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谁人识得民国广告画,可口可乐,北平啤酒,哈德门,四美图


民国时期的广告画

民国时期的广告画

图为周慕桥1908年为英美烟公司绘制的月份牌。

图为倪耕野所绘的耕种牌香烟广告,四美图。

在没有电视,报纸版面极小,杂志种类又少的时代,商业的广告意识从来不缺。上海,作为中国最大最开放的城市,大批欧美资本大量输入。外国资本家很快借鉴和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民间年画中配有月历节气的“历画”样式,融入商品广告。

月份牌这种视觉消费品是廉价乃至免费获得的。起先大多是在年终岁末赠送给经销商或顾客的月历,既当礼品,又是广告。我们现在见到的早期月份牌招贴广告,有香烟广告、化妆品广告、药品广告、银行广告、保险公司广告等,都是随商品赠送给顾客的。图为哈德门香烟。

只要你买两盒英美烟草公司的纸烟,就可以凭烟盒内附装的赠券换取一张月份牌。大商场都实行“购物一元,获赠香艳广告一张,多购多赠”的办法。图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宣传画。

月份牌事实上是现代商品世界奉送给所有人的一个日常生活的乌托邦,在这个乌托邦中现代世界以最柔软的女性身体和充满家庭氛围的室内外空间而呈现。图为哈德门香烟上的美丽女子。

如果删除那些小小的烟盒,主体的画面依然是纯粹的传统历史画或仕女画,不放在月份牌中,直接剥离出来就是一幅幅传统中国画。真正与传统绘画发生某种分离,则来自一种全新绘画技术的出现。那就是第一代月份牌霸主郑曼陀所独创的炭精粉擦笔画法。图为郑曼陀作品。

在郑曼陀之前,所有的月份牌画家,究其具体操作都属于在绘制传统绘画本身。有的是从画中国画过来的,他们用勾线加色彩来画月份牌,这方面有周慕桥、丁云先等。有的原来画水彩画,他们就用水彩画名胜古迹风景月份牌。但郑曼陀的炭精粉擦笔画法让月份牌绘画成为独立的一门绘画流派。


郑曼陀使用炭精粉在画纸上先进行擦抹,就像当今的女士在上妆画眉之前,先打上粉底一样。在被仔细均匀抹擦在纸上炭精粉基底阴影上,再使用颜料绘制,画出的人物层次丰富、自然、饱满、柔和。

这样既突出了立体感,又不过分强调明暗调子, 用色则吸取了外国水彩画技法,但不强调笔触的变化,而追求传统仕女画设色的淡雅细腻。用这种技法画出的人物肌肤细腻柔嫩且有明显的凹凸效果, 具有惊人的逼真感。

对于月份牌那种充满浪漫想象的宣传品,更有着比照相的具体场景更为充分的场景幻想性的自由。图为阴丹士林的快乐小姐广告画。

在郑曼陀这里,人物和色彩都处于中国文人画的审美传统之中,女性是静态被动和柔弱的,而色彩是偏冷色和清淡的。

杭稚英让月份牌具有了其独立的美学风格,明亮、鲜艳、充满甜腻世俗肉感、一种天真而又夸张的现代风格。图为北平啤酒广告画。

从画面中的女郎形象和姿态而言,杭稚英所绘月份牌中的摩登女相比之前月份牌仕女形象要强健和积极得多。1920年代月份牌的美女多带有清代的柔弱感,从其体态上而言,往往显得背部弯曲、头颈低垂。

到了30年代,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展开,在杭稚英的月份牌中,女主角都变成了“时髦女郎”,具有挺拔有力、肉感娇艳的体态和容颜。图为1936年可口可乐广告画。

她们烫发,穿高跟鞋,听爵士乐,看好莱坞电影,旗袍开衩也越来越高,有的甚至半露双乳。 她们穿最流行的时装;用最新潮的物品:电话、电炉、钢琴、话筒、唱片;有最时髦的消遣:打高尔夫球、抽烟、骑马、游泳、航空、骑摩托等。图为东北味道的广告画。

月份牌画中人物比例有所夸张,类似今天时装画的某些表现技法,多用八头身、八头半身与九头身,使旗袍女郎更显得长身玉立,姿秀不凡。

从当时这些老月份牌的绘画上,可以看出当时人的审美。显然,比起满清的格格们,民国的人们审美观与我们现在已经相差不大。不过,相对显然对美女身材的偏好丰腴。

民国广告,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各种美女广告,其实除了美艳的广告画,很多广告也是十分有创意的。广告酒,将老虎与地球仪结合起来,想表达什么?男人喝了酒,就能撬动地球?

茶点广告二美花露水,主题清晰直切消费人群,精准

画面精细,色彩搭配合理,上乘之作

这个酒的品牌豪气冲天,

这个广告很大胆,也是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的典型,为自由女神披上自己生产的印染布,够创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