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懷王為何寧願在秦國為囚而終,都不願意回國當王?

勇敢堅強ygjq


楚懷王熊槐,是楚威王之子,在他執政初期,楚國的經濟和軍事都非常強大,與當時風頭正健的齊國和秦車並列諸侯三強。那麼,楚懷王是如何走到被秦國俘獲,有家不能回的境地?他最後已經逃脫了,為何又回到秦國呢?

(楚懷王劇照)

想要知道答案,必須先了解下楚懷王這個人。

一、英明神武的楚懷王。

後世一提到楚懷王,就說他是個淫奢好逸的昏君,原因嘛,就是寵幸妖妃鄭袖和佞臣子蘭等人。而對於良臣屈原卻百般排斥,以至於國事日非,他卻不自省。

其實,楚懷王開始也不是這樣的。

公元前328年,27歲的楚懷王繼承了王位,他很快理順了政務,並尊賢任能,從諫如流。這樣一來,楚國人才濟濟,楚國大業也蒸蒸日上。同時楚懷王針對時弊進行了一系列變法和改革,因此強大的楚國一片生機盎然。

國泰民安後,楚懷王開疆拓土,先率大軍攻打魏國,直到魏國同意割讓8座城池才收兵;緊接著又以絕對的實力讓趙國和魏國歸順於他,並聯合燕、趙、魏、義渠、齊、韓攻打實力強大的秦國。

很快,在楚懷王的指揮下,齊楚聯軍攻下了秦國的曲沃,也就是斷了秦國東出的路。

二、貪婪愚蠢的楚懷王。

見識了齊楚聯軍的強大後,秦惠文王深感壓力山大,但他又想不出什麼辦法來。就在這時,國相張儀毛遂自薦,願意去楚國走一趟。

張儀作為使臣帶著厚禮見到楚懷王后,表示只要他和齊國斷交,秦國就割讓600裡地給楚國。

楚懷王雖然能幹,但人卻貪婪,這優厚的條件讓他頓時動了心,不光視張儀為上賓,還立刻寫了封信給齊國,表示和他們斷交,並在信中把齊國國君狠狠罵了一頓。

既然目的達到了,張儀便起身回秦國。楚懷王趕緊派使臣與他一道去秦國接收土地。不曾想張儀回到秦國卻閉口不提割地的事。楚懷王怕他還有疑慮,所以再次寫信痛罵了齊國一頓,並表示永不結盟。

在楚使的催促下,張儀才不情不願地說,他家秦王賞賜的是6裡地,願意就拿去。

楚使無法,只得向楚懷王彙報。楚懷王這才知道他被張儀耍了,氣得立刻整軍攻打秦國。然而秦國已經與齊國結盟,楚懷王不但沒有報仇,還被他們攻陷了四座城池。

由於楚懷王沒有遵守盟約,韓、趙、魏等國也拒絕與他結盟。被孤立後的楚國四面受敵,國力進一步凋敝。

(張儀劇照)

三、進退兩難的楚懷王。

公元前299年,秦國國君已經是秦昭襄王,然而楚國依然是秦國吊打的對象,這次,秦昭襄王輕而易舉又奪取了楚國8座城池。被逼無奈的楚懷王,只得向齊國求和,並把太子熊橫送到齊國為質。

秦國得到消息後,立刻給楚懷王寫了封信,聲言以前秦楚兩國在黃棘立下盟約後,兩國如兄弟般友愛。後來是楚國太子凌辱誅殺了秦國貴族,又連個招呼也不打就跑回楚國,秦國這才攻打楚國是我。現在聽說貴國派太子到齊國做人質,想到秦楚本是姻親之國,又是友邦關係,有什麼誤會解除不了呢?這樣吧,我們在武關相見,並好好談談,再結盟而歸,你看如何?

楚懷王拿著信就像拿著一塊燙手的山芋。去吧,實在被秦國騙怕了;不去吧,會不會秦國以此為由,又吊打楚國?

大臣們也分成兩派,一派是以昭睢為首的老臣,堅決不同意去。認為秦國有吞併天下的狼子野心,去了必定凶多吉少。還一派是以公子蘭,也就是楚懷王的次子為首的王族們,極力支持楚懷王去。他們認為這是秦昭襄王的誠意,怎麼可以拒絕呢!

楚懷王也覺得按親戚來算,秦昭襄王他媽還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呢,而秦昭襄王也算得上是外甥,好歹都是親戚,還能對自己下黑手?所以在公子蘭等人的鼓動下,他帶著不多的隨從,就去了武關。

(秦昭襄王劇照)

