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五險一金”制度 降低企業成本

改革“五险一金”制度 降低企业成本

全國政協委員、廣州市政協主席劉悅倫的提案建議——改革“五險一金”制度 降低企業成本

新快報訊 今年起,社保費用統一歸稅務部門徵收,如何既保障職工個人福利不減又保證企業負擔不增?全國政協委員、廣州市政協主席劉悅倫在今年全國兩會的提案提出了關於改革“五險一金”制度的建議。

劉悅倫表示,“五險一金”制度改革涉及眾多上位法,此次的提案旨在建議國家層面組織相關部門進行深入研究。地方在權限範圍內則先行先試。地方一切以國家大局為重,按照計劃推進各項改革。

建議1

調減企業繳納比例 免除職工繳納

劉悅倫昨天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根據廣州市政協委員與政府相關部門的協商意見,結合廣州市政協常委曹志偉得出的調研成果,此次廣州市政協帶來的關於改革“五險一金”制度的提案是為了降低企業和個人的負擔,同時把資金管好,實現保值增值。因為根據曹志偉團隊的調研,中國目前“五險一金”費率較高。

劉悅倫提出調減企業繳納比例、免除職工繳納的建議裡給出了兩個方案,希望給有關部門進行參考。方案一是維持企業實際負擔不變,優先做實職工賬戶(尤其是儲蓄性質的養老保險),同時免除職工繳納,提高職工實際收入。方案二是維持職工保障不變,免除職工繳納,提高職工實際收入,企業繳費按比例進入職工賬戶和統籌賬戶。

建議2

“五險一金”集中管理 降低管理成本

劉悅倫有關改革“五險一金”制度的第二個建議是資金集中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減少資金沉澱。具體是建議將“五險”合併為“社會綜合保險金”,匯聚成一個資金池,統一繳費基數、統一綜合費率、統一徵收部門,集中管理、分類使用。將“死錢”盤活,按金融保險辦法管理或委託國家監管的金融機構運營,提高資金收益。同時,各險種之間也可調劑餘缺,避免某險虧空穿底。“五險一金的管理目前是是分散的,各個資金池的資金結餘是不均衡的。管理成本相應也就比較高。我們要把這個資金管好,實現保值增值。我們提出來,將合併後的資金池用一部分去購買國債,提高資金的收益率,將死錢盤活。同時各險種之間也可以調劑餘缺,避免某些險種虧空。”

建議3

完善公積金政策及法律法規

針對目前住房公積金制度中低收入者受惠較少、追繳公積金無時效限制令企業缺乏安全感的問題,劉悅倫建議完善住房公積金政策及法律法規。包括免除個人繳納住房公積金,企業計發住房工資或提供實物住房取代企業繳納的住房公積金。另外,公積金追繳參照《民事訴訟法》,以3年為追繳期限,超過訴訟時效職工不再享有向企業追繳的權利。

同時,建議住房工資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在個人賬戶上進行互濟。因重大疾病導致個人社會保障賬戶上餘額不足的,其他家庭成員可實現互濟。

建議4

優化“五險一金”轉移流程

針對五險一金目前轉移困難,過程繁、時間長的問題,劉悅倫建議提升統籌層次,減少轉移手續和優化流程。具體建議包括提升統籌層次,全國統一聯網,“戶(錢)隨人走”,另外是由同一個機構統一經辦(包括異地轉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