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是怎樣毀掉你的?

為什麼你卸載不了抖音?


“抖音”是怎樣毀掉你的?


“奶頭戰略”提出者美國戰略問題專家布熱津斯基


當你玩著王者榮耀,吃著雞,刷著朋友圈,看著抖音的時候,背後有成千上萬的人正在費盡心思讓這些產品更具有粘性,他們的目的就是一個:毀掉你的自律。只要毀掉你的自律,你就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這些東西,當然你也會心甘情願奉上你的金錢。

“嗑瓜子”理論

不僅是抖音,但凡涉及到流量、算法推薦的軟件,都在利用大數據掏空你的時間。長期沉迷於這種「娛樂至死」的產物,等脫離精神鴉片後,長此以往留下的只是空虛。每一天短暫的舒適,都在透支未來。

有一個“嗑瓜子”理論:

你在嗑瓜子的時候,隨隨便便幾個小時就沒了。但是如果換成學習,時間就過得特別慢。

因為,一粒瓜子,從你嗑到吃只要幾秒鐘,吃進去就是你得到的反饋,但是工作學習你做了,不一定就能得到反饋,你就會覺得無聊。

學習難,就是因為反饋週期長,你不信你嗑瓜子的時候不吃,過一個小時再吃瓜子仁,你也會覺得無聊,同樣的時間,瓜子並沒有少吃,為什麼感覺變了?

瓜子理論的好處就是提醒我們做事要縮短反饋週期,這恰恰也是互聯網的產品經理們利用我們的點:瓜子理論是可以麻痺我們大腦的。

人類現在對於手機是如此的依賴,並不是手機本身對人有吸引力,而是手機上的產品讓人慾罷不能,從開始的朋友圈,到後來的吃雞,再到現在很火的抖音。

他們的目的就是一個:縮短反饋週期,毀掉你的自律。只要縮短了做事的反饋週期,你會逐漸沉迷於短期慾望迅速得到滿足的快感;只要毀掉你的自律,你就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這些東西,當然你也會心甘情願奉上你的金錢。

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說,這些充滿心機的產品也正在毀掉你的人生。人類的進化過程是這樣的:

第一個階段是自然人,那個時候圍個樹葉看誰順眼就砸暈拖回家,也不用儲存什麼食物,反正餓了就去勞作;第二個階段是工業人,大家都加入到規模經濟的生產線上;第三個階段是經濟人,從亞當斯密開始做出經濟人假設開始,每個人都是利己的,每個人都追求最大的利益,於是商業開始繁榮;現在人類進化到了第四個階段:手機人。人的很大一部分功能放在了手機上,比如你的記憶,比如你與人的互動。


人類現在對於手機是如此的依賴,並不是手機本身對人有吸引力,而是手機上的產品讓人慾罷不能,從開始的朋友圈,到後來的吃雞,再到現在很火的抖音。你的時間被這些產品悄悄偷走,以至於讓你從決定睡覺,到真正睡覺,都需要緩衝幾個小時的時間。這些東西讓你沉浸其中樂不思蜀,長期的專注,讓人的記憶力下降,社交功能降低。

這部分人已經進化到了第五個階段:手機廢人。

一個名叫阮東因的越南遊戲開發工程師曾經設計了一款遊戲叫Flappy Bird,就是操縱一隻小鳥飛躍各種障礙,因為太難了,玩得人並不多。

但是,到了2014年1月,這款遊戲成了蘋果應用商店裡下載次數最多的免費應用程序,阮東因的工作室靠這款遊戲每天的廣告收入就達5萬美金。但是問題隨之而來,很多用戶抱怨這款遊戲太費時間,但是自己又完全停不下來。

2014年2月8日阮東因說自己良心難安,於是發表推文說把這款遊戲下架,這真是業界良心。

但是無數的產品經理們都在夢想著成為阮東因,讓用戶上癮就是他們研究的主要課題,所以當你玩著王者榮耀,吃著雞,刷著朋友圈,看著抖音的時候,背後有成千上萬的人正在費盡心思讓這些產品更具有粘性,他們的目的就是一個:毀掉你的自律。

只要毀掉你的自律,你就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這些東西,當然你也會心甘情願奉上你的金錢。

抖音是如何毀掉你的?