四、寧死不屈的楚懷王。

秦昭襄王早就派了人馬埋伏在武關,所以楚懷王一走進埋伏圈,就被控制了,隨後被劫持到咸陽。

當楚懷王被帶到秦昭襄王面前時,秦昭襄王對他相當冷淡,完全沒有對諸侯王該有的禮節。秦昭襄王要挾他,如果割讓巫和黔中兩個城市,就放他回楚國。

被騙了一次又一次的楚懷王怒不可遏,堅決不答應秦昭襄王,於是被囚禁了起來。

秦國又公然對楚國表示,只要同意割讓巫和黔中,就放他們的大王回國。

楚國大臣在短暫的慌亂後,迅速冷靜下來,向外宣稱楚懷王暴病身亡。然後去齊國迎回了太子熊橫。在大臣的擁立下,熊橫繼位,是為楚頃襄王。

這就像明朝的明英宗一樣,人未死國君之位卻易了主。人質的價值瞬間貶值,秦昭襄王見要挾失敗,不禁大怒,於是率兵打楚國,又奪了16座城池。

由於楚懷王的價值已經失去了,看管也就沒有那麼嚴密了。楚懷王瞅了個機會倉皇而逃,打算逃回楚國。

遺憾的是,秦軍發現他出逃後,很快封鎖了通往楚國的道路。

楚懷王只得抄小路到趙國,可惜此時趙武靈王已經去世,而新君根本不願意招惹是非。楚懷王無奈只得又逃往魏國,然而最終沒能逃出秦軍的追捕。

楚懷王深知再無可能逃生,飽受絕望和痛苦折磨的他,很快就病逝了。

秦昭襄王得知後,便讓使臣把楚懷王的屍體送回了楚國。

此時的楚國已經被秦國打得服服貼貼。面對冤死的楚懷王,竟一點脾氣也沒有。

秦昭襄王大概覺得過意不去,於是在宛邑和親,讓楚頃襄王迎娶了秦國貴族的女子為皇后,自此秦楚再次結盟,友好往來。

這樣看來,楚懷王並不是寧可在秦國為囚,也不願在楚國為王,而是沒有一個收留他,他也回不去了。

(參考史料:《史記》《楚國八百年》)


張生全精彩歷史


成為囚徒的楚懷王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力,他不想回國嗎?非也,事實上楚懷王回國之心異常熾烈,為此他還進行了一次逃亡,只可惜沒能成功,又被抓回去了,自此懷王歸國無望,鬱鬱而終。

楚懷王被抓。

楚懷王是楚威王之子,繼位時,他接手過來的是一個富庶廣大的江山,此時河南南部、陝西漢中、湖北、湖南北部、江西、浙江中北部及江淮地區盡為楚所有。

它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強國,只可惜在楚懷王治下,國勢日衰,尤其是丹陽、藍田、召陵三戰,楚軍皆敗,喪失大片領土不說,其大國地位一落千丈,楚國自此一蹶不振。

而這一切的導火索,就是張儀設下的一個局。

公元前312年,張儀出使楚國,舌燦蓮花的張儀在楚懷王面前羅織了一副美好的畫面——斷齊楚之交,得秦六百里土地。



這筆買賣太划算了,雖然此時的楚國與秦、齊並列三強,但楚懷王並沒有什麼把握打得過日漸興盛的秦國,不費一兵一卒就能擴張領地,何樂而不為呢?況且戰國時期的聯盟本來就很薄弱,棄齊也沒什麼損失。

楚懷王慨然應諾,一腳把齊給踢了,然而他獲得的土地不過六里罷了,張儀玩了一個文字遊戲,秦國食言了。

尊嚴受到挑釁,楚懷王當然要反擊,所以就有了丹陽等三戰。


先是被騙,然後被反教訓,楚懷王也不敢再擺什麼架子了,他被打怕了。受過的屈辱,也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

公元前299年,秦國復奪楚八座城池,秦昭襄王故技重施,約楚懷王於武關會面。

楚懷王這時候不知道是畏懼秦國,還是真的想佔便宜,居然答應了這個請求。

這一去,就真的不復返了,諸侯會盟的事情多了去了,可就沒有幾個人幹出過扣押國君的事情,秦幹了,國際輿論譁然。


一代大國之王,自此淪為階下之囚,什麼八城之諾,不過又是一張空頭支票罷了。

楚懷王的囚徒生涯。

秦國名聲已臭,那不妨再臭點,反正是死豬不怕開水燙,誰也不能奈他何。

秦昭襄王對楚懷王說,你呀,只要再割點兒地給我,我就把你放了。

楚懷王被騙了太多次了,心裡苦,秦人說出的話,他不覺得有多少可信度。

這時,楚國見國君被扣,居然迎立太子熊橫為王,這個橋段,神似多年後的土木堡之變。


楚懷王失去了價值,說話不好使了,那麼秦國就直接派人去楚國談,只要割地,那就把你們的王放回去。

楚頃襄王和眾大臣當然不可能答應了,勒索失敗,秦國也無所謂,反正他們也沒有損失什麼。

楚懷王這個人質還在秦國,雖然沒有了價值,但他還是處於被囚狀態,不是誰都有明英宗這種逆天的運氣。

不想坐以待斃,於是楚懷王就想跑,還真的被他找到了一次機會。


人質跑了,秦軍封鎖入楚道路,楚懷王於是往趙國跑,趙武靈王倒是有膽略,也不怕秦,他曾經就孤身潛入秦國刺探過情報。

不過問題是,趙武靈王已然死於沙丘宮變,繼位的趙惠文王沒有什麼野心,也不想接納楚懷王,免得惹事。

趙國不行,於是往魏國跑,但是這回還沒等他抵達魏國,就被秦軍給抓住了。

逃跑計劃宣告失敗,楚懷王再次成為了階下之囚,而這一次被抓,他也別指望回國了。


楚頃襄王並不想迎回父親,秦國雖然覺得楚懷王雞肋,但是就是想欺負他,不知道是不是欺負慣了,有點施虐傾向。

在這樣一個環境下,楚懷王鬱鬱而終,落得一個客死異鄉的下場。

楚懷王死後,他的屍體完成了他生前的願望,回到了故國。看著舊君的屍身,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

