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27米格29著名瘤子设计引多国模仿 唯独美国看不上 另辟蹊径

上世纪80年代,苏联两款第三战机横空出世,这就是著名的米格-29和苏-27战斗机。这两款战机当时一个装备苏联空军,一个装备苏联国土防空军。两者性能不一样,在苏联的体系中两者互相支援。

苏27米格29著名瘤子设计引多国模仿 唯独美国看不上 另辟蹊径

这两款战机的高清照片公开后,细心的军迷发现两款战机有一个独到的地方。就是在座舱的前面有一个瘤子。

苏27米格29著名瘤子设计引多国模仿 唯独美国看不上 另辟蹊径

后来经过新闻报道,原来这是一款名为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的装置,英文简称IRST。上图为米格-29战斗机的这一装置。

苏27米格29著名瘤子设计引多国模仿 唯独美国看不上 另辟蹊径

以上图中苏-27战斗机为例,除了在机头雷达罩里有一具大型的祖克N001多普勒雷达外,机头座舱前方安装的是一款名为OLS-27红外搜索和跟踪 (irst)系统。这个装置,一般是作为战机眼睛的备份和补充,也就是说当机载雷达受到干扰时,可以用IRST搜索空中目标。然而,当时西方国家的战机并没有安装这一装置,有些媒体甚至称,西方国家的战机雷达性能好,不需要这一装置。而苏联的战机雷达性能差,所以需要这一额外的设备。

苏27米格29著名瘤子设计引多国模仿 唯独美国看不上 另辟蹊径

然而这一款被某些专家称没用的设备,进入21世纪后纷纷出现在欧美国家的战斗机上。例如在欧洲四国联合研制的台风战斗机上就有这一装置。这款装置英国皇家空军,意大利空军和西班牙空军的台风战斗机上都有安装,而德国空军的台风战斗机并没有见到这一装置。这一点,笔者也比较困惑。

苏27米格29著名瘤子设计引多国模仿 唯独美国看不上 另辟蹊径

后来同期法国的阵风战斗机也有这一装置,其中法国的这一装置设计更为复杂。

苏27米格29著名瘤子设计引多国模仿 唯独美国看不上 另辟蹊径

邻国日本航空自卫队在一架F-15J战斗机也装过IRST,然而后来在批量升级的F-15J战机上却没有采用这一装置。

苏27米格29著名瘤子设计引多国模仿 唯独美国看不上 另辟蹊径

我国在歼-11,歼-15 ,歼-16 ,歼-10B/C等战机均采用这一装置。

苏27米格29著名瘤子设计引多国模仿 唯独美国看不上 另辟蹊径

并且发展了多种改进型号。可以看到这一装置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支持。并且大量运用到第三代和三代半战机上。

苏27米格29著名瘤子设计引多国模仿 唯独美国看不上 另辟蹊径

然而美国空军近二十年在一些第三代战斗机的改装中,并没有采用类似的设计,而是直接采用多款全新设计的IRST吊舱。例如最近美国空军又花了4000万美元从洛马公司订购了6套军团IRST吊舱。

苏27米格29著名瘤子设计引多国模仿 唯独美国看不上 另辟蹊径

军团IRST吊舱是一款设计独到的产品,据外媒资料显示:1.军团IRST吊舱采用16英寸直径结构, 其基线配置包括 irst21 传感器和先进处理器, 用于高清探测和跟踪空对空目标。2.军团IRST吊舱专为实现灵活性而设计, 只是充当战机额外的传感器, 并不对战机的机头位置做任何工程上的改动。3.目前军团IRST吊舱已经完成了与 F-16 和 F-15C两款战斗机的整合试飞。大大提高了这两款战机在强电磁环境下的作战能力。

苏27米格29著名瘤子设计引多国模仿 唯独美国看不上 另辟蹊径

同时军团IRST吊舱采用标准战机用数据接口,可以方便的装到两款现役战机上。用美国媒体的话,就是像USB设备一样随插随用,相当方便。另外军团IRST吊舱采用开放的设计架构,可根据客户的要求同时容纳和操作多个传感器。目前这款吊舱都是在美国本土生产,其生产速度相当快。在使用上与另外几个国家的IRST系统一样,当战机的雷达信号不行时,直接打开IRST系统,就可以发现一些雷达看不见的目标。

苏27米格29著名瘤子设计引多国模仿 唯独美国看不上 另辟蹊径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军团IRST吊舱的反隐形能力相当不错,以F-15C战机改进型号为例,目前大多数F-15C战机已经换装了APG-63(V)3 有源相控阵雷达 。这款雷达的性能相当先进,但是美国空军还坚持装备这一吊舱,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军团IRST吊舱的未来会针对我国空军的歼20隐形战斗机。以三代机对抗四代机,虽然成功率不高,但是对于这种战术,我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还是要重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