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精神成就傳統文化的普世價值觀

关公精神成就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观

1

《春秋》是中國的第一部史書,錢穆先生在論及《春秋》時說:“隋唐以前人尊孔子,《春秋》尤重於《論語》。兩漢《春秋》列博士,而《春秋》又幾乎是五經之冠冕。《論語》則與《爾雅》、《孝經》並列,不專設博士。以近代語說之,《論語》在當時,僅是一種中小學教科書,而《春秋》則是大學特定的講座。”

《春秋》微言大義,“一字之褒,榮於華袞;一字之貶,嚴如斧鉞。”故中國歷史上歷來都有“春秋斷獄”,“春秋治世”之說。

《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這是春秋義旨的主要內涵。

因而“春秋大義”也成為中華文化、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觀。

史書記載,關公熟讀《春秋左氏傳》,諷誦略皆上口。而且,關公在其戰鬥歲月,及日常行為實踐中,處處都遵循及遵守著春秋義旨。

大將軍年羹堯的父親年遐齡在《重修當陽漢壽亭侯關夫子廟碑記》雲:“自孟子而下讀《春秋》者不乏人,而能於《春秋》大義見諸行事之實者,唯(關)侯一人而已。”

著名清官張鵬翮在《關帝像贊》中稱關公“《春秋》之旨,獨得其宗”。張鵬翮還在《關夫子志序》稱:“侯雖未登洙泗之堂,而剛直之氣,忠義之概,暗與道合。”

關公因而成為踐行春秋大義精神的典範,成為中華民族遵循春秋義理的形象代言人,成為“義”的化身。

关公精神成就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观

2

關公信仰之所以能夠跨民族,跨階層,跨時空,恰恰是因為關公已經成為“義”的化身的緣故。

關公之義,正是春秋之義,代表著公平、公正、正氣、正義等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道德標準。

尊關公,拜關公,恰恰就是尊崇的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義”。

關公精神的“義”,不只是隱藏於內心的信念,更是外化為行的道德實踐。

從關公信仰中引申出的道德原則,成為傳承忠孝節義誠信等道德行為的基礎原點,和砥礪情操、自我約束的重要手段。

清初小說評論家毛宗崗把關公譽為“古今名將中第一人”,在《三國演義》中,成為與諸葛亮“智絕”、曹操“奸絕”並稱的“義絕”。

毛宗崗在《讀三國志法》中說道:“歷稽載籍,名將如雲,而絕倫超群者莫如雲長。青史對青燈,則極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則極其英靈。秉燭達旦,傳其大節,單刀赴會,世服其神威。獨行千里,報主之志堅,義釋華容,醐恩之誼重。

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霽月光風。心則趙忭焚香告帝之心,而磊落過之;意則阮籍白眼傲物之意,而嚴正過之:是古今來名將中第一奇人。

毛宗崗把關公人格精神的“義”,通過“儒雅”、“英靈”、“大節”、“神威”、“志堅”、“誼重”、“磊落”、 “嚴正”等詞語進行了形象化的描述,讓人凜然若見關公絕倫逸群的儒將風采。

关公精神成就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观

3

關公“志在春秋”的儒將風采也感染了後世的無數忠臣良將。

唐朝禮部尚書、書法家虞世南對關公無比敬仰,書寫了讚頌關公的三字經:“利不動,色不悅。威不屈,害不折。忠耿耿,義烈烈。偉丈夫,真豪傑。綱常備,古今絕”。

北宋名將狄青,勇而善謀,在宋夏戰爭中,他每戰披頭散髮,戴銅面具,衝鋒陷陣,立下了卓越的戰功。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節讀書,精通兵法。以功升樞密副使。平生前後25戰,以皇祐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夜襲崑崙關最著名。宋仁宗稱之為:“朕之關(羽)張(飛)。

山西沁縣博物館至今仍保留有一方北宋元豐三年(1080年)的新建關廟碑刻,上面記錄著狄青出征廣西桂林時,祭拜關公,平定儂智高的情景。

南宋名將岳飛,自小崇拜關公,喜讀《左氏春秋》,常常以關公的豐功偉業為楷模自我激勵。岳飛之孫岳珂在《金陀續編》記載說:“(嶽)飛常與人言:要使後世書策中知有岳飛之名,與關(羽)、張(飛)輩功烈相彷彿耳!”孫逌評論道:“飛武人,意氣如此,豈易得哉?亦古人‘豹死留皮'之意也。”可知關公在岳飛心目中的地位。

張鵬翮是清代有名的清官,康熙贊其“天下廉吏無出其右”;雍正贊其“卓然一代完人”。

張鵬翮任吏部尚書近10年,為了防備有人說情、送禮,張鵬翮就在府邸的廳堂上,樹了一尊關聖帝君塑像,周倉持刀威嚴旁立。神座的側面,擺一書案。每逢有人請託時,他便指著塑像說:“關聖帝君在上,豈敢營私徇隱?”有些交誼甚篤的人,不便直言拒絕,張鵬翮就轉頭敬拜關公聖像,說:“周將軍手中的青龍偃月刀這麼鋒利,你難道不懼怕嗎”於是打消來人託關係走後門的念想。

張鵬翮把崇祀關帝,踐行春秋大義精神,作為“在獨處時能謹慎不苟”的慎獨手段,由此也希望關公精神能夠推行廣遠,傳承萬世。

在張鵬翮隨內閣大臣索額圖等經蒙古去俄羅斯議和時,沿途見歸化城(今呼和浩特)有關帝廟,張鵬翮說:“故使遠人,知其忠義也”。

关公精神成就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观

4

關公精神與春秋精神早已融為一體,共同代表著中華民族精神。

國民黨元老於右任為關公廟題寫的一副楹聯雲:“忠義二字團結了中華兒女,《春秋》一書代表著民族精神。

經過1800多年來,全體中華民眾對關公形象的神化、聖化、美化,關公精神已經成為被全社會各階層、各民族、各行業、各信仰,都能共同接受的普世性價值觀。

關帝廟遍佈全球各地,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關公信仰的存在;關公的歷史、故事和傳說流傳廣泛、婦孺皆知,成為教化民眾,勸善抑惡,進行人格教育的最實用的教材;關公崇拜的普及,表現了傳統文化的儒家道德精髓,從學堂的說教向全社會道德踐行的延伸,使得道德教化不再高高在上,成為所有百姓都能身體力行的文明修養。

如南懷瑾在《武聖關壯繆遺蹟圖志》序言中所言:“至如世所標榜關公之忠義,則於忠道之詮釋,不僅施於君臣之際,且可盡於人倫綱常之間。其於義道之影響,且可概於朋友之適而及於社會之則。

是誠春秋大義之微旨,故關公之典範,終能由人道而臻於神明之尊,豈偶然哉?非徒然也。”

關公精神,春秋精神,不僅是古代傳統社會的行事綱領,更應成為現代社會、法治社會的行動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