這就是弱肉強食的世界,落後,就要捱打。被強者玩弄,其實不獨戰國,如今不也是一樣麼。


浮沉於史


楚懷王這個人,和唐朝的唐玄宗有得一拼,前期勵精圖治,後期昏庸無能,導致國破家亡、身敗名裂。不過,楚懷王的昏庸又有所不同,他主要是太容易受騙,尤其是受秦之騙。

楚懷王是戰國時期最有名望的君王之一。楚懷王即位前,楚國前面的幾個君王已經給楚國積攢下了深厚的國力。尤其是其父楚威王,曾派兵大敗強大的齊國,奪得了江淮之地。此後,楚國在東方再無對手。

楚懷王即位以後,繼承先王遺志,大敗衰落中的魏國,迫使魏國、韓國依附於楚。同時,由於齊國與楚國結盟,東方各諸侯國組成了合縱聯盟,襲秦至藍田,秦國被迫獻上煮棗向楚國求和。在這個聯盟內,楚國是最強大的國家,楚懷王自然就成了聯盟的合縱長,頗有春秋時期霸主的意味。


可以說,在楚懷王前期,楚國對外的征伐大多都是成功的,楚國也達到了最鼎盛的時期。當時的楚國,不僅是各諸侯中國土最大的國家,兵鋒也非常強盛,北方各國無不趕到震懾。

公元前313年,秦國縱橫家張儀遊說楚懷王,勸楚懷王與齊國斷盟。作為回報,秦國將送上六百里土地給楚國。張儀是戰國時期最厲害的縱橫家之一,在他的忽悠之下,楚懷王果然與齊國斷盟。齊楚斷盟以後,秦國食言了,不再提六百里土地的事,而是侮辱性地給了六里地。楚懷王惱羞成怒,衝忙派軍隊進攻秦國,結果被秦國打敗。

魏國、韓國見到楚國失敗,就趁機擺脫了楚國的控制,並進攻楚國的北部,楚國在中原地區奪得的土地全部被魏、韓兩國瓜分。秦國背信棄義以後,楚懷王三次伐秦,由於魏、韓等國的破壞,最終大敗而歸。楚國失去了大國地位,合縱聯盟也破裂了。


公元前299年,秦國故伎重演,誘騙楚懷王到秦國武關會盟。對於秦國的把戲,楚懷王還是沒有防備,最終在武關被秦國扣押,被擄入秦都,楚國蒙受奇恥大辱。

楚懷王被抓以後,楚國擁立太子做了楚王,即楚傾襄王。楚傾襄王也是一個無道昏君,楚懷王好歹能力還比較強,而傾襄王則是既無德又無能,整天沉湎於聲色犬馬,導致楚國進一步衰落。而對於被囚禁在秦國的楚懷王,傾襄王也是不聞不問,更沒有試圖救回楚懷王。

而楚懷王被秦國囚禁的時候,秦國要求他割地,承諾割地以後就放了他。不過,這個時候楚懷王倒是清醒了,再也不上秦國的當。任憑秦國怎樣對待他,他始終沒有妥協。從這一點來看,楚懷王也不失君王風範,即便是困難之際。

當然,楚懷王被囚禁在秦國以後,並不是不選擇逃跑,而是根本沒有逃跑之路。對於回楚的道路,秦國早已封死,楚懷王無法直接逃回楚國。不過,楚懷王還是一直沒有放棄逃跑。有一次趁秦不備,逃到了趙國,但是趙國害怕惹來災禍,不敢收留他。走投無路的楚懷王又準備逃往魏國,但是卻被秦國的追兵追上了,又被抓回了秦國。一年以後,楚懷王悵然而逝。



蘇綻


歷史上有兩個楚懷王,一個叫熊槐,一個叫熊心,後者據說是前者的孫子,是范增建議項梁扶立的,而范增給出的理由說是:秦滅六國,楚國是最無罪的,楚懷王去了秦國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了,所以楚國人很懷念楚懷王。那楚懷王為什麼要去秦國呢?他又為什麼回不來呢?

