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幻的春天來臨?科技館首次將電影作品收為館藏!

1月27日下午,第五十一期全民科學素質綱要科幻電影展在中國科技館巨幕影廳舉辦。本次展映是科幻電影《流浪地球》3D版本全球首次放映。展映會上,中國科協黨組成員、中國科技館館長殷皓向電影編劇、製片人龔格爾頒發了中國科技館館藏證書,這是中國科技館首次將電影作品收為館藏。

《流浪地球》是根據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的科幻電影,將於春節檔上映。劉慈欣是中國科幻第一人,他所創作的科幻小說《三體》榮獲雨果獎,連前美國總統奧巴馬都是他的忠實粉絲,甚至為了能提前看到《三體》的續集向劉慈欣發郵件催更。

中國科幻的春天來臨?科技館首次將電影作品收為館藏!

提到科幻電影,映入大家腦海的大概率是《星際穿越》《火星救援》等好萊塢大片,反觀中國的科幻電影市場,卻遲遲拍不出一部能深入人心的作品。

從產業鏈角度來說,我們的創意環節就太薄弱,雖然國內有劉慈欣這樣的一流科幻作家,但版權制度和代理人制度不明晰,導致他的小說無法有效地轉換為可流通的交易產品,因此無法有效地進入電影產業鏈。

中國科幻的春天來臨?科技館首次將電影作品收為館藏!

其次數量不足,所謂基礎,就是要有足夠的風格和類型供電影產業鏈挑選,而現在劉慈欣的小說雖然已經成為標杆,但風格稍顯單一。

最後,我們的電影創作環節跟不上。科幻電影需要有好的編劇完成從文學到劇本的轉換,但國內真正能夠熟練掌握好萊塢類型片敘事手法的編劇,個人悲觀估計不超過30個。

中國科幻的春天來臨?科技館首次將電影作品收為館藏!

《流浪地球》的開拍意味著中國科幻電影正在步入正軌。為什麼有段時間中國清宮戲霸屏,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積累比較豐厚。你要場景,有現成的明清皇宮影視城;你要服裝,幾倉庫的馬褂旗袍隨你挑;你要道具,從刀槍劍戟到鍋碗瓢盆,都有現成的可以拿來用。

導演願意拍這樣的戲,投資人也願意投這樣的戲,拿到劇本聯繫好場地和服化道立馬就能開拍,哪怕有情懷的導演要追求更精緻寫實的場景,也有海量的文獻和文物可以參考,只要劇本合格演員不賴,反響就會不錯!而科幻電影就沒有這樣的環境。

中國科幻的春天來臨?科技館首次將電影作品收為館藏!

人的想象力是有侷限性的,很容易鬧出類似國外老科幻電影裡,星際飛船裡擺著顯像管顯示器的笑話。而要做科幻,一部手機,一輛車,人們吃的什麼穿的什麼,都需要重新設計,其中難度真的遠超想象。美國是有科幻電影積累的,或許第一部科幻電影裡,建模一座紐約城很難,但第二部電影只要調出數據就擁有了一座城市一樣大的場景。

中國科幻的春天來臨?科技館首次將電影作品收為館藏!

第一次設計造型各異的宇宙飛船很難,但第二部電影有了參考修改細節就變得容易;第一部電影製造數百套外骨骼機甲的道具很難,但第二部直接租來就能開工。

這些積累才是美國科幻電影的底氣。中國科幻以前完全沒有這些積累,但《流浪地球》開始做積累了!所以這一部電影就算有不足也無關緊要,那些可以畫出複雜的飛船發動機圖紙,設計出像模像樣的載具,搭建出地下城和飛船內實景的人才,他們成長起來了,中國科幻就有希望。

所以《流浪地球》對中國的科幻電影行業的貢獻是巨大的,希望我國以後會出現更多的"劉慈欣",和媲美好萊塢的科幻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