亞當奧爾特寫了一本書叫《欲罷不能》,戳穿了這些東西背後的陰謀詭計,他們是從這六個方面來讓你上鉤的,分別是:

設定誘人的目標、提供不可抗拒的積極反饋、讓你毫不費力就感覺到進步、給予逐漸升級的挑戰、營造未完成帶來的緊張感、增加令人痴迷的社會互動。

設定誘人目標的意思,就是給你一個夢想從而激勵你去挑戰。比如遊戲一定要通關,朋友圈走路的步數一定要排第一,必須要看完所有最新的視頻等等。

人類追逐目標的本能,導致很多人僅僅是為了走路的步數,而忽略了自身的身體條件。太關注於遊戲的成績,而忽略了當初只是放鬆一下的初衷。要戳掉手機上所有的紅點通知,而忘記了真正要處理的事情。要給所有抖音的新視頻點完贊,而不知道看視頻的意義在哪裡。

提供不可抗拒的積極反饋,比如朋友圈的點贊功能,點贊本身所代表的含義就是我看到了你發的信息,我很有興趣。這種被眾人矚目的感覺讓人得到了積極正向的反饋,就會促使他接二連三地發出信息。

所以你就不難理解幾乎所有的社交平臺都會提供點贊功能,因為你正在被世界關注,所以你需要在這方面做的更好。一個人只要被連續點贊,他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讓人毫不費力就感覺到進步,比如在吃雞遊戲中會有很多電腦人陪你玩,你可以輕而易舉地殺死他們,在那一刻你會產生一種自己是天生吃雞人的錯覺。

現在主流的互聯網產品就是要把你變得愚蠢,因此拍攝視頻也不再需要複雜的編輯功能,抖音就可以提供現成的模板給你,你只需要按照動作對對口型就可以完成一個作品,再加上前面講的積極反饋,你就會覺得自己是一個被耽擱了的好萊塢巨星。

給予逐漸升級的挑戰,最早應用這個心理來做生意的是各種會員卡,比如你坐飛機有銀卡,有金卡,有白金卡,有終身白金卡之類,這種分級會讓你不斷去挑戰更高的級別。

後來在各種遊戲中,都會有各種勳章或級別給你激勵,也是刺激你去嘗試更高的挑戰。如果你只對你的客戶設置一個級別,那完了,你的客戶接下來馬上要跑了。

未完成的緊張感,是源自於人類大腦連線需要“閉合”的渴望,這種渴望在心理學裡叫“蔡格尼克效應”。這個效應的要點是,當一個人著手一件事情的時候,會產生出一套傾向於實現的緊張系統,完成任務就意味著解決緊張系統,而如果任務沒有完成,緊張狀態將持續保持。

比如你吃雞的時候,你吃雞成功是很有樂趣,但遠不及沒有吃到雞來的更能刺激你。包括最近上映的《復仇者聯盟3》都運用了這個效應,結局讓人感覺沒解決掉滅霸就不應該結束,因此影迷就會非常迫切地期待第四部。

增加令人痴迷的社會互動,讓你感到不孤獨,同時朋友圈都在做的事情,會時時刻刻提醒你,如果你再不更投入,你就要落伍了。人是社會動物,每個人都渴望知道他人對我們的看法。如果看法是正向的,你就會更投入,因為你要繼續贏得更多正向的看法。如果看法是負面的,你也會更投入,因為你要證明他們的看法是錯的。

這六大因素可以說是當下互聯網產品設計的秘笈,從產品設計的角度來說無可厚非,但是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說,這些充滿心機的產品也正在毀掉你的人生。

奶頭樂戰略

1995年,美國舊金山舉行過一個集合全球500多名經濟、政治界精英的會議,其中包括喬治·布什、撒切爾夫人、比爾·蓋茨等大名鼎鼎的全球熱點人物。

精英們一致認為,全球化會造成一個重大問題——貧富懸殊。這個世界上,將有20%的人佔有80%的資源,而80%的人會被“邊緣化”。屆時,有可能會發生馬克思在100年前所謂的你死我活的階級衝突。日微系統的老闆格基(John Gage)表示,屆時將是一個"要麼吃人、要麼被吃"的世界(to lunch or be lunch)。

