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第89課:古人在用字上是如何區別草落葉與樹落葉的?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89課,仍然是講“艸”部漢字中的六個漢字,具體如圖。

《說文解字》第89課:古人在用字上是如何區別草落葉與樹落葉的?

(今天所要講的六個漢字)

1、(GBK字庫無此字,就是下圖中的前一個字)。讀zhē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zhengning貌”,這個字,上一課(88課)已經提到過它,就是組成專用詞,表示草很亂的意思。

《說文解字》第89課:古人在用字上是如何區別草落葉與樹落葉的?

(zhengning)

這個字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同前一個字組成詞,在《廣韻.耕韻》裡的解釋是“草亂貌”。上一課已經說了,同“猙獰”做一組詞去記,就好記一些。

《說文解字》第89課:古人在用字上是如何區別草落葉與樹落葉的?

(亂草)

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89課:古人在用字上是如何區別草落葉與樹落葉的?

(的小篆寫法)

2、落。這是個常用高頻字,有三個讀音。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標了一個讀音luò。給的解釋是:“凡艸曰零,木曰落。”唐代慧琳《一切經音義》裡引《說文》說:“草木凋衰也。”這是落的本義,就是樹葉脫落,注意區別,古人稱草葉脫落叫零,樹葉脫落叫落。比如:《離騷》裡有經典句子:“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因為現代漢語零落總放在一起說,所以零和落的區別越來越不為人注意了。

除了本義之外,落在讀這個音時,還有很多字義:(1)掉下,下降。《爾雅.釋詁》裡有:“隕、磒、湮、下、降、墜、摽、蘦、落也”看,古漢語也很豐富,這些都是同義字或近義詞,蘇東坡《後赤壁賦》中有句子:“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即是此意;(2)掉進、陷入。比如陶淵明的《歸田園居》有:“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用的就是這個意思;

《說文解字》第89課:古人在用字上是如何區別草落葉與樹落葉的?

(《歸田園居》詩意)

(3)除去;去掉。比如平常人出家為僧為尼,就稱“落髮”;(4)掉在後面。這個意思現在常用,比如落後;(5)稀少;衰落;零落;比如平常說的“門庭冷落”,就指賓客稀少的意思;(6)荒廢。《莊子.天地》裡有“夫子闔行邪?無落吾事?”成玄英作注說:“落,廢也。”(7)死亡。《爾雅.釋詁》:“落,死也。”(8)止息,停留。比如我們平常所說的“落腳”;

(9)居處。比如我們平常所說的院落、村落;(10)開始。《爾雅.釋詁》:“落,始也。”郝懿行《爾雅義疏》裡說:“落者,《詩》:”訪予落止。“……《毛傳》雲:‘落,始也’”(11)古代宮室新成時的慶祝祭禮。在這裡,這是個專用字。《左傳.昭公七年》:“楚子成章華之臺,願與諸侯落之。”杜預作注說:“宮室始成,祭之為落。”

(12)古代重要器物初成時用動物的血塗抹。《左傳.昭公四年》:“叔孫為孟鍾,曰:‘爾未際,饗大夫以洛之。’”杜預作注說:“以豭豬血釁鐘曰落。”釁是釁的繁體字,就是血祭的意思。豭是公豬。看,過去的祭奠典禮,有多少細節啊。(13)經過;走。孫綽的《遊天台山賦》:“濟楢溪而直進,落五界而迅徵。”呂向作注說:“落,經也。”(14)得到。比如,落不是,落埋怨,比如《紅樓夢》三十四回:“伏侍一場,大家落個平安,也算造化了。”這是寶玉捱打,襲人向王夫人討恩的說辭。

《說文解字》第89課:古人在用字上是如何區別草落葉與樹落葉的?