楚懷王約生於公元前355年,那個時候楚國與齊國,秦國是戰國七雄裡面最強大的,面積、人口、軍隊也是最多的。公元前318年,趙韓魏燕楚五國以楚懷王為縱長,聯合進攻秦國。

公元前313年,楚國與齊國聯合,攻下了秦國的曲沃。公元前312年,秦國的張儀跟楚懷王說,只要楚國不與齊國聯盟,那麼秦國就將六百里地給楚國,楚懷王貪心,就答應了,與齊國反目,結果張儀說不是六百里地,而是六里地。

楚懷王自然十分生氣,就發兵攻打秦國,但是被秦軍打敗,再次進攻,再次被打敗,之後秦軍攻打楚國,奪取召陵,而韓國、魏國也趁機攻打楚國,楚國實少大減。

公元前306年,楚國聯合齊國攻下越國。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約楚懷王到武關見面,屈原勸楚懷王不要去,楚懷王拒絕了,結果被秦國給扣了,秦王讓楚懷王割地,楚懷王拒絕了,秦王就將楚懷王給扣留了。

而楚懷王既然回不來,楚國不能一日無君,楚人就立楚懷王之子熊橫為楚頃襄王。公元前297年,楚懷王從咸陽宮逃走,但是秦國到楚地的路被封住了。楚懷王就跑到趙國的邊境,趙國不敢讓他進入趙國,楚懷王就打算逃到魏國去,最後還是讓秦軍給追回去了。

第二年,楚懷王病逝於咸陽,秦國人就將楚懷王的遺體送回了楚國。由此可見,楚懷王之所以回不去,是因為他不接受割地,但他顯然不是自願的,他也逃走過,可是失敗了,又被秦軍給抓回去了。

楚懷王這個也是自作自受,在上了張儀的一次當之後,還沒看到秦國的奸詐,他可能沒想到秦王竟然是這樣的人,趁盟約的時候,把人給扣住了。


歷史簡單說


不要把《大秦帝國之崛起》的劇情當作歷史。所謂秦昭王、宣太后放楚懷王回國的劇情,純粹編造,並無歷史資料支持。

當時的形勢是:秦國不放楚懷王,否則秦國會送楚懷王到楚國;楚國不請求秦國放楚懷王,因為楚國一請求,秦國就會提出土地的要求。

於是就在你不放人、我也不求你的狀況下過了幾年,楚懷王去世了。秦國不得不理虧的把屍體送回楚國安葬。這件事情,讓秦國抬不起頭來,在某種程度加劇了秦國一統的難度——因為沒有人相信秦國了!

在秦昭王之前,秦惠王、秦武王時期,秦國還會和魏國、楚國等進行聯盟,甚至戰國初,還有魏國、秦國共同攻打韓國的記錄。但在秦昭王扣押楚懷王之後,東方六國再無和秦國結盟的記錄,除了張儀時代和秦國結盟的宋國之外。

五國伐齊的趙國接納秦國的原因,是因為燕國的原因。

除此之外,秦國從來沒有一次提出過合縱的方案——因為秦國的提議,在楚懷王被扣押後,再有無人相信。

不要說秦國始終強大,什麼奮六世之威的,如果沒有呂不韋和秦始皇、李斯等人的出現,秦國想要一統非常的難。邯鄲之圍後秦國戰敗到呂不韋做丞相前的時期,秦國也是出於虛弱狀態。

信陵君合縱擊敗秦軍之後的十幾年秦軍不出函谷關就是秦國虛弱的最大證明。正是這十幾年秦國重新組織了自己的力量,才有統一的出現。

扣押楚懷王,除了讓秦國在戰國時不被信任,還在秦亡時有楚人的報復式心理。可以說秦昭王這個愚蠢措施禍害子孫。

總之,不存在秦國放楚懷王回去而他不回去的情況,因為對於秦國來說,扣押行為發生後,無論是否放人,惡名已經形成。放人與否根本就沒有意義。

另外從秦國利益角度出發,不放楚懷王比放楚懷王秦國收益更多。原因在於雖然楚國太子即位為楚王,但畢竟年輕經驗不多,無法鎮壓楚國大臣,形成有效的行政力和戰鬥力。如果楚懷王回到楚國,無論是否復位,楚國都會因為楚懷王的存在而形成一個凝聚的行政力和戰鬥力,收復被秦國奪取的土地,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而被秦國佔據的楚國故地的人們就會反抗秦軍,和前來攻打的楚軍內外合擊擊敗秦軍。不說收復所有的楚國故地,基本上大部分楚國都能收復回來。

楚頃襄王即位後,因為威望問題,很難鎮服楚懷王時期的老臣和貴族,實質上楚國處於一盤散沙狀態。這才是秦國繼續扣押楚懷王的原因:楚國不夠團結,這是楚國被滅的原因,而非楚國太弱。


歷史哨聲


楚懷王熊槐是楚威王之子。他執政早期,勵精圖治,進行改革,使楚國成為當時國土面積最大,國力強盛的諸侯國。那麼楚懷王為什麼會被囚禁在秦國呢?這要從楚國和齊國合縱抗秦說起。




1.楚國和秦國聯合

楚國和齊國聯合抗秦後,秦王害怕齊楚聯軍攻打秦國,流派張儀去遊說楚懷王,想讓楚秦聯盟。楚懷王聽信了張儀的遊說後,就想與秦國結盟。齊王知道後,就寫信給楚懷王,信中提到張儀欺騙楚懷王,導致楚國割讓了漢中,藍田等地給秦國的事情,然後勸楚懷王恢復與齊國的盟約,齊楚聯合攻打秦國,這樣就可以戰勝秦國。

