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水——新乡人的母亲河

一起来看看新乡文明的发源地——卫水。

卫水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卫河,古老的卫水穿新乡城而过,由西向东将新乡分为南北两半。卫河是新乡人的母亲河。

看一下历史记载:它源发辉县苏门山,至合河镇汇合小丹河东流至新乡市区又流向卫辉市。它的前身基本上为清水,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隋煬帝发河北诸郡县男女百余万人在清水的基础上开挖成永济渠,成为南北大运河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所在地域为春秋时之卫地,故名卫河。又因隋朝皇帝开挖,故又名御河。在历史上它是豫北地区漕运的主要河道。

卫水——新乡人的母亲河
卫水——新乡人的母亲河

“漕运”旧指由水路往京城运粮或运送军粮。也就是说卫河曾是水运的主要航道,据载在清末民初往来于新乡、天津的货船就达700余只,船民3000人,饮马口,北关更是当时的商业集中地。

各位可以顺便穿越一下:大约是民国初年一个春天的午后,你穿着斜对襟的旗装,漫步饮马口码头,几艘小船安然的停靠在岸边,春天午后的阳光稍微有些刺眼,洒在水中波光粼粼的,你眯起眼睛看到一艘货船从不远的地方缓缓驶来,轰鸣的马达声惊起了一群飞鸟,几个站在岸边的船员挥着手冲着那艘站在甲板上的船员打招呼,你站在那里心也随着那艘船摇摇晃晃的,因为你在心里渴望着一次远行,渴望着坐上那艘船去看看这个小城以外的地方------

20世纪50年代末卫河更是迎来了新乡航运的黄金时期,1952年,引黄人民胜利渠通水,1958年共产主义渠竣工放水,卫河水量充沛,百吨以上大船畅通无阻。航船发展为1700余只,年货运量最高达到83.6万吨,客运量达到6.87万次,达到历史鼎盛。

但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许多中小企业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毫不留情的排入了卫河,卫河变成了臭水沟,昔日美景不复存在。记得小学时还曾经写过一篇《小雨珠的烦恼》发表在《新乡日报》上,讲的是一滴小雨珠从空中落下,它很开心,想着自己虽小却也一定要为大地做些贡献,它要滋润一下小草或者花朵或者庄稼,哪怕只是滋润一下路边的泥土,它也一定会感到开心。可是很不幸的它落在了卫河里,它和那些臭水融为了一体,小雨珠充满了烦恼----

今天经过治理的卫河终于又重新焕发了生机,站在劳动桥头,和平桥头,望着如今风光秀丽的卫河,想着它的曾经:卫水,从默默无闻到繁华,从繁华到落寞,再到如今的静谧祥和。

卫水——新乡人的母亲河

康熙五十四年进士,畅泰兆(字子交,新乡人)的一首 《卫水咏》带给我们多少前尘往事

湛湛苏门水,城隅澴漩过.

晴辉吐珠浪,斜照玉飞波。

鼓棹澄光碎,连天素练多,

川流长不息,隔浦听鱼歌。

清沏激越的苏门山水,

从城的一角奔涌而过,

晴日里太阳的光辉吐着珍珠似的浪花,

夕阳映照又好似碧玉飞波。

划动的船桨打碎了水面清沏的光亮。

水天相连如同白色的绸缎绫罗,

河中的流水长流不息,永不停止,

隔着水滨能听到互答的渔歌。

再来看(明)张缙彦的元夜泛卫水演《法华经》放河灯

十里红霞外,步虚听梵经。

客舟穿夕霭,溪水带春星。

人就佛光白,竹增酒气清。

隔林满月出,宿鸟起寒汀

明代以前新乡有旧俗:正月十五元宵节(亦即上元之夜 ,又称元夜)在卫河上泛舟,放河灯,并演《妙法莲花经》,是一大景观,十里卫河热闹非凡,灯光映红河面,如红霞映天,壮观无比。这种习俗直延至民国,从明末清初人张缙彦《元夜泛卫水演‘法华经’放河灯》一诗中即可寻觅放河灯的情景。

在这十里之外,就看到红霞映天。

我轻轻地迈着步子去听佛经。

卫河中的客船穿过傍晚的云霞,

河中的流水带着春天的辰星。

人们跟随着佛的灵光,

竹子能增加酒气的香馨。

隔着树林一轮满月升起,

夜宿的野鸟被惊醒,

飞出水边寒冷的沙坪。

还能不能更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