布熱津斯基及時獻計獻策,誰也沒有能力改變未來的“二八現象”,解除“邊緣人”的精力與不滿情緒的辦法只有一個,便是推出一個全新的戰略“tittytainment”,即在80%人的嘴中塞一個“奶嘴”。指要使彼80%的人口安分守己,此20%高枕無憂,就得采取溫情、麻醉、低成本、半滿足的辦法卸除"邊緣化"人口的不滿。

“奶嘴”的形式有兩種:

一種是發洩性娛樂,比如開放色情行業、鼓勵暴力網絡遊戲、鼓動口水戰;一種是滿足性遊戲,比如拍攝大量的肥皂劇和偶像劇,大量報道明星醜聞,播放很多真人秀等大眾娛樂節目。


這樣一來,通過把令人陶醉的消遣娛樂及充滿了感官刺激的產品堆滿人們的生活,最終達到目的:佔用人們大量時間,讓其在不知不覺中喪失思考的能力。

此時,那些被邊緣化的人只需要給他們一口飯吃,一份工作,便會沉浸在“快樂”中無心挑戰現有的統治階級,這就是所謂的“tittytainment”——奶頭樂戰略。

不需要任何的“動腦”,只需要為一眾旁觀者營造出來一個無數次幻想的情景,或厭惡唾棄、或夢寐以求......只要能夠讓底層的民眾宣洩情緒,迷醉心靈,不就達成了之前的既定目標了嗎?在排空心情之後,他們又將安分守己的工作、社會將持續繁榮,穩固......

在多巴胺的刺激誘惑下,民眾漸漸的適應了這種“娛樂至死”的生活狀態,工作閒暇被娛樂充斥,“胡思亂想”的思考,越來越成為了一種奢侈,甚至到最後,連自己都鄙視自己那“土到掉渣”的想法!

據說魚的記憶力只有9秒,但是微軟加拿大公司報告稱,到2013年普通人的注意力也下降到了8秒。一個一個新的刺激點,讓人只專注於眼前的興奮,而忽略了深入的思考。

長此以往,這些人的肉體或許還活著,但思維卻正在通往奴役之路上狂奔。

丟掉嘴邊的“奶頭”吧:

To lunch or be lunch? it's all up to you!

“抖音”是怎樣毀掉你的?


抖音是如何毀掉我們的?

寫在前面:

這篇文中,抖音只是一個具象化代表,我想講的是以抖音為代表的一眾以算法為內核的娛樂化APP。

每個時代都會有一些淘汰機制,而現在的時代,會根據自制力和信息篩選能力對人進行淘汰。但總有一些人是不願驚醒的,等他們發現自己一事無成時,會選擇抱怨別人、抱怨社會、然後把希望寄託給下一代,在這群人眼裡錯的不是他們,而是社會。

希望這個人不會是你。

1

前幾天抖音出了一個“爆視頻”,單單評論數就超過一百萬,播放數量過千萬。

這幾乎是我們這些文字工作者難以企及的數量。而數量背後,潛藏著一個個為此付出時間與精力的人。

除此之外,相信你在朋友圈也看到過不少這樣的話:

“中了抖音的毒”、“刷抖音根本停不下來啊啊啊,一看錶竟然刷了三個多小時......”

“抖音”是怎樣毀掉你的?

這一點相信刷過抖音、亦或者是刷過快手、火山小視頻等等各種小視頻軟件的人都會深有感受。

如果你在路邊、休息處看到一個人手指連動笑的合不攏嘴,那大概就是在刷小視頻了。

我們會不自覺的深陷其中,驀然之間發現時間已經過去了幾個小時。

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裡這樣寫過這樣的一段話:

“一切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併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花時間在娛樂上。

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網絡依存症,對各類娛樂新聞上癮、產生依賴,人云亦云,附和跟風,沉溺在虛擬的世界中不能自拔。

我害怕長久以往,自己會變成一個透明的軀殼,腦袋空空、沉浸於感官娛樂。

有人說,你的時間花在哪,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格局高的人,不會花太多時間在娛樂上。

