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閃崩”之後:礦機按斤甩賣,有人10萬元只剩2000


比特幣“閃崩”之後:礦機按斤甩賣,有人10萬元只剩2000


海叔說

昨天一天,下跌7%,過去七天,暴跌22%,今年以來,狂跌65%!


比特幣“閃崩”之後:礦機按斤甩賣,有人10萬元只剩2000



安靜了幾個月之後,比特幣這兩天又攪得幣圈不得安寧。

直到11月14日,比特幣的價格還徘徊在6400美元左右的水平;但在最近一個星期內,比特幣暴跌近38%。截至北京時間21日凌晨4點半,coinbase平臺比特幣報價跌破4100美元,創下了13個月以來的新低。

比特幣“閃崩”之後:礦機按斤甩賣,有人10萬元只剩2000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比特幣暴跌”和“比特幣擊穿礦機成本價”兩個話題近日分別登上微博熱搜榜,閱讀量合計接近1億次。

比特幣“閃崩”之後:礦機按斤甩賣,有人10萬元只剩2000


比特幣礦機也隨著幣價狂洩而遭遇“礦難”:部分中小型礦場無奈將礦機轉賣清盤。

比特幣“閃崩”之後:礦機按斤甩賣,有人10萬元只剩2000


比特幣“閃崩”之後:礦機按斤甩賣,有人10萬元只剩2000


根據多處信息顯示,部分小型比特幣礦場的礦機廢棄之後如小山一般堆在院子裡,甚至被人按照廢鐵的價格稱斤來賣。

而在微博、微信朋友圈、比特幣論壇等平臺,最近幾天虧損不少的炒家們也是一片“哀鴻遍野”。甚至某幣圈資深玩家表示自己的資產已虧損85%以上,宣佈“破產”。

比特幣“閃崩”之後:礦機按斤甩賣,有人10萬元只剩2000


1

比特幣年內跌幅76%


2017年底,比特幣價格一度突破2萬美元,站上了一個令人暈眩的歷史高峰。

要知道在2010年,一份價值25美元的披薩就花掉了買主1萬枚比特幣,相當於一枚比特幣價值0.25美分。七年時間身價暴漲400萬倍,使得比特幣超過荷蘭“鬱金香狂熱”和英國“南海公司騙局”,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資產泡沫。

比特幣“閃崩”之後:礦機按斤甩賣,有人10萬元只剩2000


(紅線代表比特幣價格走勢)

然而,是泡沫總會被刺破。整個2018年,比特幣開啟了“跌跌不休”模式。截至北京時間11月20日12時,與今年初19299美元高位相比,比特幣跌幅累計達76%。

價格的暴跌也使得公眾關注度迅速消退,比特幣又重新淪為了小圈子玩家之間的投機遊戲。據Chainalysis公司分析數據,在2018年1月到9月這三個季度內,使用比特幣結算的交易量下降超過80%。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在經過今年上半年幾次暴跌後,在9月和10月,比特幣價值一度相對穩定,甚至此前還被認為是在美股大跌背景下相對安全的“避險資產”。

比特幣“閃崩”之後:礦機按斤甩賣,有人10萬元只剩2000


不過,11月14日晚間風雲突變,比特幣價格從6300美元附近急速跌落至5300美元,5個小時內跌幅近16%;而在11月19日午間,比特幣從5500美元不斷下探,最低跌至4842美元上方,不到6小時跌幅近12%。

難怪彭博社不禁感嘆,比特幣這波清倉拋盤看起來“像是沒有盡頭”。

比特幣的“雪崩”也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以太幣、瑞波幣等幣種紛紛暴跌,整個加密貨幣市場價值僅剩下1500億美元,與年初8500億美元的規模相差甚遠;美國主要GPU製造商英偉達(NVIDIA)近日股價暴跌,市值蒸發230億美元。

2

有人10萬元只剩2000


在這波“沒有盡頭”的大跌中,國內某知名比特幣論壇這兩天也被“哭慘”的網友們刷屏洗版。

比特幣“閃崩”之後:礦機按斤甩賣,有人10萬元只剩2000


11月20日晚間,有網友發帖表示,自己在幣價最高峰時投入的10萬元,現在只剩下2000多元,相當於虧掉了98%的本金。

在這個“抱團取暖”的帖子裡,有人附和表示,自己4.6萬元的投資在幾天內就虧損了1.5萬元。

而在主版其他帖子裡,在這幾天內虧損幾十萬元的網友也不在少數。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聯繫到某資深幣圈投資人王先生。王先生不願過多談論投資細節,只表示“我虧出血了”,還稱自己“返貧了”。當記者提及採訪事宜時,王先生婉拒道,“不了,心有點累,我休息一下”,便匆匆掛掉電話。

比特幣“閃崩”之後:礦機按斤甩賣,有人10萬元只剩2000


也有幣圈玩家走上“佛系”路線,品味著大哲學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箴言,成為比特幣論壇上的一股清流...

