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邮政存定期结果被办成保险,当时说能随时取出来,现在取不出来该怎么办?

双鱼219975011


看题意,应该是在邮政银行买了银保产品。所谓银保,就是保险公司通过银行代理销售的产品,银保的工作人员,分为渠道经理和客户经理,渠道经理,就是专门负责某个银行的,客户经理就是在银行大堂负责向客户介绍产品,进行销售的。

一、保险产品的特点

银保产品多以储蓄类和理财类为主。无论是什么形式的产品,保险产品有保险产品的形态,比如,首先要具备两个人,一个被保险人,一个受益人。投保人可以和被保险人为同一人。所以,如果去储蓄,结果成了保单,一定是需要提供另外一个人的身份证的,提供了两个身份证号码,这是需要准备的。

二、销售过程是否合理

现在银行买理财产品都需要双录,在保险销售的过程中是否有双录?是否让你抄录过分红不确定类似的语句?是否跟你说过犹豫期退保没有损失,但过了犹豫期退保,即使现金价值大,退保也会有损失。以现在保险公司投保的严格程度,新契约投保单是需要人工回访,回访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犹豫期,回访的过程中有没有觉得异常?

三、如何维权?

如果销售过程中有欺诈行为,可以到银保监投诉,谁是你的代理人,在保单上会有工号和姓名,以及联系电话。户口本上,与你的名字在一起的是家人,结婚证上,与你的名字在一起的是你的爱人,而让名字在保单上在一起,那是有缘人,大部分代理人都会珍惜这样的缘分。

四、持有保单

如果保单已经过了犹豫期,退保损失太大,也没有存在明显的销售欺诈的话,也可以持有保单。刚才说过银保产品多以理财,储蓄类产品为主,相比银行存款最长五年的存款期,保单的持有时间可能会更长,但现金价值可以保单贷款,也算是照顾了资金的灵活性,当然具体的情况要看条款。

总结下,以现在保险的销售方式,想瞒着客户说着不是在买保险,难度很大。但还是希望朋友们多留意,不要上当受骗,虽然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但幸亏买的是保险,本金还是能保证的,如果是其他的产品,也许连本金都有风险了。


简净轩语



我妈妈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当时我妈妈去建行存钱,想存三年。当时客户经理说银行有个活动,连续存三年,利息会比较高,然后还会送保险,到期就可以取出来。然后我妈就参加了这个“活动”。


每年存了5000里面,三年期满后,利息才500多,然后我妈就去找当时帮她存钱的客户经理,想要把钱取出来。结果,客户经理说要取钱,要去找保险公司,因为这个钱都给保险公司了的。


然后我妈在银行跟保险公司跑了无数趟,等到第五年的时候,才拿到这个钱,只拿回来本金,利息也就几百多。


就我妈妈的经历来看,就只能等到期了。如果没到期想要取出来,那么有可能会损失本金。如果你觉得银行存在“诱导销售”,你也可以打银保监会电话投诉。


子衿说卡


到期再取,不要着急,取早了有违约金。这也不能全怪别人,自己有责任,上当了买个教训,活到老学不了。我就上过一次当,我堂哥在农行当经理,我去存钱问他哪种利息高,他没跟我说实话我就听他存了,手续办完从窗口递出来一本保单合众分红,我说我的存单呢?工作人员说这个就是,我不放心就去问堂哥,堂哥说钱存在银行你怕什么?五年后你就知道上算了。结果五年后还没定期的利息多,取钱也是保险公司打到卡上,而不是从银行窗口给,跑了好多趟那个烦终身难忘,谢谢堂哥让我长了见识。


希希外婆918


是否有录像录音?