深以為然。

我們正在愛上這些使我們喪失思考能力的工業技術。

抖音、快手、抖音、微博這些軟件正在飛速地強化我們對新奇事物的需求度,並拉高我們的敏感度。

同時降低的就是對文字的需求度與耐心度。

刷多了抖音、快手、微博這些軟件之後,我們就會形成一種慣性:沒有耐心去讀一本長文或者書籍。更沒有時間去思考,因為我們總是在期待著下一個引爆眼球的新奇事物,等待著它在視頻中直接了當的呈現。

比如你就有可能看不完我的這篇長文。

而在被轟炸多了之後,我們就會逐漸愛上這種“被餵食”的感覺。

而當“被餵食”形成一種習慣之後,我們的就會惰于思考,耐心以及深挖問題的能力就會被逐漸抹殺。

還記得盛大公司嗎?

這是一家十分“傳奇”的公司,2001年年底,盛大賬面上只剩下大約30萬美金,陳天橋傾囊而出,買下韓國一款二線遊戲《傳奇》的中國代理權。

2002年,《傳奇》同時在線人數突破60萬,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網絡遊戲,盛大月均銷售額超過千萬,市場佔有率超過六成。

但是陳天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卻不止一次說過:“我從來不玩《傳奇》,因為這是個爛遊戲,浪費我的時間,但是盛大是個好公司”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個備受追捧的爛遊戲確實吸來了千萬銷售額。

看到了麼?你每時每刻傻呵呵的沉浸其中,換來的都是經營者的盆滿缽滿。

2

“不知道為什麼,刷抖音的時候感覺那麼開心,可是刷完之後卻分外空虛,變得很喪,而且更自卑了”一個粉絲在凌晨一點多私信我。

他說他剛在床上刷完抖音,然後就失眠了。

在孤寂無人的夜晚,我們最容易感受到自己的無助與空虛。

我回復說:“因為你愛上了一個虛擬且充滿新奇G點世界,但是你依舊碌碌無為,你的生活仍然平平無奇。”

我稱抖音、火山小視頻、今日頭條、快手等等以算法推薦為內核的軟件為:毒品軟件。

一款類似抖音的 APP,背後都是一個強大的運營團隊,有著專業的消費者行為學作支撐,用盡最前沿的科技,最詳盡的數據,通過聲、光、交互、反饋等全方位途徑,在各種心理學、行為經濟學、認知神經科學等理論指導下,精心打造 —— 目的是什麼?為了創造一個虛擬空間,來消磨你的時間。

它帶來的滿足感太容易獲得,而一旦你習慣了這種“唾手可得”的滿足感,就不願再去做那些“高投入”的事情了。比如在高度自律的狀態下完成作業、思考問題。

在這個被娛樂塞滿的世界裡,當沒有足夠強大的自控力時,我們就會因為沉迷各種誘惑而“被碌碌無為”。

比爾蓋茨曾在採訪中說過,他認為13歲是孩子擁有第一部手機的合適年齡。

他、珍妮弗、以及1999年出生的兒子羅裡·蓋茨都是在過了13歲生日後才被允許使用手機,小女兒菲比則在期待著13歲生日時得到自己的第一部手機。

“我們家把13歲定為得到手機的年限。”蓋茨說,鑑於這項規定,孩子們從學校回家後常向他抱怨說,“其他孩子都有手機,我是唯一一個沒有手機的人,這令人尷尬”。

你知道嗎?喬布斯是不允許自己的孩子們用iPad的。

喬布斯生前有三個年幼的孩子。有一天紐約時報的記者Nick Bilto問他:

你的孩子們一定很喜歡iPad吧?

老喬回答:

“他們沒有用過。我們限制孩子們在家裡使用智能產品。”

聽起來是不是怪怪的?iPad之父居然不允許自己的孩子用iPad?感覺就像是毒販不允許自己的孩子吸毒一樣....

無獨有偶。在硅谷,很多高科技公司的高層和工程師裡面,開始流行不讓自己的孩子接觸智能科技產品。

他們甚至把孩子們送到傳統的,完全沒有智能和科技產品的Waldorf學校,在這個學校的校園裡根本就找不到電腦!

