己的內心就好了,所謂“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自己完整的認知體系,把內心的聲音發出來,去影響世間萬物,也就是心學裡的“致良知”。

良知是啥?《孟子》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翻譯過來就是,人不用學就能知道的,是本能;不用思前想後考慮就知道的,是上天所賦予的智慧。為此,王陽明又提出“知行合一”,不是知道了就去“行”,也不是做了事有了經驗才得到“知”,而是要把知和行完全並行,融為一體。

王陽明一生基本都奔忙於祖國的18線省市,從江西到貴州,再到廣西……1527年,廣西又一次出現造反勢力,朝廷於是又想起了家裡蹲的王陽明。出發前,多思的王陽明又徹夜運轉大腦,想出了心學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意思是,人的本心是沒有善惡的,一旦有了意念,就可能有惡念,所以要靠心的本能,去掉那些惡念,那麼,人人都可以是聖人。

這,就是他的立言部分了。爾後的《傳習錄》,更是王陽明一生語錄收集,是他立言的重要佐證之一。

王陽明:貫徹他的心學,人人都是聖人

清代焦秉貞繪《王陽明像》

至於立德,王陽明的一生所做的事,就是立德的最佳體現。一直到死前,弟子問他還有什麼遺願,王陽明又給世間留了一句金句:“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一生光明磊落,俯仰無愧,即將化為陳跡,也沒有什麼遺憾的。

王陽明:貫徹他的心學,人人都是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