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原创: Armstrong 空军之翼 2017-04-12

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 以及来自空军之翼

副油箱之谜

没人见过苏-27挂载过外部副油箱。

苏-27需要5270千克燃油来满足其作战航程要求,而机身油箱总容量却达到惊人的9400千克。但这么大的内油容量也不完全是好事情,根据苏联空军制定的要求,苏-27必须能在80%内油状态下进行8g机动,如果把苏-27的内油容量放开到9.4吨,那么势必就要对机身进行加强以满足过载要求,这反过来会增加重量,降低飞机性能,这是不可接受的。

最终,设计团队与苏联空军协商后决定把苏-27的内油容量限制在5270千克,只在转场或特殊场合中才在机身内部的超载油箱灌入额外的4130千克燃油。

这个容量相当于两个2000多升的大型副油箱,所以自然就没人见过苏-27挂载副油箱了。

于是,设计团队成功保持住了苏-27相对于其体形来说较轻的结构重量。在一般情况下,苏-27只在机身前中后三个油箱中装油,两个机翼油箱则不装油。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在一般情况下,苏-27只在机身前中后三个油箱中装油,两个机翼油箱则不装油



虽然苏霍伊设计师决定不为苏-27安装副油箱,但却为该机研究过时髦的保形油箱概念。在“侧卫”项目早期,苏霍伊设计局曾经在风洞中研究过苏-27的机背可抛式保形油箱,从测试照片中可以看到,保形油箱类似于现在米格-29SMT的“隆背”,从座舱后方的机背一直延伸到尾椎,但不同的是油箱可以向后弹射抛掉。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米格-29SMT的机背保形油箱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苏-27的机背保形油箱风洞测试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ADCOM F-14全尺寸模型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形形色色的苏-27机腹保形油箱和副油箱研究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三种形式的苏-27机腹保形油箱


三种形式的苏-27机腹保形油箱

苏-30一开始被称为苏-27PU,是为苏联防空军研制的一种远程截击机,能指挥其他飞机作战。苏-30重点突出远程作战能力,除增加了空中加油设备外,还需要增加内油,于是苏霍伊设计局在风洞中研究了多种机腹保形油箱方案,但随着苏联的解体,苏-30变成了一种外销型多用途战斗机,对航程的需求并不是那么大,所以这项研究也就无疾而终。苏霍伊在2003年的莫斯科航展上曾展出过一架安装了机腹保形油箱的苏-30MK2,油箱下还挂着一个侧扫雷达吊舱。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苏-30机腹保形油箱风洞测试模型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2003年莫斯科航展上展出的带保形油箱的苏-30MK2


2003年莫斯科航展上展出的带保形油箱的苏-30MK2

至此“侧卫”家族的所有副油箱和保形油箱挂载努力都以失败告终,在没有明确需求的情况下,苏-27的9吨级内油的确够用了。

不过这种情况在苏-34“鸭嘴兽”上有了改变,“鸭嘴兽”虽然不能算是“侧卫”家族的一员,但有很近的血缘关系,所以值得一提。

由于并列双座布局增加的阻力和大幅增加的重量,苏-34在内油增加到12.1吨后仍不能满足俄罗斯空军转场航程4000公里的要求,于是不得不挂上了副油箱。在转场飞行中苏-34可挂3个PTB-3000副油箱(机翼下两个机身下一个),共增加载油9000升。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PTB-3000副油箱,容量3000升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在转场飞行中苏-34可以挂3个PTB-3000副油箱


服役

苏联空军第一个接收苏-27“侧卫”的战斗部队是第60歼击机航空团,驻扎在共青城厂附近的泽姆齐空军基地。这是苏联空军的惯例,在新机服役初期,可方便地由厂家提供维修服务。1985年6月22日,第60航空团的苏-27形成作战能力,当年秋季,科拉半岛克利普亚夫空军基地的第941歼击机航空团开始换装苏-27。值得一提的是,当苏-27在1985年进入苏联空军服役时,F-15“鹰”已经在美国空军中服役11年了。如今,泽姆齐空军基地驻扎的是装备苏-35S的第23歼击机航空团。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1992年驻波兰582航空团的苏-27 24号,前机身绘有代表嘉奖的红星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470近卫航空团的苏-27 32号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1992年7月10日,驻波兰施塔加德的俄罗斯空军苏-27启程回国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俄罗斯空军苏-27早期涂装,机头雷达罩和各种天线都是传统的松绿色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俄罗斯空军苏-27后期涂装,机头雷达罩和各种天线都改为白色,据说能缩短被目视发现的距离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乌兹别克斯坦的苏-27



我国在2000-2002年间又购买了28架苏-27UBK。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共青城厂组装完毕的苏-27,等待交付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我国苏-27的早期涂装



1998年12月,首批两架使用共青城提供的组件自行组装的歼-11首飞。但由于苏-27存在的缺陷,我国在组装了105架歼-11后开始转产歼-11B改进型。

越南在1995年3-5月期间接收了5架苏-27SK和1架苏-27UBK,之后在1997-1998年间又接收了6架(其中有4架双座型)。印尼在2003年获得了两架苏-27SK,之后在2010年获得了3架苏-27SKM升级型,并成为该型号的唯一用户。还有一些国家从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手中买到了苏-27,其中包括安哥拉(1架苏-27和1架苏-27UB)、厄立特里亚(1架苏-27和1架苏-27UB)和埃塞俄比亚(14架苏-27和至少8架苏-27UB)。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越南空军的苏-27SK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厄立特里亚的苏-27



