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场“首倡义兵”的壮举,成了新的历史风向标,任谁也无法阻挡

小A点评三国风云人物:袁术(三)灭门之祸

“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觽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

那一场“首倡义兵”的壮举,成了新的历史风向标,任谁也无法阻挡

曹操

这是记载于《三国志武帝纪》中的一份讨伐董卓的关东诸侯名单,我们姑且简化称之为讨董名单。他的顺序是按着官职大小来进行排列的,所以袁术排在了第一位,应为他当时的官职是后将军。

但是,按着一般的常规习惯,是不是盟主应该排在第一位,然后才是按着官职大小继续排列。所以在《后汉书》中范晔将这份名单并入到了袁绍的传记当中,并且做了稍微的改动。原文是这样:

“初平元年,绍遂以勃海起兵,与从弟后将军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胄、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河内太守王匡、山阳太守袁遗、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等同时俱起,众各数万,以讨卓为名。绍与王匡屯河内,胄屯颍川,馥屯邺,余军咸屯酸枣,约盟,遥推绍为盟主。绍自号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

也就是说讨伐董卓领头的两个人,一个是盟主渤海太守袁绍,另一个是官职最高的后将军袁术。

那一场“首倡义兵”的壮举,成了新的历史风向标,任谁也无法阻挡

袁术

大家试想一下,当这份名单被送到董卓面前的时候,董卓的愤怒何其之大,简直是用怒火中烧都不足以形容。应为这里面,袁绍的渤海太守是他董卓封的,袁术的后将军也是他董卓封的,在董卓看来他对老袁家可谓殊遇有佳。可是袁绍袁术竟然如此明目张胆的跟自己作对,简直是吃里扒外的行为,于是就董卓将这一腔怒火发泄在洛阳城中的袁氏宗族身上也就不难理解。这也就有了袁氏家族的灭门之祸。

我们先来看一下各种史书中关于这场袁氏家族的灭门之祸的记载:

《三国志袁绍传》“卓闻绍得关东、乃悉诛绍宗族太傅隗等。”

《后汉书孝献帝纪》记载“戊午,董卓杀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夷其族。”

《后汉书袁绍传》记载“董卓闻绍起山东,乃诛绍叔父隗,及宗族在京师者,尽灭之。”

《献帝春秋》记载:“太傅袁隗,太仆袁基,术之母兄,卓使司隶宣璠尽口收之,母及姊妹婴孩以上五十余人下狱死。”“尺口以上男女五十余人,皆下狱死”

《资治通鉴》卷五十九“董卓以袁绍之故,戊午,杀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及其家尺口以上五十馀人。”

从以上的这些记载来看,董卓的确是应为袁绍和袁术挑起了讨董的战争,而杀了袁氏家族满门。唐朝时李贤在给《后汉书》作的注释中用了一段 “卓以山东兵起,依绍、术为主,故诛其亲属”的话来支持这种观点。这也是我们后世对于董卓杀袁氏家族满门的原因的一个普遍认同。

那一场“首倡义兵”的壮举,成了新的历史风向标,任谁也无法阻挡

董卓

但是,在这里我想问,袁绍和袁术有没有必要担着被灭门的危险与董卓针锋相对?或者说到底是不是袁绍和袁术挑起的这场讨伐董卓的战争的呢?

我个人认为,不是。

我们先来做一下换位思考,就是从人伦人情的角度来讲如果换做是你我,在自己的父母妻子以及家人的生杀大权掌控在董卓手中的时候,你我有没有必要,或者有没有勇气去发起一场与之针锋相对的战争呢?反正如果换做是我,不到万不得已我是不会去这么做的,因为这简直就是将自己的父母妻子家人的生死置之于不顾。尤其是袁术,《献帝春秋》明确有记载董卓诛杀的袁门中人有“术之母兄”。 “母兄”在这里指的并不是母亲的兄弟,而是指母亲和兄弟的意思。这是在文言文作品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表达方式。所以从人伦和人情的角度来看,袁绍和袁术根本就没有主动挑起讨伐董卓战事的这种需求。

