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天下大乱,为何反映战争的诗词却少?

有朋友问魏晋时期战乱不断,为何忧国忧民和军旅题材的诗歌却不如唐宋时期。

我们看诗词的问题,其实就是读历史的问题。

这是指魏晋时期,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呢?

魏晋时期天下大乱,为何反映战争的诗词却少?

要知道这其中差别挺大的。曹魏以及西晋时期,中国是大一统的,相对来说军事战争较少,既然战争少,又哪来大批的忧国忧民和军旅题材的诗词呢?曹魏时期,诗歌刚刚从曹操的四言发展到五言,曹丕,曹植,王桀,陈琳的诗歌刚劲有力,不乏兵马之作。是为“建安风骨”。

到了司马家建立西晋,由于篡位的不正当性,忠于曹魏的高门人士基本上都选择了不合作的状态,比如嵇康等人的竹林七贤,虽身负大才,却裸奔乱舞,装疯卖傻,拒绝出仕。而诗歌的创作在那个时期是集中在这些高层受过文化教育的人手中的,他们既不愿意为司马家卖命,又不能在文章中抱怨,所以阮籍等人的思路走向了老子道学,玄学开始发端。

西晋的诗歌创作就带入了哲思问道,由此产生了游仙诗,玄学诗,连官都不当了,便忧国忧民也不能体现在诗里。进入东晋,陶渊明也是因为刘宋取代了东晋,拒不出仕,选择了隐居在闹市,开创了隐逸诗派。天下是你们高层武斗的天下,文人无能为力,而高层权利转换实际上并没有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所以对普通人来说,不过是死个前朝皇帝,换个年号而已,并没有大规模的武装斗争,自然也没有军旅题材的诗歌。

魏晋时期天下大乱,为何反映战争的诗词却少?

南北朝时期虽然双方一直处于军事对抗状态,但是这个时期,双方的实力都差不多,都不能打。皇上,高官心里清楚,都是偏安一隅,苟且偷欢,偶尔互相派个文化高的使臣互访,显示一下本朝的实力,基本上就被扣留不回了。像庾信,就是从南方出使被滞留北方,作为“徐庾体”(齐梁体,徐陵,庾信)的代表人物,诗风倒是在北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诗歌的价值更高,所以杜甫才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老百姓心里也清楚,这种日子上层没有开疆裂土的意愿,下层也就没有了封侯进爵的机会,而当时还没有科举制度,阶级超级固化,那这日子怎么完?所以南北朝诗歌进入了只管享乐,不管生死的糜丽宴乐时期,不是一天到晚游山玩水写游仙诗,就是莺歌燕舞的艳情诗,但是写法上倒是越来越精致,用词越来越考究,声韵上越来越严格,是为“齐梁体”。

这个时期的诗虽然在文学上价值不高,但是在声韵、体制上为盛唐诗歌打下了极好的基础。

盛唐飞歌,不是凭空而来的。

魏晋时期天下大乱,为何反映战争的诗词却少?

隋唐一统后,兴起复古运动,痛批齐梁体的空虚,诗歌走入言之有物,昂扬积极的态势。游仙诗进化成为田园诗,玄学诗进化成为山水写意诗,加上唐朝科举制度开放,大大地激活了文人写诗的兴趣和热情。文化素质在大环境下上升了。

但是科举并非人人能成功,大唐国力强盛,对外战争诉求增加,普通阶层在不完善的科举制度下也难以翻身,转而向军功谋求进身。加上唐时征兵政策从府兵制改为募兵制,也就是说只要你来,杀敌立功,就有上升机会。从军自由,不再限定军籍。所以,有大量有文化知识的年轻人投入边疆,以求建功立业。

高层文人也以军功为荣,所以产生了边塞诗这个派别。

杀敌浴血,大漠风回。大好的文艺青年进入军队,自然就产生了大量的军旅诗和边塞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