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之後的中國海軍!

甲午之前,經過三十年洋務的積澱,清朝海軍的規模,一度達到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然而,中日海戰中,大清海軍的精華——北洋艦隊,幾乎一夜之間就灰飛煙滅。威海戰敗後,一度聲勢煌煌的北洋水師就僅存“康濟”一艘練習艦而已,朝中清議者紛紛以慘敗來彈劾、斥責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怯戰畏敵、誤國賣國。輿論壓力下,清政府不僅將總理海軍事務衙門及海軍內外學堂全部停撤,而且其後將北洋海軍的武職實缺,自提督以下至外委計315名,也概行裁撤,士兵被一律遣返。

無論如何,那都是大清海軍最早培養出的一批現代海軍人才,他們或戰亡或自殺殉國,倖存者中,葉祖珪待罪天津。多數史料裡,邱寶仁、林國祥不知所向。薩鎮冰回到原籍福州,當時他父母已逝,薩夫人陳氏不久後也去世,37歲的薩鎮冰從此孑然一人。史料記載薩鎮冰為官清廉,不蓄私產,此時竟囊空如洗,處境悲慘,連兩個子女也無法撫養,只能在城內應縉紳之聘,教授各子弟西學,以維持家計。

這一切的一切,都預示著大清帝國似乎沒有近代海軍了,但事實並非如此。從甲午戰敗時起,到1898年年末,三年多的時間內,清政府一口氣從國外購買各種艦艇23艘。大清海軍在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新疆巡撫陶模等有識之士的努力下,在艱難中復建。1896年,清政府決定重建北洋海軍,由總理衙門負責海軍建設,後來又在陸軍部設海軍處。

甲午戰爭之後的中國海軍!

海圻艦全體船員

1896年5月總理衙門指定許景澄向德國訂購的3艘穹甲巡洋艦中的最後一艘“海琛”號軍艦北上駛抵大沽,海琛是最後來華的一艘,此後一直是清末主力艦之一。照片中的“海琛”號官兵陣容齊整,軍服規範,顯然已是一支現代軍隊。另外兩艘“海容”、“海籌”已分別先期駛抵大沽。3艘軍艦排水量均為2950噸,航速大於20節,功率7500匹馬力。火力系統包括克虜佰式150毫米口徑炮3門,105毫米口徑炮8門,60毫米口徑炮2門,魚雷發射管1個。

1897年夏天,在英國訂購的“海天”、“海圻”號巡洋艦到達大沽。外形看這兩艦有點像日本巡洋艦“吉野”號,排水量4300噸,功率17000匹馬力,航速24節。配有阿姆斯特朗式8英寸口徑炮2門,4.7英寸口徑炮10門,47毫米口徑炮12門,37毫米口徑炮4門,魚雷發射管5個。按期到達我國的還有德國實碩廠製造的“海龍”、“海青”、“海華”、“海犀”號魚雷艇。5艘巡洋艦、4艘魚雷艇,使重興海軍的實力猛增了18000餘噸。尤其“海天”、“海圻”屬於二等巡洋艦,是我國近代海軍史上,僅次於“定遠”、“鎮遠”的大噸位軍艦,對於復興海軍,能夠起到核心力量的作用。

甲午戰爭之後的中國海軍!

海圻

至此北洋水師的主力作戰艦艇包括巡洋艦“海天”號、“海圻”號、“海容”號、“海琛”號、“海籌”號,魚雷炮艦“飛霆”號、“飛鷹”號,驅逐艦“海龍”號、“海青”號、“海驊”號、“海犀”號。

在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北洋水師置身事外,參加“東南互保”協議。4艘海龍級驅逐艦因維修留在船廠,未參加“東南互保”,在打退敵多次進攻後,被八國聯軍俘獲。

1909年,清廷海軍部整編全國海軍,將能夠出海作戰的艦艇編為巡洋艦隊,內河作戰艦艇編為長江艦隊。北洋水師各艦被編入巡洋艦隊。

甲午戰爭之後的中國海軍!

清帝遜位後,巡洋艦隊更名為海軍第一艦隊。“護法運動”期間,第一艦隊部分主力艦脫離北京政府,南下廣東參加護法,成立護法艦隊。“護法運動”失敗後,護法艦隊主力北上投靠軍閥張宗昌,編為渤海艦隊,留在廣東的小型艦艇編入廣東海軍。渤海艦隊之後被奉系軍閥張作霖併吞,編入東北海軍,取得過對南京政府海軍的幾次勝利,東北易幟後改稱海軍第三艦隊。

“九一八事變”後,第三艦隊主力被迫寄居青島,因籌餉問題爆發“嶗山事件”,巡洋艦“海圻”號、“海琛”號,訓練巡洋艦“肇和”號南下廣東,投靠軍閥陳濟棠,組成粵海艦隊。不久,因陳濟棠對粵海艦隊的打壓,“海圻”號、“海琛”號兩艦叛離陳濟棠,被南京政府收編,“肇和”號之後同其餘廣東海軍艦艇一起被改編為海軍第四艦隊。留在山東的原東北海軍艦艇,在抗戰中全部自沉。

當初沒有南下參加“護法運動”的部分第一艦隊艦艇,於1927年改編為南京政府海軍第一艦隊。

全面抗戰爆發後,第一艦隊在損失全部大型艦艇後,艦隊人員帶著拆卸下來的艦上武器沿長江西撤,在田家鎮、石牌等要塞佈防阻擊日軍。抗戰勝利後,原第一艦隊遺留人員和原汪偽海軍人員合併為海防艦隊,後因軍艦數量增多,拆分為海防第一艦隊和海防第二艦隊。

1949年4月23日,海防第二艦隊部分軍艦在南京笆斗山附近江面起義,加入人民解放軍,最終編入華東軍區海軍,成為人民海軍的一部分。海防第一艦隊和部分海防第二艦隊艦艇則隨蔣介石集團逃往臺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