而且从史书记载来看,董卓和袁氏家族当时还真就没有到达万不得已的地步。袁隗我们就不用多说了,董卓废帝另立的时候他就已经选择站好了队,解下少帝刘辩玺绶的就是他,扶着刘辩下殿向献帝刘协叩头行礼的也是他。献帝继位以后袁隗依然是太傅,就连袁术也得到了一个后将军的名头,可见袁氏家族其政治地位不变。袁绍虽然与董卓在废立上有过矛盾,但是在他逃出洛阳以后董卓并没有追究,甚至送给了他一个渤海太守的人情大礼。不管这份大礼是单纯的由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何颙这三个人向董卓提议的,还是背后真是有袁隗的运作存在,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袁氏家族在董卓主政的朝廷中已经拥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也就是袁绍和袁术,完全没有必要站在反对董卓的立场之上,甚至都应该是反对讨伐董卓的。所以从政治考量上来讲,袁绍和袁术也没有讨伐董卓的这种必要。

那一场“首倡义兵”的壮举,成了新的历史风向标,任谁也无法阻挡

韩馥

既然无论从人伦人情的角度还是从政治考量的角度,袁绍袁术都没有挑起讨伐董卓的必要,也就更不会支持这种行为,那么他们又怎么会同意在这份讨董名单中加入自己的名字呢?

实际上个人猜测,最初袁绍和袁术的名字出现在讨董名单中这件事,事先恐怕他们并不知情。

我们现在大家都知道,所谓的关东义军讨董联盟是另一场发生在当时的诸侯联盟的升级版,这就是酸枣会盟,这份名单最早也应该是由参加酸枣会盟的各路诸侯们制定而出的。

所谓的酸枣会盟,指的的是当时发生兖州陈留郡酸枣县的一次关东诸侯们以讨伐董卓为目的的会盟誓师活动。这件事记载在《三国志》和《后汉书》中臧洪的传记里。据史书记载,当时参与会盟的诸侯们互相谦让,谁都不愿意登坛宣读盟誓,结果还是臧洪登坛率领着一众诸侯歃血为盟宣读了盟书。这份盟书是这样的“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惧沦丧社稷,翦覆四海。兖州刺史岱、豫州刺史伷、陈留太守邈、东郡太守瑁、广陵太守超等,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殒首丧元,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那一场“首倡义兵”的壮举,成了新的历史风向标,任谁也无法阻挡

酸枣会盟

从这份盟书的内容来看,当时参与会盟的一共是五个诸侯,即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广陵太守张超。这里面并没有提到袁绍和袁术,而且可以明显的看出比《三国志武帝纪》中的记载少了一半还多。虽然在这份盟书中的诸侯名单后面有一个“等”字,但是以袁绍和袁术当时的官职地位,如果他们当时真的在场的话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被归列到“等”字当中。所以可以肯定的说,他们当时并不在场。那么他们在哪里呢?有没有不在场的史料证据呢?

还真有!袁绍的不在场证据记载在《后汉书袁绍传》中。据该传记载,袁绍一直到讨董联盟举事,袁氏家族被灭门的时候,都处在被冀州牧韩馥的扣押之下。后来韩馥还是在得到桥瑁诈作三公移书的檄文后才将袁绍释放,并听其举兵。袁绍恐怕也应该是在这个时候才知道自己被推为盟主以及家族被灭的噩耗的。所以范晔才在《后汉书》中说袁绍的盟主是被“遥推”的。

而袁术在上两篇中我们已经讲过,根据《三国志魏书后妃传》中的记载,袁术曾经在曹操逃离洛阳后四处宣扬过曹操的死讯。袁术的这一消息的来源,应该是在曹操逃出洛阳以后在路过中牟县的的时候被一名亭长抓获并送交县里的时候传出来的。所以直到这个时候,袁术依然在洛阳城中。即便是他在这个时候离开洛阳也已经赶不上酸枣会盟了。更何况他离开洛阳以后所投奔的目的地乃是南阳。

