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寵辱不驚?面對黑暗,他只是努力地綻放出一絲微弱的人性之光

蘇軾不左不右,真君子、真性情、真自我,只是瀟灑也有代價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今眉山市)人。二十歲時,蘇軾與弟弟蘇轍一同考取了舉人,接著又通過禮試和殿試,獲得進士及第。兄弟二人與其父親蘇洵合稱“三蘇”

蘇軾寵辱不驚?面對黑暗,他只是努力地綻放出一絲微弱的人性之光

蘇軾進入政壇的時候,正是北宋士大夫改革呼聲日益高漲的時代。剛進入官場時,蘇軾也曾發表過改革弊政的議論,並在《思治論》中提出“豐財”、“強兵”、“擇吏”的建議。蘇軾主張改革應採取比較溫和的態度,他希望改革變法在沒有巨大變化的條件下,通過各個階層的自覺調整和道德完善來改變社會的衰敗現狀。因此,蘇軾反對王安石變法。

蘇軾寵辱不驚?面對黑暗,他只是努力地綻放出一絲微弱的人性之光

熙寧四年,蘇軾兩次上書反對王安石變法,遭到改革派的強烈攻擊,於是自請外任。他先後出任過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的知州。蘇軾調任湖州時,寫過一篇《湖州謝上表》,文章雖然寫的是“臣性情鄙陋,名聲較微”,並在奏章的最後說“臣無能”,單純從文字來看純屬自謙的流露,被人抓住把柄的是那句—“陛下知道我迂腐不識時務,難以與別人一同上進;察知我年老不多生事,或許能收養小民。”從這句話來看,不免流露出對皇帝的一些不滿情緒。

蘇軾寵辱不驚?面對黑暗,他只是努力地綻放出一絲微弱的人性之光

當時的政治鬥爭非常激烈,諫官彈劾蘇軾以詩文誹謗新法,因此他在湖州任上被逮捕,並關進御史臺,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當時朝廷內的王安石、司馬光等朝中元老重臣紛紛救援,最終,蘇軾被從輕發落貶到黃州做副團練(今湖北黃岡)。從此,他在黃州深刻地反思,並在東面的山坡前蓋了一間草屋,屋前開闢了一塊土地,自號東坡居士。在黃州的五年時間,他的思想發生了很大變化,形成了儒釋道三教匯通的人生格局,並創作出大量的文學作品。

蘇軾寵辱不驚?面對黑暗,他只是努力地綻放出一絲微弱的人性之光

三蘇祠內蘇軾石雕像

宋哲宗即位,高太后臨朝執政。蘇軾很快被召回朝廷中樞。隨著司馬光全面廢除新法,蘇軾又主張“新法並不是一無所長,而是應該比較新法的優劣,採用其中有利於國家和人民的政策。”因而被當權者“憤怒”、“猜疑”。

蘇軾寵辱不驚?面對黑暗,他只是努力地綻放出一絲微弱的人性之光

湖北黃岡蘇東坡雕像

這裡不得不提一句,無論是

改革派王安石,還是反對派司馬光本人,這兩位宰相品格高尚,從不針對蘇軾本人“曉以利害”,只是其他的改革派和保守派們卻不會容忍一個永遠質疑的人佔據朝中重要的官職,況且蘇東坡還是被眾人崇拜的一位高人氣的詩詞明星。無奈之下,蘇軾只得再次申請調離汴梁。此後,他又有兩次短期的在朝中任職,先後出任兵部尚書和禮部尚書,這是蘇軾平生最高的官職經歷。

蘇軾寵辱不驚?面對黑暗,他只是努力地綻放出一絲微弱的人性之光

蘇軾與僧人討論佛理

之後,宋哲宗執政又開始施行新法,打擊“舊黨”。蘇軾被新黨的人士又一次地懲處,一貶再貶,最後貶到北宋最南端的嶺南、海南島。直到宋徽宗即位,大赦元祐舊黨,他才得以北歸,第二年到達常州。由於長期遷徙外任,加上地方官員對蘇軾的掣肘與鄙視,他最終病逝常州。

