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丨《重庆时报》仲裁庭上做伪证:伪造解除劳动协议模仿员工签名

真是没想到,这样狗血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边和前同事身上!正如我的前《重庆时报》同事这么写道:有时候我在想,我们对一个机构、一家报社的依恋,究竟是什么?那群人?那个牌子?那个地方?那段记忆?不知道。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做出这种肮脏事的,一定不是我当年所在的那个重庆时报。

当一份根本没有见到过的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被人模仿笔迹在上面签名,对方代理律师还在仲裁庭上告诉你,这就是证据,你早就被供职的单位解除合同了,你会是一种什么心情?


怒丨《重庆时报》仲裁庭上做伪证:伪造解除劳动协议模仿员工签名

这一幕,发生在12月7日,两江新区劳动争议仲裁庭,重庆时报员工诉《重庆时报》劳动合同纠纷案的开庭现场。

事件背景:

重庆时报社由重庆市总工会主管主办,重庆时报社与重庆华博传媒有限公司同为西安华商传媒集团旗下关联单位,重庆时报社授权重庆华博传媒有限公司独家经营《重庆时报》广告、发行、印刷与纸张采购等在内的全部经营性业务,且两个单位实际办公地址均在重庆市南岸区南城大道249号中富大厦6楼,两个单位的管理、运营、经营等人员与团队均为同一套人马。所有人员对外工作的身份均为重庆时报社员工,只有内部劳动合同关系和与外部的财务往来中,能体现出华博公司。

目前,由于重庆时报旗下爱达财富P2P业务暴雷的影响,导致原重庆时报社社领导被撤职并刑事侦察,报社业务现已处于基本停滞状态,仅维持周一至周五每天四个版的基本版量出版。

怒丨《重庆时报》仲裁庭上做伪证:伪造解除劳动协议模仿员工签名

《重庆时报》总编辑柳祖源据传被拘捕了

但在重庆时报社处于困境的今天,重庆时报社、重庆华博传媒有限公司,及其上级单位西安华商传媒集团,以员工已转向新业务为由,拒不承认上述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导致员工薪酬、社保被停,但事实是,上述员工一直在原工作地点工作,一直接收原报社和公司领导的工作安排和指令,工作内容同时服务于传统报纸业务和重庆时报社旗下转型业务,且一直持有原重庆时报社、重庆华博传媒有限公司的劳动合同,上述单位并未以任何方式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近两个月来,员工薪酬、社保先后被拖欠甚至停发停缴,重庆时报社、重庆华博传媒有限公司,及其上级单位西安华商传媒集团对此情况不闻不问,甚至收缴了员工工作中涉及重庆时报社的工作内容,对员工作冷处理,至今新任命的时报总编辑谢正刚以各种理由拒绝和员工见面,回应员工们针对工作的疑问,回应为何时报部分人员不断陆续转移资产,准备关停业务、关停公司的传闻。


我们回到,12月7日,两江新区劳动争议仲裁庭现场

《重庆时报》代理律师当庭出示的“重要证据”: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上,不仅堂而皇之罗列有具体的远远超出正常赔偿标准的“经济补偿金”数额,还有参与仲裁的重庆时报员工的“签名”,而这签名,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和员工本人笔迹存在明显差异。并且有员工被伪造的字迹比本人的字迹糟糕得多,更搞笑的是,有员工的字迹原本并不好,模仿出来的字迹却写得婉约娟秀。

怒丨《重庆时报》仲裁庭上做伪证:伪造解除劳动协议模仿员工签名

假冒签名(仲裁现场提供的复印件)

怒丨《重庆时报》仲裁庭上做伪证:伪造解除劳动协议模仿员工签名

本人真实签名

重庆时报代理律师出示的“解除劳动协议”显示,协议签订日期为2017年3月31日,有的更连日期都没有。而这些被模仿笔迹、“签订”了解除劳动协议的员工,对自己“被解除”的事一无所知,直到2018年9月仍兢兢业业工作在重庆时报的记者岗位上,持有2018年审核年检过的新闻记者证,各口线联系单位、主管部门交办任务的完成、发表在重庆时报纸质版的报道文章均能作证,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怒丨《重庆时报》仲裁庭上做伪证:伪造解除劳动协议模仿员工签名

新闻记者证年度审核

重庆时报伪造协议、模仿员工笔迹签名的行为让人十分震惊,在12月7日的仲裁现场,重庆时报代理律师更是将这种颠倒黑白的行为发挥到极致。

譬如,其代理律师声称,时报记者在《重庆时报》上刊发的各种署名文章,重点报道,均不能当做与重庆时报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因为“新闻来源广泛,任何人都可以在报纸上发表署名文章。”

怒丨《重庆时报》仲裁庭上做伪证:伪造解除劳动协议模仿员工签名

记者发稿案例(电子版)

按照这个逻辑,任何人可以不需任何资质去参与各种新闻报道,并随时刊发在纸质媒体上,至于来源、资质、审核等刊发新闻报道的必须重要流程,均是可以忽略不需的。

怒丨《重庆时报》仲裁庭上做伪证:伪造解除劳动协议模仿员工签名

2018年9月14日纸质版(记者可提供所有报纸电子版以及纸质版证据)

关于重庆时报员工诉《重庆时报》劳动合同纠纷系列案件中,重庆时报及其背后的华商集团各种推诿欺骗行为,根据目前暴露出来的实际情况,远远非这一件,还有在员工社保维权等问题上一再制造障碍,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仅从其为了推卸责任,就公然做出伪造合同签名一事,可窥豹一斑。

目前,涉及“被签名”的员工正在积极联系相关权威机构进行笔迹鉴定,力求真相,维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我们宁愿相信,这样劣拙的手段,《重庆时报》的主管部门一无所知。《重庆时报》的员工们,仅仅是期望按照国家法律及相关规定,在工龄补偿,社保欠费等问题上,得到合理合法的解决,却遭遇如此花样百出的阻碍和污蔑,让人对自己所服务多年的工作单位极度伤心寒心。

此次重庆时报员工诉《重庆时报》劳动合同纠纷案中,大多数人长年为维护社会公义,群众合法权益而奔走,而当这些人的合法权益也受到伤害时,谁又能为他们的合法权益公平发声,伸出援助之手?

恳请看到这篇文章的各级领导,能关心关注《重庆时报》劳动合同系列纠纷案,促进公平,公正、合理解决员工正当工龄工资补偿、社保欠费等问题妥善解决,让这个社会能更加和谐美好。

来源丨重庆时报随手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