我們看到的是電子產品正在飛速低齡化,抖音、快手已經迅速佔據了小學生的生活。

而因為缺乏自制力,他們會沉浸其中無法自拔,在最應當拼搏的年紀裡選擇安逸,在價值觀形成之際被灌輸進大量的光怪陸離與不正之風。

於是他們開始模仿,追逐著未成年懷孕風當寶媽、跟著小青年跳社會搖、以為低胸博眼球就能賺大錢......當管制不利時,墮落便自此開始。

那些我們所熱愛的東西,正在一步步把我們連根拔起。

3

在作家周衝的文章中看到過這樣一段話:

當你的時間不再用於深度學習,當你的注意力被他人瓜分,當你只看綜藝與電視劇,當你在群體中呆的時間越來越長,當你執行力越來越差,當你評價他人的次數越來越多,當你抱怨越來越頻繁,當你回想往事的頻率越來越高......毀滅就已經發生了。

如何分配你的時間,取決於你。

羅振宇說,未來,在時間這個戰場上,有兩門生意會特別值錢。

第一,就是幫別人省時間。第二,就是幫別人把省下來的時間浪費在那些美好的事物上。

能夠掌控時間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一生。

這座城市,一半人在拼命,一半人在認命;一半人在搶時間,一半人在耗時間;一半人在燃燒青春,一半人在虛度青春。

你願意做哪一半的人?

“抖音”是怎樣毀掉你的?

為什麼我建議你卸載“抖音”?

凌晨1點15,我習慣性地打開抖音。

2小時後,伴隨胸口的絞痛,我聽到了自己巨大的心跳聲。

記不清這是本週第幾次了,我總覺得自己會猝死在屏幕前......

“抖音”是怎樣毀掉你的?

我媽說:“你刷抖音的樣子真醜”

“上次因為玩手機跟家人大動干戈,還是中學時代。”

上週末晚,Florrie照例回父母家吃飯。

她左手握著湯匙,右手刷著抖音,在振聾發聵的背景音中,被一閃而過的陌生臉龐逗得前仰後合。用Florrie的話來說,“那晚我就跟被勾了魂兒似的,竟絲毫沒察覺餐桌上空密佈的陰霾。”

“啪”先是父親怒氣衝衝地摔筷起身。再是母親一聲長嘆,舉起手機鏡頭正對著Florrie:“你想不想看看,你現在在我們眼裡的樣子?”

極度要面子的Florrie被母親的舉動激怒了。她一把推開面前的飯碗,以尖叫開啟了這場無休止的爭吵。

Florrie當然不敢直面那個在母親鏡頭下的自己:

是浸入湯汁的髮梢,是痴漢般的神態,是差點把飯喂入鼻孔的一隻左手,是毫無形象可言的、20歲出頭的女屌絲。

Florrie跟我說:“其實年少的時候,每個人都對自我有很多期待,像我,就一直幻想成為最美女飛行員。”

即使沒有任何人會在自評手冊上期待說:

“我希望10年後的我,成為一個24小時離不開手機,成天對著屏幕發出憨笑,天天跑去大馬路上為了幾個點贊,追著陌生人喊小哥哥小姐姐的大齡抖音中毒青年”

我們還是在這條變醜的路上,廢寢忘食。

“抖音”是怎樣毀掉你的?

抖音:請把我的時間還給我

雞湯遍地的那個年代,特流行一句中老年說教:“你空閒的時間,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雖然幾年過去,我尚未對這話產生多深的共鳴。但我承認,“時間感”這玩意兒,在我腦袋裡逐漸變得模糊。

從分不清工作與空閒,到分不清白晝與黑夜。就連上廁所,但凡能刷抖音,我都心懷著“不把馬桶圈捂熱誓不起身”的孤勇。

阿戌如是說。

阿戌是在朋友圈第一個跳出來,洋洋灑灑數百字呼籲眾好友卸載抖音的人。雖說響應他的不少,但背地裡偷摸把軟件裝了刪、刪了又裝,才是這群青年的慣有作風。

“抖音最讓我頭痛的是,每當你下定決心要戒了,下一秒都有人冷不丁地拍拍你肩膀說:'嘿,兄弟,我給你看一段子。'”

“無孔不入”,阿戌用這個詞描述抖音文化。

“我下樓按個摩,店裡師傅在循環《抖音精選音樂》;我坐公交,臨座的小學生拿著手機在拍抖音八倍鏡;

我到公司,關係最鐵的同事告訴我他想出一情景劇,要拉我一起上抖音拍系列,準能火;

好不容易我午休想消停一會,結果不知道哪天竄入耳朵的抖音魔性歌詞,刷屏了我整個腦袋。”

最可怕的是,昨天我爸突然打電話來,讓我教他怎麼下載這個軟件。

我打趣道:“老頭子怎麼也趕上了新潮?”

