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堤东村:凿山引水顺民意 兴修水利树丰碑

巩义堤东村,一个拥有近万人的平凡山村,一个曾经创造过历史辉煌,闻名遐迩的山村。这里的人们,因饱受缺水之苦而对引水充满渴望,这里的干部们,也因带领村民战天斗地,兴修水利,凿山挖洞,引来清泉水,在堤东村的历史长河中矗立起了一座永远的丰碑。

一、在不平凡的年代中艰难抉择

堤东村,位于巩义市西南海拔七百多米的白云山北麓的山脚下,属于浅山丘陵区,地下水在130米以下,终年干旱缺雨,历史上不仅庄稼经常绝收,而且全村人吃水常年受困。一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拥有五千多人家家户户还在为数不多的几眼深井里搅水,每户人家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丼边排队搅水。雨水旺季,一次可以搅满一桶水,干旱时,撹几次才能倒满一桶水,而且浑浊不堪,挑到家里澄清后才能熬汤做饭。

在焦家胡同有一块同治八年七月初六的打井碑上,人们可以依稀看到这样的大意,焦起瑞、焦起云、焦坊、焦塘、曹新杰、焦重恩、焦定祯、曹洁、李喜朝、柴悦来等合伙打的井,本丼只供23户使用,如果自己的亲生儿子过继到别的人家,也不能在此丼用水。如有违犯,众阻之。用水之难可窥一斑。解放前的堤东村民一直过着“有雨贵如油,无雨逃外头,一年四季愁”的生活。解决用水问题是堤东人的世代渴求。

历史跨入六十年代,时光进入激情岁月。

1965年7月,时任堤东村党支部书记的焦敬业被抽调到巩县党校参加培训班学习,并在座谈会上发言。他按照“联系思想,结合工作实际”的要求,以学习《愚公移山》的体会发言说,愚公能凭子子孙孙挖山不止的毅力搬山开路,林县人民能削山凿洞引来漳河水,我们为什么不能像他们那样凿通白云山把赵瑶水库的水引进堤东村呢?我们一定要向林县学习,把白云山戳个窟窿,凿山引水,彻底改变堤东村的缺水历史,实现乡亲们祖祖辈辈的盼水愿望。

回到村里,焦敬业书记立即和时任大队长的李春芳统一了思想,然后召开支委会反复研究,最终下定决心,决意干他个轰轰烈烈。

然而,从山这边到山那边,在山底下凿通的距离长达五余华里。如此宏大工程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要想实现愿望是不可想象的。党支部决定走群众路线,召开扩大干部会、群众商讨会和各种类型的动员会。果然,在酝酿讨论的过程中,一系列的疑虑和问题提到了党支部一班人的会议桌前。

面对一系列的疑虑和问题,支部一班人没有退缩,而是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进一步动员和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赛诸葛”。在经历了漫长的酝酿准备之后,党支部集中群众意见和智慧终于作出了一个至今都不可否认的正确抉择和伟大壮举。

山南的水源虽然不大,但是是活水,总能引来一部分,起码能够缓解人吃马喂的用水困局。而且还可以在洞口附近挖个大蓄水池,把雨季的水储存起来备缺水季节使用。

村里现在虽然经济状况不好,但是毕竟还有副业队,只要充分发挥好,就有解决资金的办法。而且,只要我们铁心为老百姓谋福利,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干事业,也一定会像愚公一样感动“上帝”,不愁把水引不进来。

洞距长,施工缺氧,我们就从线路上自上而下打竖井,到地平线时两头开挖,缩短洞距。只要科学施工,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劳动力,按各队人口分名额,吃饭问题,动用储备粮集体起火,工分,大队统一记工,工具,村里统一购买,并组织铁匠木匠工在工地随时维修······