那一场“首倡义兵”的壮举,成了新的历史风向标,任谁也无法阻挡

袁术

在这里我想说一点题外话,虽然我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袁术之所以会选择在这个时候逃出洛阳投奔到南阳,恐怕事先是跟太傅袁隗进行过探讨的,或者说是在袁隗的授意之下的举动。说白了这极有可能是袁隗出于袁氏家族发展考量下的一种规划。在家天下的专制时代,一个家族要想立足天下,必须做到两点,一个就是朝廷中有人有权力,另一个就是在地方上有兵有地盘。朝廷中有人有权力就代表着有人替你说话,地方上有兵有地盘就代表着拥有说话的资本。以太傅袁隗、太仆袁基为首的袁氏家族自然不缺在朝廷中说话的人,但是在地方上拥有兵权的封疆大吏却几乎没有,在袁绍袁术出逃洛阳以前应该是有一个山阳太守袁遗。不过袁遗这个人才略欠缺,虽然曹操曾经赞扬他和自己一样“长大而能勤学”,但是终归是无所作为,后来也只能成为袁绍的辅臣。而袁绍的出逃,给袁隗好好的提了一个醒,所以据猜测袁绍的渤海太守极有可能是在袁隗的运作下得来的,只是可惜袁绍被韩馥所扣留始终都不能去到任。而关东诸侯们反对董卓的声音又愈来愈高,在这一背景之下袁氏家族急需要在地方上找到自己立足的位置。这恐怕才是袁术逃出洛阳去到南阳发展的真相。在晋代葛洪的《抱朴子》中曾经记录过一段袁隗担任南阳太守时索求郦县山中甘谷水的故事。虽然《抱朴子》只是一部论述神仙、炼丹、符箓等事的书籍,并不能完全作为历史参考,但是其所诞生的年代却可以佐证晋朝人的思想中袁隗曾经担任过南阳太守的事实。而袁隗的这一段南阳太守的经历,正为日后袁术到南阳之后的迅速崛起打好了现成的基础。个人感觉在袁隗的设想中,并不存在让袁绍袁术以及袁遗等子弟在地方上掀起针对董卓的战事,因为这样会害及自身。所以袁隗所设想的应该是让其拥兵自重,分别建立起既支持董卓又能制衡董卓的独立王国,以维护自己所代表的袁氏家族在东汉朝廷中的政治地位。

那一场“首倡义兵”的壮举,成了新的历史风向标,任谁也无法阻挡

袁隗

言归正传。那么,既然袁绍和袁术都有不在酸枣会盟现场的不在场证据,更没有讨伐董卓的这种需要需求,也根本不会支持关东义军联盟讨伐董卓的这种“反政府”的行为。那么他们的名字又为什么会出现在讨董名单中呢?将他们的名字强行加入到名单中的又会是谁呢?

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是谁将袁绍袁术的名字加入到这份讨董名单中的,谁就要对袁氏家族满门被杀这件事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

要想准确的回答这个问题恐怕很难,这也将成为一桩永远的悬案。但是,我在读《三国志》的时候,注意到《魏书》部分中对于袁氏家族被灭门一事的一个奇怪现象,或许可以算作是猜想下的答案。

那一场“首倡义兵”的壮举,成了新的历史风向标,任谁也无法阻挡

陈寿的纪传体史书《三国志》分为三个部分,即《魏书》、《蜀书》和《吴书》。其中《魏书》部分共三十卷是《三国志》中最为详尽详实的部分。根据推断,陈寿是在参阅了大量汉魏晋官方档案的情况下来编辑《三国志》的,而《魏书》部分则更应该是以曹魏政权遗留下来的官修史籍来作为权威参考依据的。

但是,正是在这样一部本应该非常严谨的著作当中,对于曾经轰动天下的袁氏家族被灭门一事的唯一一处记载却存在着不实的地方。这就是《三国志魏书袁绍传》中的记载。原文是这样“会卓西入关……卓闻绍得关东、乃悉诛绍宗族太傅隗等”。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魏书》所要传达的讯息是董卓杀袁氏家族满门这件事是发生在董卓西入函谷关之后的事情。

