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民族的“侧卫”:SU-27

前几篇文章我们讲到米格系列的多款战机,但是战斗民族不止有米高扬设计局,还有苏霍伊设计局,今天我们来聊聊战斗民族的“侧卫”:SU-27。


战斗民族的“侧卫”:SU-27


苏-27战斗机(俄文:Сухой Су-27,英文:Sukhoi Su-27,北约代号:Flanker,译文:侧卫)是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双发全天候空中优势重型战斗机,属于第三代战斗机。主要任务是国土防空、护航、海上巡逻等 [1] 。苏-27战斗机采用翼身融合体技术,悬臂式中单翼,翼根外有光滑弯曲前伸的边条翼,双垂尾正常式布局,楔型进气道位于翼身融合体的前下方,有很好的气动性能,进气道底部及侧壁有栅型辅助门,以防起落时吸入异物。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机头略向下垂,大量采用钛合金,传统三梁式机翼,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无机械备份,静不稳定设计

20世纪60年代的飞机设计师们认为:最大的飞行速度、最高的


战斗民族的“侧卫”:SU-27


飞行高度是战斗机取胜的法宝,在未来的空战中,远程导弹的使用将使近距离格斗成为历史。但在越南战场上,具备这些特点的美国F-4"鬼怪"战斗机却屡屡被“落后”的米格-21甚至米格-17击落。美国开始反思这种设计思想,并于1965年开始设计远距离截击与近距离空战能力并重的F-15 ,从1965年开始相继开始了YF-15重型战斗机(发展成F-15)计划和YF-16(后来的F-16)轻型战斗机计划,形成“高低搭配”的概念。海军也有了从YF-17衍生出的主力舰载机F/A-18“大黄蜂”(Hornet)。

苏联一直在关注着美国的研究。作为回应,前苏联于1969年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PFI(Perspektywnyi Frontowoy Istryebytyel/Perspective Frontal Fighter,PFI)未来前线战斗机计划,其主要目标就是要超越F-15,所以此计划也简称为“反F-15”(Anti—F-15),苏-27就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战斗民族的“侧卫”:SU-27


年5月20日,在苏霍伊设计局首席试飞员、苏联英雄瓦拉米尔·伊留申的驾驶下,T-10-1(机头号10 )首次冲入了蓝天。

苏联军事工业执行严格的保密制度,在Т-10-1首飞前,西方世界对苏-27一无所知。1977年夏,美国侦察卫 星拍摄到了两架苏联新型战斗机的照片,照片很模糊,美国国防部给这两架飞机起的临时代号是拉明-K和拉明-L,其中拉明-K是苏-27,拉明-L是米格-29。直到1983年,美国情报部门才掌握了关于苏-27的部分信息,拉明-K被北约正式命名为“侧卫”(Flanker),从此,“侧卫”就成了苏-27的绰号,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战斗民族的“侧卫”:SU-27


苏-27的秘密被彻底揭开,是在1989年6月的巴黎国际航展上。苏联派两架苏-27飞机参加了航展,单座机由普加乔夫驾驶,双座机由弗罗洛夫驾驶。普加乔夫驾驶飞机完成了一组高难度的复杂特技,给在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后来被命名为“普加乔夫眼镜蛇”的动作最为神奇,水平飞行的飞机突然急剧抬头,但不上升高度,而是继续前飞,迎角增大——90度、100度、110度、120度,飞机“尾部朝前”飞行,飞行速度瞬时减小到150千米/小时,然后飞机改平,恢复原状。


战斗民族的“侧卫”:SU-27

苏-27飞机的生存力也在巴黎航展上得到了证实。由于雷雨锋面通过,弗罗洛夫驾驶双座机在完成筋斗动作时遭遇雷击,某些电器已被熔化,弗罗洛夫沉着驾驶飞机安全着陆,经过必要的维修之后,该机又很快重返蓝天。苏-27飞机在法国的蓝天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世界各大媒体都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各国航空界也都表示赞叹与震惊。路透社的评价比较典型:“苏美两国战斗机在争夺优势的战斗中,苏联人取得了胜利。航空专家认为,苏联人建造出了绝妙的飞机”。从此,苏-27成为世界各地航展的“明星”,它飞到那里,那里就会引起轰动。

虽然现代战机的性能愈加强悍,但是两大军事阵营都保持了必要的克制,再先进的装备,也没有展现自己实力的舞台,但是这不代表苏-27体现自己的强悍,最终名的事件莫过于-巴伦支海手术刀。

987年9月13日,波罗的海巴伦支海上空,挪威空军第333飞行中队的扬·塞尔维森机组驾驶的P-3B型反潜巡逻机,正在苏联沿岸执行侦察任务。10时39分,该机与一架过去从未见过的苏联新式战机遭遇,遭受这架苏军战


战斗民族的“侧卫”:SU-27


1987年9月13日巴伦支海“空中手术刀”事件(2张)

机2次驱逐后,10时56分,在距苏联海岸线48海里处,这架苏军战机第3次逼近P-3B,在稍加调整位置和方向后,猛然加力,从P-3B的右翼下方高速掠过,它的垂尾尖端撞上了P-3B右侧外侧引擎的螺旋桨叶片,损坏的桨叶中一条11厘米的碎片在强大的惯性下被甩出去击穿了P-3B机身,碎片像手术刀那样将P-3B右翼外侧的发动机割开一个大口子,导致P-3B机舱内失压,P-3B的飞行高度在一分钟内掉了3000多米,在坠海前的最后一刻才侥幸改平,勉强返航。这就是冷战时期著名的“巴伦支海上空手术刀”事件,那架首次出现的神秘的苏联战机,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苏-27,而这次冲突,被作为最著名的苏军空中撞击战例载入史册。2000年11月17日,持续时间长达17天,对外秘而不宣的美日联合军事大演习落下帷幕。除了演习本身的敏感性和美国空军两机空中相撞事件引起各国瞩目外,更引人瞩目的则是演习期间发生的俄罗斯苏-27和苏-24多次成功突防“小鹰号”航母战斗群的事件。

2000年11月15日,俄罗斯《消息报》、国际文传电讯社、俄通-塔斯社和英国路透社纷纷刊发一条不大但内


战斗民族的“侧卫”:SU-27


苏-27ubk型战斗机(14张)

容却颇为轰动很有意味的消息:2000年10月和11月,当美国在亚洲地区惟一的一艘常驻航母“小鹰号”在日本海域举行军事演习期间,多架俄罗斯战斗机先后数次成功突破航母和保卫舰群防空预警雷达的探测,出其不意地掠过“小鹰号”上空!

纵然苏-27拥有如此过人的性能,但是小编还是希望不要再实战中看到,无论多么先进的武器,战争的结果都没有完全的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