楚懷王看到信後,就很猶豫,就與大臣們討論。昭睢認為可以與齊韓結交,然後依靠齊韓的支持要回割讓給秦國的土地。楚懷王覺得昭睢說得有理,於是與齊韓兩國聯合了。

楚懷王就又和秦昭襄王訂立了盟約,並把侵佔楚國的上庸土地還給了楚國。齊韓魏知道楚國違背盟約與秦國聯合了,三國就聯合出兵攻打楚國。楚國就讓太子到秦國做人質請秦國出兵救援楚國,秦國就出兵救了楚國。



2.楚懷王被扣留秦國

不久,楚國太子與秦國的一位大夫發生矛盾,不小心把這位大夫殺了,然後楚國太子逃回了楚國。秦昭襄王知道後就非常惱火,於是派軍與齊韓魏三國聯合攻打楚國,楚懷王害怕了,就派太子去齊國做人質請求講和。

但不久秦國軍隊再次攻打楚國,把楚軍打敗,還佔了楚國八座城池。秦昭襄王也給楚懷王寫了一封信,說楚國太子殺了秦國大臣不道歉就跑回楚國了,這讓秦國人很生氣,所以秦國派軍攻打楚國,現在兩國關係惡化,不能號令諸侯了。

秦國想與楚國在武關會盟,訂立盟約。楚懷王看了信後,就很擔心,去,又怕受騙,不去,又擔心激怒秦王。昭睢不同意去,而公子子蘭同意赴約。楚懷王同意了子蘭的建議去武關見秦王。楚懷王到了武關後,秦王就扣留了楚懷王,要求割讓楚國的巫,黔的土地給秦國,楚懷王覺得受騙了,很生氣,沒有同意秦王的要求。



3.楚國立新君

這時楚國就沒了君主,楚國大臣們就很擔心國家安危,於是商量派使者去齊國報喪,說楚懷王去世了,欺騙齊國,讓太子回國繼位。齊王就和大臣們商量,最終齊王同意把楚國太子送回楚國繼位。太子回到楚國後,就擁立為了國君,就是楚頃襄王。然後楚國告訴秦國,楚國有了新君。

秦昭襄王很惱火,就派兵再次攻打楚國,打敗楚軍,佔領了楚國十五座城池。楚懷王趁機逃跑了,秦國發覺後,封閉了前往楚國的道路。楚懷王就到趙國借路回楚國,趙惠王膽小,不敢得罪秦國,就沒有收留楚懷王,楚懷王就往魏國跑,結果半道被秦兵抓住了,帶回了秦國,不久,楚懷王病了。公元前296年,楚懷王在秦國去世了。

由於楚懷王的貪婪,膽小才被秦昭襄王要挾,秦昭襄王要求楚懷王割讓土地給秦國,楚懷王不同意,就被扣留在秦國。楚懷王雖身在秦國,但心還是在楚國的。楚懷王利用秦國攻打楚國的這個機會想逃回楚國,但運氣不佳半路被秦軍抓住了,最後在秦國去世。


肖邦老師的課堂


楚懷王本為六國合縱長,卻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被秦相張儀騙得團團轉,不但丟了盟友齊,而且惱羞成怒。

自不量力,拿雞蛋碰石頭,去攻強秦,在丹陽、藍田兩戰兩敗,硬是把楚國大國地位給弄丟了。

公元前299年,秦又把楚八座城收入囊中。秦王嬴稷約楚懷王在武關會盟,楚懷王為彰顯自己不懼秦王,又不給秦進一步攻打楚國的藉口,便義無反顧地赴約了。

這一赴約便讓楚懷王永遠沒有了回頭路。楚懷王被秦王扣留在秦國,威脅他用城池換他回國的自由,那麼楚懷王為何寧願在秦國為囚而終,都不願意回國當王呢?