(襲人和王夫人)

(15)歸屬。比如重擔落在肩上。(16)呑沒;侵呑。比如《金瓶梅》二十一回:”娘使小的,小的敢落錢?“(17)籬笆。我們後面”木“部分有“杝”字,解釋是“杝,落也。”杝字有一個意思就是籬笆。(18)此外,落還是一個姓氏,《通志》有記載。

(二)這個字的第二個讀音讀là。這個讀音之下,有兩個意思:(1)丟下,遺漏。比如丟三落四;(2)掉在後頭。比如:“我們走的太快,把他落下了”。

(三)這個字的第三個讀音讀lào。這個讀音之下,有兩個意思:(1)落子。就是我們現在曲藝節裡的“蓮花落”的俗稱,現在“落子”也指各種曲藝雜耍;(2)用於口語,比如落枕,落架。

《說文解字》第89課:古人在用字上是如何區別草落葉與樹落葉的?

(唱蓮花落)

落字因為是常用字,後續還會有其它字義衍生出來,先列出來以上這些。落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89課:古人在用字上是如何區別草落葉與樹落葉的?

(落字的小篆寫法)

3、蔽。這是現代漢語常用字。這個字有兩個讀音。(一)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標註了一個音bì。給的解釋是:“蔽蔽,小艸也。”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裡說:“也當作貌。《召南》‘蔽芾甘棠’,毛雲:蔽芾,小貌。’此小艸貌之引伸也。”這是蔽的本義,就是小草的樣子。

因為是常用字,在這個讀音下,蔽的含義也很多:(1)遮蓋,擋住。《九歌.國殤》裡有“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旗幟蔽日啊敵人就像烏雲一樣,飛箭不斷墜落啊士卒們奮勇爭先。就是這個意思。(2)隱蔽。這個意思常用,比如柳宗元的《黔之驢》老虎見到驢子,害怕,於是“蔽林間窺之……”躲在樹林裡偷偷看……。

《說文解字》第89課:古人在用字上是如何區別草落葉與樹落葉的?

(《黔之驢》)

(3)掩飾。《管子.牧民》裡有:“毋蔽汝惡,毋異汝度,賢者將不汝助”不掩飾你的過錯,不擅改你的法度,否則,賢者將不願意幫助你。(4)矇蔽;壅蔽。《楚辭.九章.惜誦》有:情沉抑而不過兮,又蔽之而莫之白。“王逸作注:“左右壅蔽,無肯白達己心也。”(5)古代車子上御風的簾子。《爾雅.釋器》描述說:“輿……竹,前謂之御,後謂之蔽”

《說文解字》第89課:古人在用字上是如何區別草落葉與樹落葉的?

(古代馬車)

(6)防護人馬的器具。《管子.乘馬》:“一馬,其甲七,其蔽五。”如圖:

《說文解字》第89課:古人在用字上是如何區別草落葉與樹落葉的?

(馬的護甲)

(7)屏障。《玉篇.艸部》有:“蔽,障也。”(8)概括。比如《論語.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經》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想純正”。(9)毛病。《論語.陽貨》裡有:“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愛好勇敢卻不愛好學習,它的毛病是犯上作亂。(10)審斷,判決。《小爾雅.廣言》裡有:“蔽,斷也。”判斷,決斷的意思。(11)耳門。《靈樞經.五色》裡有:“蔽者,耳門也。”耳門穴歸屬手少陽三焦經,有緩解治療耳鳴耳聾、牙痛、頜腫、眩暈等等作用。

《說文解字》第89課:古人在用字上是如何區別草落葉與樹落葉的?

(耳門穴)

(12)通“敝”,破舊的意思。《老子》有:“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俞樾《群經平議》說:“蔽乃敝之假字。”(13)春秋時鄭邑名。在現在的河南省鄭州市東。

(二)這個字的第二個讀音讀作biē。意思是“萎也”,意出《集韻.薛韻》:“蔽,萎也。枯萎,萎蔽的意思。

蔽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89課:古人在用字上是如何區別草落葉與樹落葉的?

