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州碼頭在宋元明清時期是什麼樣子的呢?

水邊停靠船簰運送客人及貨物處,通稱渡口或“渡”,漢晉時期稱之為“津”。碼頭是明代オ有的新名詞,宋元時叫作“馬頭”,它長期以來是基本固定的運送大宗客、貨的渡口。實際上是水邊供船停靠的土木工程建築,是港口最主要的設施。大多是一條由岸邊伸往水中的堤咀,有人造的,也有天然形成的。在內河水位落差大的地區常為斜坡式碼頭,斜坡道前方設有躉船為停靠船舶用。黃州的大碼頭就是典型的由岸邊伸往江中的約四十米堤咀而形成的斜坡式碼頭。

黃州港口是歷代漕糧(即水路運輸的公糧、軍糧)轉運要地。清代康、乾年間湖北省負責漕運有“五衛一所”,黃州衛即其中之一;道光年間黃州又成為四大淮鹽口岸之一(其他三ロ岸為漢ロ、沙市、襄陽)。據《黃岡地區水運志》(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版)提供的統計資料顯示:在水運衰落前夕的1985年黃州港旅客吞吐量為11萬人次,貨物吞吐量為60萬噸。其中進口貨物42.72萬噸,以煤炭、石油、建材、化肥為大宗;出口貨物17.58萬噸,以糧食、紅磚為大宗。

一、宋元黃州碼頭

黃州的宋元古城一一宋初黃州知州王禹偁稱其為關城,當然設有關卡。2011年經省考古所考古發據在今青磚湖西側一帶,距大碼頭約三四里。關城南有北宋蘇軾稱為的臨皋港,系當時州城最主要的渡口。臨皋港西側高崗上有政府招特所一一臨皋亭又名臨皋驛,臨皋館建於此。稍西朝宗門外還有一直沿用到明代初葉的士兵操練的古教場。當時的江岸約在今西湖一路,臨皋崗為伸入江中的半島,為城南最高處。

黃州碼頭在宋元明清時期是什麼樣子的呢?

20世紀70年代前此崗尚高聳,後為鎮磚瓦廠挖掉子四分之三,挖平處今建為文峰寶邸。今江水已南移了2公里,今江邊叫作“關上”的碼頭,意即關城旁的碼頭,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黃岡縣圖上則直接標名為“黃州關”,它便是北宋關城旁碼頭遺留於今天地名中的痕跡。

宋代長江自赤壁磯下流過,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蘇門學士張耒由黃州稅務官貶離黃州時有“山回地勢卷,天豁江面瀉。中流望赤壁,石腳插水下”之詩;南宋陸游取道長江上溯入川任職,過黃州首泊臨皋港,其官船離黃州過赤壁磯則要拉縴挽行15裡(陸游《入蜀記》),大江在赤壁磯頭呈100多度急轉彎,此即所謂山回地勢卷江水如瀉處,張耒似從此磯下游渡口乘船離開黃州的;縴夫一般聚集於渡口、馬頭攬客,陸游必在此處渡口僱縴夫拉縴過磯頭上行的。可見赤壁磯頭之左側(其右側赤巖陡峭,素號不可泊舟)必有一渡口。

元朝統治南方僅幾十年,黃州城與黃州碼頭一如宋代沒有太大的変化。只不過元末以來長江南移,赤壁磯上下開始出現陸地和磯窩湖沼澤地。

二、明清黃州碼頭

明初,全國各府縣興起了築城牆的高潮。據府縣誌介紹:洪武元年(1368年)重修黃州城時,放棄了常遭週期性大洪水淹沒的瀕臨江畔的北宋關城區,移築於西北約二里的崗地。筆者曾考證出它便是以北宋王禹偁建竹樓於其上的子城臨江城垣(即今漢川門東側尚存舊城垣)為起點,由其兩端分別向東南、西北兩個方向延伸而圍成黃州新城,一直沿用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此城垣其90%城基至今仍清晰可見。清源門右側濠溝外有一段街叫範街,向西直通明初興建的碼頭,此街清乾降《黃岡縣誌》稱其為馬頭街,街舊址現存,即濠溝路穿過青雲街和沙街後的最西段。此街正對堤外的碼頭人稱大碼頭,為明、清黃州城的主要碼頭。

黃州碼頭在宋元明清時期是什麼樣子的呢?

弘治14年黃州府地圖

明代後期特別自清初開鑿的繞黃州城西、南、東南的玉帶河淹沒後,大碼頭枯水期無法停靠船舶,每年農曆九月後碼頭逐次下移,至翌年三月桃花汛後才移回。道光《黃岡縣誌》有載:當時黃州城就有上、中、下三個碼頭之分。上碼頭當即大碼頭;中、下碼頭似分別為四里涼亭碼頭與關上碼頭,供大江枯水期用。四里涼亭碼頭為江水初枯時用,船舶在冬臘初春四個多月時間只停靠關上碼頭。關上碼頭原本設在江岸伸向江中的沙洲咀上。

從清同治時起,這裡逐漸形成有幾十家店鋪的一條小街,有英、美、日洋行在此設票房,停靠各洋商的客輪。當時中、外輪包括大輪(如航行於漢申線的英太古洋行的大輪)均泊關上,甚是熱鬧。因為黃州是沙岸,大輪不靠岸而拋錨於近岸的沙灘,由“洋划子”即小船接送旅客和貨物上下輪船。直到民國二十年(1931年)特大洪水オ將關上碼頭街沖刷得蕩然無存。大堤外約50米處至今仍可見由亂石塊壘成的平行於江岸百米長的坡岸,當為清代碼頭臨江橫街基石尚存的遺址。

黃州碼頭在宋元明清時期是什麼樣子的呢?

大洪水退後、江沙大量淤積,關上碼頭開始不方便停靠輪,此後大輪改停靠大碼頭,至日寇佔領黃州為止。關上碼頭亦自此衰落,不再復晚清民初時的繁華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