有書君認為楚懷王並不是像題主說的那樣寧願在秦國為囚而終,都不願意回國當王,而是他回不了楚國,也當不了楚王,無奈困在大秦的囚所。

一開始的楚懷王一身傲氣傲骨,剛烈不滿,不屈服於秦國的要挾,秦國沒得到好處,不讓楚懷王回國;接著楚懷王獲悉楚國已立兒子為新君,他心急如焚地想回國去復位。

可是無人幫助他回楚國;然後楚懷王努力逃跑過,但抓回秦國後想逃則難上加難了;最後楚懷王意志和身體均被摧垮,於是破罐破摔,在秦國為囚而死。

首先楚懷王被扣留秦國,剛開始時一身傲氣傲骨剛烈,不屈服於秦國的要挾,秦國沒得到好處,不讓楚懷王回去。

楚懷王剛愎自用,不聽屈原等大臣的勸阻,一意孤行,心懷僥倖,以為作為秦國的外戚,又是嬴稷的岳父,秦王嬴稷必會和楚結為盟友。

不會對他做背信棄義之事,欣然來到武關會盟,沒料到秦王嬴稷只派一將領便扣留了楚懷王,要他先割讓巫郡、黔中郡兩個天下糧倉再聯盟。

楚懷王大呼秦王嬴稷是國家級詐騙犯,騙他來會盟,實際上是看中了楚國的國土,堅決不肯割地。

秦國沒有得到好處,就毫不留情地扣留楚懷王在秦國,以此要挾楚國同意割地。

此時的楚懷王一身傲骨,剛烈不服,即便身陷人囹圄,也毫不屈服,不僅大罵秦王嬴稷背信棄義,毫無君子之風,一幅大義凜然,甘為楚國赴湯蹈火的樣子。

楚懷王被騙受辱,堅決不肯割讓巫郡,黔中郡,秦沒達到預期的目標,自然不讓楚懷王歸回了。

接著楚懷王獲悉楚國已立太子橫為新君,他心急如焚地想回國去復位,可是無人幫助他回楚國。

楚懷王被扣秦國,楚國內部發生了政變,楚國大臣向齊國謊稱楚懷王離世,從齊國接回當人質太子橫,立為新君,即楚頃襄王。

秦王嬴稷見要挾楚國割地已經不可能了,便趁楚國內部不穩發兵攻楚,奪楚國十五座城池,當得知新君已立,便只得改滅楚的策略為弱楚。

宣太后去見楚懷王,他還怨恨太后怠慢他,當太后把楚國另立新君的事兒告訴了楚懷王。

楚懷王不斷懇求太后送他回國,助他復位,他會把巫郡和黔中郡割讓給秦國,甚至楚國的半壁江山也在所不惜。

然而宣太后卻認為楚懷王已退位,他的承諾就像畫餅充飢,不予理睬,要讓楚懷王自食自己信佞臣,寵南後的後果。

楚懷王空有回國之心,卻沒有回國之力,無人助力,他想回國也只能是做白日夢罷了。

然後楚懷王努力逃跑過,但抓回秦國後想逃則難上加難了。

公元前297年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楚懷王趁著韓魏攻秦,國內管理鬆懈,偷偷從下榻的行宮出逃,宣太后命令關閉所有秦國入楚的通道,還嚴查所有出入城門的人員。

楚懷王歷經千辛萬苦好不容易逃到趙國,趙王年幼懼怕強秦,嚴拒楚懷王的避難請求,走投無路的楚懷王只好改道魏國,但是還沒逃到魏,已被秦軍發現,又抓了回來。

楚懷王心心念念自己的王位,對逃離秦國做過最大的努力,無奈自己勢單力薄,又無人幫助他。

他是想回楚國卻無能力回國,自從這次出逃後,秦對楚懷王更加深了戒備,他再想出逃,就難上加難了。

最後楚懷王意志和身體均被摧垮,於是破罐破摔,賴在秦國為囚而死。

自從楚懷王出逃被抓回後,身體健康狀況大不如前,而他的意志更是打擊得不堪一擊了。

他在關押的地方天天怏怏不樂,回國無門無路,即便回國,楚國的大臣已只認新君了,已沒了他的位置。

心中鬱結,寢食難安,公元前296年,不到一年時間,楚懷王便歿了。

楚懷王在秦國為囚而終,他一開始剛烈不屈,拒不割地,失去了回國的良機,不久,楚立新君,他心心念念想回國復位,苦於無人助力。

後來又偷偷出逃,盡了最大的努力回國,可是天不助他,被秦軍抓回,最後在秦為囚鬱鬱而終,他不是不願意回楚當王,而是回不了楚,更當不了王。

有時候機會只有一次,當錯失良機,再去做再大的努力,也於事無補了!楚懷王落得個客死他國的下場,雖可見他剛烈的一面,但也可見他優柔寡斷,不思謀略的一面。


有書博物館


楚懷王,和民國時期的奇才楊度有些相像,一生愛國,以楚國為己任,一生也經歷了大起大落:前期,任用屈原、田忌等能人武士,使得楚國一度成為戰國後期的鼎盛之國,世界第一強國;後期,聽信讒言,寵信美姬,遠離屈原等賢臣,親信靳尚等奸臣,最終自己也落得秦國囚犯的下場,最後客死他鄉,楚國也逐漸沒落。

與張儀交涉,初次受騙,痛失大國地位

楚懷王剛繼位時,楚國經過六十年的休養生息,國力已經十分強盛,與西亞、南亞的一些國家進行國際貿易,儼然成為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這也就是俗語“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由來。

此時的楚懷王也是信心滿滿,勵精圖治,任用賢臣,在軍事上取得了一系列勝利。在楚懷王繼位之處,魏國趁機強佔楚國領土,待到楚懷王穩定地位之後,發動襄陵之戰,大破魏國。見到楚國如此強大,魏、韓、齊等國紛紛投靠楚國,商議合縱伐秦,最終形成七國合力,從東西方向攻擊秦國的局面,而楚國則當然首領,指揮諸國軍隊作戰。

此舉大大驚動了秦國,於是任用從戰國時期最牛逼的演說家張儀。張儀出馬,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迅速結束了以楚國為首的合縱計謀。最終只剩下楚、齊、魏三國結盟了。為了進一步弱化楚國的合縱聯盟,張儀出使楚國。

