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握C端市場之日,便是區塊鏈真正落地之時!

2018是區塊鏈洗盡鉛華的一年。在這一年中,區塊鏈的泡沫被打破,讓技術逐漸走下神壇,這代表著人們已經開始正視區塊鏈的真正價值。

2019,是一個全新的起點,但區塊鏈該向底層技術還是應用發展,這個問題還沒有定論。不少大型企業也在思索:To B or To C ? This is a question.


緊握C端市場之日,便是區塊鏈真正落地之時!

To B和To C其實真要說起來是殊途同歸的,只不過從目標市場到最終營收的路徑過程不同。To B全稱B To B,即business to business可以理解為企業級應用服務,To C同理,是B To C,即business to custumer,是消費者端應用服務。

簡單的說,B端就是掙企業的錢,C端就是掙消費者的錢。可即使區塊鏈的概念越來越流行,但畢竟其受群還比較小眾,普通老百姓很少有接觸到這一概念的,就算部分接觸到的也是聽說村裡的老張頭、老李頭被傳銷團伙給諞了,他們對區塊鏈的印象更差。

C端市場一蹶不振,反觀B端這邊卻呈現出欣欣向榮、繁榮昌盛的局面。BATJ紛紛站在技術發展的風口布局B端戰略,從百度的All in AI開始,阿里巴巴也提出了“新零售、新金融、新能源、新技術”戰略路線,並毫不費力地包攬了各大區塊鏈專利數量榜單的冠軍。

不僅如此,包括微軟、亞馬遜等大型企業也都將重點放到了B端,申請專利,搶佔高點,玩的是不亦樂乎。在這樣的氛圍下,區塊鏈+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區塊鏈+電子發票、區塊鏈+電子存證等“區塊鏈+”產業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

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金庸老爺子的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於區塊鏈“武林”中。各大“門派”為了利益掀起了一場場“腥風血雨”。可是,你要當得天下第一容易,但想要成為郭靖、黃蓉夫婦那樣為了阻擋元軍,捨身取義從而被普通老百姓銘記於心的大英雄可殊為不易。

同理,區塊鏈行業想要打開市場,C端是其必須要解決的根本性問題。曾有行業專家指出,DApp的俯衝跌落是來自於To C運營的失敗。區塊鏈似乎天生和C端運營有隔閡,普通老百姓很容易懂得共享單車如何使用,但你卻很難用通俗的語言向他們解釋區塊鏈是什麼。

究其原因,區塊鏈的概念相對來說還是太抽象了,再加上各大廠商移動業務端對市場的滲透趨於飽和,區塊鏈這項新興技術確實難以在普通群眾心中生根發芽。

既然這條路走不通,我們或許可以換個思路。

C端市場一直難以滲入,還是由於部分群眾對區塊鏈存在著偏見,但他們對利益沒有偏見,如果我們從利益出發,讓他們在獲利的同時能夠真正認識到區塊鏈的優勢,或許可以成為一條行得通的道路。

不僅如此,這一計劃或者項目還需要有真正的價值,保證群眾能夠長期堅持並對其充滿信心。這麼說來,TSL——全球社群節點推廣糖果計劃,就是旨在聯合群眾的力量對抗幣圈寒冬的一個具有持續價值的項目,這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其實,不少互聯網巨頭已經多次在C端做出了嘗試。

例如去年,天貓和比利時安特衛普鑽石交易所正式達成合作,雙11時“比利時鑽石館”裡的每一顆鑽石都會附上唯一區塊鏈“身份證”,增強了消費者的信任感,最終促使天貓的商品成交金額達到了2135億,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

有人說To C和To B是應用和底層技術之爭。覺得應用是一時的,是短期的,底層技術的發展才是長久的。底層技術的重要性無可厚非,但是,有多少人還記得,底層技術就是為了應用而服務的?如果一直無法落地應用,長期發展底層技術還有何意義?

當區塊鏈緊握住C端市場,或許才是這項技術真正落地的前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