如果这笔保险是2017年8月23日过后购买的,那么解决的方式非常简单,查看当时的录像,因为在2017年8月23日,银监会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销售专区录音录像管理暂行规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专区“双录”,即设立销售专区并在销售专区内装配电子系统,对自有理财产品及代销产品销售过程同步录音录像。

银行无论是销售自有理财产品还是代销的产品都必须全过程双录,双录中要求银行至少向客户反映的信息包括产品类型、发行机构、风险等级、收益类型、产品匹配度等内容,如果没有相关的信息即视为违规。

因此,如果有进行双录,解决方式很简单,查看当时的销售影像信息,若银行未尽职履行银监要求或者故意隐瞒相关信息,责任在于银行,可以要求银行解决否则向银监会进行投诉;若当时银行已经尽职履责了,揭示相关产品的信息,你自己疏忽,则是你的责任,银行无责,只能坐等产品到期。

没有录音录像

如果这个产品是在2017年8月23日之前购买的,没有相关的影像信息,那么这个就无法解决了,只能认栽,除非是相关的材料,有非你本人签字的情况。

是否有风险

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基本是几大国有保险公司的分红型理财产品,对于这类产品而言,本金的安全是无需担心的,唯一的问题是收益的不确定性,就当前的市场情况而言,分红型保险到期的收益率正常都不会到预期收益率的一半,更甚者无任何收益。所以本金安全没问题,但是收益有问题。

提前支取

其实分红型保险并非无法提前支取,只要客户有需要,强行要提前支取是可以的,但是过了犹豫期的保险,提前支取损失都是极大的,比如投入10万元,过了犹豫期(银行渠道的犹豫期为15天),只能就只能取个七八万,无果过个一年半载的,要提前支取就剩下四五万了,所以如果并迫不得已,不要提前支取。

分红型保单是可以拿到银行贷款的,且属于低风险贷款,贷款利率较低,贷款金额一般可以达到保单金额的90%(比如保单价值100万元,可以贷90万元),通过这种方式解决资金的临时周转需求,可以大大降低自身的损失。

总结

目前的银行,除了传统的存取款业务,还拓展了理财、基金、保险、纪念钞、贵金属、外汇等等各种业务,且每个业务都有任务,因此在银行(特别是邮储银行)办理业务时,一定要多一个心眼,以防再次发生存款变理财或者变保险的事件。


鲤行者


首先,你如果是没有特别着急需要把钱取回来的话,最好就是等到期,要不然损失就比较大,一般来说提前支取都只有保单的现金价值,如果两年内,提前支取,大概你损失20%左右。

其次,现在如果想挽回损失,就只能认定当时,销售的时候,对方存在误导或者违规。比说,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无进行风险测评?有无提供完整产品说明书和投保提示书?购买的时候有没有双录?提示客户认真阅读,并抄录下列语句:“本人已阅读保险条款、产品说明书和投保提示书,了解本产品的特点和保险利益的不确定性”。还有就是所有的合同,产品说明书,您有无亲笔签字确认。

如果没有的话,还能举证,说明是销售方或者保险方的错误,导致,您还可以索赔。但是如果您每一件都有的话,就只有等到期取回来了。

最后,如果是实在是心理过不去的话,就只能去银保监会投诉了。

以上!


鄧行长


楼主购买的是银行保险理财产品,也就是银行代销的保险理财。请放松心情,不必太担心,现在取不出来并不代表安全性有问题。相反,银行保险理财产品本金安全性是非常高的,取不取的出来需要再仔细核对购买签署的协议。

1.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在邮政储蓄银行认为买错了保险理财?

时常听到有朋友说误买了邮政储蓄银行的银行保险理财,感觉受骗了。究其原因是这些朋友在大堂进行存管咨询时,听信了营销人员的夸大宣传。因为是代销保险公司产品,银行有很高的提成,对于营销人员同样有提成和任务量,故营销人员有动力去推销保险理财产品。

2.大多银行保险理财产品都是本金有保证的,只是收益率不一定达到那么高。

对于很多朋友担心的在银行购买保险理财产品是否安全这个问题,其实不必担心。银行在代销保险理财产品时,有非常严格的风控,尤其在本金保证部分。银行是担心代销产品出风险时,用户来银行找麻烦的,所以很谨慎。

