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有些村級小學倒閉了,主要原因是什麼?

先生634


說起村級小學的倒閉,就不由得心酸。因為陪我度過六年之久的母校也倒閉了。在那裡充滿了兒時的記憶,而今卻成了民居,再也沒有當初的影子了。

就連我初入職戰鬥了五年的鄉中小學也岌岌可危。記得第一天去上班,雖然有些破敗,但在小操場上整齊站著近600名師生。而今,勉強能湊夠100之數。不由得想問:這些學校怎麼了?差的學生去哪了?

其實,大多數村級小學是被歷史的洪流給淘汰了,甚至都算不上倒閉。

究其原因,主要有:

出生人口的下降。隨著國家某項生育政策的實施,加上國民經濟的發展刺激了大多數人選擇優生優育,農村人口出生產重下降。過去一家多的七八個少的也兩三個,現在大多一個。沒有持續的新生入學,村級學校只能選擇合併和撤銷。

農村人口向城鎮的搬遷。特別是最近15年,經濟的發展讓農民都富起來,腰包鼓了就愛買房子,講究人往高處走,於是很多農村居民在縣城或鎮上購買房產,不一定把戶口都遷上,最起碼上孩子去鎮上、縣上、市上上學。這一現象更加劇了農村學校生源的流失。

國民對教育的重視和更高要求。隨著改革開放幾十年的發展,三四十年前的農民開始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總想讓後代子孫跳出農門,於是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很多選擇把子女送到更好的學校學習。

鄉村級學校的硬件設施和師資力量跟不上家長的需要。鄉村學校的硬件設施常年使用後己經十分落後破敗,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和需要。特別是師資力量的缺失和流失,讓鄉村學校的生存更加困難。幾十年前,很多老師是民辦老師,隨著他們的老去和離休,年青人不願去,去了也待不多久千方百計調走。

城鎮化進程和基層行政區域的合併。近些年,隨著國家對城鎮化持續發力和對基層的撤鄉並鎮的開展,修建了許多的居民點,更多的人走向鎮走向城走向市,領近村社的合併,鄉村學校也只能向人口更集中的地方發展,而跟不上需要的學校只能因需要而合併或撤銷。

其實,鄉村學校的減少,更反應了人民的願望和國家的發展,並不是什麼壞事。您覺得呢?


醉z清q風f


這是一個普遍現象,全國各地農村小學的學生最近20年越來越少,特別是最近的10年,有的小學甚至已經關閉了。我記得我們那個村(松滋楊林市鎮望橋村)原本有一個小學,但隨著計劃生育的執行,新生兒變少,我們那個小學只剩下不到50個學生,我小學三年級時,班上有16人,到了四年級,我們那個學校就被砍掉了!我們不得不去臨近的向豐嶺小學讀四年級五年級。過了不到10年,向豐嶺小學也被砍掉了,我們村的孩子不得不去楊林市鎮上小學,每天校車接送!我覺得農村小學越來越少有很多原因。

1.由於一個政策的執行,少生了很多新生兒,新生兒變少,小學生也就變少了。有的小學只剩下幾個學生和一名老師,後來撐不下去了,不得不關閉。農村變得越來越冷清,我們感到了一陣淒涼。

2.隨著農村合村並組的推行,學校越來越少。原來兩個村,兩個小學,後來小的村被大村吞併,同時小村的小學也被砍掉了,學生流入了大村的小學。

3.隨著最近20年,中國城鎮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口流入城市,比如縣城,地級市,省會城市等,同時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的生活,教育好孩子,讓孩子接觸到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很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接到城市讀書,這是一個大趨勢。

4.農村的學校師資力量是最薄弱的,好老師特別少,更多的是年齡很大的老師,年輕大學生根本就不願意去偏僻的農村當老師。家長們擔心孩子的學業被耽誤,擔心輸在了起跑線上,不得不把孩子接到城裡讀書。

我記得我上小學三年級時,我們的班主任老師經常不給我們上課,讓我們自習,他就在大隊鋪子看人打麻將,不管我們。很多學生跑出去玩,偷別人的柑橘桃子等,到河邊玩水,後來被發現,不少同學遭到毒打!如果作業沒完成,老師就讓那幾個沒完成作業的同學相互用棍子打對方的身體,特別卑鄙。我當時覺得老師原來是這樣的啊?!