(蔽的小篆寫法)

4、蘀。這個字有兩個讀音。(一)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標註了一個音tuò,給的解釋是:”艸木凡皮葉落,隱陊地為蘀“顯然,就是草木脫落的皮或葉,這是蘀的本義。《詩經.鄭風.蘀兮》有:“蘀兮蘀兮,風其吹女”。”枯葉啊枯葉,風吹落了你。《毛傳》說:“蘀,槁也。”鄭玄《箋註》補充說:“槁,謂木葉也。木葉槁,待風而落”。

《說文解字》第89課:古人在用字上是如何區別草落葉與樹落葉的?

(樹皮和落葉)

此外,蘀還指一種草的名字,根如葵而葉似杏,黃花,莢實。《山海經.中山經》裡有:“(甘棗之山)其下有草焉,葵本而杏葉,黃華而莢實,名曰蘀,可以已瞢”,在中醫藥方里見過這種草,但去藥店卻無人知曉為何物,不能上圖了,修訂時再補。

(二)這個字的第二個讀音讀zé。《集韻.陌韻》裡有“蘀,蘀瀉,藥草,或作蘀。”專指蘀瀉這種藥草,就是“澤瀉”,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全株有毒,地下塊莖毒性較大。花比較大,花期也比較長,可以用於花卉觀賞,也可以入藥,主治腎炎水腫、腎盂腎炎、腸炎洩瀉、小便不利等。如圖:

《說文解字》第89課:古人在用字上是如何區別草落葉與樹落葉的?

(澤瀉)

蘀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89課:古人在用字上是如何區別草落葉與樹落葉的?

(蘀的小篆寫法)

5、薀。這個字也有兩個讀音。(一)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標註一個音yùn。給的解釋是:“薀,積也。”《玉篇.艸部》有:“薀,藏也,積也,聚也,蓄也。”就是積聚的意思。這是薀的本義。

本義之外,薀還有兩個意思:(1)茂盛。《廣雅.釋詁》:“薀,盛也。”(2)習。《廣韻.問韻》裡有:“薀,習也。”

(二)這個字的第二個讀音是wēn。指的是一種水草。《廣韻.魂韻》有“薀,薀藻,節中生葉”,具體是什麼樣的草,無資料證實,只能存疑。“薀藻”這個詞也指集聚的水草,這是跨讀音的兩個字義集合的詞彙了。

薀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89課:古人在用字上是如何區別草落葉與樹落葉的?

(薀的小篆寫法)

6、蔫。這個字有兩個讀音。但有意思的是,這兩個讀音,基本完全同義。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標了一個音yān。另一個讀音是niān。我們一般這樣界定它們:古讀yān,今讀niān。《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菸也。”朱駿聲的《說文通訓定聲》說:“《廣雅.釋詁》‘蔫,葾也。’按:葾即蔫之別體,字又作嫣。《大戴.用兵》:‘草木嫣黃,’今蘇俗謂物之不鮮新者曰蔫。”這是蔫的本義,就是植物因為失去水分而枯萎;物不新鮮。比如我們平常說的:“地裡的菜被太陽曬蔫了。”如圖:

《說文解字》第89課:古人在用字上是如何區別草落葉與樹落葉的?

(青菜在烈日下打蔫是自保的特性)

此外,蔫還有引申生髮出來的兩個意思:(1)精神不振;洩氣。有成語蔫頭耷腦,指沒精打采的樣子。《紅旗譜》裡有這一句“李德才順原路走回來,嚴志和還在那裡蔫頭耷腦地等著他。”(2)食物經久而變味。《增韻.仙韻》裡有“蔫,食物餲也。”《說文解字注》裡有“飯餲者、謂飯久而味變。”可見餲就是食物經久變味的意思,蔫字與其相同。

蔫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89課:古人在用字上是如何區別草落葉與樹落葉的?

(蔫的小篆寫法)

今天這一課,六個字五個是多音字,多音字一般是指一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讀音,不同的讀音表義不同,用法不同,詞性也往往不同(今天的“蔫”字音異而字義相同是特例)。一般情況下,多音字的讀音有區別詞性和詞義的作用,根據使用情況不同,要記準這些讀音,因為讀音有區別用法的作用。

(【說文解字】之89課,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