党支部一班人经过深入讨论,缜密思考,集思广益,科学论证,下定了“凿通白云山,引来幸福水”的决心。

群众大会上,支书焦敬业,大队长李春芳以百倍的信心,必胜的决心和入情入理的讲话打动了大小队干部,感动了全村群众。党团员及各生产队长纷纷表态发言,“分到哪里干到那里”,“不讲价钱,不争报酬”·····许多群众也情不自禁,有的说捐风箱,有的说捐檩条,有的说捐工具,医生宋松茂捐出了心爱的收音机……其场面之热烈,言行之感人难以言表。一场鏖战在上下同心,群情激昂中敲定。

党支部迅速组建工程指挥部。支部委员路运行负工程总责,赵学保、王西、马常、焦振亚、赵木通等各司一职,工程领导小组迅速成立。一切筹备工作紧锣密鼓,有条不紊。

1966年4月17日,白云山下,浩浩荡荡的施工大军从堤东村的四面八方向着战斗的地方汇聚。白云山上,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凿通白云山,引来幸福水”奠基仪式暨誓师大会在这里举行,战天斗地的号角在这里吹响,凿洞引水的序幕从这里拉开。

二、在重重困难中艰苦奋斗

堤东村的干部群众众志成城,鏖战在白云山上。旗开得胜,整个工程全面开花,不仅两头开挖,而且在线路较为平整的地方所设置的距离不等的十一个竖井也齐头并进。短短90天,工程进展出乎意料的迅速,群众的干劲越来越足。以焦敬业、李春芳为首的村干部们不断地去到工地一线了解进度,并身先士卒,进洞挖土拉车,还时常询问伙食情况,要求尽可能地改善大家的生活。

然而,意料之中的问题逐渐显现,意料之外的困难也纷至沓来。生性刚烈,勇于拼搏的支部书记焦敬业一方面鼓励大家不要怕,办法总比困难多,一方面愁上心头,彻夜难眠。而性格沉稳,沉着冷静,善于谋划的大队长李春芳则白天深入到第一线了解实情,解决问题,晚上同样难以入睡,不断地寻思克服困难的办法。堤东在外的国家干部也纷纷出主意,想办法,提建议,有效地解决了不少问题。而广大的参战人员则是不畏艰险,知难而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想办法克服,坚持奋战在作业面上,体现出大无畏英雄气概的时代先锋不断涌现。

要想不悖工,不浪费,使各个节点契合,准确的线形设计至关重要。可是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

怎么办?几个曾经在煤矿工作过的老农和复员军人自动挑起了重担。为了掌握技术,工程总指挥、支部委员路运行白天穿梭于工程一线,晚上不知度过了多少个通宵达旦,不知为工地解决了多少个技术难题。曾经上过地质专科学校,在村里教数学的民办老师赵木通,大胆提出了运用数学上“点在直线”原理,采用“两个重锤一盏灯,一条直线往前冲”的办法,加上一个不像样的土罗盘基本解决了前期的技术难关。焦敬业、李春芳往返几十公里到县城请教有关技术人员,凭着他们的执着感动了几位具有丰富经验而又技术过硬的“上帝”。县水利局的芦英杰、陈高茂工程师带着仪器来到工地,与赵木通带领的本村技术人员一起精心设计,细致测量,终于实现了基本准确无误的山洞合拢。

竖井越打越深,洞越挖越难,安全威胁越大。此项工程虽然没有林县红旗渠的悬崖峭壁,但是,深邃黑暗的洞内空气稀薄随时会让人窒息;此项工程虽然不像林县红旗渠处在半山腰中那么险峻,但是,依靠竖井通风的洞内施工随时面临着塌方和飞石的袭击。

当二号井水洞掘进到六点七米时,曹发财等六人为了赶进度,在炮烟还未散尽时入丼施工,因他冲锋在前,很快被浓烟呛晕在地。当他被救上丼后,刚一醒来便说“继续干”。随即用风箱打风排烟后继续拼命地干。经过6个月的奋战,水洞很快推进到一百五十米。这时,洞内的空气异常稀薄,人一下去就憋得喘不过气来。一天,还是曹发才这班人在施工中突然感到胸闷头痛,昏厥在洞内。事情过后,有的人害怕了,不敢再进洞了。

