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出現嚴重困難可緩繳“五險”

  3月9日下午召開的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天津市人社局副局長、黨組成員李惠廷介紹,當前,受疫情影響,企業復工復產和生產經營面臨一系列困難,穩就業形勢更加複雜嚴峻,高校畢業生和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壓力巨大。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市委“雙戰雙贏”要求,市人社局會同市財政局、市教委、市醫保局共同研究提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促進就業的若干舉措,幫助企業克服困難、穩定崗位,保持就業局勢穩定。《若干舉措》經市委、市政府同意,現已正式印發實施。

  《若干舉措》主要內容

  《若干舉措》共包括14條內容,可以歸納為5大類:

  第一類是降低企業負擔政策,包括第一至第三條。主要從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加大援企穩崗、暫緩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的角度,多措並舉來降低企業負擔,降低用工成本,幫助企業應對疫情影響、克服困難、渡過難關。

  第二類是穩定大學生就業創業政策,包括第四至第八條。高校畢業生就業是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直襬在就業工作的首位。今年,全國應屆畢業生874萬人,天津應屆高校畢業生近17萬,均創歷史新高,受疫情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不斷加大。為幫扶高校畢業生就業,明確提出了5條措施,包括鼓勵企業吸納、靈活就業、基層崗位開發、高校擴招、自主創業等全方位的支持政策,著力暢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緩解“就業難”問題。

  第三類是穩定農民工就業政策,包括第九和第十條。農民工群體是穩就業的重要內容,也是受疫情影響比較突出的群體。主要針對吸納農民工就業、支持農民工返崗問題,提出了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返崗費用補助兩項措施。

  第四類是線上職業技能培訓政策,主要是第十一條。為了減少人員聚集,降低感染風險,疫情期間暫停了線下培訓。為鼓勵企業開展線上技能培訓,通過培訓穩定就業崗位、提高就業能力,明確提出了將線上培訓納入補貼範圍。

  第五類是就業服務政策,包括第十二至十四條。主要圍繞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作用,促進人崗對接,通過給予線上招聘活動補貼、職業介紹成功補貼、開展高校學生就業指導、完善高校就業服務等方面,明確了具體措施。

  市人社局負責落實的政策事項

  《若干舉措》分別由市人社局、市教委、市醫保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具體落實,財政部門給予資金保障。下面介紹一下市人社局負責落實的政策事項:

  階段性免減緩社會保險費。日前,人社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的通知》(人社部發〔2020〕11號),自2020年2月起,對企業實施社會保險費階段性減免政策,減輕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負擔。為不折不扣落實好政策,我們提出了具體落實措施。

  一個是“免”。參加本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中小微企業、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免徵2020年2月至6月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的單位繳費部分,減半徵收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單位繳費部分。

  一個是“減”。參加本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大型企業、各類社會組織,減半徵收2020年2月至4月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的單位繳費部分,以及2月至6月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單位繳費部分。

  一個是“緩”。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符合條件的相關企業和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在減免政策執行期內,可以緩繳應繳納的養老、失業、工傷、醫療、生育五項社會保險。緩繳期不超過6個月,緩繳期間不收取滯納金。

  預計政策實施後,2月份至6月份養老、失業、工傷保險三項社會保險共減收114.4億元,其中養老保險106.4億元、失業保險4.1億元、工傷保險3.9億元。在養老保險基金減收的106.4億元中,大型企業減收15.3億元,佔14.4%;中小微企業減收91.1億元,佔85.6%。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為減少環節,方便企業,社保費減免政策在經辦落實上,無需企業申請,直接由人社部門經辦機構按照政策執行。

  加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力度。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人社廳發〔2020〕12號),返還條件中的裁員率由3.5%放寬至5.5%,申請時30人以下企業放寬至20%。同時,擴大人力資源服務企業返還基數,由自有員工擴至勞務派出人員。預計全年返還6億元,比預算多支出1.2億元。同時創新經辦方式,對防疫物資生產保障、復工復產等企業,免除申報程序,公示後直接返還資金;在社保網廳設置彈出窗口,企業只需點擊“一鍵申報”即視為提出申請,經所在參保區公示後返還資金。

