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在降為什麼買房的不見增多?專家三個字指明問題所在

今年的樓市被稱作是房地產的“寒冬”之年,近兩年的一系列調整措施可以說是調控威力漸顯,很多城市的房價基本趨穩,當前表現出來的行情是一二線城市明顯下跌,三四線城市漲幅回落,部分城市的樓盤甚至出現開發商促銷降價,力圖復甦新房的購房潮。而炒房客就不樂意了,有價無市的二手房本來就難賣,碰上新房降價他們手裡的房子更無人問津。供不應求之時他們還是一條陣線的盟友,樓市降溫後一時間變成熱鍋上的螞蟻自身難保,都把活下去當成唯一目標。

房價在降為什麼買房的不見增多?專家三個字指明問題所在

如今開發商變換銷售方式改為以價換量,折扣力度之大實屬歷史罕見,很多高價樓盤因為前後開盤價差距明顯,一度惹來前期購房業主上演房鬧現象。而這邊炒房客也不閒著,市值550萬的房子直降100萬出手,附送車位和精裝修,似乎有種拿出與開發商搶時間賣房的架勢。按理說大部分人都盼著房價下跌,這樣的一番折騰房價真的跌了,買房的人卻不見增多,割前幾年房價直漲的時候不是還出現搶房潮嗎?現在反而觀望情緒越來越濃,這是為什麼呢?莫非現在老百姓手裡都有房,不需要買房住了嗎?

對此中國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小魯給出答案:一些一二線城市的普通工薪階級根本買不起房子,雖然這些城市的商住房相對便宜,但很多人其實是不買商品房的。簡單點說就是三個字“買不起”!雖然有點殘忍,卻是事實,大城市的工薪階層雖然手裡拿著幾千上萬的工資,生活卻仍是精打細算,因為面對城市幾萬一平的房價,手裡的錢一不小心就透支了。目前房價下跌的跌幅,對工薪族來說仍是微不足道的,就拿當前平均房貸利率5.71%,貸款100萬30年等額本息的方式來算,月供也要5800餘元,比2017年平均每月月供漲了200多元,總利息就多了7萬塊,工資收入卻不見漲這麼快,更何況在大城市貸款100萬怕是遠遠不夠的吧?

房價在降為什麼買房的不見增多?專家三個字指明問題所在

之前有專家提出可以六個錢包買房,掏光全家積蓄之後揹負沉重的房貸過生活,或許那個專家只看到六個錢包買房的房子,卻忽略了背後還有六張嘴需要養活。據統計中國的買房年齡大概在27歲,這個時間大概是大學生畢業進入工作崗位沒幾年的階段,純靠工資收入經濟並不是一個理想狀態,能滿足自己租房的生活需求就不容易了,買房或許是還要等幾年的事。

除了上述說的房價早年上漲過快的原因,還有市場存在不確定性的原因。目前房價走入下行通道,國家不斷給予購房者一些政策方面的利好,這不僅給了剛需購房者信心,也讓不少想占房價下跌便宜的一類人希望房價能夠再跌的再低一點,買漲不買跌、早買怕買虧的心理在作祟,一旦出現跟風觀望,大部分人是不會進入買房市場的。然而房價真能像馬雲說的一樣跌成蔥價嗎?降價不等於暴跌,這二者是有本質區別的,降價是為了人們安居樂業,而暴跌就是民不聊生了。

房價在降為什麼買房的不見增多?專家三個字指明問題所在

經濟專家董藩日前就明確表示,房價不會大漲,但是大跌也是很多人不願意看到的。一旦暴跌,第一,前期買房的人覺得吃了虧,很可能出現大規模房鬧事件;第二,開發商買地信心銳減,土地流拍增多,土地財政狀況會急劇惡化;第三,房價暴跌各種交易稅費將受到威脅;第四,房產的一系列產業鏈包括建材、裝修、綠化都會受較大影響。因此,傻傻的等著盼著房價暴跌抄底的人可以清醒了,暴跌沒有可能,剛需買房還是抓緊時間趁早上車莫失良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