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剪辑频遭热议,是“背黑锅”还是“搞事情”?

电视指南:优秀的剪辑,绝非是通过无分寸的制造矛盾、放大冲突来吸引版面、流量,而是能够传达出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让节目变得更鲜活、更有意义。

电视指南 | 节目剪辑频遭热议,是“背黑锅”还是“搞事情”?

众所周知,大部分真人秀采用了24小时甚至长达二十多天的跟拍形式,如何将这么多的素材压缩成短短几十分钟的精华内容,着实考验制作团队的后期能力。近几年不少综艺节目的后期剪辑频频遭遇吐槽,直接影响了节目整体的呈现效果,对于一档节目而言,重视剪辑显得尤为重要。

节目剪辑:

从简单拼凑到专业“搞事情”

剪辑,即将影视/节目制作中所拍摄的大量素材,经过选择、取舍、分解与组接,以及蒙太奇的表现手法,最终完成一个连贯流畅、含义明确、主题鲜明并有感染力的作品。纵观综艺市场的发展历程,节目剪辑也经历了自身的递进蜕变。

电视指南 | 节目剪辑频遭热议,是“背黑锅”还是“搞事情”?

从早期的节目来看,大部分由于采用了棚内演播室录制的形式,在后期的剪辑手法上较为简单直接,剪辑师只需对节目有整体的构思,理解好节目团队的创作意图,以及根据录制现场的气氛来保证镜头的流畅、完整,就能够呈现出心目中想要的节目效果。而一些节目的后期处理更为简便,在并不丰富的素材里进行各种镜头的简单拼凑,形成张弛有度的剪辑效果即可。

随着节目题材的愈发多元化,尤其是不少户外真人秀的突发性和“剧情”式,再加上综艺市场的竞争激烈,节目剪辑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拐点,对剪辑师的要求已经跳脱出了以往保证节目叙事流畅达到让观众有着舒适的观看体验的单一要求,不同类型的节目虽然有着不同的剪辑风格,但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征:节目的剪辑要与节目的主题、内容、结构达到有机地统一。

总而言之,节目剪辑挥别了以往的简单拼凑形式,通过“有意识”的“二度/N次创作”满足话题性的需要或者引导观众向更广阔的角度思考,并激发观众的好奇心。不少节目在剪辑好的素材中加入引导性的字幕、夸张的表情包等形式来试图向观众传达嘉宾们的心理活动,迸发出意料之外的喜剧效果。

“剪刀手”有赞有弹

讲好故事VS乱讲故事

近几年来,“剪辑”成了普罗大众关注的话题之一,节目效果靠着剪辑师的“剪刀手”有时候能够赢得观众的喜爱,有时候则容易招致艺人和粉丝的不满,甚至引发舆论风波。由此可以看出,“讲好故事”与“乱讲故事”造成的影响可谓是天壤之别。

优质的剪辑能够突显出节目的整体气质,譬如美食探索纪录片《风味人间》,运用了超微观摄影、显微摄影等拍摄方式,用一帧帧高清的画面传递出了美食文化的精髓,在处理镜头上,根据景别、画面构成尽量保证视觉的和谐;场景式读书节目《一本好书》以360度沉浸式舞台化场景,通过戏剧、朗读等手段,呈现经典作品里的经典情节,后期插入影片呈现的构想,使得节目逻辑线明晰,深化主题的同时让人眼前一亮……

电视指南 | 节目剪辑频遭热议,是“背黑锅”还是“搞事情”?

与高分综艺的优质剪辑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部分节目靠着“恶魔剪辑”博出位、炒话题,尤其是一些竞技类、旅行类节目,为了放大选手、明星嘉宾之间的矛盾,通过拼接、颠倒、碎片化剪辑来营造冲突点,罔顾事实地制造节目效果,让节目嘉宾一夜之间被“网络暴力”、形象崩盘,对个人形象和演艺事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从近年来频频发生艺人控诉节目组剪辑不当的案例可以看出,“恶魔剪辑”虽然在短时间内提升了节目的收视率和人气,但这种剪辑方式“抹黑”了艺人的形象,伤害了观众的真情实感,引发的舆论战也极易反噬节目的口碑,长远来看,得不偿失。

重视剪辑产生的影响

传达积极正向的价值观

节目剪辑的重要性不用多作赘述,需要在前期拍摄的素材中进行有效的取舍,并发挥能动性加工这些素材,俗称“再创作”。那么,在剪辑的过程里,除了保障节目看点的基础上,需要做到让节目艺人、粉丝、观众三方达成一个平衡点。

对节目组和艺人而言,双方需要找到双赢的合作空间。艺人嘉宾在前期的拍摄过程里应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置身于节目场域,展现自然真实的一面,而节目组在后期制作阶段,认真把关好每一个环节,梳理好节目的脉络和呈现形式,找到艺人在录制节目时的闪光点,通过不同的剪辑手法来进一步丰富人物形象。

电视指南 | 节目剪辑频遭热议,是“背黑锅”还是“搞事情”?

剪辑手法多样化,在基本原则的大框下,通过独特的视角,将节目内容与配乐、花字、特效等元素进行无缝对接,自然地对情绪和氛围进行过渡、渲染,注意好镜头的重复叠加利用;抓住每一个可以打动人心的小细节,勾勒出节目嘉宾鲜明的性格特征,但要避免强行“加戏”、过度煽情。

同时,应把握好剪辑的连贯性和节奏感,让故事节点能够进行串联,需要有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搭建整体框架的把脉能力。除了要求后期人员熟悉掌握切换镜头的技巧外,也需要团队之间通力协作,对节目有深刻的认知,掌握受众群的审美需求。在剪辑的过程中,切忌盲目创作、主次不分导致剪辑穿帮、混乱,影响观众的收看体验。

优秀的剪辑,绝非是通过无分寸的制造矛盾、放大冲突来吸引版面、流量,而是能够传达出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让节目变得更鲜活、更有意义。

电视指南 | 节目剪辑频遭热议,是“背黑锅”还是“搞事情”?
电视指南 | 节目剪辑频遭热议,是“背黑锅”还是“搞事情”?

扫描二维码订阅《电视指南》杂志

国家广电总局主管

(新用户关注二维码可留言获取杂志一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