1987年2月7日,西方军机首次遭遇苏-27,两架挪威空军的F-16在巴伦支海上空遭遇两架苏-27。1987年9月13日,苏联空军的一架苏-27与挪威皇家空军的一架P-3B“猎户座”巡逻机空中相撞。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瓦西里·辛巴尔证件照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瓦西里·辛巴尔的怒视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瓦西里·辛巴尔的座机侧面图



瓦西里·辛巴尔大尉同志生性顽劣,之前早就“劣迹斑斑”了。一次为了驱逐一艘挪威间谍船,辛巴尔和他的战友一边超低空飞行,一边把燃油洒在船上——所有挪威船员都洗了个“航空煤油淋浴”。他在90年代末因飞行事故殉职。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P-3B拍摄的苏-27极端接近的照片,挂载的导弹清晰可见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P-3B被打坏的螺旋桨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苏-27被螺旋桨打坏的垂尾顶部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事后36号机绘上了P-3“战绩”



装备苏-27的俄罗斯空军特技飞行员表演队“俄罗斯勇士”在俄罗斯国内外广受欢迎,表演队驻扎在库宾卡空军基地,隶属第237航空技术表演中心。1991年9月,“勇士”成立后不久就在英国做了首次国际亮相,进行了一系列表演,首站是英国皇家空军“红箭”表演队的驻地——斯坎普顿空军基地。在全球飞行表演队中,“勇士”的苏-27是最大体形的表演机,除表现该机卓越的机动性外,“勇士”还喜欢在表演中发射热焰弹来实现壮观的视觉效果。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俄罗斯勇士早期机背采用迷彩涂装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俄罗斯勇士早期涂装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在2017兰卡威航展上献艺的苏-30SM



苏-27对于俄罗斯空军来说非常重要,即使在1990-2000年间国防预算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俄罗斯空军的所有苏-27都在坚持服役,而同期许多同代战斗机(如米格-29和米格-31)都因预算不足而退役封存了。并且俄罗斯空军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计划对苏-27实施中期寿命升级了。

伊尔库特公司与俄罗斯航空电子(Russkaya Avionika)合作提出了基于苏-30KN原型机的苏-27KN升级方案,苏-30KN原型机编号302,于1999年4月首飞。两家公司在2001年初又推出了相似的苏-27UBM双座改型。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苏-30KN原型机302号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苏-27UBM双座型原型机红20号



N001雷达增加了一台计算机来实现地面测绘和和跟踪移动目标功能,并没有对现有软硬件进行大幅改动。增加的新型空对地武器包括电视制导的Kh-29T导弹和Kh-59M远程导弹、Kh-31A反舰导弹、Kh-31P反辐射导弹和KAB-500Kr激光制导炸弹。

在座舱里,除了用MFI-55彩色液晶显示器取代原来的IPV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外,其他并没有变化。

苏-30KN原型机于2001年11月9日成功完成国家试飞后,伊尔库特公司准备好了大展拳脚为俄罗斯空军全面升级苏-27机队了,但此时恰逢2002年的俄罗斯空军高层变动,新领导层认为苏-27KN/苏-27UBM升级方案不够先进,于是予以否决。

墙里开花墙外香,其他独联体国家看中并购买了苏-27UBM升级升级包。白俄罗斯巴拉诺维奇第558飞机修理厂在2001-2005年期间为白俄罗斯空军升级了4架苏-27UBM1,在2008-2010年期间又为哈萨克斯坦空军升级了4架苏-27UBM2。其中哈萨克斯坦的苏-27UBM2还集成了以色列的“利特宁”吊舱用于引导激光制导武器,并装备了自卫用的白俄罗斯“萨特利特”电子对抗吊舱。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白俄罗斯空军的苏-27UBM1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苏-27UBM1 60号与Kh-29T(左)和Kh-29L导弹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全副武装的哈萨克斯坦苏-27UBM2,可以看到机腹挂载的“利特宁”吊舱,以及升级了机翼内侧挂架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集成在翼下挂架上的“萨特利特”电子对抗吊舱



苏-27SM采用了基于苏-30MK2 SUV-VEP的SUV-P-R火控系统,包括与OEPS-27MK光电瞄准系统耦合的RLPK-27P“剑-M”雷达系统、SILS-27M数据显示系统和敌我识别询问器。雷达的BTsVM-900计算机增加了一个独立计算通道,可实现合成孔径地形测绘和探测水面目标功能,并能把目标信息提供给Kh-31A反舰导弹。火控系统还支持发射RVV-AE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火控系统还增加了一个独立的SUV-P1数据通道专门供激光制导和电视制导弹药使用。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苏-27SM3的座舱模拟器,具有现代化的玻璃座舱,苏-27SM/SKM的座舱与之类似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苏-27SKM的座舱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与苏-27原有的模拟式仪表座舱相比有了巨大进步



苏-27SM能发射多种精确制导空地武器,包括多达4枚的Kh-31A反舰或Kh-31P反辐射导弹、多达4枚的Kh-29L/T/TD激光制导和电视制导导弹、两枚S-25LD激光制导火箭、4枚KAB-500Kr激光制导炸弹、一枚KAB-1500Kr激光制导炸弹。新型空空武器则由RVV-AE中距弹。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苏-27SM 305号原型机,其出口型被苏霍伊称为苏-27SKM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苏-27SM的机头光电瞄准系统右移,但由于涉及结构改动,没有安装空中加油探管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编队飞行的苏-27SM(下)和苏-27SM(3)(上),两种的区别可以从SM(3)机背多一根天线分辨



转载:苏-27“侧卫”进化论(二)——副油箱之谜

印尼在2010年获得了3架苏-27SM的出口型——苏-27SKM,成为该机的唯一用户



苏-27SM3与苏-27SM相比换装了SUV-P-RM火控系统、L-265M10“希比内-M”电子对抗套件,并能发射新型R-77-1中距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