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光山縣寨河鎮上下五千年歷史,作者李奉先

起底光山縣寨河鎮上下五千年歷史,作者李奉先

(寨河鎮圖)

起底光山縣寨河鎮上下五千年歷史,作者李奉先

話說寨河

楚國農夫 文

本文歡迎鄉親們轉發,轉發時請署名“作者李奉先”

寨河鎮南依大別山,北臨淮河,地處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帶,該鎮東臨潢川付店,西連孫鐵鋪、南接古絃子國初創地十里廟、北與息縣曹黃林相望。楚河豫風,乃至南北中國分界線,以國道312分野。

起底光山縣寨河鎮上下五千年歷史,作者李奉先

淮北依舊屬於北國,如寨河北之息縣,即息夫人初婚之古息國(包括賴子國)依舊屬於北中國區域。而寨河則歸於南方,“秦嶺淮河橫一線,中國氣候此切變,南雲北風時來會,雨量遜楚勝秦天。”其實恰恰說明寨河獨到的地理環境。

舉幾個例子。鄰邊息縣以麵食為主,其與寨河宋大店僅一河之隔,竟出現了千百年截然不同的風俗習慣,無論口語還是飲食,恍若兩個世界。息縣人以麵食為主,而寨河人則一日三餐皆米食。息縣多數地領屬於平原地區,而光山寨河則完全成之為丘陵。

起底光山縣寨河鎮上下五千年歷史,作者李奉先

總之:寨河距2700餘年的古縣城息縣城僅22公里,以金河溝為界與寨河為鄰;西北兩方與八里岔接壤。

但兩地差別如此之大,確實我等北漂學人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這不僅是有趣的人文話題,重要的是有濃濃的懷鄉情愫。

(一)

寨河鎮,早在信史傳說時代,已存世久矣。寨河鎮最早的文明發祥地,在今天的吳寨村。吳寨村的殷商龍山文化遺址,屬於寨河先民的早期踏過的足跡,而杜崗村的陶林寺遺址,事實上只比前者晚了約兩個世紀。先秦時代,寨河文明以大塘寨最為聞名。大塘古寨,是寨河史上第一次地名,故而,寨河,原名大塘。這個是兵燹年年的古戰場,古楚之始祖老童(又名卷章)至昆吾、參胡均在大塘寨進行征伐、和融。宴安、季連父子正式從這個地方轉遷至羅山竹竿河(含孫鐵鋪)一帶。

到了穴熊、熊完兩代基本上完成了古楚國向豫南鄂北進軍的早期基業。據考證參吾死後葬在今大塘村村委會附近,由於歷史相當久遠,今遺址不復在矣。

有時候,我無限失望。《光山縣誌》各種版本,均沒有一個專業科班人士認認真真地研究透這些課題,甚至可以說打開老家縣誌,一片空白,乃至處處道聽途說,以訛傳訛。

起底光山縣寨河鎮上下五千年歷史,作者李奉先

寨河迎來第三個鼎盛期,則是古劉堂村。

劉堂村,原名望花墩,這是寨河反反覆反覆多次更名、複名最多的名字。寨河,古名“望花墩”,即源於此。

望花墩村恰恰處於中原文化與楚文化的交匯的前沿,是西伯侯姬昌第三十七子息侯羽達最初的都城,改名朝沅,後遷移於息地;朝沅轄今張圍孜、王鄉、大塘、錢寨、東林、羅湖、寨河、王畈、冷大灣、段寨、陳興寨、吳寨、杜崗、張湖、耿寨、劉堂、謝小寨諸村以及曹黃林、包信、夏莊、東嶽、小茴店、項店、孫廟、路口、張陶、彭店、楊店、白土店、崗李店、長陵、陳棚、臨河、關店、八里岔、孫鐵鋪、竹竿、臥龍臺、仙居諸鄉鎮。

也就是說包信鎮的賴子國、息縣的息國均被寨河長期統治。寨河先民曾擁有上下五千輝煌璨爛的文明史。楚國農夫筆下的這些文字,“百度”上你是無法搜索到的,且筆者近期正從各大古楚文學簡牘,尋找或叩聽我們先民的遺響。

至於寨河杏山仙洞、秦始皇趕山填海遺鞭處、東林村的唐宋代古鎮遺址、陳興寨的起源,杜崗村文化古蹟,無不顯現寨河曾經無比傲人的輝煌歷史。

(二)

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歷寨河來是必爭之地。五胡亂華時期,望花墩為南、北朝紛爭之地;金人南下,宋人南渡後,又常為兩國交兵中線戰場。這個時代寨河先後改名為“城北鄉”、“嘉木鄉”、“光北鄉”、“望南鄉”、“板栗鄉”、“吳興寨”、“光北鄉”、“謝家寨”,後隸屬今曹黃林,複名望花墩。明清之際,始改名“三山裡”、“寨河鄉”。

元末明初之交,才是寨河先民的心酸苦難史。其間,瘟疫肆虐、戰爭不斷,寨河人連同幾乎整個光山縣均白骨累累,流血成河。以明教為首的劉福通、韓山童、朱元璋大起義,所經此處,寨河人苦不堪言。明初,出現湖北紅安、黃陂、孝感第一次移民光山;緊接著明末清初,又一次空前浩劫,李自成、張獻忠部農民起義軍再度洗劫潢川、光山(含新縣,因為那是還沒有新縣)、商城、固始四縣。