虽然保险理财本金不必太担心,但由于保险理财产品是预期收益率非真实收益率,故到期拿到的收益有可能比购买时承诺的低。

3.很多保险理财产品是可以提前终止,但可能损失本金。

很多保险理财产品是可以提前终止拿回投资款的,但是,由于有部分钱拿去购买保险了,可能退回的钱会出现本金亏损。

针对楼主的疑问,主要是被营销人员夸大宣传并相信购买了。至于是否能提前终止拿回钱,得仔细看一下购买协议。今后在购买时,一定要看清楚条款。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后,资深金融人士,用专业的知识、大白话的方式为您科普投资理财知识,让天下没有难懂的金融!欢迎关注、留言交流。


大南山伯爵


第一: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能不能取出。

一般情况下,保险是能够随时取出来的。

不过收益会有一定的影响。以其中一款投资险为例,一般投资险为5年比较多。能够存够5年的情况下也有5.15%左右,会比银行理财要高。但是,如果是提前支取的话,一般第一年会亏损2%左右的,一般存到第二年的时候能够有平均下来2%的收益。

所以能够随时取出,不过要看年限情况。选择退保的话,一般1-4个工作日就可以到活期的了。

第二:如何维权

一般购买的时候,银行跟你销售的时候,会进行录音录像,保险公司也会跟你进行回访,里面也会说明情况。如果真的遇到两个都没有的情况,就需要跟银行去处理的了,这个要注意。


立马财经


为什么业务员卖保险,因为有丰厚的利润,也是很多销售人员误导消费者的根源!银行销售保险,与保险公司只是短暂的代理关系,保险公司利用银行的平台,销售保险。而银行可以通过银行保险的销售中赚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

客户去存款时,当然是要求收益越多越好,或者购买理财型产品,但是,银行人员在销售保险时,语言很模糊,暗示这款保险产品的收益远远高于银行的普通理财产品,并且随时可以支取,但是,没有告知提前支取需要承担损失!



面对银行人员的欺骗行为,很多客户也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因为想要拿到银行坑人的证据太难了,另外,业务员,银行和保险公司之前相互推诿扯皮,使得客户维权过程更加艰难,最后不了了之,退保了,也只能退回保单的现金价值!


按照以前的诉讼案例,即使通过法律的途径赢得了赔偿,保险公司与银行也不认为是自己存在违规行为,而退的钱也说成是人道主义的补偿罢了!


保险点


提问者可能是家中老人去邮储银行,存定期存款,被办成保险理财产品了。那么现在家人发现取不出来了。可以跟家中老人进一步确认,有无下列情景。

1,办理业务过程有无进行风险测评?

2,有无提供完整的保险条款、产品说明书和投保提示书。

3,有无提示客户认真阅读,并抄录下列语句:“本人已阅读保险条款、产品说明书和投保提示书,了解本产品的特点和保险利益的不确定性”。

4,有无签字确认。

银监会2010年发通知,有关商业银行销售保险和保险理财产品时,严格规定了以上法定程序,对于未经过风险测评或风险测评结果表明不适合购买投资连结保险等复杂保险产品的客户,商业银行应当建议客户不购买,不得主动对其进行后续的产品推介和营销。

可以凭此(明文规定和是否履行完程序)为依据与邮储营业网点交涉。如已履行以上程序,只有等待期限完结,并享受保险产品提供的福利。好在保险理财产品一般不会侵蚀本金。


天道即人


请不要装文盲,能上网提问的人首先肯定不是文盲,不可能分不清保险和定期存款的区别。没有任何一种保险可以随时取出的,你说的是要存定期,营业员给你推的是定期,是不能提前取的,随时可以取出的叫活期,不可能有人告诉你随时可以取出来,有很多老年人非这么说不过是一种装文盲耍赖的办法,合同上写得很清楚要5年或者更多年才可以取,非得说不知道,当时说的是随时可取,不让取就去跳楼,这种无赖方式老年人用有时是有效的,有可能把钱取出来,年轻人这样耍赖是没用的。拿那手那张东西,不管叫保险还是叫存单,反正上面写着几年可以取才能取,不能提前,提前就是要赔前,这叫违约金,按合同办事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