  暫緩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根據《最低工資規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令第21號),最低工資標準每兩年至少調整一次,2015年,人社部將調整週期改為每兩年至三年至少調整一次。我市目前最低工資標準為2050元,在全國列第五位(前四位分別是上海、深圳、北京、廣東)。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2020年本市暫緩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鼓勵中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中小微企業是吸納就業的主渠道,為了引導應屆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就業,明確提出對本市中小微企業吸納應屆高校畢業生和畢業2年內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繳納3個月以上社會保險費的,按照每人1000元的標準,給予企業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在具體經辦上,企業無需事前申報,只要穩定就業滿三個月後,根據就業登記記錄、社保繳費記錄、勞動合同等信息,直接向區人社局申請撥付補貼資金。這項政策預計將幫扶4萬名應屆畢業生就業,降低企業成本4000萬元。

  同時,小微企業、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大學生創業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的,由現有的“0+1”“1+1”,統一延長為“3+1”,即給予最長3年社保補貼和1年崗位補貼。

  給予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社保補貼。對暫時難以穩定就業的高校畢業生,鼓勵他們通過多種形式靈活就業,明確對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或從事個體經營的,給予最長2年社保補貼。

  增加應屆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崗位。為了增加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明確提出各區醫療衛生機構、中小學公開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不得對應屆高校畢業生設置工作經歷限制,增加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數量。同時,還將積極爭取國家人社部支持,增加“三支一扶” 招募計劃,增加招募崗位數量。

  對高校畢業生給予創業支持。創業不僅可以解決創業者本人的就業,還可以增加就業崗位,帶動更多人就業,具有就業倍增效果。為鼓勵和支持大學生創業,特別是緩解創業初期的資金難題,我們在現有政策基礎上,進行加力加碼,明確提出大學生創業擔保貸款額度由最高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給予全額貼息,貸款期限最長3年。對大學生租房創業的,給予每月最高2500元房租補貼。對首次返鄉入鄉創業的大學生、農民工,給予3000元一次性創業補貼。

  鼓勵企業招用農民工。為幫扶農民工群體就業,緩解各類企業缺工問題,對企業新招用農民工就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繳納3個月以上社會保險費的,按照每人1000元的標準,給予企業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每戶最高補貼20萬元。在具體經辦上,企業無需事前申報,只要穩定就業滿3個月後,根據就業登記記錄、社保繳費記錄、勞動合同等信息,直接向區人社局申請撥付補貼資金。預計將幫扶4萬名農民工就業,為企業減輕用工成本4000萬元。

  給予企業返崗復工包車費補貼。為了幫助企業復工復產,解決外地務工人員返崗困難問題,提出對通過包車、拼車接回外省市農民工的企業,按照包車拼車費用的50%給予企業補助,最高每人300元。預計將幫扶10萬名外地務工人員順利返崗,減輕企業負擔3000萬元。

  支持企業開展線上培訓和以工代訓。線上職業技能培訓,既是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徑,也是減少疫情期間人員聚焦的有效方式。在暫停全市線下職業技能培訓的背景下,鼓勵企業利用返崗前停工、外地職工返崗後隔離和職工業餘時間,開展線上職業技能培訓,按照每人600元的標準給予培訓費補貼。重要醫用物資生產企業開展以工代訓的,按照每人每月100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最長3個月。企業向坐落地區人社部門提交培訓計劃。區人社部門及時對企業培訓計劃進行審核,審核內容包括培訓計劃的合理性、線上培訓平臺的真實性及職工身份等。申報材料、培訓過程合規的,按程序撥付。

  給予線上招聘補貼。為做好就業人崗對接,積極發揮中介機構作用,支持本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針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開展線上招聘活動,根據招聘會規模給予每場最高2萬元補貼。對本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通過線上免費服務,幫助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成功就業並繳納3個月以上社會保險費的,按照每人300元的標準,給予職業介紹補貼。這些補貼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向區人社部門申報,只需提供線上招聘活動、職業介紹服務的相關材料,符合條件的即撥付補貼,預計疫情期間將幫扶4萬人通過線上介紹成功就業。

  發佈會上有記者提問,階段性減免緩社會保險費是自動執行嗎?需要企業申請嗎,具體怎麼操作?減徵或緩徵對職工是否會有影響?比如養老金等?

