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之士”葛洪

“抱朴之士”葛洪

葛洪先生,號稱葛仙翁,道學大家,煉丹大師

葛洪(284年--364年),東晉道學大師、煉丹大家,字稚川,自號抱朴子,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三國東吳方士葛玄之侄孫,世稱葛仙翁。其父葛悌,秉承祖蔭仕吳,吳亡之後繼續仕晉,卒於邵陵太守之任。葛洪為悌之第三子,頗受嬌寵,13歲時其父去世,從此家道中落,洪幼年失怙,飽嘗艱辛,他拔豬草,砍薪柴,換得紙筆,抄書學習,常至深夜,世人譏之為“抱朴之士”,他遂以“抱朴子”為號。他在《抱朴子》中自述說,自己早年“飢寒困瘁,躬執耕穡,承星履草,密勿疇襲。伐薪賣之,以給紙筆,就營田園處,以柴火寫書……常乏紙,每所寫,反覆有字,人尠能讀也。”關於葛洪的早年經歷,明代思想家、文學家李贄《初潭集》記載:“葛洪,丹陽人,貧無童僕,籬落不修,常披榛出門,排草入室。屢遭火,典籍盡,乃負笈徒步,不顧千里,借書抄寫,賣薪買紙,然火披覽。”

這位靠賣柴以換取紙筆、用柴火在土牆上畫字、一張紙兩面寫字的葛洪先生,其早年經歷,不但沒有絲毫仙氣,卻在字裡行間盪漾著刻苦自勵、峻拔成才的傲然之氣。其伯祖父葛玄,師從東漢著名煉丹家左慈學道,卓然成家。左慈字元放,廬江(今安徽廬江西南)人,是東漢末年著名方士,洞明五經,兼通星緯,他見漢祚將盡,天下動亂頻仍,乃喟然嘆息曰:“值此衰運,官高者危,財多者死,當世榮華,不足貪矣。”於是精思於天柱山中,潛心修道,尤明六甲,能役使鬼神,伏虎幻龍,翻雲作雨,不可勝紀。在那個遙遠的年代裡,葛玄得左慈之真傳,其道行修為當然天下無二,成為煉丹大家也是順理成章,後來他將獨創的煉丹秘術傳給了自己的嫡傳弟子鄭隱。

“抱朴之士”葛洪

拾柴抱朴,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鄭隱字思遠,早年為儒生,精通《禮記》、《尚書》等典籍,對九宮、三奇、河洛、讖記亦有研究。後拜師葛玄門下,精研《正一法文》、《九鼎丹經》、《金液丹經》、《太清丹經》等。據說他收藏極富,舉凡道教之經、記、符、圖、文、篆、律、儀、法、言等,共1298卷。年逾八旬之時,他依舊體力充沛,健步如飛。晉惠帝太安元年(302年),他掐指一算,預知天下大禍降至,西晉八王之亂即將爆發,於是率領弟子數人前往霍山(在今安徽省霍山縣)隱居,後不知所終。葛洪16歲時拜鄭隱為師,潛心向學,深得器重,鄭隱的遁世思想,對葛洪一生影響很大,他後來歸隱羅浮山,煉丹修道,著書立說,乃是其師鄭隱當年歸隱霍山不知所終之餘響也。

葛洪一生著作宏富,計有《抱朴子》內篇20卷、外篇50卷,《碑頌詩賦》100卷,《軍書檄移章表箋記》30卷,《神仙傳》10卷,《隱逸傳》10卷;又抄五經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雜奇要310卷。另有醫學藥典《金匱藥方》100卷,《肘後備急方》4卷,惟多亡佚。《正統道藏》、《萬曆續道藏》共收入葛洪著作十三種。在卷疊浩繁的著作中,記在葛洪名下的這部《枕中書》,不過是小菜一碟。關於這部書的作者,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四庫全書總目》認為《枕中書》是後人偽撰,其理由是:“隋唐宋藝文志但有《墨子枕中記》及《枕中素書》,而無葛洪《枕中書》。”時至今日,《枕中書》是否為葛洪所作,依舊存疑。

“抱朴之士”葛洪

柴扉與茅廬,足可容天下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