5.農村很偏僻,山高皇帝遠。一些老師無法無天,喜歡性侵女學生。家長們很害怕這種破事也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不得不把自己的孩子接到城裡,城裡的老師靠譜點,規範一些。

6.如果孩子在農村讀書,想給孩子補課,或者請家教都很困難。而在大城市就不一樣,大城市裡有大學,有很多大學生做家教,有一些優質的教育資源,並且買學習資料也很方便!


高中數學鄧老師


別說現在很多農村的小學倒閉了,就是很多鄉里邊的初中都已經倒閉了。村子裡面的小學我記得十年前就已經倒閉了,為什麼呢?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人太少了。現在的人口啊,確實不多了,早些年呢,每家每戶有五六個孩子。現在呢,從90年開始呢?獨生子女計劃也就一家一個小孩,這就直接導致了學生太少了。


我記得上小學的時候,那一個班,每個班都有二三十個學生。後來慢慢的每個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後來呢,學校裡只有一年級三年級或者六年級,每個年級呢只有一個班。再後來呢,就剩一個班或者兩個班了,每個班裡只有十幾個人。所以呢,就是人越來越少了。很多學校的小學都已經合併了,或者呢,都到鄉里面去唸書了。主要導致村辦小學的關閉潮呢,就是因為學員人口。在90年代減少的很多,那一年代的人都是獨生子女,可以想象。那麼90年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成長起來之後呢?都沒有結婚呢,很多現在都沒有結婚。所以農村小學自然而然的就沒有學生了,肯定要倒閉的。加上九零後,這批人的成長起來之後啊,很少回農村了,也導致農村的人口越來越少,所以呢,別說是小學了,就是現在農村都不一定有那麼多人了,以後呢,很多農村都要消失的,所以農村小學倒閉是意料之中的。


鄉村老崔


主要原因為:一方面:學生還在,學校沒了,鄉鎮還在,鄉村沒了,教師還在,師德沒了。二方面是:農民經濟提高了,目標更大了,追求更遠了,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心情更迫切了。所以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到鎮上,到縣裡市裡或者更好的學校就讀。三方面:政府應加大對鄉村基礎教育的投入,解決人滿為患問題(全鄉都集中在鎮上一所學校,包括幼兒班)俗話說“人多沒好湯”,成千上萬的學生集中在一所學校,上下學導致交通堵塞,教學和生活等諸多方面的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比如住宿問題,生員過多,宿舍緊缺,導致部分學生寄宿校外,食宿得不到統一安排和管理,更有甚者,很多校外學生遊弋網吧,學會吸菸,和溺水身亡事件的發生。如上級能合理鈞勻地分佈學校(全鎮按東西南北中),這樣既方便路遠學生就地就讀,也不至於使多所上好學校走向倒閒破產。拙見,謝謝!


自強不息6844



農村學校倒閉,實際上是校點整合的問題。

當前為什麼那麼多農村學校倒閉,首先我們來了解農村學校的現狀。

70年代我國人口可以說是井噴式的增長,出生率非常的高,那個年代的家庭隨便都都是三、五個孩子,多的六七個……


這麼多剛出生的人需要上學,那時候學校由民辦,當時的老師分公辦(正式)教師,民辦教師,後面還有代課教師。

當初代課一定時間的代課教師可以考取民辦教師,那個時候的公辦教師很少,教師以民辦教師,代課教師為主。


後面國家出臺教師民轉公政策,民辦教師退出歷史的舞臺,學校發展到公辦教師為主,代課教師為輔助的教師結構。

何為民辦學校,估計大家不是很明白,就是由當地政府牽頭,如果哪個地方人口多需要辦所小學,或者中學,甚至高中!那麼修建學校的錢主要靠當地的老百姓自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民辦學校。