  李惠廷介紹,3月5日,天津印發《市人社局等七部門關於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有關問題的通知》(津人社局發【2020】2號),貫徹落實階段性減免政策。企業享受減免政策不需要辦手續,直接按照自己企業的劃型結果享受。

  住宿、餐飲、文化、體育、娛樂、旅遊、交通運輸等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的企業和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參保繳費人數減少不超過2020年1月份5.5%(不含新增退休)的,與職工協商一致,可申請緩繳減免政策執行期內的應繳納社會保險費。其中:免徵企業可申請緩繳2月份至6月份的三項社會保險費應繳納部分;減徵的大型企業可申請緩繳2月份至4月份的三項社會保險費應繳納部分。緩繳期限不超過6個月,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

  實施階段性減免政策,不影響職工個人權益,我市養老保險基金也能夠保障退休人員待遇按時足額髮放。

  企業緩繳期間,職工申領養老、失業保險待遇的,企業應先補齊該職工社會保險的單位繳費部分和個人繳費部分。職工發生工傷的,企業要確保工傷職工的緊急救治,先行墊付工傷醫療費,待補繳後補支付相關工傷保險待遇。

  發佈會上還有記者提問,失業保險中小微企業的綠色通道,一鍵申報怎麼操作?包括免申報的企業,新標準從什麼時候執行,何時可以享受返還?

  李惠廷介紹,市、區人社部門結合疫情防控需要,已公示第一批防疫物資生產保障企業和復工復產重點企業,將通過“免申報、直接付”給予1.1億元穩崗返還。下一步,各區人社部門將結合本區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實際需要,確定防疫物資生產保障企業、保障公共事業運行企業、供應群眾生活必需企業,勞動關係和諧企業,以及住宿餐飲、文化體育、娛樂、旅遊、交通運輸等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的企業,免除企業申報程序,通過後臺數據比對核實企業裁員率、參保情況、信用等級、賬戶信息,公示後直接撥付穩崗返還資金。

  同時,為提高返還效率,人社部門開通“一鍵申報”系統,參保單位登錄社保網廳,會彈出穩崗返還窗口,企業點擊“一鍵申報”按鈕,系統會顯示這家企業的參保人數、裁員率、2019年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開戶行、戶名、賬號等信息,企業確認無誤後點擊我要申報即視為提出申請。市人社部門將企業申報信息分發各區人社部門,各區核實情況後公示,期滿後撥付返還資金。

  發佈會上還有記者提問,線上培訓和以工代訓的補貼力度很大,如何確保培訓能有效實施,把補貼資金用到刀刃上?

  李惠廷介紹,線上培訓和以工代訓最大的特點是以企業為主體,企業需要什麼樣的培訓,企業就開展什麼要的培訓,培訓效果由企業考核。企業主體作用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企業可以自主確定培訓項目,企業需要什麼樣的培訓,就開展什麼樣的培訓,根據生產經營情況自定;二是企業可以自主確定培訓平臺,可以選擇國家公共服務平臺,可以選擇社會第三方平臺,有條件的也可利用自有平臺開展培訓;三是企業可以自主確定培訓形式,比如通過網絡資源授課、課程錄播、在線直播、網上答疑等形式;四是企業自主進行考核管理,企業自主對培訓過程進行管理,建立職工培訓臺賬,留存相關學習資料。

  區人社部門強化日常管理和檢查,通過電話或網絡等形式對職工學習情況進行回訪,確保培訓效果。對弄虛作假騙取職業培訓補貼的企業,按照補貼管理辦法、違規行為處理辦法等規定,一經查實,追回補貼資金,納入誠信“黑名單”,並依法依規處理。(津雲新聞記者張赫洋 侯沐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