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痛發現腸梗阻,這是什麼病?怎樣治療?

腸梗阻是外科常見的急症,很多人對該病都有所耳聞。下面,我們來詳細瞭解一下腸梗阻。

一、什麼是腸梗阻?

任何原因引起的腸內容物通過障礙統稱腸梗阻。它是常見的外科急腹症之一。有時急性腸梗阻診斷困難,病情發展快,常致患者死亡。目前的死亡率一般為5%~10%,有絞窄性腸梗阻者為10%~20%。水、電解質與酸鹼平衡失調,以及患者年齡大合併心肺功能不全等常為死亡原因。

急性腹痛發現腸梗阻,這是什麼病?怎樣治療?

圖片源自網絡

二、腸梗阻有哪些類型?

對腸梗阻的分類是為了便於對病情的認識、指導治療和對預後的估計,通常有下列幾種分類方法。

1、按病因分類

(1)機械性腸梗阻:臨床上最常見,是由於腸內、腸壁和腸外各種不同機械性因素引起的腸內容通過障礙。

(2)動力性腸梗阻:是由於腸壁肌肉運動功能失調所致,並無腸腔狹窄,又可分為麻痺性和痙攣性兩種。前者是因交感神經反射性興奮或毒素刺激腸管而失去蠕動能力,以致腸內容物不能運行;後者系腸管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腸壁肌肉過度收縮所致。有時麻痺性和痙攣性可在同一患者不同腸段中並存,稱為混合型動力性腸梗阻。

(3)血運性腸梗阻:是由於腸繫膜血管內血栓形成,血管栓塞,引起腸管血液循環障礙,導致腸蠕動功能喪失,使腸內容物停止運行。

2、按腸壁血循環分類

(1)單純性腸梗阻:有腸梗阻存在而無腸管血循環障礙。

(2)絞窄性腸梗阻:有腸梗阻存在同時發生腸壁血循環障礙,甚至腸管缺血壞死。

3、按腸梗阻程度分類

可分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或部分性腸梗阻。

4、按梗阻部位分類

可分為高位小腸梗阻、低位小腸梗阻和結腸梗阻。

5、按發病輕重緩急分類

可分為急性腸梗阻和慢性腸梗阻。

6、閉襻型腸梗阻

是指一段腸襻兩端均受壓且不通暢者,此種類型的腸梗阻最容易發生腸壁壞死和穿孔。

腸梗阻的分類是從不同角度來考慮的,但並不是絕對孤立的。如腸扭轉可既是機械性、完全性,也是絞窄性、閉襻性。不同類型的腸梗阻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如單純性腸梗阻治療不及時,可發展為絞窄性腸梗阻。機械性腸梗阻近端腸管擴張,最後也可發展為麻痺性腸梗阻。不完全性腸梗阻時,由於炎症、水腫或治療不及時,也可發展成完全性腸梗阻。

急性腹痛發現腸梗阻,這是什麼病?怎樣治療?

圖片源自網絡

三、腸梗阻有哪些臨床表現?

1、粘連性腸梗阻表現:

(1)以往有慢性梗阻症狀和多次反覆急性發作的病史。

(2)多數病人有腹腔手術、創傷、出血、異物或炎性疾病史。

(3)臨床症狀為陣發性腹痛,伴噁心、嘔吐、腹脹及停止排氣排便等。

2、絞窄性腸梗阻表現:

(1)腹痛為持續性劇烈腹痛,頻繁陣發性加劇,無完全休止間歇,嘔吐不能使腹痛腹脹緩解。

(2)嘔吐出現早而且較頻繁。

(3)早期即出現全身性變化,如脈率增快,體溫升高,白細胞計數增高,或早期即有休克傾向。

(4)腹脹:低位小腸梗阻腹脹明顯,閉襻性小腸梗阻呈不對稱腹脹,可觸及孤立脹大腸襻,不排氣排便。

(5)連續觀察:可發現體溫升高,脈搏加快,血壓下降,意識障礙等感染性休克表現,腸鳴音從亢進轉為減弱。

(6)明顯的腹膜刺激徵。

(7)嘔吐物為血性或肛門排出血性液體。

(8)腹腔穿刺為血性液體。

四、腸梗阻患者需要進行哪些檢查?

