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侯馬最大的早市,好多種家鄉的美食,總有一種讓您回味無窮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晉南老趙,圖文分享晉南美食,記錄百姓生活點滴。 侯馬位於山西南部,是一個僅有20多萬人口的小城市,老趙畢業後有幸到這個小城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侯馬已經成為我的第二家鄉。在這個悠閒的小城裡,有一個最大的早市,叫秦村口早市,自然是因為離秦村比較近,所以人們就這麼叫順口了,早市至於是什麼時候形成的,老趙已然是沒有印象了。今天週末,老趙早早起來準備去早市上溜達一圈。

秦村口的早市,基本還位於市中心,老趙認為算是侯馬最大的早市,賣的東西相當豐富,有各種蔬菜,各種肉類,各種小吃,因此去早市上溜達的人很多,有買菜的,有吃早飯的,儼然成了一個小小貿易市場。迎面就是一個早餐攤點,大牌子上寫著“老街風味胡辣湯”,老街風味,自然說的就是侯馬的路西老街,多年以前就是侯馬物資交流中心,當時那條街上有家胡辣湯是非常有名的,而且一直傳承下來,到現在還是當地人口中念念不忘的美食小吃。

路口拐角處的一對夫妻,做蔥花餅已經好多年了,兩口子在熟練的操作,男人負責揉麵烙餅,女人切塊裝袋收錢,配合的挺默契。蔥花餅還有一種改良版,上面抹上醬,又叫醬香餅,我家孩子最喜歡吃他家的醬香餅了,每次過來都要買上兩三塊錢的,切成小塊,裝進紙袋中,一邊走一邊吃,好不愜意。只可惜女兒現在在外求學,每次打電話說總想起家鄉的各種小吃,饞的不得了。這可能就是家鄉的味道已經滲到骨子裡了。


緊挨著他們的是一對打餅子的小夫妻,這可是晉南赫赫有名的稷山餅子,有三角的,有半圓的,三角的油酥,半圓的筋道,不一樣的口感,烤的焦黃焦黃的,散發出濃濃的面香味,看個人口味,可以夾雞蛋,豆腐串,滷肉,以及各種小菜。老趙最愛吃不夾任何東西的半圓餅,一塊錢一個,沒有菜老趙都能吃兩個,不為別的,就喜歡那一口味道。

再旁邊還是一家做小吃的攤位,三家緊挨著,她家做的是春捲和餡餅。春捲就是把麵糊攤成薄薄的餅,再夾上小菜捲起來吃,而餡餅是把韭菜雞蛋餡包在麵糰裡,拍成圓形狀,在少油的鏊子裡煎一下,兩種小吃各有特色,就看您喜歡哪一種?。這都是侯馬當地人喜愛吃的,老趙也不例外。女老闆在這已經經營好多年了,每次去都能看到。我印象中旁邊還有一位七八十歲的老大娘,做的是油疙瘩,可惜今天沒見到。

馬路的對面是家做菜盒子的,這個大家都不會陌生,好多人在家都會做,操作方法還是比較簡單。只是她這個做菜盒子的鍋比較特別,老趙在家可沒做過這麼大的菜盒子,菜盒子的餡一般都是韭菜雞蛋的,在這個春意盎然的季節裡吃新鮮的韭菜那是很爽口的。


這是一個流動攤位,賣的是饃夾菜,小車上有提前炒好的各種小菜,可以盡情地夾到饃裡面,當然也可以夾別的東西,在老趙的印象裡,饃夾菜是運城那邊的特色,據瞭解饃夾菜在運城賣的非常火,而在侯馬這邊好像不是特別吃香,這可能就是一方人不同的飲食習慣吧!

一個炸小油條的攤位,這個好像不是侯馬本地的特色,應該算是泊來品吧,以前來早市的時候沒有發現有賣小油條的,好吃與否,老趙沒吃過,沒資格評價。實際上雖然說侯馬是個小城,小到在地圖上幾乎看不到,但它也是一個能融合東西南北的城市,它的包容性很強,只要您的東西好吃,小城還是能很愉快的接受的。

隨便看了看,這邊還有賣棗的,說是晉南有名的稷山棗,價格卻似不貴,才五六塊錢一斤,到底是不是稷山棗,老趙也判斷不出來,管它是不是,買點回家嚐嚐,也無大礙。


一個讓老趙感興趣的攤位,賣的全是當季的野菜,看一看大家都認識嗎?從左往右看,應該是苜蓿,薺菜和白蒿,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以前人們是有野菜吃夠了,現在是沒野菜買著吃,生活啊就是這麼奇妙。

逛了半天了,肚子有點餓了,看一看這熱乎乎的胡辣湯,有沒有勾起您的食慾,老趙是有點急不可耐了,兩個人來一碗胡辣湯,一碗豆腐腦,兩根油條,兩個包子,美美地吃頓早餐。

這麼多東西,吃飽了兩人花了九塊錢,看看小城的美食是既便宜又實惠還好吃。我是晉南老趙,以上圖文均老趙原創。逛完了早市,不得不說侯馬早市的美食品種真是多,都是家鄉的特色小吃,一定有一種讓您回味無窮,思念家鄉。頭條號分享晉南美食,記錄百姓生活點滴,感謝所有朋友的一路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