可是根据《后汉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董卓西入函谷关是在初平二年的三、四月份,而袁氏家族满门被杀则是在一年之前的初平元年三月份,在《后汉书孝献帝纪》中这个时间点甚至被精确到了天,是在初平元年三月份的“戊午”日。范晔之所以能够记载下这么精确的时间,可以肯定他的手上一定是有确凿的证据可以支持这种观点。另外在《三国志吴书孙坚传》中的记载也可以证明董卓杀袁氏家族满门是发生在董卓还身在洛阳的时候。

据《三国志吴书孙坚传》记载,孙坚被袁术表为豫州刺史以后,在鲁阳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修整,就起兵出发去讨伐董卓。孙坚先是到达了梁县以东的地方,大概在今天的汝州境内。结果在遭遇战中被徐荣打败,险些丢掉性命。之后孙坚逃到了阳人,也就是汝州西北部温泉镇一带。在这里孙坚收合残兵进行反攻,并在接下来的战役中打败了董卓的军队,还斩杀了都督华雄。根据《后汉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认为这场战役中孙坚还击败了吕布和胡轸。正是在这个时候,袁术听信了谗言,认为孙坚要是攻打下了洛阳必定会有反心,甚至是难以制御,于是就没有给孙坚运送军粮。孙坚知道这件事以后亲自从阳人连夜快马奔驰赶回鲁阳,向袁术表态度。史书记载孙坚当时“画地计校”并对袁术说道“(我)所以出身不顾,上为国家讨贼,下慰将军家门之私雠。坚与卓非有骨肉之怨也,而将军受谮润之言,还相嫌疑!”

那一场“首倡义兵”的壮举,成了新的历史风向标,任谁也无法阻挡

孙坚

“雠”这个字读作chóu,就是“仇”的意思,“私雠”就是私仇的意思。这里面孙坚所指的袁术的家门之私仇,应该就是袁氏家族被董卓灭门这件事。孙坚之所以来讨伐董卓,可能也是受到袁术的命令前来替袁氏家族报仇的。可是当时孙坚还没有正式跟董卓交战,据《后汉书董卓传》记载,董卓当时身在洛阳,正在乐此不疲的发掘皇陵盗窃宝藏。在孙坚击败了吕布和胡轸,拒绝了被董卓派遣前来求和的李傕以后,进兵大谷,并与董卓在皇陵之间大战了一场。董卓不敌孙坚,败退黾池。孙坚又攻进洛阳,击败了吕布。这才罢战“埽除宗庙,平塞诸陵”,董卓也应该是在这个时候才得以退入函谷关以西回到长安。

那一场“首倡义兵”的壮举,成了新的历史风向标,任谁也无法阻挡

《三国志吴书孙坚传》中所记载的这句孙坚与袁术“画地计校”时所说过的话,应该是非常可靠的。应为孙坚作为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作战最勇猛的一镇诸侯,也是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支部队,尤其又是发生在孙坚经历过一场惨败之后的事情,他的后人对于这场战役一定是非常的刻骨铭心。更何况孙坚的儿子孙权统治吴国五十余年,其吴国官史主要也应该是孙权在位期间进行的修订,想来孙权还不至于记错自己父亲曾经说过的话。

既然董卓杀袁氏满门的时间可以被证明是在董卓“西入关”以前,那么也就说明《三国志魏书》中关于董卓杀袁氏家族满门的“会卓西入关”的时间是错误的。这种错误其实非常奇怪,完全就是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

曹操,作为一个以讨伐董卓而起家的军阀,又是号称“首倡义兵”的军阀,也是整个讨伐董卓事件的亲历见证人,而且还是与孙坚一样,是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付出过惨痛代价险些丢掉性命的人。他怎么可能把当时这么重要的一件大事,而且是轰动天下尽人皆知的大事的发生时间搞错呢?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一场“首倡义兵”的壮举,成了新的历史风向标,任谁也无法阻挡