比特幣“閃崩”之後:礦機按斤甩賣,有人10萬元只剩2000


也有平臺慶幸因為空倉而躲過一劫。

在比特幣“老大哥”頹勢影響下,其他較小加密貨幣跌幅更慘重。據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不完全統計,在2479個加密貨幣中,價格在人民幣一毛錢以下的有1400個,一分錢以下的有611個。很多“山寨幣”、“空氣幣”價格接近歸零,投資者血本無歸。

比特幣“閃崩”之後:礦機按斤甩賣,有人10萬元只剩2000


由於損失難以承受,不少玩家轉賣“挖礦設備”,金盆洗手退出幣圈。同時由於幣值下跌,“挖礦”的收益無法彌補電費等硬性開支,使得一些虧本的礦機只能被清倉處理。

根據騰訊新聞《一線》報道,連番下跌中的比特幣價格已經擊穿多個礦機成本價格。國內部分中小型礦場已經無奈將礦機二手轉賣清盤。一年前售價高達兩萬一臺的礦機,二手轉讓價僅為1000多元。

11月20日,一家名為算力投的平臺表示,由於螞蟻S9合約自2018年11月7日至2018年11月16日已連續十日無法支付管理費、電費。根據《算力投算力服務協議》,如若連續十天合約收益不足以支付管理費、電費時,算力合約即自動終止。

3

專家悲觀:未來還要跌70%


彭博社等財經媒體普遍認為,比特幣現金(BCH)迎來“硬分叉”是比特幣(BTC)近日大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今年5月,比特幣出現歷史上第一次人為的“硬分叉”,它的“兒子輩”幣種比特幣現金(Bitcoin Cash)應運而生。而在11月16日00:40,比特幣現金社區迎來新一輪硬分叉,分為Bitcoin ABC和Bitcoin SV這兩個比特幣的“孫子輩”。

比特幣“閃崩”之後:礦機按斤甩賣,有人10萬元只剩2000


這場硬分叉由自稱“中本聰”的澳大利亞人Craig Steven Wright(圈內俗稱“澳本聰”)發起,主要起因是他與比特大陸CEO吳忌寒之間的理念分歧以及礦池間的利益衝突。

那麼,為什麼兩輪“分叉”後“枝繁葉茂”的比特幣會出現價值劇烈下跌呢?

如果拿一棵樹作比喻,分叉後出現的新枝葉,將與原來的主幹爭奪有限的養分。對於比特幣社區來說,算力和用戶就相當於“養分”:一部分原有的礦機被吸引去改挖新的分叉幣種,使得繼續挖比特幣的算力減少。

此外,比特幣分叉存在失敗的技術風險,這也會引發擔憂情緒,使得比特幣價值短期下跌。

比特幣大跌也引發了投資界人士的擔憂。

對沖基金Ikigai創建人Travis Kling稱,他當時因為比特幣暴跌憂愁到“整晚沒睡”。

彭博資訊分析師麥克隆警告稱,加密貨幣下跌勢頭可能會變得更糟,他甚至預測比特幣價格可能還會蒸發70%的市值,跌穿1500美元關口。

此外,國內幣圈大佬,打車鏈創始人陳偉星也開始改變過去的樂觀唱多論調。

在19日的“2018區塊鏈新經濟杭州峰會”上,陳偉星表示:

“市場可能會比我想象得更糟,現在交易市場跌到了10%,接下來未來還會跌掉50%,甚至比特幣的價格還會跌到50%,離高峰頂點90%也是有可能的。現在是到了認錯的時候,我們確實很多事情做得不夠好。”


比特幣“閃崩”之後:礦機按斤甩賣,有人10萬元只剩2000


曾經的“比特幣首富”李笑來雖然已在9月底宣佈“退圈”,不再投資任何項目,但在比特幣暴跌這幾天他還是刷屏表達著對比特幣現金“硬分叉”的看法。

在一直毫不客氣堅定看空比特幣的投資界人士中,還包括了“股神”巴菲特。

早在2014年時,巴菲特就提出要“遠離比特幣,那只是一種幻覺。”今年5月,巴菲特在接受採訪時又表示,“比特幣的毒性比老鼠藥更大。”

不知道在退潮中“裸泳”的幣圈炒家、礦工們在這個時刻,會不會想起巴老當初的警示。

4

比特幣瘋狂的十年


2008年,一個叫中本聰的神秘人發表了經典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於是比特幣誕生了。

2017年是比特幣最風光的一年。比幣特價格從不到1000美元處一路上揚,在2017年12月17日漲至最高19891.99美元的頂峰。

當時,深圳一套三居室抵不上100個比特幣,一輛奔馳S500頂配也抵不上10個比特幣。

比特幣“閃崩”之後:礦機按斤甩賣,有人10萬元只剩2000



比特幣造富神話激勵了無數後來者,各路資金蜂擁而至,傳統投資大佬們如徐小平、薛蠻子、王利傑等,曾經爭先恐後地放棄價值投資的理念,進入幣圈這個修羅場。

特別是作為最早投資區塊鏈項目的傳統投資人的徐小平,正是他的一聲“革命召喚”,才徹底點燃了無數人對區塊鏈的瘋狂慾望。

2013年時,他便投資了火幣網,並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投資了MaiCoin、BlockSeer、YEE、公信寶、IOST和DATA等近20個與區塊鏈相關的項目,幾乎涵蓋了虛擬貨幣、虛擬貨幣交易所、虛擬貨幣錢包和媒體等所有幣圈中的產業環節。

