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纵横家之死

汉武帝作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帝王,其执政期间不拘一格的用人政策,使得身边济济,文有公孙弘、汲黯、董仲舒等,武将有卫青、霍去病、李广等。为他独尊儒术、北破匈奴、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央集等,开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盛的封建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武帝为了广招才人,曾在5年之内,两次颁布《求贤诏》,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各舒己见。只要你说对,对国家有利并愿意为朝廷服务,都会得到破格录用。元光元年(前134年)的一天,汉武帝就收到一份反对自己征伐匈奴的意见书,这与自己的意思可是背道而驰。汉武帝当即决定召见上书之人。

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纵横家之死

汉武帝要召见的人名叫主父偃。籍贯是临淄(今山东临淄),出身于贫困家庭﹐年轻时学习长短纵横之术﹐后改学《易经》﹑《春秋》等诸子百家学说。纵横学说在战国时代是相当吃香的,像著名的苏秦、张仪、公孙衍等人就靠“三寸不烂之舌”,纵横捭阖,暗中操纵着列国之间的战和。西汉初年,刘邦夺取天下后开历史倒车,分封了18个诸侯王,纵横之术还有一定的市场。到景帝派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后,这种被后人看做是“乱世之学”的货色就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格格不入了,因此,主父偃在老家齐国很不受待见,遭到儒生们的一致排斥,连他的父母家人都无法忍受,只好将他赶出家门。

老家呆不下去了,只好北上流浪于燕、赵、中山等诸侯国之间,由于时代不同了,思想还停留战国时代的主父偃自然是到处碰壁。饥寒交迫的日子让主父偃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当今皇帝的身上,于是决定到首都长安去碰碰运气。

主父偃首先找到了皇帝的小舅子卫青,想通过卫青美言美言,谋个一官半职。卫青觉得他毕竟读过那么多书,又求上门来了,也多次向汉武帝推荐,可汉武帝并未当回事。

久久不见动静的主父偃,眼看就要饿毙街头了。本着求人不如求已的原则,他一咬牙,豁出去了,直接给皇帝写了一道奏章,洋洋洒洒的提了九条意见,其中有八条是关于律令方面的,有一条是针对汉武帝要反击匈奴,提出反对意见的。

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纵横家之死

主父偃的运气还不错,遇到了一个求贤若渴、又虚心接纳群众意见的好皇帝。他的奏章上午才呈上去,下午就得到汉武帝的亲自接见。

经过面谈,汉武帝觉得此人确实有才,就让人事部门给他安排了一份侍从官(郎中)的职务。主父偃终于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因此,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拿出平生所学,屡屡上书进言。由于他每次提出的意见总有新的见解,而且每条都切中时弊,比如他提出的“推恩令”, 就向汉武帝建议,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各子弟的子孙也依次分享封土,直到封地分尽为止。各诸侯国在不知不觉中越分越小,让困扰汉初多年的尾大不掉的难题得以解决,加强了中央集权。让汉武帝非常欣赏,竟至一年连升四级﹐由一位侍从官一跃而成为一名高级官员(中大夫),顺利地进入了汉武帝的圈子——内朝(汉武帝为了加强皇帝的专制权力,在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僚机构之外,另在宫中设立内朝),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

尝到甜头的主父偃更加买力的上书外,开始拿出纵横家的本领为自己谋福利了。当然已经不是挑起战端的时代了,于是,他改为检举揭发。第一个目标就对准了燕王刘定国,当年,我到燕国时,不是受尽冷遇吗?今天我就要你好看!

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纵横家之死

于是,刘定国与父亲刘嘉的姬妾,也就是自己的后妈通奸,并生下一子;又强夺弟弟的老婆为姬妾;让自己的三个亲生女儿轮流陪他“睡觉”等等问题,被一桩桩,一件件揭了出来。刘定国的禽兽行为被揭发后,自己也觉得无脸见人,不等朝廷定罪就自杀了,封国也随之废除,收回中央。

由于主父偃文笔厉害,嘴巴又能言善辩,让很多人感到害怕,很多不自律的官员和诸侯王纷纷拿钱去堵他住那张嘴。主父偃是来者不拒,很快就成了富豪。身边人就劝他要收敛点,不要太横了。主父偃慷慨激昂地说道:“我曾游学四十多年却一事无成,父母嫌弃我,社会不接纳我,学界抛弃我,我苦煎苦熬了大半辈子。大丈夫在世就要图个生不能五鼎食,死也要五鼎烹!为达目的,我只能倒行逆施了!”

