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缩表”将尽,人民币路在何方?

不是我不明白,实在是这世界变化快。年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还在破“7”的边缘疯狂试探,短短数月便已经坐在了6.6的天堂口,与它一道的,还有大A兄弟也是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一路狂飙死不回头,就连之前跌得已经连亲妈都认不出来的国际原油也风骚了一把,头发甩甩,大步地走开。货币洪流未退之前,谁在裸泳无人可见,但当资本世界里的玩家们享受着这场狂欢时,也难免腹议一句:帝国主义老大哥家这把水还要不要放了?

美帝自川总上台以来始终把着力点放在提振本国经济上,为了促使资本回流加息、减税、打贸易战,只要好用,能使的招都使,管什么好不好看呢。仅在2018年美联就储先后加息4次,也把美元指数一度捧上97的高点,但是2019年以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风向却突然有了转变的意思,不仅加息的脚步慢了,缩表也暂时要不玩了。

美联储缩表,所缩的这个表就是资产负债表,而美联储作为美国的央行,它扩大或缩减资产负债表实际上就是在吞吐它自己所发行的货币,为了实现缩表的目的,美联储需要将自身所持有的资产(主要是国债和抵押支持债券MBS)抛出换回流通中的货币或者银行存款准备金,如此一来,美联储的资产和负债的规模就同时缩小了,而市场上流通的美元也减少了,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货币收缩政策。

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的规模约为9000亿美元,并不算太高,但彼时为了应对次贷危机导致的流动性紧张,美联储先后施行了3轮量化宽松政策(QE),发行了大量的美元购买了国债和抵押支持类债券,以致于在短短数年间其资产规模迅速突破了4.5万亿美元,自2017年开始,美联储有意识有节奏地开始缩表操作,简单地说就是将所持有的国债等资产卖出换取市场上流通的美元,以达到降低自身资产或负债的作用。具体的施行方法有如下三种:1.直接抛售资产 2.等所持有债券自然到期,也可以回收美元,但见效较慢 3. 买短期债券,卖出长期债券,以达到缩减债券久期的目的,本质上类似于方法二

经过这近2年的缩表操作,美联储的资产规模又降低到了4万亿美元以下,成效显著。

那么,这种缩表操作对世界经济影响如何呢?

最直接的影响自然就是美元升值,而由于美元在世界货币结算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元的升值又会造成全球性的流动性紧张,具体反映在利率、汇率及大宗商品的价格上。

美联储缩表的作用等同于加息,无疑将会推高美元的长期利率,吸引资本回流到美国本土,相应的,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要不要跟美元的加息步伐就很考验货币当局的智慧了,不加息吧,可能面临国内的资本退潮,投资增长乏力,加息吧,长久以来靠货币放水推升的资产价格(房价、股价)又将变得无比脆弱,另一方面,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的价格也会因为美元的升值而迎来一波下跌潮。

此轮美国加息周期的结束或暗示其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此前已经下调了欧洲和亚洲未来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分别至3.5%和3.6%,其对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仍然感到担忧,而美国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马车头也难独善其身,暂缓货币收缩政策或是为了应对经济下行风险,促使国内资本聚焦本土产业发展。

美元已经先行,人民币要不要跟,要跟多紧?跟,就意味着要继续货币宽松,该放的水还是得放,但是,今年以来,我们的货币当局甚至更高层已经一再强调决不搞大水漫灌,货币放水有量力而行,可话又说回来如今这个经济为先的世界,大家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的货币政策又能绝对独立自主呢?别的不说,楼市得保吧,刚有点起色的股市也不好这么快就打压把,再说汇率,人民币的贬值过多不可取,迅速升值恐也非当局所愿。

美联储“缩表”将尽,人民币路在何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