比特幣“閃崩”之後:礦機按斤甩賣,有人10萬元只剩2000



今年1月9日,徐小平在一個真格基金內部群裡發佈了“不要外傳”的消息。他將區塊鏈描述為一場“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技術革命,並且“以全部的智慧呼籲大家迎接區塊鏈即將給各行各業帶來的巨大沖擊”。

在徐小平振臂一呼之後,國內區塊鏈行業進入了狂熱時代,

而同時帶著數以萬計“韭菜們”步入傾家蕩產的深淵!

舉個例子,我們來看看徐小平的DATA項目,這個代幣簡稱為DTA,開始走勢相當的驚人。

比特幣“閃崩”之後:礦機按斤甩賣,有人10萬元只剩2000



可以看出在高峰0.28元之後,幣價陡轉直下,應該是莊家瘋狂套現出貨,導致幣價暴跌。最高價0.37元,現價0.0143元,跌幅高達96%,蒸發11億,幣價幾乎歸零

這一大批擁有粉絲的無良洗腦大佬們開始籌劃ICO,自己發行代幣,打著區塊鏈和比特幣的名頭,公開融資,站臺喊單、打廣告造勢、建qq群洗腦,而後將不具備任何價值與保護性的山寨幣賣給韭菜,坐莊操作價格。

於是,像李笑來這種一無白皮書二無成文規劃三無技術創新,全憑一張嘴“空手套白狼”的“知識精英”,才能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用EOS這樣的“空氣幣”融資到50億美元。

沒有人願意承認這是一場騙局,就算明知道這就是一場擊鼓傳花的遊戲,也堅信總有最後入場的傻瓜,而自己會是收割韭菜的幸運兒。

然而,大佬們實現財務自由走向人生巔峰,被收割的韭菜們傾家蕩產屍橫遍野。

貪婪是魔鬼,自己做的孽最終只能自己扛!

5

比特幣的下一個十年


現在,薛蠻子等人已經跑到國外去了,留在國內的正在試圖悄悄撤退、洗白自己。

而幣圈留下的是一地雞毛與遍體鱗傷的“韭菜”。

原本,比特幣誕生的初衷是成為一種點對點的支付系統。

比特幣去中心化的創舉,使其完美解決了政府壟斷、肆意發行、通貨膨脹、財富貶值等問題。

而且,比特幣不受中央銀行和地域限制的特點,使其能夠在全球毫無阻礙的流通,它非實名制的特性,又能夠很好的保護個人隱私。

但比特幣隨時可能遭受黑客襲擊,並且後來越來越多的人利用比特幣來進行非法交易,如洗錢、網絡勒索等。

誰又能來保證它的價值?

比特幣“閃崩”之後:礦機按斤甩賣,有人10萬元只剩2000



2018年,關於“目前各國對於加密貨幣的態度與看法如何”,彭博社做過一項調查。

其中,在“是否立法”“是否支持加密貨幣支付”“是否支持加密貨幣ICO活動”“加密貨幣交易所監管”等方面,各國政策不一,爭議極大。

比特幣“閃崩”之後:礦機按斤甩賣,有人10萬元只剩2000




比特幣“閃崩”之後:礦機按斤甩賣,有人10萬元只剩2000




比特幣“閃崩”之後:礦機按斤甩賣,有人10萬元只剩2000




比特幣“閃崩”之後:礦機按斤甩賣,有人10萬元只剩2000



總體而言,比特幣大多仍處於灰色地帶。也意味著,比特幣的生死存亡取決於政府的決定。

近年來除了比特幣,各種虛擬幣層出不窮,以太幣、狗狗幣……你方唱罷我登場,各種概念讓人眼花繚亂。

我國相關部門對這種“虛擬貨幣”採取了嚴格的監管措施: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曾發佈《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曾發佈《關於防範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風險的提示》。

比特幣“閃崩”之後:礦機按斤甩賣,有人10萬元只剩2000


比特幣等所謂的虛擬幣發行和交易之所以在國內被叫停,主要就是因為其投機屬性會使投資者遭受重大損失,其交易本身存在一系列重大的風險隱患。

在消極者和唱衰者的預言中,比特幣至少已經死了315次,他們還在揣測著比特幣何時真正滅亡。但在積極者眼中,比特幣是一種不會自然消亡的技術,已然存在十年的它預期壽命或許將更長一些。

如今十年已過去,比特幣的下一個十年將如何?

無人知曉。

但我們知道了政府把握著比特幣的存亡。


*瞭解海外資產配置,關注公眾號:海叔談海投,可以幫你:1、免費協助開設香港和美國銀行賬戶2、年化8%固定收益美元理財投資3、四十萬人民幣起的移民項目4、海外優質保險及信託的相關服務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