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星战克苏鲁,蒸朋赛朋加废土:《爱,死亡和机器人》

文 | Turing

炸裂。

这是我看完《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一集《桑尼的优势》后的唯一感受。

在看完了这部剧集的全部18集之后,我的感受变成了,

炸裂!!!

“二战星战克苏鲁,蒸朋赛朋加废土。”来自世界各地的18个动画制作组,每组一集,用集体创作的方式,完成了这部风格迥异、故事迥异、背景迥异但气质却一以贯之的实验动画剧集《爱,死亡和机器人》(《Love, Death & Robots》,简称《LDR》,中文昵称《爱死机器人》或《爱死机》)。

二战星战克苏鲁,蒸朋赛朋加废土:《爱,死亡和机器人》

相比《爱死机》的简体中文版海报,我更喜欢它的原版海报

这部由NetFlix(简称网飞)整体制作发行的动画剧集,由18部相互独立的动画短片构成,3月15日在网飞自家平台放送。在这部剧集中,网飞启用了《死侍》的导演蒂姆·米勒作为项目负责人,同时邀请了电影鬼才大卫·芬奇作为项目监制(大卫芬奇的作品就不用多介绍了吧)。最终的成片,不出意料的将暴力美学与颠覆性的创想完美结合,并且成功的将18部短片凝结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要知道,这可是一部由多个制作组合力完成的集体创作作品!

说到集体创作,就是在一部系列作品中,使用多个制作团队分别完成互相独立的单品作品。集体创作并不是很新鲜的制作形式,甚至可以说是很古老的制作形式,在今天虽然不是主流,但也很常见:《怪化猫》的母系列《怪~ayakashi~》就是由天野喜孝等著名画师集体创作的,著名的架空世界洛氏宇宙、SCP宇宙与国内幻想文学界的九州世界等都是完全开放的集体创作平台。集体创作相对于主流的制作模式来说,更具自由度,也更难以统筹和驾驭。因此,集体创作往往应用在较为开放的世界观(或不做世界观要求)的、较为先锋与实验性质的系列作品的制作中。

“自由”,“先锋”,“实验”,这正是本作如此具有魅力的原因。负责人蒂姆·米勒为本作筹划十余年,就是因为要保证作品的气质,而苦于无法在“时间就是金钱”的广播电视界找到合适的投资者与相关的团队。好在他后来用《死侍》证明了自己,而新兴媒体巨头网飞给了他这个机会。大卫·芬奇的加入,更是为整个团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达到了艺术与商业的完美平衡。为了实现故事最大化的冲击与最棒的效果,大卫·芬奇甚至说说:“这将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所以每个故事都应当拥有它本该拥有的长度,它们将拥有最棒的效果。”——时长不一的系列作品,这在传统媒体时代是无法想象的,而在流媒体时代,他们做到了,并且做到了极致。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得意忘形——我是说这个词的本来意思——得其意,而忘其形。

二战星战克苏鲁,蒸朋赛朋加废土:《爱,死亡和机器人》

噢,我的老伙计,瞧瞧这夸张的团队阵容!

在本作中,性、血浆与暴力工具是最常见的物什,几乎每集都有:开场E01《桑尼的优势》就是血肉横飞的巨兽对战,田园牧歌般画风的E04《机动装甲》没两分钟就让普通农场主化身对抗虫海的重火力机师,E07《裂缝之外》女主角在《Living in the shadows》的乐声中倒在身上的香槟是我今年看到的最香艳的场景,E12《古鱼复苏》哪怕呈现出了美国西部大峡谷梦幻般的黄昏与夜晚,仍旧用猎食者的无情作为结尾——哪怕是比较“干净”的E14《齐马的作品》,仍然有数之不尽的性暗示,更别提E03《证人》与E08《狩猎愉快》了——它们几乎每一帧都是“和谐”镜头。

但是,暴力美学守则的第一条——暴力应该为影片服务,而不是相反。在本作中,这些性、血浆与暴力工具从来没有干扰过影片的正常叙事,也绝非可有可无的点缀。《罗马帝国艳情史》的导演,丁度巴拉斯老爷子说:“如果我想讲一些关于人的故事,为什么不直接用人来讲呢——当然其它导演也是这么做的,而我的工作更直接。”在本作中,同样的性场景或暴力场景,给人的观感却完全不同:或迷幻,或绝望,或愤怒,或迷惘,当然也有热血、温馨与希望,甚至天人合一的探求。这种观感,是对“R18场景只是低俗的噱头”最好的回击——因为,真正深刻的作品,不可避免的涉及到被人们讳莫如深的东西。