怎么办?焦敬业召集共产党员、干部和民兵开会动员想办法,很快组成了以曹发才为首的“突击队”,采取“短干、快干、轮换干、突击干”的办法,一直坚持了五个月,闯过了难关。

当三号井处,洞打到30多米时,因遇到砂石层,李苟娃等人仍然不顾一切的赶进度,突然出现了出水塌方的现象。水像山泉一样不断头地浇灌,沙石像飞瀑一样扑扑通通往下掉,正在施工的李苟娃被砸晕过去。

怎么办?土法上马。经过研究,采用木板堵,木棍支撑的办法有效制止了塌方。李苟娃忍着伤痛,带领他的工友在冰冷的水中一直战斗到工程竣工。四十七岁的共产党员焦振亚不幸身负重伤,在家里养了五天便迫不及待的忍着疼痛让女儿搀扶着爬到山上又干了起来,一直干到清泉水喷涌而来的那一幸福时刻。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工程进度越来越快,炸药,水泥,挖掘工具成了问题,钱从哪里来?

在陕西孟塬火车站,有个为铁路砸石子的挣钱门路,他们毅然决然派出副业队。但是不久,领工的人回来说日工作量太小、收入太低。焦敬业亲自出马,去和大家一起掘石头,砸石子。最后定下定额,提高了收入。

1967年的大年三十,工地放假,群众过年,李春芳为了揽下一宗为国防工程砸石子的活,独身一人坐着火车赶往与内蒙古交界,天气奇冷的山西五寨县。正月初一下车时,饭店关门,他冒着零下38度的严寒忍饥挨饿,于大年初三到达目的地。终于感动对方,与国防工办的一个项目工程部谈妥了这笔供应石子的“生意”。

他一封电报发给焦敬业支书,“破五”那天,村里100多名务工农民在党支部委员董红义,副大队长赵保才,干部焦中保,贾志木等同志的带领下投入了砸石子的会战中,李春芳的父亲不顾年事已高,带头参与其中。李春芳和大家一起崩山拉石,带领大家拼命奋战,为水利工程多挣钱。二年多时间,赚了四十多万人民币,有效解决了工地的燃眉之急。

他们又顶着压力在洛阳等地搞副业挣钱,从而使整个工程得到了资金保障。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干部的行动感动了“上帝”,全村群众纷纷献智献策,慷慨奉献。没有钢钎自己打,没有照明灯自己造,最后就连电钻头也造了出来······

直到全部工程结束,未向国家要过一分钱。

水洞终于打通了。就在人们正在充满喜悦迎接那一振奋人心时刻的时候,突然发生了意外。暴雨倾盆而下,山洪暴发,泥沙、石片和各种杂物涌入洞内。而此时距离地委在这里召开现场会的时间只有短短十几天。

怎么办?一开始,大家从各个井眼用油轮往上搅泥沙,但只见出力,不见功效。为了弄清洞内情况,大队长李春芳扁起裤腿,不顾一切的只身从2号丼下到洞底。一看情况,其场面惨不忍睹。泥沙与膝盖齐深,每行一步都得用双手轮换着搬腿前移。半天时间过后,从洞里钻出来的他成了“泥人”。再一洗,膝盖以下成了两条血腿,混在泥中锋利的石片瓦砾把两腿划得到处是伤。然而此时的他顾不得疼痛,满脸微笑着说“有办法啦”。并果断决定从赵窑水库放水,发动群众锨铲耙扒,让水把泥沙瓦砾冲出洞口。村支部通过广播,紧急动员一千多人马满怀豪情,不计报酬,手持各种工具,蜂拥而上,迅速投入到清理泥沙的行动中。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持续清理,终于解决了问题。