教師的工資由鎮鄉發,地方稅收跟不上,老師工資常有被拖欠三、五月、甚至上年的情況,可以說當時教師工資極低還沒有保障低。


這種民辦辦學方式缺乏大局規劃,全憑當地民眾的激情來辦學,有三、五個村寨就辦一所學校,一個小片區就辦一所中學,甚至一個村級單位辦起了高中學校。我們這邊曾經就有這樣的村級高中學校。

民辦學校對當時基礎教育的發展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為我國的基礎教育夯實了根基。

這種遍地開花的辦學方式,在90年代以前的一個行政村可能有多所村級小學,它們分為完小(一到五年級,當初沒六年級)、非完小(一到三年級)。

1980年我國出臺《人口計劃生育條例》,控制人口增長,90年代農村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當時出現第一批農村學校的倒閉,一個村級保留一間小學。

當今我們說的農村學校倒閉,這算是第二波次的倒閉了。嚴格說不能說成倒閉,是根據當地入學情況調整校點佈局。

為什麼當前農村學校出現大面積的倒閉了?其原因主要有:

1、計劃生育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行,與人們思想的轉變,人口出身率在前有基礎上進一步下降。導致當前人口老年化,人口結構不合理的現象。目前已經放開二胎政策,後期不排除放開三孩的可能。

2、改革開放,農村勞動力都到城市務工,家裡剩下的是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有條件的把孩子也帶到了城市,或者把孩子寄居在城鎮的親戚家,農村入學兒童也就越來越少。

3、國家當前提出人口城鎮化,農村戶口轉城市戶口不再有門檻,越來越多的人口遷居到城鎮,農村人口少了,入學兒童自然少了。



當前農村學校學生多的百來人,少的三、五十人。一個班有十到二十個學生算大班了,有的是一個班三、五個學生。

當前農村學校一些學校學生少,進行校點佈局調整,有利於整合教育資源。

為解決農村孩子入學不便的問題,在一些農村學校開設了寄宿制學校。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城鎮化是未來我國人口發展的方向,通過人口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有利於整合教學資源,提供優質辦學。符合當前國家提出的教育均衡,優質均衡的辦學理念,縮小地區間的教育差距。


小粟子看世界


農村有些村級小學倒閉了,主要原因是什麼?

提起現在的農村村辦小學,確實讓大家感到有些傷感,從前一度熱鬧的村辦小學,現在很多地方已經成了歷史,變得人去校空,有的院落長滿荒草,還有一些變成了加工廠,或者變成養豬、養雞對場所。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些村級小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了呢?分析一下,主要有這樣幾個原因:



一、農村小學生源的日益萎縮。大家知道隨著隨著改革開、農村土地分田承包以來,一些農村人口,尤其是年輕人逐漸向城裡轉移,導致子女上學由農村小學走向城裡學校。還有一部分學生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比較迫切,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較好的學習環境,不需花費更多的金錢在城裡租房或者買房,到城裡陪讀,給本來生源就不足的農村小學造成了大量的生源流失,據瞭解,在本地有個300多戶的村子,村辦小學裡只有10幾名學生,沒辦法只有合併到鎮子裡的學校。

二、農村小學教育資源的不斷流失。在最近一個最近一段時間,由於普及高中義務教育,部分城裡的中小學擴招,教師隊伍需要補充,有些地方為了財政人員開支,在教育系統內部調劑老師,這樣就會導致一些鄉鎮中學優秀教師不補充到了城裡學校,而鄉鎮中學教師的不足再由村級小學教師來補充,導致村級學校教師資源的嚴重流失,一些本來想在村級小學就讀的學生也不得不離開村裡學校,直至村級小學萎縮關閉。

