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百年冲突升级,以和止战的和平协议有用吗?

国际研究院


只能说暂时有用,不是长久之计,即便现在印巴暂停敌对行动,想要重建高峰会谈,并非易事。

印巴在喀什米尔地区交战并非新闻,巴国对印度采用代理人恐攻亦是家常便饭,但本次冲突升级的速度与层面均超过以往,印度空军跨境打击更是1971年印巴战争后首见,代表两国的紧张情势需要重新控管。

联合国秘书长与世界各国及组织,如欧盟、中国、沙特阿拉伯等,纷纷跳出来调停,敦促印巴缓解对立。

巴基斯坦政府也表示,愿意与印度政府进行对话,伊姆兰汗特别强调核武国经不起误判。

自2016年巴国恐怖份子偷袭印度旁遮普省的空军基地,造成数名士兵死伤后,双方领袖基本上已断绝交流;再加上巴国恐怖份子屡屡攻击印控喀什米尔地区,更让两国交恶,本次印度的反击可谓是抒发长年积怨。

且印度由于大选在即,国内民族与民粹主义声浪高涨,总理莫迪仅声明巴国应尽快打击恐怖主义、印度不会再容忍,并不愿立即谈判。

可以想见,大选之前印度政府最好的方式应是冷处理来缓和局势,等大选结束后再找机会和谈。

假设印度5月国会大选过后,对巴国态度强硬、莫迪所属的印度人民党选情不理想,而由反对党阵营取得优势,那么反对阵营与国际压力可能会迫使莫迪坐上谈判桌。

问题是,这次印巴两国能谈出什么结论?

鉴古知今,印巴各自建国至今逾70年,历经大小战役、武装冲突难以计数,两国也曾经缔结各种协议、尝试和解:

1949年为平息第一次印巴战争的《卡拉奇协定》(Karachi Agreement),《卡拉奇协定》由联合国安理会介入,为印巴两国画下停火线,同时也画下主权争议地段;

1966年为平息第二次印巴战争的《塔什干宣言》(Tashkent Declaration)。

1972年为平息第三次印巴战争的《西姆拉协定》(Simla Agreement)。

《塔什干宣言》和《西姆拉协定》都是在大谈和平后,要求双方各自撤回停火线(后称控制线,LoC)。

1999年为减轻核武使用风险的《拉合尔宣言》(Lahore Declaration),《拉合尔宣言》更是荒谬,两国领袖签署后没多久马上爆发卡吉尔战争(Kargil War)。

当双方互信程度极低又彼此敌视的状况下,和平协议无法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争议与国家认同。再者,恐怖主义的参与,带来更多仇恨,当和平协议连象征意义都不复存时,领袖也就没有见面的必要,这便是为何近年来印巴无法达成任何协议、亦断绝热线沟通的原因。

最新消息指出,在国际压力下,伊姆兰汗表态镇压国内极端组织、不容许对外恐攻。但新德里与多数的观察家都认为,伊姆兰汗此举便如同过去巴国前总理谢里夫的保证,只是虚应故事。

无论如何,印巴两国在和与战之间,仍带给世人珍贵的经验。它告诫着有志于和平协议者,不是签署充满和平文字的协议后,从此再无战事。

而是要在对等条件下,如核武相互保证毁灭、或是公平互惠,如共享水文资源,和平才有可能达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