一千二百多个日日夜夜,三个春夏秋冬轮回,堤东村的干部群众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隆冬时节在泥水中掘进,盛夏酷暑在山间鏖战,他们在简陋的工棚栖息,他们在饥肠辘辘中苦干,他们用“原始”的工具施工,他们轻伤不下火线,他们不惜自己的生命为实现祖祖辈辈的用水梦想而无私奉献。五华里的山洞终于被他们打通,焦振亚等人为此光荣负伤,赵林周同志为此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1969年9月18日,堤东村人民无不欢呼雀跃的幸福时刻,方圆左近的人们无不惊羡不已,叹为观止的日子。这个总投资28万元,共挖土方7000立方米,石方11700立方米,用工222600个,维修工具300多种8000多件,全长2500米的宏大工程胜利竣工。一个设计奇特、气势恢宏、巧夺天工、磅礴迷人的水洞展现在堤东的历史长河中,堤东人民缺水的历史宣告结束,此洞被命名为“红光水洞”。

1969年9月27日,开封专区决定在堤东村召开万人参加的现场会。1969年12月5日,《河南日报》以《山一定要开水一定引来》为题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一事迹。1970年元月7日,《人民日报》以《白云山下展宏图》为题在显著位置报道了这一壮举。焦敬业被选为参加建国20周年的代表,光荣地站在观礼台上观看了盛大庆典。

三、在节节胜利中续写辉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水洞打通了,山南的库水可以用了。然而,丰水季节的水怎么储蓄、储蓄多少为好?群众吃水怎样才能方便省力?灌溉土地从哪里流?堤东村党支部一班人马不停蹄,乘胜前进,续写着“红光水洞”辉煌。

其实,就在水洞即将凿通的时候,一号蓄水池就已经规划。这座蓄水池占地30亩,可以蓄水11万多立方,只是因为集中资金凿洞,修建蓄水池的资金捉襟见肘,所以迟迟难以动工。然而,水洞的竣工再一次感动了村里的“上帝”。

为了准备所需的沙石,全村的男女老少不计报酬,各尽所能,遍布了满山的采石大军,除夕这天也顾不得休息。利用星期日,教师们主动把初中、小学的学生组织起来往工地上背沙。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蓄水池便挖砌竣工。当红光水洞流出的水溢满水池,人们无不露出灿烂的笑容。

一号蓄水池的池容只能满足人吃马喂和约千亩良田的灌溉。全村能浇的5000亩土地,剩下的浇不上水不行。于是,党支部一不做二不休,根据需要又在不同方位一口气规划了大小不等的六座蓄水池,兵不卸甲,连续苦战两年建成使用。从而满足了现有的3000亩水浇地。通往水浇地的2420米干渠和5180米支渠也同时建了起来。

为了让每家每户吃水便捷,党支部决定在全村的每个生产队建造小蓄水池专供人吃马喂。社员每家每户都建起了蓄水池,堤东人再也不用起早排队,用辘轳搅水了。

与此同时,堤东村“农业学大寨”的成果也不落人后,小块地平整成大寨田,旱地改良成水浇地。 两年过去,堤东村的水浇地增加了3000多亩。红光洞的水源满足不了新增的良田浇水。

怎么办?尝出引水甜头的堤东村党支部决定再寻水源。于是,他们想到了堤东村东边的坞罗水库。由于“红光水洞”的成功和扬名,他们提灌引水的又一宏大构想不仅很快得到了全村群众的一致拥护,而且得到了县里、公社水利部门和坞罗村的允准和支持。

又是两年的艰苦奋战,又一大批感人的事迹和人物再次出现。

1973年,“坞堤水渠”贯通。全长17华里,源头开挖大口井一座,铺设水泥管道5280米,修建渡槽六个【最长的达507米】,修建拱桥49个,用工22000多个,建设提灌站四级,使堤东村的可浇地达到6000余亩。从此,堤东村的粮食产量一路飙升,堤东村的人民向着幸福的生活阔步迈进。

回味历史,期盼未来,堤东村干部群众在那样的年代所展现的精神风貌,正是我们今天为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愚公精神”,“红旗渠精神”。(山岗 晓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