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殺熟”殺的是你嗎?


“大數據殺熟”殺的是你嗎?


最近關於“大數據殺熟”的新聞引發很多網友關注。不少用戶發現,使用出行軟件購買機票、通過預訂平臺預訂酒店和電影票、或者在網上購物時,等級高的老客戶常常要支付更高的價格,而很少使用相關服務的新顧客,卻能享受到更低的價格。

不知道您有沒有遇到過類似下面這種”大數據殺熟“的情況?


“大數據殺熟”殺的是你嗎?


3月10日晚,用戶陳利人在微博表示,自己當日10點47分在攜程App購票,首次搜索時,總價格為17548元,“準備去支付時,發現沒有選報銷憑證,然後就退回去修正一下。再去支付卻被告知沒有票了,讓回去重新選擇”。

他重新搜索,選擇,價格卻變成了18987元,比之前高出近1500元。想到以前看到的網站殺熟,於是,他登出、再登錄,再查,看到的還是同樣的價格。在把應用卸載再重新安裝後,再搜索,價格還是18987元。

隨後,他在海航官方App上進行查詢,“同樣的行程,不但有票,而且,價格比它便宜不少!時間是12點24分,價格是16890元。”

1

什麼是“大數據殺熟”?


“大數據殺熟”殺的是你嗎?



大數據殺熟,說得直白點,就是針對特定用戶進行個性化定價,以便讓平臺/商家利益最大化。定價又分為直接定價差異和間接定價差異,前者是明碼標價但卻截然不同,後者則是在折扣、優惠、返現等維度體現。

經濟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價格歧視,通常指商品或服務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消費者提供相同等級、相同質量的商品或服務時,打出不同的銷售價格或收費標準。所以,“殺熟”古來有之,但在“大數據”時代,這一手段被玩得更加出神入化。近日有媒體對2008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1.3%的受訪者遇到過互聯網企業利用大數據“殺熟”的情況。

與其稱這種現象為“殺熟”,不如說是“殺對價格不敏感的人”:一罐可樂,在超市只賣2元,在五星級酒店能賣30元,這不能叫價格歧視,而是因為人們能住得起五星級酒店,那他就要接受被“殺”。一罐可樂的正常價格是透明的,所以在五星級酒店的溢價是公開的。

不同的是,“大數據殺熟”常常處於隱蔽狀態,多數消費者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溢價”了。

2

“大數據殺熟”的原理



“大數據殺熟”殺的是你嗎?


要想了解大數據殺熟的原理,就要從“Cookie”這個詞說起了。

Cookie是什麼?

在互聯網早期,網站並不能很好地識別出都是誰誰誰,在訪問他們的網站。比如說,你打開瀏覽器,訪問A網站時,A網站知道有個用戶在訪問,可當你關掉瀏覽器,再次打開並訪問A網站時,A網站就傻眼了,他們並不能區分出兩次訪問是否來自同一個用戶。

後來,網景公司的前僱員盧· 蒙特利在1993年3月發明了一個叫做“Cookie”的東西,很好地解決了此問題,用戶可以自動登錄某個網站。

運作原理

當你首次打開A網站時,A網站會給你一個編號,這相當於是你在A網站獨一無二的“身份證”,而這個“身份證”就包含在Cookie裡面,接著,A網站將Cookie發送到你的瀏覽器,並直接存儲在你的硬盤中。

半個月後,當你打開電腦,再次訪問A網站時,你的瀏覽器會將之前的那個Cookie附帶在請求中一併發送給A網站,A網站收到Cookie後就知道你是誰了,時間長了,A網站分析你的Cookie,就知道最近以來,你何年何月何時訪問了他們的網站,總共訪問了幾次,都是在一天的哪個時間段。假如你的電腦還同時打開定位功能的話,A網站也許還能知道你是在北京,還是在上海某個小區訪問了他們的網站。

這也就是說,即使你沒有登錄谷歌,但由於你經常使用谷歌搜索,那麼谷歌也是可以給你畫像的,你經常搜索豪車,這代表了你對車很感興趣,同時表示你收入較高,然後,谷歌根據你的興趣,將有關車的廣告顯示給你。

網站利用Cookie,可將廣告進行精準投放,這種情況下沒什麼可說的,因為無論怎樣,網站都會顯示廣告。但是讓用戶深惡痛絕的是,有些網站利用大數據殺熟。比如小李經常使用某個網站訂購東西,且都是一些昂貴的東西,那麼網站通過數據分析,知曉小李是個有錢人,然後,搜索同一個商品時,商品顯示的報價,比別的用戶貴。

又如,每年元宵節的前一天,小李都要從美國飛往中國過元宵節,雷打不動。於是,當小李用手機訂購機票時,訂購網站知曉小李無論如何都要飛往中國,接著,給他顯示的票價總是要比別的用戶貴幾百美元。


“大數據殺熟”殺的是你嗎?


3

如何避免被”大數據殺熟“

現在的問題是,如何知曉自己被大數據殺熟?又該如何有效地防範?

答案當然還是Cookie。

一、如何知曉自己被大數據殺熟?

一般來說,電腦上都會有兩個瀏覽器,比如自帶的IE瀏覽器,還有你自己喜歡,並經常使用的瀏覽器。

要判斷自己有沒有被殺熟,一個可行的辦法是打開你很少使用的瀏覽器,並先到設置裡刪除Cookie,如下圖:


“大數據殺熟”殺的是你嗎?


接著,以不登錄的狀態到某個網站搜索某個特定的商品,記下報價。

然後再到你經常使用的瀏覽器上,登錄並搜索那個“特定”的商品,對比報價,若後者的報價明顯偏高,則你有可能被殺熟了。

其他方法是,讓你的好友或者家人進行搜索,再對比報價。

二、如何有效地防範被殺熟?

第一點:多個平臺一起查價。貨比三家,永遠沒錯。

第二點:到線下諮詢後再上網下單。比如想去旅遊,除了在多個網站上查詢價格外,還應去他們的線下店面諮詢各個線路的價格,跟線上價格比較後再做決定。

第三點:儘量避免用同一個郵箱註冊多個平臺。現在互聯網已逐漸進入一個開放協作的階段,各個平臺之間都在共享數據資源,為了避免各個平臺把你都識別為同一個人,對你跨平臺殺熟,建議不同的平臺使用不同的郵箱註冊。


“大數據殺熟”殺的是你嗎?


4

如何解決”大數據殺熟“問題

大數據殺熟並不是大數據的錯,錯的是某些網站對數據的不良使用。比如說Cookie,它的一個顯而易見好處是,方便用戶自動登錄某個網站。假如沒有Cookie,則你每次打開網站,都得重新登錄一次,超級麻煩。

大數據殺熟並不難解決,但前提是,大家有所警覺。如果你知道某個網站存在殺熟現象,你就告訴周圍朋友,並在一段很長的時間內棄用這家網站的服務,長此以往,做的人多了,也就少有網站敢殺熟了,因為代價太大。

專家表示,解決大數據殺熟問題,不僅需要整個社會營造一種誠信的氛圍,需要互聯網企業的自律,也需要監管部門對企業進行大力監管,杜絕損害消費者利益的情況發生。


版權聲明:本文圖片和部分內容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第一時間做刪除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