見到楚懷王,張儀直接以巨大的利益誘惑楚懷王,表示秦國願意以六百里秦地來換取、楚國與諸國背盟。在大片土地的誘惑下,楚懷王昏了頭,直接一口答應,隨後就與齊國解除盟約。

張儀高興地離開,故意在返回秦國的途中,摔了一跤,身體受傷,便藉故三個月不上秦國的早朝。楚懷王知道了,心中也是十分愧疚:張儀肯定是為了我的事情,摔跤受傷,上不了朝,他如此盡心,我也要表示表示。於是,直接派使節到齊國,把齊宣王罵了狗血淋頭,齊楚徹底解除盟約。

見狀,張儀就直接讓秦國與齊國建交了,從而孤立了楚國。楚懷王知道自己被騙了,土地也得不到了,心中惱怒,直接派兵攻打秦國,最終大敗;同時,韓魏趁機攻打楚國,搶佔了許多領土。楚國的中原領土大為減少

從此,楚國國力逐漸衰弱。

與張儀再交,受騙放虎

幾年過後,秦國見到楚國日漸衰弱,心中甚喜,決意兵不血刃,奪取楚國領土。出於對秦國張儀的憎恨,楚懷王表示只要交出張儀,自己就讓出一些領土。

秦惠王高興壞了,又到了張儀表演的時候了。張儀出使楚國,剛到楚國,就被楚懷王直接官大監獄,準備殺了他。張儀料到會是這個情況,於是早早與楚國奸臣靳尚、楚懷王愛姬鄭袖串通,軟磨硬泡,把楚懷王騙的服服帖帖,最後楚懷王竟然把張儀放了,還以為秦國會給自己領土和美女。

賢臣屈原阻止楚懷王放回張儀,勸誡張儀是個騙子,楚懷王依然相信張儀,最終放虎歸山,而屈原等賢臣也是越來越不受楚懷王重用。

與女婿會盟,流落楚國

秦國換了個皇帝,羋月當上了宣太后,自己的女婿秦昭襄王當上了皇帝,楚懷王高興壞了,秦國也是秦家。可是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秦國可沒有這麼想過。

秦國又想佔楚國便宜了,於是秦昭襄王就以女婿的身份,在武關約見楚懷王,即武關會盟。恰巧這時,秦國佔了自己幾座城池,楚懷王也想從女婿那要回來,於是慷慨赴約,屈原這些忠臣死活勸不了楚懷王。這時的楚懷王滿腦子都是女婿的幻想,忘記了戰爭年代的殘酷現實。

楚懷王剛一到武關,就直接成了女婿的階下囚。秦昭襄王露出了本性,直接索要楚國領土,楚懷王這時才如夢初醒,終於明白了這個戰爭年代、每個人的本性,決意守護楚國領土、寸土不讓,誓死不從。

最終,秦國也沒有辦法,就直接囚禁了楚懷王,而他的兒子也不打算營救老爹。隨後楚懷王幾次想要逃跑,也是無疾而終,最終客死秦國,遺體被運回楚國。

小結

在戰爭年代,楚懷王是有志向的,但他屬於志大才疏的人物,無法分辨真偽,多次受騙於張儀、秦國,遠離賢臣屈原等人,最終把一代強國楚國帶入了沒落之路。


歲七夸父


“驚堂木一響,有書君開講!”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有書君。


今天我們來說說楚懷王為何寧願囚死在秦國,也不願意再回到楚國當他的王呢?


首先,我們先來介紹一下楚懷王。


楚懷王(約前355年——前296年),熊氏,名槐,當時在楚國所有王族又有一個通用姓氏為羋,所以楚懷王的姓名可以叫做:羋槐或者熊槐。


因為七國當中楚、秦、齊的實力都比較雄厚,所以楚懷王在戰國時期算是響噹噹的一個人物。


話說楚懷王是怎麼被囚禁在秦國的呢?


只因當時秦國的老大——秦昭王是楚懷王的親外甥。


自己的親外甥叫舅舅到自己國家,放出話來:“只要舅舅你和齊國解除聯盟之約,我們兩國親人聯盟,我就割地六百里送給您,以表敬意。”


楚懷王一聽,自己的外甥不愧是一國之君,果然會辦事兒。


於是連一兵一卒都沒帶,隻身就前往秦國去見外甥了。


結果到了秦國之後,外甥根本沒有對他以親人禮節相待,而是以上、下級關係來接待的,這讓楚懷王心中十分不爽。


但是不爽又能怎麼樣呢?誰讓自己太直腸子,一個人就過來了!



秦昭王見舅舅上套,直言不誨,讓楚懷王割讓黔中、巫郡等地給秦國。


楚懷王反問:“我們不是要結盟的麼?你要我的地作甚?”


秦昭王說:“哦?我說過麼?我咋想不起來了膩?要不這樣吧,只要舅舅您先割地給我,我們馬上聯盟。”


楚懷王大怒:“你個小崽子,和我使詐!不但不割地,不聯盟,還想要挾我要地盤,不好使!”


秦昭王說:“既然不好使,那舅舅就在外甥這多住幾日吧!”


