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迷茫期的最佳方式是跳槽?

擺脫迷茫期的最佳方式是跳槽?

我想跳槽!做了一年,老闆不給漲工資,上班上的憋屈!

我想跳槽!同一所大學畢業的校友,月薪已經過萬了!憑什麼我只能幾千?

我想跳槽!行業不景氣,公司福利也不好,很多同事都跳槽了!

我想跳槽!我工作五年了,豐富的工作經驗還怕找不到更好的嗎?

我想跳槽……我們有太多理由說服自己換一份工作,因為期望沒被滿足、因為未來看不到目標、或是為了擺脫迷茫的瓶頸期……

其實迷茫是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當你摸不透的時候自然感覺它是可怕的,你想躲避它繞道而行,但其實當你想明白了,就會發現迷茫是很常見的一種心理,不要畏懼和焦慮,你只需要將它放置一邊,置之不理就好了。聽到這個回答,你會不會覺得有些驚訝?

擺脫迷茫期的最佳方式是跳槽?

那就讓我用身邊的例子一一說給大家聽:

老闆為何寧可讓你辭職,也不給你多加一分錢?

因為你不是無可取代的勞動力,你不具備一定的核心競爭力,問題出在個人能力上,為什麼劉備會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呢?這就是無可取代的意義。那麼,當自身核心競爭力不夠強時,我們最需要的是迷茫嗎?當然不是!是行動起來,投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

我有五年工作經驗,為什麼不能月薪過萬?

是具備五年工作經驗,還是一年工作經驗用了五年呢?日復一日按部就班,就可以升職加薪嗎?遠沒有你想象的那樣簡單。

記得之前我採訪優秀投顧時,不少被採訪的人說道:“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用心做”,這句話的重點不在於“重複”,而是“用心”!用心又涵蓋了認真負責,和拓展業務的能力,在重複工作的內容上要有更高一層的進化,也就是不斷讓自己升值。

擺脫迷茫期的最佳方式是跳槽?

有些人會說: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沒辦法用心投入。

事實上,很多人在做的工作都是自己不感興趣的,包括我,工作五年多還不知道自己最喜歡做什麼,但這不影響我們在工作中做出一番成績。那些事業有成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強烈的責任心,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是責任所在,這是格局。

工作即修行,所謂做一天的和尚敲一天的鐘,只要我們還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就要認真對待工作。

當我們把精力投入到具體的某件事上,你還會整天喊著迷茫、焦慮嗎?當你逛街購物時,是不是感覺時間過得快?當你組隊“吃雞”時,是不是感覺飯後娛樂時間不充足?當你看“延禧攻略”時,是不是隻記得劇情,不關注時間?工作也是一樣的道理,當你認真做一件事時,不會感到內心空白焦慮而迷茫。

換一個角度說,就算真的陷入迷茫無法分散注意力,那就把它視為陪伴在你身邊的朋友吧。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絕對平等這件事,就連新生嬰兒從投胎轉世的那一刻起就輸在了起跑線上,但是,有一件事我認為是平等的,那就是我們每個人只能活一次,在人生這條路上,沒有人能夠走第二次,任何人都是沒有經驗的在走自己的人生路。對未來和未知感到迷茫和不安全感是很平常的一種心態,在你內心深處那些不確定的事,換做別人也不是百分百確定的,區別就在別人可以勇敢的去做去嘗試,而你一直在迷茫和焦慮,太多顧慮和思考而不去行動,只會讓自己陷入無形的怪圈中,這不是什麼瓶頸期,是自己為自己設限。

說到底,擺脫迷茫期的方式不是指具體某件事,無關跳槽與否,而是由你的想法和行動力決定。踏實做事,把想到的、想做的付諸行動,專注投入事情本身,自然無暇顧及迷茫焦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