他憂傷地告訴我:“老覺得再不玩,就徹底與這個時代脫節了。”

重複 重複 重複 這裡的快樂太過雷同

內容同質化,是抖音無法迴避的雷區。

“哪怕我們停留在抖音的理由不同,但這裡的快樂太過雷同。”曾連刷抖音17小時不合眼的鐘璃這樣向我解讀。

對口型唱歌、手指舞、街頭惡搞、反差劇、炫富......

來來回回就那麼兩三首歌,兩三種套路,換不同的人拍出上千種劇本,販售的是同一類快樂。

“有回我刷完抖音,一抬眼天都黑了。放下手機我進入了'賢者模式',一團空虛過後,我開始質問自己跟那幫玩快手的有什麼差別?”

我衝著鍾璃努努嘴:“那句話怎麼講來著,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一個城市版快手,一個農村版抖音。

你浪費的光陰,並不會因選擇的平臺看似高端而倒流。時間的每個刻度都等額珍貴,快樂卻因雷同而遞減。

你發現了這個惡性循環,你空虛。

你沒發現這個惡性循環,你懊惱。

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過程。

“上一個讓我想整容的app是美圖秀秀”

誠實地告訴你,本週是我第三次得知有人因抖音而決心去換頭

差別於微調,換頭是整容領域的一個極端,是“墊了鼻子還想開個眼角,開了眼角還要打個下巴,打了下巴咬咬牙去磨個骨吧,磨骨後感覺自己太蛇精臉了,再去做個脂肪填充。”

為什麼中國女性越來越物化自己,把臉蛋當做了某種工具,拼了命地去精雕細琢每個細節?

究其根本,是女人們忽然觸電般地醒悟:喔,原來長得漂亮是這麼牛x。

假如美圖秀秀和p圖告訴女孩們:漂亮是可以精修的。

那麼抖音類app則試圖告訴女孩們:

精修過的漂亮是可以換錢的,精修過的漂亮是可以坐擁數百萬粉絲的。

“你漂亮,上什麼班,去拍抖音啊。”

“你身材好,學什麼習,去拍抖音啊。”

實在不行:

“你還年輕,貸款整個容,去拍抖音啊。”

“你臉皮厚,啥不敢做,去拍抖音啊。”

......

我想你一定聽過類似的聲音。

他們高唱抖音就是搖錢樹,抖音就是下一個風口。他們躍躍欲試,消極怠工,挖空了心思,渴望著一夜爆紅。

“抖音”是怎樣毀掉你的?

“周圍越來越多人卸載了抖音”

“我倦了。”

這是我採訪的最後一個粉絲,小學三年級在讀的愷愷。

說實話他的開場白嚇了我一跳,9歲小男孩,早熟得可怕。

“班裡好幾個同學,因為羨慕抖音上的那些情侶,都揹著老師開始早戀;

特別是3班,好多女生模仿抖音裡那些小姐姐,把自己打扮得很'社會'。

以往體育課大家都是開開心心的,現在我們班總有人偷跑去廢棄的草坪那邊,練習抖音的xx舞;

王楊洋跟我說,跟姐姐一起刷抖音久了,他注意力變差了,書讀不進去,公式也背不出。”

愷愷說快要週考、月考前,他們小組長就私下要求有手機的小組成員卸載抖音。堅持最久的成員王楊洋從2月17至今,已經有2個月沒有碰這個軟件了。

愷愷問我的最後一句話是:“姐姐,你玩抖音嗎?”

我一臉正義:“不玩不玩,早卸了。”

愷愷盯著我若有所思,雪亮亮的眼睛裡,是我的閃躲。

凌晨1點15,我微顫著手點開某個黑色方形的小窗口,安撫自己說:再刷最後3個15秒視頻,我就徹底與它訣別!

直到數百張面孔從我眼前忽閃而過,低電量提示仿若生命線般一次次向我發出警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