对于这部R18作品,我忍不住要用一句R18的比喻来阐释性、血浆与暴力工具的作用——欣赏它们的过程,就像是让观众与影片做爱;然而爽完之后的拥抱,往往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就是影片的爆炸与粘液下盖不住的哲学与人性的灵魂:爱,死亡和机器人。

二战星战克苏鲁,蒸朋赛朋加废土:《爱,死亡和机器人》

E06《当酸奶统治世界》或许是本作中最诙谐可爱的一集了....但我仍然发现,里面有一个非常大尺度的镜头——读者老爷们可以找一找。

对于一部动画作品,画风自然是所有动画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对于这样一部集体创作具体,统一画风自然是奢望——事实上,来自世界各地的18个制作团队,除了殊途同归的超写实CG风格之外,简直各有各的画风:有任天堂式的Mii风格的,有GTA式的高对比度美漫风格的,有复古的八九十年代风格的,还有近年来复兴的“3渲2(2D画面3D渲染)”风格的....甚至在E16中,还出现了AR(混合现实,或称增强现实)风格——你能想到的画风,在这儿,齐活儿了!

不只是画风,每部作品的元素也是让人目不暇接。如果是对此道了解较少的观众,大概会说:“啊看这里,好牛逼啊!”而如果是我这种“我这知识啊都学杂啦”的观众,则会:“啊!炸裂!这里致敬了○○!这不是××吗!哇□□还能这么玩儿!天哪制作组绝对是△△的饭!AWSL!!!”——同样用R18的话说,它撩拨着我大脑的G点,给我来了一场正儿八经的颅内高潮,丝毫不打折扣的。正如前文所说,“二战星战克苏鲁,蒸朋赛朋加废土。”这些元素,在这部《爱死机》里一网打尽——每一项,都是超硬核粉丝与广泛受众兼具的黄金领域,而本作,也确实“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兼具深度玩梗与光撒彩蛋的《爱死机》,成功得讨好了每一位它在项目构思时设想的目标受众,还吸住了不少路人缘。这毫无疑问是一个多赢的项目,IMDB与豆瓣的高分丝毫不意外。

二战星战克苏鲁,蒸朋赛朋加废土:《爱,死亡和机器人》

这是由知名漫画社区The Oatmeal推出的一款卡牌类桌游《爆炸猫》(Exploding Kittens),出现在E02《三个机器人》中,本游戏充斥着对队友的“坑害”,隐喻着本集的主题。类似的隐喻与双关还出现在本作中多次出现,如E11《帮手》等。

而从动画技法上来看,这同样不是本作的短板——其实不应该这么说。作为一部多元化集体创作的作品,《爱死机》在本应是短板的基本功上,却做出了一流的水平!无论是E03《证人》在高饱和度色调赛博朋克场景中惊为天人的奔逃场景调度,还是E07《裂缝之外》极具张力与感染力的性爱场景与配乐,或者E08《垃圾场》中犀利畅快的多线叙事,乃至E15《盲点》中将“疯狂”情绪成功投射到屏幕上的夸张造型与动作——这就是顶尖独立动画短片应该具有的水平——而《爱死机》,他们做了整整十八集,每集不同!

二战星战克苏鲁,蒸朋赛朋加废土:《爱,死亡和机器人》

失去古老东方魔法、饱受欺凌、遭受残酷改造的小狐狸精“燕”在蒸汽技师、杀母仇人之后“梁”的帮助下重回狩猎姿态的片段——私心真的很想看梁与燕的后续冒险呢

其实对于这部剧集,我还有很多话想说——它是如此让人着迷,我甚至忍不住为每一集都写一篇评论;每一集都是极其值得咀嚼,耐人寻味,常思常新。“但这里空白太小,写不下。”——好吧开个玩笑,事实上,是因为这部剧集极尽瑰丽与多元化,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可能会有四万两千种对《爱死机》的解读(别问为什么是四万两千种,因为万事万物的最终解答是42)。如果可以,我更希望大家能在评论区分享、讨论彼此的观点,而不是我在权重更高的文章区给这部极其优秀的作品下一个武断的观感。我们评论区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