蘇軾寵辱不驚?面對黑暗,他只是努力地綻放出一絲微弱的人性之光

一般人或許覺得蘇軾活得十分瀟灑,認為文采出名的人一定會活得光鮮亮麗,可是誰又知道被朝廷貶來謫去,左、右派都打擊的心酸與苦悶,這一切向誰訴說?原配跟著他擔驚受怕,已經故去,新找的夫人又病逝在惠州,官場、家庭都不如意,寫再好的詩詞又能如何?詩詞裡是不能、也不敢再提政治了,朝中已經有人拿詩歌做文章迫使蘇軾在大獄中“死過”一次了。既然詩詞不能發洩,奏章不能寫,朋友漸漸遠離,同事不再聯繫,這難道就是詩詞“明星”的背後的心酸寫照?幸好蘇軾還有美食,還有養生,還有深夜陪伴他的那把古琴。

蘇軾寵辱不驚?面對黑暗,他只是努力地綻放出一絲微弱的人性之光

東坡書院

如果蘇軾知道一生被左右兩黨一起打擊,他寧可種地也不進入官場。他最初進入官場,可是報著為國利民的理想的,否則他是不會在各州任職的時候,做出諸多對民有利的事情(如蘇堤)。歷史早已成定局,今人即便激情感慨,也不一定真正理解蘇軾的內心,蘇軾把人活得很真,政治上堅持著儒家君子的執著與本真,在外人看來活出了道家的瀟灑與恬淡,其實他的內心已經理解了佛教的教義,完全地拿起並放下了。

蘇軾寵辱不驚?面對黑暗,他只是努力地綻放出一絲微弱的人性之光

話劇蘇東坡

蘇東坡臨死前作《自題金山畫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今海南省儋縣)。”屢遭貶謫,政治上屢遭打擊,這對蘇軾來說是一種人生的不幸,但是或許蘇軾的內心還有陽光,即便被四處的黑暗都遮住了,他還是要在那個世界努力地擠出一絲微光,正是政治上的不得意,促成了他坐上文學巨匠的地位。

蘇軾寵辱不驚?面對黑暗,他只是努力地綻放出一絲微弱的人性之光

眉山三蘇祠內蘇軾蠟像

在令人難以忍受的極差逆境中,蘇軾過得瀟灑,或許他的內心是寵辱不驚、灑脫自如的心境,其文學成就隨著人生境界的提高而獲得更高級的提升與突破,多才多藝的他在文、詩、詞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而他在書法、繪畫、音樂、醫藥、水利、釀造、烹飪、養生等領域都有著突出的貢獻。

蘇軾寵辱不驚?面對黑暗,他只是努力地綻放出一絲微弱的人性之光

眉山三蘇祠內洗硯池

縱觀蘇軾一生,他不唯上,不唯左右,唯的是天下的“道”,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君子精神,蘇軾留給世人的不僅僅是詩詞、美食還有豐富而寶貴的文學作品,還有他“君子不器”、“水利萬物而不爭”的人格素養、積極進取的人生風範、瀟灑自如的思想境界。在他身上可以感受到傳統文化乃至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後世學者們都對蘇東坡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蘇軾寵辱不驚?面對黑暗,他只是努力地綻放出一絲微弱的人性之光

湖北黃岡蘇東坡紀念館

假如蘇軾看到將近九百多年後,期間有些人對他稱讚,有些人對他詆譭,還有些人不予置評,他會怎樣?我想他會微微一笑,揮了揮手說道:“那都是過去式了,不提也罷。活在此處、活在當下才能收穫完美的人生。”

蘇軾寵辱不驚?面對黑暗,他只是努力地綻放出一絲微弱的人性之光

蘇軾《歸去來兮辭》(現藏於臺灣省臺北市故宮博物院)

是呀,讓我們都活在此處、活在當下吧,收穫屬於我們自己的人生!即便稍稍有些不完美,但我們也要像蘇軾那樣——一路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