結果楚懷王因為自己對親人的信任,就這麼被秦國給軟禁了。


不過畢竟是親人關係,其實楚王只要答應割地,是隨時都可以回國的。但是楚王為什麼沒回去呢?


有書君覺得是以下幾點原因導致的:


一、楚懷王比較有骨氣


楚懷王是個非常有骨氣的人,他覺得自己是當長輩的,怎麼能在後生的面前跌份兒呢?


而且本來就是自己太傻太天真,才導致被騙到秦國來的,還沒有帶來一兵一卒,無論如何不能因為自己做的傻事給楚國帶來任何損失。


所以在他身陷險境之中,也堅決不答應秦王的割地要求,於是就一直被困咸陽,失去自由。


<strong>

二、楚國又立新主,自己已經失去價值


楚懷王剛被外甥軟禁不久,他的兒子就被擁立為國君了,主要是因為國不可一日無君,大臣們聽說楚懷王被扣押,又不知道多久會被放回來,所以只能再立新王。


而楚懷王的兒子熊橫也挺混蛋的,為了自己好不容易到手的王位,對秦國隻字不提要回父親之事。


本來秦國還打算利用楚懷王要挾一下楚國,促成割地聯盟的大好事兒。


結果現在一看,人家楚國根本沒把自己的老國王當回事兒啊,在這邊還得浪費糧食和地方,因為秦王和楚王兩人之間這層關係又殺不得,這不砸手裡了麼?


不過轉念一想,來日方長,說不定什麼時候楚懷王還能派上用場,先留著吧。


於是楚懷王就這樣被扣押在秦國,想回也回不去了。


三、從秦國的利益角度來講,扣留楚王對秦國有好處


楚國雖然太子繼位成為國君,但是畢竟是一個小毛頭,沒有什麼行政管理經驗,根本無法約束群臣,從而形成對秦國有威懾力的陣勢。


但是如果將楚懷王放回楚國,楚懷王一復位,直接捲土重來,在國家之中形成一股極強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的話,收復被秦國掠奪的土地也是不費吹灰之力的。



最重要的是,秦國雖然奪了楚國一些土地,但是土地上的民眾都還是楚國子民。


如果楚國重新雄起的話,那這些土地上的人民就會開啟反抗模式,到時候和楚國來個內外夾擊,秦國可是要吃不了兜著走的。


綜上所述,楚懷王並不是真的不想回國,而是根本回不去。


秦國不放他,楚國又不要他,這麼重要的一個歷史人物就這樣成了悲劇人物了。


不過好在還有一人對楚懷王比較有感情,聽說他被囚禁在秦國後,直接跳汨羅江自盡了。


這位就是屈原,關於他的故事想必不用有書君多說了。


幸生


楚懷王是被秦國騙過去的,要求割地才允許放他回去。楚懷王不願割地所以最終客死他鄉。

那為什麼楚懷王寧死都不願割地回國呢?有書君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楚懷王被秦國幾次耍弄,不相信割地以後真的會信守承諾放自己回去。

秦國的秦昭襄王與張儀欺騙楚懷王,說楚齊斷盟則秦國送六百里土地給楚國。

楚懷王就信以為真,真的跟齊國斷交了,結果許諾的土地卻連一里地都沒有。

秦昭襄王給楚懷王說在武關會盟,共同締結友好盟約。

楚懷王覺得秦昭襄王是自己的外甥,不顧屈原他們的勸阻,只帶數千王室護衛,結果自己剛到那裡,便被秦國以上下臣屬的關係押著去見秦昭襄王,要求楚國割武關、黔中之地才放楚懷王歸國。

打著和談的幌子扣押對方君王要求割地,這是無賴才用的手段。

楚懷王因為被騙而氣憤不已,割了地難保會無底線的提出要求,楚懷王未必就真的能夠順利回國。

二,楚國已另立新君。

楚國怕秦國拿楚懷王無休止的勒索,脅迫楚國割地。為了不被其牽著鼻子走,以國不可一日無君為由,楚國從齊國迎回了太子熊橫,即位為楚頃襄王。

一國豈能容二主,親生父子又如何,此時的楚懷王真的是進退兩難。

三,從秦國的利益出發,也不會白白放了楚懷王。

秦國扣押楚懷王就是為了割地,如今割地未成,送回楚懷王反而在諸侯國之間淪為笑柄。

從秦國利益出發,楚國太子即位,但畢竟即位未穩,無法馬上形成以自己為中央的有效的行政力和戰鬥力。

因為威望問題,很難懾服楚懷王時期的老臣和貴族。楚國不能夠上下團結,處於一盤散沙。這對自己是有益的。因為楚懷王的存在,楚國也不敢對秦國採取軍事行動。

如果楚懷王回到楚國,無論復位與否,第一件事就是報仇,收復割地。楚國會因為楚懷王的威望形成一個凝聚力,上下一心,戰鬥力自然不可小覷。

公元前297年,楚懷王曾試圖逃走,但以失敗告終,最後病死在秦國,他的遺體倒是風風光光地被送了回去,也算落葉歸根了。

他的死讓楚國的百姓同情而懷念,他的寧死不割地也為他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冊青史,贏得了世人的尊敬。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