曹操

所以,我们几乎可以肯定一点,就是曹操是明确知道袁氏满门被杀的确切时间的。而且还有一个深层次的理由可以说明这一点,就是在曹操陈留起兵的时候,曹操的妻子卞氏以及曹操的许多家人追随者都在洛阳城中。他们更应该是亲眼目睹了这场灭门屠杀,他们更是应该清楚的知道袁氏满门被杀的准确时间。

既然曹操明确知道袁氏满门被杀的时间,他的后代就更不应该将这件事搞错。可是偏偏就是在这一点上,在以曹魏官史为主要依据的陈寿《三国志》的《魏书》中却出现了错误。这绝对不是无心之举,或者说绝对不是失误造成的。这绝对是有人蓄意而为,也就是说有人故意将《魏书》中董卓杀袁氏家族满门的时间向后推移到了董卓“西入关”以后的节点上。

为什么?!

为什么曹魏官史一定要将这个时间向后推移呢?这么做难道有什么好处吗?或者说曹魏政权这么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在综合考虑以后,我认为答案其实就隐藏在《三国志·魏书·袁绍传》本身之中。

那一场“首倡义兵”的壮举,成了新的历史风向标,任谁也无法阻挡

袁绍

在这本《三国志》中唯一明确记载有袁氏家族被董卓灭门事件的传记当中,所代表时间概念的记载“会卓西入关”的后面,曹魏官史的修订者写下了颇耐人寻味的五个字“绍还军延津”,之后才发生了董卓杀袁氏满门的事件。在这里非常明显,曹魏想要表达的,实际上是想要说明袁绍当时已经是处在一种自由之身的状态,并且已经来到了延津,延津其实就是酸枣的另一种称呼。也就是说曹魏官史的修订者想要向世人昭示的,是袁氏家族被灭门的这件事,是发生在袁绍到达酸枣,并参加了酸枣会盟以后的事情,是袁绍自己的决定,与旁人没有关系,袁氏家族被屠杀也是袁绍自己参与酸枣会盟后的必然结果,与旁人更没有半毛钱关系。这其实就是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法,可以肯定的说曹魏官史的修订者是在故意掩盖事实。

那么曹魏官史的修订者在替谁掩盖呢?这个人,一定是一个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才会值得魏国人不惜篡改史实,去为他辩驳,隐讳。

可是,这个人,也是将袁绍袁术的名字加入到讨董名单中的人,也是让董卓做出屠杀袁氏家族满门的那个人。他对于洛阳城中袁氏一门上下五十余口男女老少的死,要负有主要的责任。可也正是这个人,改变了历史原有的轨迹,让袁氏家族原本水到渠成的发展规划戛然而止。我们甚至可以断言,假如不是这场灭门的屠杀,不出其他意外,在通过朝廷与地方上的整合以后,袁氏家族通过政治斗争,搬倒甚至是除掉董卓成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新的掌权者都是有可能的。

那一场“首倡义兵”的壮举,成了新的历史风向标,任谁也无法阻挡

袁术

可是历史从来就不能假如,那一场发生在陈留郡己吾县的“首倡义兵”的壮举,成了新的历史风向标,任谁也无法阻挡!

那一场“首倡义兵”的壮举,成了新的历史风向标,任谁也无法阻挡

他是谁,现在已经无需回答。但是,我相信陈寿把讨董名单记录在《三国志武帝纪》中绝对不是偶然,而是他作为一个史学家所拥有的严谨态度,在本着尊重事实的心境下,做出的折中决定。

孙坚,熄灭了洛阳城中的大火,掩埋了被董卓挖掘开的皇陵,分兵屯驻到安邑与渑池中间的地方,以防止董卓的反扑。而他自己则引军返回鲁阳,等待他的将是又一场袁术的家门之战。

小A斯蒂芬写于2019年1月25日。

那一场“首倡义兵”的壮举,成了新的历史风向标,任谁也无法阻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