清順治年間再度湧來江西、湖北移民。也就是這個時期,才真正出現當今寨河各村莊之名,今冠上姓氏的村莊,皆是該村移民最多的姓氏。

嚴謹地說,如今的寨河人82%是江西瓦屑壩移民後裔。無論江西人先到湖北後輾轉寨河還是直奔寨河,其皆是今寨河人的祖源地。

民國時期,寨河出現風雲人物張俠生、張來福、張傳安等,他們是寨河英雄,亦是光山烈士。以前筆者講過此三公光榮事蹟,姑且打住。

民國時期,寨河之名日漸崛起,繼而底定。寨河,她既是一條河流,也是一個無論面積還是轄區人口,在光山都堪稱最大的鎮。面積竟達119平方千米,人口逾5萬。如放在北國,無論人口與面積,均超過北方几個鄉鎮的總和!光冷大壪、王畈、謝小寨隨便拿個村可以幹過北國一個鎮,更何況寨河不少自然村(居民組)人口也過萬了。

起底光山縣寨河鎮上下五千年歷史,作者李奉先

寨河之名,由寨河這條河流而命名,其發源於南向店的五嶽庫區。從西南至東北,貫穿寨河鎮全境,最終交匯於淮河主流,它是千里淮河九大支流之一。數千年來,她滋潤著沿河兩岸勞苦大眾。寨河鎮的名字,以這條當地人的母親河命名,也算是榮耀了。

不僅如此,寨河交通異常發達。滬陝高速、大廣高速、312國道、213省道縱橫境內。一個鄉鎮同時容納這麼多的高速、國道、省道,至少在信陽也算是唯一的了。

(三)

問題又來了,寨河,為什麼是“寨”河,寨河有“寨”嗎?“寨”,即村子四圍有柵欄、牆圍、水圍等起隔離作用的村子,強盜出沒的地方(跟前文歷史有關啊)。

有山寨必有水寨!在寨河鎮現有的18個行政村,有9個名字中帶“寨”或“圍孜”的。自然村名字帶“寨”或“圍子”的更多,至少有74個,這又是個很有趣的學問!

起底光山縣寨河鎮上下五千年歷史,作者李奉先

那麼,寨河的“圍孜”因何叫“圍孜”,而不是“圍子”呢?為了搞清楚老家人為什麼愛用這個字,我一直在留意探索。

曾經看到過一個學者的論文,說是因元朝初期蒙古人侵略華夏,在大舉南下中,路過寨河至縣城一線,並且在海營街駐紮。蒙古及原蘇聯地區的幾個加盟共和國個別城市名有帶”孜“字的,故而,光山人所用的“孜”均來自蒙古民族的習慣。

這是不是抗二蛋?

整個光山人的這種用法,壓根跟蒙古人無關。既然蒙古鐵蹄來一趟光山都惹出這多故事,那,蒙古人也不只是到過光山一個地方啊?元朝統治中國近百年,為什麼別的地方沒有將這個字用於地名呢?再說了,大一統元朝的西北方最愛用於地名的字是“斯坦”,為啥不給光山留下更多的“斯坦”呢?現在世界上有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我們不就是光山斯坦、寨河斯坦?

事實上,古人崇尚文化正之統。解釋“孜”字,還有一個解釋是“子之切”,也就是強調“子”的意思,加重“子”的讀音,蓋因“多子多福、多多益善”哉!

當然,三縣交界、匪患成災,是寨河地名多”寨“、多”圍孜“的終極歷史地理原因!

(四)

最後環節,筆者聊聊寨河人與其他光山人的不同之處(相同處就略略略。

首先寨河人口音特點多。中原文化最經典的一個字是“中”,但到了寨河,這個“中”字便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也是一個字——“好”。

有一次我對母親無意間飈出新鄉一個“中(音“腫”),捱了母親痛罵,“什麼腫不腫的!侉子了?”

寨河風俗史最神奇的就是地方口音。譬如謝小寨村的一些自然村,一個小村子竟有多種口音 村西頭說吃飯、鬥飯,村東頭則說吃翻,克翻!村西頭的孩子喊 媽,村東頭的孩子喊娘。

一個村對父親有四種叫法:我大,咱大,俺爹,我老頭!

起底光山縣寨河鎮上下五千年歷史,作者李奉先

村西頭說:吆喝某事, 村東頭說:邪花啥!哈哈,有意思吧?

單單一個”沒有“,一個村就有五種說法:沒有,沒跌,沒呆,沒得,洠,沒偶。

在寨河人的字典裡裡(普通話除外),從來沒有拼音聲母 zh ch sh 只有 z c s 。寨河人舌頭短,舌尖很少用,多數是上下牙齒之間,牙齒跟嘴唇之間擠出來的音。

寨語裡聲母 f h 不分。比喻,“大風”說成“大轟”,“紅”讀作“縫”,”馮“讀作”紅“。北京的“北”(bei) 寨語讀(bai 掰音),北京馬上變成掰京。音節很短。

這點好像整個光山人都一樣了,sorry!

光山不會讀國家的”國“,國家讀作”乖家“,312國道讀作312”乖道“。全縣人將水稻簡稱為”谷“,但寨語人竟簡稱為”稻“。

有些傳統的東西,光山其他地方已經消失,寨河依然存在,而且還很正規。比喻,同一個物品相交易的地方——行(hang),在寨河還很盛行。

起底光山縣寨河鎮上下五千年歷史,作者李奉先

時間關係,改日再續。若照此寫下去,三天三夜也寫不完啊。

感謝大家分享!老鄉們頂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