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網絡平臺被質疑大數據“殺熟” 新技術不應跨越倫理界限

習慣了用APP預訂酒店、演出票的你,有沒有想過會被某些“比你更懂你”的網絡平臺“殺熟”而無知無覺?近期,網絡平臺“大數據殺熟”的問題日益引起消費者關注。不少網友發現,自己經常購物的網站、APP,消費越多、得到的優惠越少,甚至價格越貴。據《人民日報》報道,有網友自述:通過某旅行服務網站訂特定酒店,朋友的賬號顯示只需300元,自己的賬號則要380元。相同的房間,不同的價格,這就是算法的“功勞”。通過深挖消費者過往消費甚至瀏覽記錄,讓算法洞悉消費者偏好,不少互聯網平臺清晰地知道消費者的“底牌”,於是就出現了看人下菜碟。

運用大數據技術,能夠發現新知識、創造新價值、提升新能力。大數據具有的強大張力,給我們的生產生活和思維方式帶來革命性改變。但在大數據熱中也需要冷思考,特別是正確認識和應對大數據技術帶來的倫理問題,以更好地趨利避害。

大數據“殺熟”引熱議

300元的酒店房間賣老客戶380元。類似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有位環境工程師經常在全國各地跑。2017年10月,他在與幾位同事一起在杭州出差,使用某網約車平臺服務時,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當時他們約了兩輛專車從杭州西溪喜來登酒店同時出發。他們前往客戶的公司,因為路線一致幾乎同時到達,但最後付款時,他付了35元,而同事只付了25元,兩輛專車的收費標準是一樣的。自3月份以來,微博、知乎等多個網絡平臺上,都出現了以“大數據殺熟”為關鍵詞的熱門網帖。“3·15”前夕,青島市民陳女士也貼出截圖證據,曝光自己在某款APP上訂房的“老客價”高於丈夫的“新手價”。

當然,大數據本身沒有罪惡。然而,大數據的出現與成長一直伴隨著各種懷疑和憂戚,事實也證明這一切並非杞人憂天。大數據“殺熟”套路五花八門,讓人防不勝防。有網友表示,以前只聽說“線下殺生”,而大數據又添“線上殺熟”。

事實上,有很多人在網絡社區中分享了自己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在交通、酒店、電影、電商等網絡平臺上,購買同樣的網絡服務或商品,老用戶看到的價格反而比新用戶要貴的情況不少。微博上一項“殺熟”調查結果顯示,2008名受訪者中,有51.3%的人反映自己曾遭遇互聯網企業的類似“殺熟”行為。大數據“殺熟”儼然成為了互聯網公司對同一商品向不同消費者提供差異性價格的代名詞。

大數據“殺熟”本質是價格歧視

坐地起價的“殺熟”讓消費者防不勝防。消費者對APP“殺熟”反應激烈,不僅由於一次消費多付了幾元、幾十元,更在於面對不知不覺來臨的大數據時代,每一個普通人的信息、習慣被收集、掌握,進而被篩選和“吃幹榨盡”,而這一切,普通大眾毫無還手之力,甚至毫不知情。

正如美國學者傑克·巴爾金所言,權力和權利不對稱是信息社會的核心特徵。數據的非消耗性特徵決定了互聯網平臺可以對個人信息進行反覆地利用、聚合以及和第三方共享。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大數據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的可以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提升用戶體驗。若通過大數據進行違背道德的操作,是一個平臺的悲哀。

目前,許多平臺都否認自己利用大數據“殺熟”,但此類事件的吐槽和爆料總在發生。普通消費者關心的是,這類情況是否是業內普遍現象?是否利用了用戶的個人隱私數據?大數據“殺熟”是一種價格歧視,同時也在挑戰著商業道德和商業倫理。面對交易條件相同的消費者,企業用低價吸引使用網站頻率低的消費者,而對高頻消費者卻收取高價,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合理的價格歧視,如果企業的市場份額超過一半,還可能涉嫌違法。

規避大數據“殺熟”現象不妨建立新秩序

企業利用大數據設置價格不公,短期來看能賺取額外收益,但長遠看透支了消費者的信任,最終對整個行業和新技術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大數據是一把“雙刃劍”,要想用好這把“雙刃劍”離不開政府的管控。監管必不可少,且要分工明確,杜絕“九龍治水”現象。出臺新的法規措施,保障每個消費者擁有相同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塑造健康的商業倫理,形成新秩序。

“消費者面對平臺存在信息劣勢,有必要出臺新的措施,給普通大眾提供保護。商家有自己的經營策略,根據不同人的消費習慣有不同推薦,這本身無可厚非。但重要的是,平臺在推薦的同時必須把所有的選擇可能告知消費者,保障每個人有相同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這應該是立法和監管的底線。”江蘇省消保委法援部主任張昊舒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