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熱議最高檢工作報告:“四大檢察”發力,更好守護公正保護公益!

人大代表热议最高检工作报告:“四大检察”发力,更好守护公正保护公益!

人大代表热议最高检工作报告:“四大检察”发力,更好守护公正保护公益!

“檢察監督不是零和博弈,監督與被監督目標一致,都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中的這句話,給全國人大代表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希望各級檢察機關把“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落到實處,更好地維護司法公正,更好地保護公共利益。

深化刑事訴訟監督,監督提質增效

張軍檢察長在最高檢工作報告中提到,對涉嫌犯罪但無需逮捕的決定不批捕116452人,對犯罪情節輕微、依法可不判處刑罰的決定不起訴102572人,同比分別上升4.5%和25.5%。對認為確有錯誤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訴8504件,法院已改判、發回重審5244件,同比分別上升7.2%和8.4%。

“這都是2018年檢察工作提質增效、紮紮實實的數字。”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律師協會會長高子程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些案件,無論是決定不捕,還是決定不訴,還是提出抗訴,都說明檢察院在反貪轉隸以後,將轉隸作為聚力法律監督的轉機,提升了監督的力度,產生了監督的實效,書寫了厚重的正義。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梅縣東山中學教師李杏玲認為,檢察機關緊盯有案不立、有罪未究和不當立案、越權管轄等問題,說明檢察院對偵查活動的監督在加強,是從源頭上預防冤假錯案,意義重大。

報告中還提到,對審前、審中可不繼續羈押的提出釋放或變更強制措施建議,辦案單位採納64106人,同比上升26.8%。

“這說明檢察院的監督工作完全遵循了刑事立法本意,促進了法律精準實施。”高子程代表說,對於在刑事執行過程中已經達到懲罰的效果,而沒有繼續羈押必要的,及時提出釋放或改變強制措施的建議,有利於修復社會關係,促進社會和諧,降低司法成本。

重視民事訴訟監督,抗訴力求精準

通過抗訴發揮對類案的指導作用,對確有錯誤的其他個案,以檢察建議等方式促進糾正——2018年,全國檢察機關共提出民事抗訴3933件,同比上升25.1%,法院已審結1982件,其中改判、發回重審、調解、和解撤訴1499件;提出再審檢察建議4087件,同比上升32.1%,法院已啟動再審程序2132件。

最高檢工作報告中的這些數據變化引起了人大代表的關注,他們為檢察機關堅持民事抗訴力求精準點贊。

“這兩個比例空前提升,說明檢察機關去年民事檢察的辦案質量、數量,以及產生的變化和效果都是空前的。”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律師協會會長肖勝方說。

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檢察機關監督糾正1484件“假官司”,同比上升48.4%;對涉嫌犯罪的起訴500人,同比上升55.3%。

“同比上升50%左右,成效也是空前的。”肖勝方代表讚歎說。

在監督、支持法院依法執行方面,2018年,全國檢察機關對選擇性執行、超範圍查封扣押等違法情形提出檢察建議23814件,同比上升12.7%;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情節嚴重的,批捕2376人,同比上升36.9%。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索通律師事務所律師韓德雲說:“檢察院的法律監督包括對執行階段的監督。法院在基本解決執行難專項行動中,付出的精力、動員的力量是空前巨大的。但是,執行必須依法執行。這其中,檢察院既發揮監督作用,同時又通過監督給予法院強力的支持,這就是法檢兩家相互制約、相互支持制度的優越性。”

加強行政訴訟監督,

還需加大工作力度

最高檢工作報告中說,對認為確有錯誤的行政判決、裁定提出抗訴117件,同比下降15.8%;提出再審檢察建議90件,同比上升50%。

“數據的下降,說明行政訴訟監督工作還需要加強。”韓德雲代表說,近年來,行政機關執法規範化水平提高、法院行政審判更加規範、法院再審程序把關糾錯功能進一步發揮。相比之下,行政檢察投入不夠、能力不足等問題,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加大力度解決。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劉希婭也發現了報告中下降的數字。

“在工作報告中列舉下降數字,這樣的勇氣,體現了最高檢實事求是的作風。”劉希婭代表建議檢察機關進一步加強行政檢察工作。

依法開拓公益訴訟,勇擔公益保護之責

“違法者必須為恢復受損公益‘買單’。”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工業大學機械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學院教師秦飛說,張軍檢察長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全場掌聲響起。

這句話道出了人們的心聲。

在2018年參加了最高檢組織的公益訴訟工作視察活動後,秦飛代表對檢察公益訴訟工作有了更多瞭解。他說:“正如報告中說的,勇闖中國特色公益訴訟檢察之路,開局效果良好。”

最高檢工作報告中說,2018年共立案辦理民事公益訴訟4393件、行政公益訴訟108767件。其中,涉及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59312件、食品藥品安全41118件、國有財產保護10025件、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2648件、英烈權益保護57件。

“把訴前實現維護公益目的作為最佳狀態。”看到報告中的這句話,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方燕表示,這說明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主要目的,是監督行政機關依法履職。這樣的司法理念,不僅可以及時保護公益,更是以最少司法投入獲得最佳社會效果。

“對21起侵害英烈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通過發出公告或當面徵詢意見,促請英烈近親屬起訴,對未能提起訴訟的,江蘇、山東等地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益訴訟6件。”對此,方燕代表感覺非常暖心。

“這個行為充分彰顯了檢察機關運用法律手段來捍衛英烈權益的監督職能,維護了英烈的尊嚴,讓英靈得以安寧。”方燕代表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