主父偃富贵以后,也不忘为下一代着想。恰逢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想为外孙女找一个诸侯王做夫婿,这时,一个人在王太后身边做事的宦官徐甲觉得这是个邀功请赏的好机会,就主动请缨,他跟太后说我是齐国人,对齐国知根知底,不如让我到齐国说服齐王,让他娶你的外孙女为后。

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纵横家之死

由于王太后这个外孙女是入宫前生的女儿修成君之女,与刘氏家族没有血缘关系,而齐国在当时是一个比较大的诸侯国,富庶之地。王太后一听挺高兴,就让徐甲动身前往齐国。这事不知怎么就被主父偃知道了。

主父偃于是找到徐甲,让他来个搭配销售,捎带着将自己的女儿也送进齐国的后宫。徐甲觉得这是捞草打兔子的事,就答应了下来。至此,太后、主父偃与徐甲三方期就等待好消息了。

可事情却出人意料。齐王刘次昌的母亲纪太后是个有野心的女人,她也想效法吕太后、窦太后,早将自己娘家的闺女、刘次昌的表妹许配给了刘次景。可刘次昌并不喜欢这个表妹。纪太后就让自己的女儿也就是刘次昌的姐姐去宫中将其他宫女隔绝起来,只让他接近表妹一个女人。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刘次昌不爱表妹却爱上了自己的姐姐,于是姐弟俩竟然睡到了一张床上。

此事让纪太后羞愤异常,因此徐甲到了齐国才探了一下纪太后的口风,就遭到无情拒绝:“齐王已经有王妃了,后宫也不缺嫔妃。再说了,来提亲的徐甲是个东西?是在本地混不下去的穷光蛋,没办法才净身做了个宦官,他也配过问皇家的婚事?这也罢了,怎么还冒出来个什么主父偃的女儿来?我们齐国不是收垃圾的地方!”

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纵横家之死

碰了一鼻子灰的徐甲回去后不敢跟王太后如实汇报,就编了一番谎话,说这个事呢齐王是答应下来了,只不过我这次到齐国听到一些风言风语,就担心会出现燕王那样的事情。

王太后是过来人,一听就明白了,严令今后绝不再提齐国的事,此事到此为止!

王太后这边过去了,主父偃却觉得面子丢大了,决心让齐王刘次昌尝尝他的手段。于是在见到汉武帝后,就说,我是齐国人,那地方可是富得流油,齐国的都城临淄人口众多、贸易发达,一天的税额就达上千金。况且这个齐国可是有前科的,在吕太后的时候就曾发生过叛乱,吴楚七国之乱时,齐孝王也蠢蠢欲动,这么一个富庶的地方可不能掉以轻心,现又出了乱伦之事,是该到了清查整顿的时候了!

汉武帝一听有道理,就派主父偃到齐国去做国相,查查齐国的老底。主父偃可是衣锦还乡,动静自然小不了,以前那些不待见他的,包括他的父母、兄弟和那些想干和不想干的熟人,都结伴跑到大老远的地方去迎接他。

谁知主父偃见面就说:当年你们都看不起我,现在我发达了,你们不惜跑千里来迎接我,这样吧,看在我们也有过一点交情的情分上,我也不会没有一点表示。我就拿出五百金来往地下一洒,你们就捡吧,从此我们之间再没有任何交情,谁也不认识谁!算是把事情做绝了。

主父偃到齐国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将后宫里的宦官全部抓起来隔离审查,大搞刑讯逼供,将所有证词都指向齐王刘次昌,并且还故意透漏风声。这样一来刘次昌害怕了,因为有燕王的前车之鉴,刘次日昌年龄又还小,没经历过事,一吓之下精神崩溃,喝药自杀了。

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纵横家之死

由于刘次昌没有儿子,他这一死,齐国被撤销,并入了中央政府。这对汉武帝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可却让其他诸侯王惶恐不安,谁家没点破事?燕王和齐王都是因为主父偃而死,封地被除,其他诸侯王对主父偃是又怕又恨。

不久,赵王刘彭祖就联合其它各诸候王把主父偃给告了,罪名有两条:一是收受巨额贿赂,二是草菅人命逼死齐王刘次昌。

汉武帝只得将主父偃召回,暂时收监。主父偃被关押后对受贿一事供认不讳,却坚决不承认是自己逼死齐王。这个时候,主父偃其实还是有翻身的机会,汉武帝惜才,还不想杀他。

可摧命的人来了。这个人就是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员、御史大夫公孙弘,也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此人老奸巨滑,平时总以一付好好先生的面目示人,可关键时刻他那口毒牙就会狠狠的给你来上一口。此刻,他对汉武帝说了:如果不杀主父偃,陛下可没有办法向天下人交待啊!

主父偃死了,而且还被灭族,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纵横家真正践行了他“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亨耳!”的诺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