1、粘連性腸梗阻

(1)實驗室檢查:梗阻早期一般無異常發現。應常規檢查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細胞比容,二氧化碳結合力,血清鉀、鈉、氯及尿便常規。

(2)輔助檢查:X線立位腹平片檢查:梗阻發生後的4~6小時,腹平片上即可見脹氣的腸袢及多數氣液平面。如立位腹平片表現為一位置固定的咖啡豆樣積氣影,應警惕有腸絞窄的存在;腹部CT對於發現腹部腸管擴張情況、腹水情況及腸管血供情況非常重要,必要時建議檢查。

2、絞窄性腸梗阻

(1)實驗室檢查:①白細胞計數增多,中性粒細胞核左移,血液濃縮。②代謝性酸中毒及水電解質平衡紊亂。③血清肌酸激酶升高。

(2)輔助檢查:X線立位腹平片表現為固定孤立的腸襻,呈咖啡豆狀,假腫瘤狀及花瓣狀,且腸間隙增寬;腹部CT檢查可看到腹腔內固定孤立腸襻,擴張腸管腸壁缺血、腹腔積液等,腸扭轉的患者還可以看到腸繫膜血管的“漩渦徵”,CT檢查對於發現梗阻的病因有較大意義。

急性腹痛發現腸梗阻,這是什麼病?怎樣治療?

圖片源自網絡

1、粘連性腸梗阻

(1)非手術療法:對於單純性、不完全性腸梗阻,特別是廣泛粘連者,一般選用非手術治療;對於單純性腸梗阻可觀察24~48小時,對於絞窄性腸梗阻應儘早進行手術治療,一般觀察不宜超過4~6小時。

基礎療法包括禁食及胃腸減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鹼平衡失調,防治感染及毒血癥。還可採用中藥及針刺療法。

(2)手術療法:粘連性腸梗阻經非手術治療病情不見好轉或病情加重;或懷疑為絞窄性腸梗阻,特別是閉襻性腸梗阻;或粘連性腸梗阻反覆頻繁發作,嚴重影響病人生活質量時,均應考慮手術治療。①粘連帶或小片粘連行簡單切斷分離。②小範圍侷限緊密粘連成團的腸襻無法分離,或腸管已壞死者,可行腸切除吻合術,如腸管水腫明顯,一期吻合困難,或病人術中情況欠佳,可先行造瘻術。③如病人情況極差,或術中血壓難以維持,可先行腸外置術。④腸襻緊密粘連又不能切除和分離者,可行梗阻部位遠、近端腸管側側吻合術。⑤廣泛粘連而反覆引起腸梗阻者可行腸排列術。

2、絞窄性腸梗阻

(1)絞窄性小腸梗阻,一經診斷應立即手術治療,術中根據絞窄原因決定手術方法。

(2)如病人情況極嚴重,腸管已壞死,而術中血壓不能維持,可行腸外置術方法,待病情好轉再行二期吻合術。

六、腸梗阻的預防

依據腸梗阻發生的原因,有針對性採取某些預防措施,可有效地防止、減少腸梗阻的發生。

1、對患有腹壁疝的病人,應予以及時治療,避免因嵌頓、絞窄造成腸梗阻。

2、加強衛生宣傳、教育,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和治療腸蛔蟲病。

3、腹部大手術後及腹膜炎患者應很好地胃腸減壓,手術操作要輕柔,盡力減輕或避免腹腔感染。

5、腹部手術後早期活動。

急性腹痛發現腸梗阻,這是什麼病?怎樣治療?

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