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時期天下大亂,為何反映戰爭的詩詞卻少?

有朋友問魏晉時期戰亂不斷,為何憂國憂民和軍旅題材的詩歌卻不如唐宋時期。

我們看詩詞的問題,其實就是讀歷史的問題。

這是指魏晉時期,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呢?

魏晉時期天下大亂,為何反映戰爭的詩詞卻少?

要知道這其中差別挺大的。曹魏以及西晉時期,中國是大一統的,相對來說軍事戰爭較少,既然戰爭少,又哪來大批的憂國憂民和軍旅題材的詩詞呢?曹魏時期,詩歌剛剛從曹操的四言發展到五言,曹丕,曹植,王桀,陳琳的詩歌剛勁有力,不乏兵馬之作。是為“建安風骨”。

到了司馬家建立西晉,由於篡位的不正當性,忠於曹魏的高門人士基本上都選擇了不合作的狀態,比如嵇康等人的竹林七賢,雖身負大才,卻裸奔亂舞,裝瘋賣傻,拒絕出仕。而詩歌的創作在那個時期是集中在這些高層受過文化教育的人手中的,他們既不願意為司馬家賣命,又不能在文章中抱怨,所以阮籍等人的思路走向了老子道學,玄學開始發端。

西晉的詩歌創作就帶入了哲思問道,由此產生了遊仙詩,玄學詩,連官都不當了,便憂國憂民也不能體現在詩裡。進入東晉,陶淵明也是因為劉宋取代了東晉,拒不出仕,選擇了隱居在鬧市,開創了隱逸詩派。天下是你們高層武鬥的天下,文人無能為力,而高層權利轉換實際上並沒有影響到老百姓的生活,所以對普通人來說,不過是死個前朝皇帝,換個年號而已,並沒有大規模的武裝鬥爭,自然也沒有軍旅題材的詩歌。

魏晉時期天下大亂,為何反映戰爭的詩詞卻少?

南北朝時期雖然雙方一直處於軍事對抗狀態,但是這個時期,雙方的實力都差不多,都不能打。皇上,高官心裡清楚,都是偏安一隅,苟且偷歡,偶爾互相派個文化高的使臣互訪,顯示一下本朝的實力,基本上就被扣留不回了。像庾信,就是從南方出使被滯留北方,作為“徐庾體”(齊梁體,徐陵,庾信)的代表人物,詩風倒是在北方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詩歌的價值更高,所以杜甫才說:“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

老百姓心裡也清楚,這種日子上層沒有開疆裂土的意願,下層也就沒有了封侯進爵的機會,而當時還沒有科舉制度,階級超級固化,那這日子怎麼完?所以南北朝詩歌進入了只管享樂,不管生死的糜麗宴樂時期,不是一天到晚遊山玩水寫遊仙詩,就是鶯歌燕舞的豔情詩,但是寫法上倒是越來越精緻,用詞越來越考究,聲韻上越來越嚴格,是為“齊梁體”。

這個時期的詩雖然在文學上價值不高,但是在聲韻、體制上為盛唐詩歌打下了極好的基礎。

盛唐飛歌,不是憑空而來的。

魏晉時期天下大亂,為何反映戰爭的詩詞卻少?

隋唐一統後,興起復古運動,痛批齊梁體的空虛,詩歌走入言之有物,昂揚積極的態勢。遊仙詩進化成為田園詩,玄學詩進化成為山水寫意詩,加上唐朝科舉制度開放,大大地激活了文人寫詩的興趣和熱情。文化素質在大環境下上升了。

但是科舉並非人人能成功,大唐國力強盛,對外戰爭訴求增加,普通階層在不完善的科舉制度下也難以翻身,轉而向軍功謀求進身。加上唐時徵兵政策從府兵制改為募兵制,也就是說只要你來,殺敵立功,就有上升機會。從軍自由,不再限定軍籍。所以,有大量有文化知識的年輕人投入邊疆,以求建功立業。

高層文人也以軍功為榮,所以產生了邊塞詩這個派別。

殺敵浴血,大漠風回。大好的文藝青年進入軍隊,自然就產生了大量的軍旅詩和邊塞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