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寻求与中国探月合作

西方寻求与中国探月合作

1月30日,美国宇航局的月球勘测轨道器(LRO)拍摄到了中国嫦娥四号着陆器在月球背景上的图像。着陆器停在VonKármán陨石坑上,看起来像两个白色箭头之间的一个小的浅色点。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正在协调合作,重点涉及近期中国嫦娥4号月球着陆器和玉兔2月球探测器在月球上着陆探索活动。

美国宇航局近期发布了月球勘测轨道器(LRO)拍摄的嫦娥四号着陆点照片 ,这是两个太空机构合作的第一步。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还与中国国家航天局进行了讨论,以寻找中国探测器在降落期间火箭尾气从月球表面发出的羽状物和其他碎片。

为此,美国月球勘测轨道器携带带有"紫外成像光谱仪"(LAMP),该仪器用于监测月球薄层大气和陨石坑表面是否有变化的迹象。这样做将有助于太空科学家改进他们对着陆器推进系统。

紫外成像光谱仪由美国西南研究所开发。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中国国家航天局已同意,本月将在维也纳举行的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会议上与全球研究界分享这项协调活动产生的任何重大发现。

美国方面表示:“所有与此活动相关的NASA数据都是公开的。根据行政和国会的指导,美国宇航局与中国的合作是透明,互惠和互利的。"

与此同时,欧洲航天局与中国也在进行月球探测合作。欧空局国际月球探测工作组执行主任伯纳德·弗林说:“我们与中国科学家就SMART 1数据分析进行了合作。”

但除此之外,弗林还透露,根据2005年ESA合作协议,欧洲为嫦娥一号任务的控制和数据中继提供地面站,从2007年和2010年的月球轨道飞行器嫦娥1号和嫦娥2号开始,欧洲均参与其中。

嫦娥3号飞船在2013年进行了中国首次登月。嫦娥4号任务将推动未来机器人和人类着陆的技术成熟。下一步将是嫦娥5号和嫦娥6号从月球携带回样本。

未来欧洲计划建造一些机器人着陆器,这可能会建立一个月球机器人村。

欧空局表示,这种月球探索村空间不再是针对少数航天国家,而是为全球政府以及私营公司,学术界和工业界开放和多元化的舞台。

中国自己的最终月球基地计划是否会以某种方式成为欧空局月球村的一部分还有待观察。

欧空局正在与中国国家航天局就下一次中国月球任务可能的合作进行探索性会谈。

今年晚些时候,中国计划通过嫦娥五号登月任务,采集月球岩石样本返回地球。

2005年签署的欧空局 - 中国政府间框架协议以及2014年签署的一项协议为两个空间机构提供了在地面和空间共享资源的可能性,这些资源专门用于国际人员的培训和实际航天飞行。

欧空局还向中国国家航天局提供了火星环境数据。

中国火星任务将于2020年启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