三、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質量與城裡學校的差距越來越大。由於優秀教育資源的流失,以及一些學生成立學校,只是沒有被關閉存下來的村級小學,在教學教育教學質量上與城裡的學校相比,也會越來越差。本地有所村級小學有教師、學生也有120多人,可是隨著近幾年老師的離開和學生的轉學,目前只有老師7人,學生30幾人,已經處在被關閉的邊緣。



總之,導致目前農村小學的日漸蕭條的原因還有很多,既有社會因素,沒有人們的主觀因素,但願即將實施的鄉村振興計劃中,能夠還給農村學校一片教書育人的沃土,在鄉村振興中,讓鄉村教育事業重新振興起來。以下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瞭解更多山東資訊,請點擊文章上方關注本號!


三農廣訊


這是大勢所趨

一是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這是必然結果。不必大驚小怪,敢於面對現實,正視現實……“村小倒閉“會越來越嚴重,農村小學直至消亡。天下大勢,誰也阻擋不了。

二是小學“村小倒閉“是好事,大家都進城讀書,更有利於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不要片面認為建好農村學校就是均衡發展,建好農村學校,恰恰是錯誤的,你看看還有幾個年輕人在農村,你修再好的樓,建再好的學校,人不在,冷冷清清,無“人氣“,死氣沉沉,沒有用處!只能是“聾子耳朵”擺設。趕緊節省下蓋農村小學的樓錢來,建設城市,或者給老師加發工資,資助困難戶,救助貧困學生。別再浪費了。

四是要有與時俱進的意識,追求完美,追求高層次生活,是人們的普遍嚮往,不要阻攔,也阻攔不住!“天下大勢,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總之,“村小倒閉“很正常,目前形勢下,就應該“村小倒閉“,很快就會一個人沒有的。沒有什麼可惜的,只要記得住曾經的鄉愁就行了。


追求有趣


農村小學倒閉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它跟農村人口大量減少有直接關係。

年輕人都帶小孩進城了,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 ,只有極少數的留守兒童在當地就讀。山上的村子都沒學生了,個別的三兩個學生也併入了鄉鎮集市上的小學。

特別要強調一下農村小學有兩種,一是偏遠的農村小學,好多還是土磚瓦房,早已成為危房了。另外是農村集鎮上的小學,這類基本上都是後期國家重建的希望小學,集鎮人口相對較多,加之周邊村子的零星學生,都還在正常行課。

農村小學倒閉是社會的進步,體現了中國教育環境教育質量揭開了新篇章。








三峽之巔


其實只要實事求是,就不復雜,也不用這麼搞複雜。有學生就建校,而且要“麻雀雖小,肝膽齊全”,專業課任老師按班級配齊了,城鄉均衡。順便說說:適當城鎮化,沒有錯的。有人家獨處深山一大片林,特別是水源地,對環境是一大破壞、不好管理,土地屬國家集體所有,政府代表國家行使統管規劃的權力,任何個人或者家庭無權阻礙國家的管理。一個國家的政府在本屬範圍無法行使正常的管理權,還能稱作國家政府嗎?把這“屬地”管好了,學校顯然隨之而管好了。


彪駿49


在我們延邊地區,村級小學十年前都全部撤消了,全部併入鄉鎮的中心小學。

撤消的原因是學生太少。過去每家都好幾個孩子,頭些年計劃生肓,每家只有一個孩,到上學的時候,一個班只有幾個十幾個學生,湊不上一個班,老師也沒法教。還有不少學生,隨父母打工進城上學了。為了保證孩子唸書,提高教學質量,市裡統一下令,撤消村級小學,全部併入鄉鎮中心校,專門安排了校車,嚴格管理,專職司機,負責接送各村的學生上學放學。這項改革,己經實施十幾年。既解決了學生不足問題,又提高了教學質量,深受農民家長的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